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类工程活动与城市地质灾害之间的因果关系,为城市规划以及城市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现场地质环境调查方法(地质勘查、地质测绘),对湖北省宜昌市猇亭区人类工程活动形成的地质灾害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城市建设过程中地质灾害形成的主要内、外在因素。[结果]人工填土是猇亭区滑坡地质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且后期都具有转变成坡面泥石流的可能性;人工开挖是猇亭区潜在滑坡型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猇亭区区内与膨胀性黏土岩有关的地质灾害同样与人类工程活动密切相关,按照出露地表浅埋藏以及深埋藏形成不同的变形破坏类型;路面开挖以及路堑开挖造成膨胀性黏土岩大面积临空,在水的作用下形成塑性变形膨胀,引起路面和陡倾坡面变形破坏。[结论]人类工程活动是城市地质灾害形成发展主要外在因素,同时宜昌市猇亭区所具有的水平(平缓)—层状—松散的岩土体结构类型是造成城市地质灾害的主要内部原因,膨胀性黏土岩的分布进一步加剧了地质灾害形成。  相似文献   

2.
作为城市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城市水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城市水利的内涵出发,分析了目前城市水利存在的问题,及其与城市现代化的关系,提出了现代化城市应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综合开发,妥善处理各项建设与水利关系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3.
泰安城市高速发展背景下地下水环境退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城市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地下水资源处于长期大量开采的境况.泰安市城市供水量的60%源于地下水,随着泰安市的高速发展,地下水环境演化呈现逐年退化的态势,主要表现为地下水动力场退化,地下水质污染和地质灾害负环境效应三个方面.研究表明,泰安城市高速发展的各项指标与地下水环境退化的各项指标之间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性,二者的拟合曲线和拟合函数也表明城市高速发展对地下水环境退化起着明显的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城市土地整理是提高城市用地效率和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的重要技术手段,把它介绍给许多亚洲发展中国家是20世纪城市规划中最重要的国际合作之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城市用地扩展迅速,现今形成的城市土地利用格局不易逆转,对未来城市发展影响很大。但中国城市土地整理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必要借鉴国外较为成熟的城市土地整理技术,合理规范未来城市用地发展和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该文首先分析讨论了国外城市土地整理的对象、目标、地位和主要功能,然后从5个方面探讨了土地整理在中国城市用地发展和城市用地管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西安城市郊区化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俊莉  曹明明 《水土保持通报》2005,25(2):97-100,109
大城市郊区化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现象。城市郊区化在促进城市发展的同时也对城市生态环境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以西安市为例,分析了西安市人口与工业等郊区化的现状特点,揭示了郊区化对西安市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为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所应采取的城市规划与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国外城市土地整理及对中国合理用地的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市土地整理是提高城市用地效率和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的重要技术手段,把它介绍给许多亚洲发展中国家是20世纪城市规划中最重要的国际合作之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城市用地扩展迅速,现今形成的城市土地利用格局不易逆转,对未来城市发展影响很大.但中国城市土地整理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必要借鉴国外较为成熟的城市土地整理技术,合理规范未来城市用地发展和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该文首先分析讨论了国外城市土地整理的对象、目标、地位和主要功能,然后从5个方面探讨了土地整理在中国城市用地发展和城市用地管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快速城市化进程降低了城市水循环系统的自我调节效率,在防洪排涝需求及城市天然海绵体不足以满足需求的背景下,海绵城市与城市生态修复耦合可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并能扩大生态空间。本文以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为出发点,梳理了海绵城市与城市生态修复耦合建设的途径、技术措施,并从社会、经济、生态效应三个方面分析了其可行性和应用前景,提出了海绵城市和城市生态修复的相关对策和建议,可为我国海绵城市和城市生态修复的耦合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界定了知识城市的内涵和特征,分析了世界知识城市建设中的四种模式:政府主导模式、创新引擎模式、文化引领模式和多元教育模式,提出了中国六类知识城市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基于国际比较与策略选择的中国城市蔓延治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选择适合中国城市蔓延治理的策略,该文以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蔓延特征(失衡的“三条线”)为研究切入点,按照“文献评述—理论分析—策略选择”的逻辑主线,就城市蔓延治理的“基础、前提和关键”等内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国外城市蔓延过程大都烙着“市场”印记、更多关注城市质量提高和生态环境变化不同,中国城市蔓延大都体现“市长”意愿、更为关注城市功能提升和粮食安全影响;与国外城市福利性和亏损性蔓延不同,中国城市蔓延区分为牺牲性和损耗性两类,就中国现实国情和发展阶段而言,损耗性蔓延是当前城市治理首先要重点避免的类型;就治理策略选择而言,国内外实践经验有着共同特征:强调空间管理,即通过扩展边界划定和关键资源保护来调控城市蔓延态势,与国外不同的是,中国城市空间扩展存在理想、适度和极限3个边界,而将城市蔓延控制在适度边界内成为中国当前较为理性和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水口水电站库岸地质灾害情况与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剑 《亚热带水土保持》2002,14(1):11-14,26
水口水电站是福建最大的水电站,电站建成蓄水后,库区岸坡发生了大量的地质灾害,国家为此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治理。本文分析了水口水电站岸地质灾害的类型,产生原因和发生规律,总结了库岸地质灾害防治的经验与教训,以期对其他水电站的库区移民和库岸防护工作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平原地区河道堤防滩地的水土流失,直接淤积河床,影响行洪安全。堤防滩地的水土流失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新修堤防的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对其防治须实行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人为预防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三峡库区,由于三峡库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且三峡库区的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三峡工程建成后的安全运行和库区的长治久安,因此是我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点。虽然,“长治”工程的有效实施,使我市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尚有不少的差距,因此,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调动全社会各界力量,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巴渝秀美山川。  相似文献   

