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氮磷钾肥对青贮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施肥对青贮玉米原料及青贮饲料的影响,在撒施羊粪的田间,青贮玉米栽培管理时,分别单独施用氮肥(N-150kg/hm 2)、磷肥(P2O5-120kg/hm 2)、钾肥(K2O-150kg/hm 2),以不施用化肥为对照,经田间测产和取样,并对其青贮发酵后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增施氮肥能极显著提高青贮玉米产量(P<0.01),Milk2006奶亩指数显著高于单施磷钾肥和对照处理(P<0.05);增施钾肥显著提高了青贮玉米的产量(P<0.05)。增施氮肥除了提高玉米青贮饲料氨态氮含量外(P<0.05),玉米青贮饲料的其他发酵品质参数差异不显著。青贮不仅保存了原料的养分,同时降低了硝酸盐含量。  相似文献   

2.
为开发利用水葫芦生产优质青贮,本研究制作了水葫芦单贮和5种水葫芦玉米秸秆混合青贮(混贮),5种混贮的水葫芦︰玉米秸秆(质量比)分别为80︰20、70︰30、60︰40、50︰50和40︰60(简称为80︰20混贮等),并在单贮和各种混贮中设对照(CON)组、添加玉米秸秆绿汁发酵液(FGJC)组、添加水葫芦绿汁发酵液(FGJW)组、添加蚁酸(FA)组和添加四蚁酸铵(FOR)组。每个处理作2次重复,常温下贮存60d,开封后测定青贮的pH、干物质回收率(DMR)、气体损失率(GLR)、氨态氮(NH3-N)等指标。结果表明,4种添加剂在所有青贮中都有一定的添加效果,其中,FGJC组和FGJW组在80︰20混贮中的添加效果最佳;混贮的品质均优于单贮。调制水葫芦玉米秸秆混贮是开发利用水葫芦的一条极佳途径。  相似文献   

3.
谈青贮玉米在农业生产中的经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国内外青贮玉米生产现状 青贮玉米是指将果穗和茎叶都用于家禽、家畜的青贮饲料的玉米品种,是世界上用于生产奶、肉等副食产品重要的饲料来源.据Anon统计,1988年欧洲种植的青贮玉米面积达3.3×106hm2,青贮玉米已达到玉米总种植面积的80%左右;加拿大1991年超过198 450hm2,现每年种植1.9×106hm2的青贮玉米;美国1990年生产的青贮玉米价值总额为15亿美元,每年种植青贮玉米的面积在2.3×106hm2至4.6×106hm2之间,占玉米总种植面积的12%.  相似文献   

4.
玉米秸秆拉伸膜裹包青贮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拉伸膜裹包青贮是一种新型的青贮饲料加工方法,可以实现青贮饲料的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商品化产业化经营,从而大大提高农作物秸秆资源的饲料化利用率。研究表明,无论是感观品质、实验室分析,还是使用效果,玉米秸秆拉伸膜裹包青贮技术都能达到理想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青贮玉米作为我市奶牛主要的青贮原料,其品种少,老品种、自留种居多,产量、品质、抗性都没有保障。如何筛选培育出一些适宜贵阳市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推广应用,是解决我市青贮饲料短缺的关键所在,从而实现畜禽圈养,减轻饲料供应给大自然造成的破坏,为我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6.
发展农区畜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阿勒泰地区发展优质蛋白玉米户单2000作为青贮种植,并且推广青贮技术,取得显著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现就其青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西南地区青贮玉米产量、品质以及土样养分的影响,于2019,2020年以青贮玉米渝青386为研究对象,连续2 a分析了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青贮玉米农艺、产量品质以及土壤养分含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青贮玉米产量影响达显著水平,有机肥和缓控肥混施处理产量最高,达55 084.75 kg/hm2,干物质产量达24 192.11 kg/hm2。缓控肥常量和缓控肥减量20%青贮玉米产量差异不显著,表明采用缓控肥可实现化学肥料减施20%。缓控肥常量处理下玉米植株氮、磷、钾积累量均为最大,分别为234.83,173.75,35.72 kg/hm2。缓控肥与有机肥混施处理下青贮玉米氮肥偏生产力最大为166.46 kg/kg,缓控肥减量20%处理下氮素吸收效率最高为0.80 kg/kg,说明有机肥和无机肥混施可以提高青贮玉米生产力。缓控肥与有机肥混施处理下青贮玉米粗脂肪含量最高,有机肥的施用可以提高青贮玉米粗脂肪含量,同时也增加了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青贮玉米产量与脲酶、过氧化氢酶、有效磷含...  相似文献   

