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散养湘西黄牛的精液采集与冷冻保存,有利于收集多个优良血缘,降低种公牛站内种公牛的饲养成本。2010年5月,在张家界市永定区湘西黄牛保种区,挑选年龄为2~4岁,特级种公牛10头,进行精液采集与冷冻保存。结果表明:10头未调教的公牛中,除2头(3号、7号)没有采精调教成功外,其它8头都可采精。每次采精3回,平均每次的射精量在2.33~7.66 mL、平均每次原精密度在7.18×108~1.51×109之间变化。不同个体的射精量与密度没有显著相关性。冻后细管精液在37~39℃温水中进行解冻,冻后活力在0.35~0.45之间,均能达到国家牛冷精液生产标准要求,10头公牛中有8头共生产冷冻精液3537支。因此,在保种区域现场采精,稀释处理后送至种公牛站实施湘西黄牛冻精生产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3.
4.
湘西黄牛耐粗饲、耐热,肉质鲜嫩,为湘西州州境内乃至武陵山地区草食牧业养殖的主要品种,在散养的情况下生长速度不一,有的黄牛养殖个体小,生长速度缓慢,近年来学者在湘西黄牛品种改良方面进行了研究.现对近年来湘西黄牛品种改良、生长性能方面的研究进行概述,同时对繁育常见疾病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行阐述,旨在为湘西黄牛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湘西黄牛生产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测定了湘西黄牛公牛258头和母牛625头各不同年龄的体重、生长指数、屠宰性能及母牛的繁殖性能.结果湘西黄牛公牛初生、6、12、18、24、36、48、60月龄的体重分别为15.86、113.7、161.5、183.63、231.43、280.03、323.23、353.25 kg;母牛体重分别为14.16、102.5、152.46、169.04、208.46、250.86、278.44、295.64 kg.成年牛体长指数为113.6,胸围指数为135.9,体躯指数为119.7.未经育肥的公牛和母牛的屠宰率、净肉率、骨肉比分别为45.5%、36.52%、1∶4.45和42.91%、34%、1∶4.6;经育肥的公牛分别为48.9%、38.56%、1∶4.82.母牛初配年龄为24.03月,发情周期21.07 d,妊娠期281.02 d,繁殖率68.21%,成活率95.35%,泌乳期215.5 d.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湘西黄牛遗传资源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7.
8.
为了将毛色遗传标记作为湘西黄牛杂交组合选择、纯种鉴别、保种选育的科学理论依据,应用PCR-RFLP技术,研究了湘西黄牛黑素皮质素受体1(Melanocortin 1 Receptor,MC1R)基因对其黑毛色和红毛色表型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湘西黄牛中MC1R基因有三个等位基因 (ED 、E+、e );隐性的e基因在310处缺失一个碱基G 造成移码突变,在468处提前终止翻译,翻译出一个缩短了的失去功能的MC1R蛋白,表现或强或弱的红毛色;E+所对应的是野生型毛色,如黄色、灰色等;湘西黄牛中黄色个体优势等位基因为E,而红色个体优势等位基因为e,e相对E是隐性基因,只有在e等位基因纯合状态下,才表现为红色毛色; E+/e也表现为红色,可能湘西黄牛红色和黄色表型除了有MC1R基因控制外,还有其它基因参与作用. 相似文献
9.
利用6个微卫星标记对湘西黄牛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初步分析.6对微卫星引物在湘西黄牛中共检测到65个等位基因,平均每对引物上检测到9.3个等位基因;平均有效等位基因7.8759个,等位基因在湘西黄牛群体中的分布很均匀;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8669,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8829.6个微卫星座位在湘西黄牛中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8297,均大于0.5,都是高度多态性的.湘西黄牛杂合子的比例较大,基因纯合率都偏低,群体的遗传变异度高,表明湘西黄牛遗传多样性丰富,具有较大的选择潜力,可承受的选择压比较大,这是开展新品种培育工作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
湘西黄牛产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全境和慈利、石门、桃源、沅陵、辰溪、麻阳、芷江、新晃等县的部分地方。湘西黄牛是优良的地方品种,已纳入国家地方品种名录,其役力较强,突击力和持久性能好,善于登山爬坡,步态稳健,行动灵敏,适应性强,在武陵山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湘西黄牛肉质优良、脂肪少,深受消费市场青睐。 相似文献
11.
家畜优良品种资源保存是畜牧生产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以湘西黄牛的保种工作为例,阐述了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下,黄牛保种工作内容和方式的变迁,并对湘西黄牛保种过程中采用的行政保种、社会保种和市场 行政保种三种模式进行客观评价,指出了继续进行现代有效保种模式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13.
阿迪力·阿卜拉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1,(4):13-14
西门塔尔牛原产于瑞士西部阿尔卑斯山区,是世界优质大型肉牛品种之一,具有日增重率高、生产潜力大、瘦肉率高、肉质品质优良的特点。为进一步验证西门塔尔牛的品种改良成效,于2017年3月—2019年12月在新疆巴州地区一个黄牛养殖场开展品种改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杂交后代不管是在体重、体高、体斜长还是适应能力方面,都显著高于本地黄牛,具有良好的改良效果,在今后生产过程中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湘西黄牛母牛生长曲线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分别利用Logistic和Gompertz方程对562头湘西黄牛母牛的生长曲线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Logistic和Gompertz方程均能很好地拟合湘西黄牛母牛的生长过程(P<0.0001),拟合优度R2分别为0.9940和0.9961。综合拟合优度和预测能力来看,Gompertz方程更适合于湘西黄牛母牛的生长曲线研究,因此用Gompertz方程更为合适。Logistic和Gom-pertz方程生长曲线的拐点分别为(11.38,166.33)和(6.78,124.5)。本研究结论对湘西黄牛的保种、选育、杂交利用及饲养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我国散养肉牛的饲养成本收益及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1999—2019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中黑龙江、河南、宁夏、陕西、新疆5个省(区)散养肉牛的统计数据,对散养肉牛养殖成本收益和结构变化进行分析;采用Eviews 10.0软件建立模型,以仔畜费、精饲料费、青粗饲料费、死亡损失费、医疗防疫费、燃料动力费和人工成本费7项指标作为解释变量,分析不同生产要素对五大主产省(区)散养肉牛生产总成本的影响。[结果] 1998—2018年,五大主产省(区)散养肉牛养殖的生产总成本呈缓慢上升趋势,净利润也呈现波动上涨趋势,2008年以后成本利润率在30%左右。物质与服务费的直接费用中,仔畜费占生产总成本的比重较大,其次是饲料费;除燃料动力费外,其他直接费用均呈上涨趋势;间接费用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2009年之后,劳动日工价与雇工工价同步增长,人工成本占生产总成本的比重不断提高。在生产要素中,仔畜费、精饲料费和人工成本费是影响散养肉牛生产总成本的主要因素,与生产总成本有正相关关系。[结论] 从五大主产省(区)散养肉牛养殖成本收益来看,养殖成本在不断提高,养殖收益良好;建议适度提升饲养规模,以降低边际成本。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