13.
论水土、水土生态与水土生态保持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在论述水土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水土生态的概念,认为植被与水土不可分割的整体观念是水土生态的重要特征。同时,对水土生态保持的含义作了新的定义,并将水土生态保持划分为四大类型,即生态型、自然型、生产型、建设型。从水土生态的高度,从源头上、要素的联系中去认识和防治水土流失,是一种主动的、有机的、整体的水土保持观念,是水土保持认识观的深化和发展,将使水土生态保持事业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4.
我国滑坡、崩塌的区域特征、成因分析及其防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我国滑坡、崩塌的区域分布特征,滑坡和崩塌的危害程度,滑坡和崩塌类型和成因分析,并且提出了灾害的防御措施,以期达到环境保护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简析了婺源县城镇开发区建设过程中造成水土流失的状况、危害、原因后,提出了其防治措施,并阐明开展城市(镇)水土保持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6.
Soils were collected from 2-year (2-y) and 3-year (3-y) old red-pine seedling plots in two tree nurseries, Hayward in the north and Wilson in the southwestern part of Wisconsin State respectively, and equilibrated with 0.01 M Ca(NO3)2 for soil solution Zn and Mn (solu-Zn and Mn), and with 0.01 M Ca(NO3)2+0.005 M EDTA for soil adsorbed Zn and Mn (ad-Zn and Mn). Buffering capacity of soil Zn and Mn (b-Zn and Mn) was obtained from the ratio of ad-Zn and Mn to the solu-Zn and Mn. The concerned traces in pine seedling needles (ndls), stems(sts) and roots (rts) were simultaneously measured.  相似文献   

17.
18.
The charge characteristics of A1 or Ap and B2 horizon samples of total 23 Ultisols, Alfisols and Oxisols in Korea and Thailand were studied by measuring the retention of NH4+ and NO3? at different pH values (4–8) and NH4NO3 concentrations (0.1–0.005 m ). The magnitude of their negative charge (σ?; meq/100g) was dependent on pH and NH4NO3 concentration (C; m ) as represented by a regression equation: log σ?=apH +blogC +c. The values of the coefficient a (0.04–0.226), b (0.03–0.264) and c (–0.676–1.262) were correlated with the kinds of the soil and horizon and with the region where the soil exists. The retention of NO3? was less than 1 and 2–3 meq/100 g for the A1 or Ap and B2 horizon samples, respectively. The sum of exchangeable base and Al (‘effective’ CEC) was close to and higher than the magnitude of permanent charge (=σ? measured at pH = 4.3 and at C = 0.005 m ) for one-third and two-thirds of samples, respectively. A σ? value of 16 meq/100 g clay at pH = 7 and C = 0.01 m was found appropriate to separate the B2 horizons of Thai Ultisols and Oxisols from those of Korean Ultisols and Alfisols. Korean Alfisols and Ultisols and Thai Ultisols were distinguished from each other on the status of exchangeable base and Al  相似文献   

19.
水土保持法律规范和相关行政法律规范,共同构成了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法律体系,其内容庞杂,相互交叉、融合,程序复杂。通过一组网络图及其简要注释,直观地表述了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的相关程序、时效、逻辑关系和法律依据;通过对网络图呈现的逻辑问题所反映出的法律缺陷进行分析,提出应当按照立法法的有关规定,对现行法律特别是水土保持法律法规进行必要的修改,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需要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末,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报工作已经实现了规范化和制度化,但有不少的编制者在编制建设类和建设生产类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时往往出现失误.建设类和建设生产类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很大区别.根据多年编制两类水土保持方案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了这两类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报工作在水土保持要求、服务年限、预测时段划分、防治目标等方面的异同,以防止在编报过程中出现水土流失量预测、水土保持措施体系以及水土保持监测等方面产生较大的偏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