8.
<正>一、塑料袋青贮玉米秸秆的优点1.不增加设备不需要准备设备,如青贮窖、青贮池、青贮壕和青贮塔等。塑料袋青贮玉米秸秆投入成本低,而且省人力。2.制作塑料袋简单制作塑料袋的薄膜到处都有,只要是无毒、厚度在0.8~1.0毫米的聚乙烯双幅膜都可以。塑料袋可随处存放,移动方便,操作简单易行。3.原料量不受限制用玉米秸秆做原料,有多少就贮多少,不受原料量的限制,适合奶牛、羊个体养殖户应用。4.塑料袋透明易观察塑料袋是透明的,易于装紧踏实,便于观察,原料浪费少,成功率很高。开封非常  相似文献   

9.
<正>青贮玉米是指利用鲜嫩的玉米茎叶作饲料的玉米,特点是生长迅速、短时间内可以获得较多的茎叶产量。种植高产优质的饲用作物用于制作青贮饲料是解决因解决不平衡而产生草畜矛盾的主要途径,是发展优质、高效畜牧业的前提。青贮玉米以其生长周期短、产量高、成本低、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耐贮等特点被称为"饲料大王",当之无愧地成为畜牧业最主要的饲料资源。因此,大力发展青贮玉米,对促进畜牧业发展,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种养收入  相似文献   

10.
青贮玉米品种利用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比我国与畜牧业发达国家青贮玉米的应用情况,对我国青贮玉米品种的选育利用和发展进行分析,指出了青贮玉米品种选育相对滞后的现状.2004 ~ 2012年9年间通过国家审定的青贮玉米品种仅27个,而且品种数量、水平均有待提高,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偏多,品种更新速度慢.借鉴国内外青贮玉米应用实际,为在畜牧业发达地区大力推广种植青贮玉米,提出了在重点发展粮饲通用型青贮玉米的同时,需要兼顾专用青贮玉米品种的选育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收获期对青贮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是中国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随着畜牧业的发展,饲料不足已成为影响寒地畜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围绕着人们对青贮玉米不同收获期的质量和缺乏理论依据和参考数据这一问题,以青贮玉米龙辐单208、东青1号、吉饲8号和中原单32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收割期对青贮玉米鲜草产量和干物质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北方寒地青贮玉米的优质、高产、高效生产及其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试验结果表明,青贮玉米整株鲜草产量在授粉后20~30天较高,干物质产量随着收获期的延迟而不断增加,不同青贮玉米品种的干物质分配差异很大。从干物质积累角度讲北方寒地青贮玉米适宜收获期为授粉后40~50天。  相似文献   

12.
朱霞  杨文钰  任万君 《种子》2005,24(2):31-34
本试验选用在四川当地适合作青贮的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川单21、成单22、雅玉8号和燎原青贮玉米2号及从新疆引进的专用青贮玉米品种新青2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青贮玉米的产量形成及其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鲜物质、干物质产量以及果穗产量均以粮饲兼用型玉米较高,其中以雅王8号表现最优。粮饲兼用型品种在抽丝后的叶面积指数(LAI)、群体光合势(LAD)和净光合率(NAR)等几个重要生理指标上均表现出明显优势,叶面积指数、群体光合势持续期长、净光合速率高而衰减速率慢是粮饲兼用型品种产量高的重要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青贮玉米利用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畜牧业是北京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饲料短缺限制了畜牧业进一步发展。青贮玉米具有相对高生物产量和饲用价值,青贮玉米的利用对于缓解饲料短缺问题具有重要作用。通过青贮玉米的应用与推广,提高饲料供应,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京郊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北京玉米种植面积在13.3万hm2左右,品种以普通玉米为主,专用青贮玉米发展较慢,普通型玉米品种作为了青贮玉米来用,存在生物产量低、饲用价值相对较差等问题。针对饲料短缺限制畜牧业进一步发展和青贮玉米利用与发展滞后问题,提出实现种植规模化与服务专业化、解决青贮玉米的制种难题、青贮玉米品种应多样化、青贮玉米利用模式高效化、完善青贮玉米推广、政策扶持与政府引导等多项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盐碱地改良剂不同时期施用对河灌区盐碱地土壤的改良效果以及对青贮玉米生长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以青贮玉米‘瑞德2号’为供试作物,研究了河灌区重度苏打盐碱地国产DS、脱硫石膏、脱硫石膏配合DS 3种改良剂的秋季施用和春季施用对青贮玉米出苗率和鲜草产量的影响,分析了土壤(0~20 cm)pH、EC和碱化度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不施用改良剂)相比,施用改良剂处理的青贮玉米出苗率提高6.8%~72.7%,鲜草产量增加1223.2~28144.8 kg/hm2;土壤pH下降0.09~0.83,EC增加0.13~1.26 mS/cm,碱化度降低1.6%~19.8%;秋施和春施脱硫石膏、脱硫石膏配合DS均显著提高了青贮玉米的出苗率与鲜草产量。由此得出,3种盐碱地改良剂秋季施用效果均优于春季施用,其中以脱硫石膏配合DS的秋季施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将鲜饲用苎麻与全株饲用玉米按质量比分别为100:0(CON)、90:10(R10)、80:20(R20)和60:40 (R40)贮存45 d后,进行感官评价及青贮饲料品质分析,旨在考察调制青贮饲料时二者适宜的混合比例。结果表明:混合青贮随着苎麻比例的增加,气味打分下降,但是各处理的综合感官评价均为1级优等;苎麻添加组的pH值、粗蛋白质(CP)及粗灰分(Ash)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是显著降低了其总能值(GE)(P<0.05);R20和R40组的干物质采食量高于CON组,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且混合处理对相对饲用价值(RFV)、有机物质消化率(OMD)、总可吸收营养物质(TDN)及净能(NE1)等也无显著影响(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建议鲜饲用苎麻与全株玉米混合青贮时适宜占比为20%~40%。  相似文献   

16.
双季青贮玉米模式物质生产及资源利用效率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畜牧业产品需求不断增加,“节粮型”草食牲畜的高效舍饲畜牧业已向农区转移。为建立与农区畜牧业发展相适应的资源高效利用的新型饲料生产技术体系,2004—2005年在热量资源限制的两熟北缘区北京地区进行了双季青贮玉米周年高产的技术探索,对双季青贮玉米与冬小麦-夏玉米和单季春玉米不同模式的物质积累量和生育过程的光、温、水资源的实际利用效率进行系统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双季青贮地膜玉米-玉米模式优于传统模式冬小麦-夏玉米,其全年干物质生产率提高10.3%,能量提高12%,总辐射利用效率提高12.5%,热量资源生产效率提高22.5%,水分生产效率增加36.3%。与单季春玉米模式相比,在干物质生产率、能量、总辐射利用效率、光能生产效率上更具有明显优势。由此可见,通过利用全年两季C4玉米的高光效,早春覆膜栽培以及两季品种有效配置,不但可以充分利用两熟区的自然资源,而且为该区畜牧发展提供了一条新型的高产高效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为了在豫西地区筛选到适宜的青贮玉米品种,以‘郑青3号’、‘京科932’、‘川单99’、‘郑单958’和‘雅玉8号’(对照处理)为材料,通过分析不同品种抽雄吐丝期的光合特性指标和荧光特性指标,结合最终鲜干草产量以及籽粒产量结果进行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郑单958’和‘川单99’表现较好的光合性能,‘川单99’表现出较好的叶绿素荧光性能且具有较高的鲜草产量,‘郑单958’具有较高的籽粒产量。因此,‘川单99’是豫西地区种植较为适宜的青贮玉米品种,‘郑单958’则是豫西地区收获籽粒和青贮饲料均适宜的兼用型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18.
大喇叭口期不同施肥组合对青贮玉米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优化青贮玉米施肥技术。以青贮专用型玉米中北410为试验材料,采用裂-裂区设计,研究了大喇叭口期不同施肥组合对青贮玉米鲜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利用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法建立的不同施肥组合与青贮玉米鲜草产量的回归模型能较好的模拟试验区N、P、K施肥量与青贮玉米鲜草产量的关系;通过分析得出N、P、K以及N、P的交互作用对青贮玉米鲜草产量影响显著;(2)青贮玉米鲜草产量随施N量和施P量的增加而增加,随K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本试验条件下,大喇叭口期追施N 138 kg/hm2,P2O5 31.71 kg/hm2和K2O54 kg/hm2时,青贮玉米的鲜草产量达到最大值79.63 t/hm2。  相似文献   

19.
青贮饲料是最经典的长期保存饲料的方法之一。为了更好地研究青贮添加剂,根据它们对青贮饲料保存的影响,分为以下4种类型:(1)发酵刺激剂;(2)发酵抑制剂;(3)好氧腐败抑制剂;(4)营养和吸收剂。本文对目前国内外青贮饲料添加剂的研究情况进行了分析归纳,对其在青贮饲料发酵、好氧稳定性以及牲畜的摄入与利用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旨在希望可以为改善青贮饲料发酵特性,提高饲料营养价值,动物生产等方面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采用“3414”最优回归设计,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青贮玉米品种‘大京九26号’的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增施氮肥对提高青贮玉米鲜重产量和干物质产量的作用大于磷钾肥,并显著提高粗蛋白(CP)含量,对改善酸性洗涤性纤维(ADF)、中性洗涤性纤维(NDF)和脂肪(Fat)含量均有有益作用;钾肥对改善青贮玉米营养品质的作用较小;磷肥的增施对营养品质改善不利;在14个处理中,以N2P1K2处理的综合表现较好。本研究结果为冀西北地区高产、优质青贮玉米的栽培技术的制定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