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寿宁县引种楸树(分根造林)试验区不同坡向、坡位3年生幼树的生长量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坡向、坡位楸树分根造林的平均成活率为97.3%、平均树高为3.26m(其中当年抽高1.12m)、平均胸径3.11cm。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坡向、坡位各组楸树树高、当年抽梢高度、胸径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存活率之间不存在着显著差异。种植楸树的坡向应选择南坡为宜,北坡则会影响其生长;种植楸树的坡位应选择下部。  相似文献   

2.
几个楸树无性系引种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引进的10个楸树无性系,在山东省诸城市进行造林对比试验,观察分析了各参试无性系的造林成活率、物候期、生长特性、分枝特性和适应性,结果表明:10个楸树无性系在试验地点的造林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抗病虫、抗逆性(干旱、寒冷和风折)强,具有较好的生态适应性,其中豫楸1号表现较突出,6年生平均胸径达13.04cm,平均树高达7.31m,分别超出林分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7.52%,1.5%。  相似文献   

3.
楸树良种‘宛楸840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宛楸8401’是由自然选优育成的楸树良种,通过嫁接和扦插等无性繁殖方式繁殖。5年生时树高和胸径平均为7.41和7.34cm,较对照‘大叶金丝楸’高23.5%和15.6%;15年生时胸径和单株材积平均达26.9cm和0.43m3,而材质与对照无明显差异。该品种具有速生、材质优良、抗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宛楸8402’是由自然选优育成的楸树良种,通过嫁接和扦插等无性繁殖方式繁殖。5年生时树高和胸径平均为6.60m和6.60cm,较对照‘大叶金丝楸’高10.0%和4.0%;15年生时胸径和单株材积平均达29.40cm和0.48m3,较对照提高65.4%和182.5%,而材质与对照无明显差异。该品种具有速生、材质优良、抗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选取不同立地条件下的7年生楸树幼林为研究对象,对造林地的立地条件、楸树生长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青阳县楸树造林地的立地条件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土壤偏酸性,pH值为6.406.88;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分别为88.806.88;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分别为88.80151.20、1.62151.20、1.6220.34、28.6020.34、28.6077.40、10.0277.40、10.0226.88mg/kg,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2)7年生楸树平均高5.2526.88mg/kg,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2)7年生楸树平均高5.259.26m,平均胸径5.769.26m,平均胸径5.7615.34cm,不同立地条件下均达到了极显著差异(p<0.01);(3)楸树树高与胸径与土壤pH值间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4)楸树是喜肥的深根性速生树种,造林时应选择土质疏松、土壤肥沃的山脚、山谷土层深厚的地方造林。  相似文献   

6.
楸树杂交新品种-洛楸1号、洛楸2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楸1号、洛楸2号是洛阳市林科所利用“七·五”楸树试验林中8—5为母本,6—7为父本和以8—5为母本,长果楸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经过连续多年的苗期试验和全国多点区域造林试验选育的楸树杂交新品种。造林4年,洛楸1号平均树高8.77m,平均胸径8.91cm。比对照金丝楸分别提高76.196j阳46.1%,比亲本8—5提高3...  相似文献   

7.
对29个楸树无性系的生长性状(树高、胸径)、叶片性状(比叶重、叶片含水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F(r)/Fm)等5个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9个楸树无性系树高、胸径的平均值分别为6.12 m、6.48 cm;叶片比叶重为92.6 g/m2,含水量为0.7%;F(r)/Fm平均值为0.816.方差分析结果表明:5个指标在...  相似文献   

8.
对5a生楸树杂种无性系的生长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无性系间胸径、树高、地径生长性状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胸径最大值为5.09 cm,树高最大值为4.13 m,地径最大值为6.55 cm.胸径、树高、地径生长性状受到中度以上程度的遗传控制.通过综合比较,初步选出3个优良无性系,胸径、树高遗传增益最高值为18.55%,13.45%,入选率13.00%.  相似文献   

9.
为高效繁育保存楸树优树和古树种质资源,对来自4省22地市楸树母树的接穗嫁接成活率进行系统调查分析。研究表明,楸树优树和古树种质资源的平均嫁接成活率为30.4%,相应嫁接成活率均与其树龄和胸径呈极显著负相关,楸树接穗的年龄效应十分明显。在开展其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时,应尽可能采集基部萌条。  相似文献   

10.
楸树良种楸丰系列简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楸丰系列良种是通过人工杂交选育出的用材兼观赏型楸树优良品种,其母本为中国林科院在"七五"期间收集的天然优树无性系"5-8",父本为滇楸优树"改毛5号",可通过嫁接或组培等无性繁殖方式繁殖。楸丰系列楸树良种适应性强,适合微酸至微碱性土壤;抗楸梢螟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生长速度快,造林5年平均胸径11.5~13.5 cm,平均树高11.3~14.3 m,平均材积是对照的1.98~2.25倍。适宜城市道路绿化、农田林网及速生丰产工程建设等多种栽培用途。  相似文献   

11.
楸树杂种无性系幼林期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4年生楸树无性系树高、胸径方差分析,估算了楸树无性系遗传参数。采用树高、胸径单性状评估,依据指数法选出幼林期表现优良的楸树杂种无性系10个。树高比对照金丝楸提高42.97%~56.2%,比"七·五"01号高出8.7%~18.63%;胸径比金丝楸提高52.3%~61.11%,比01号提高9.29%~15.65%。  相似文献   

12.
几种优良桉树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澳大利亚的大花序桉、托里桉、柳桉、巨桉进行引种及早期测试。结果表明,二年生大花序桉平均高232.5cm,平均胸径1.975cm;巨桉平均高660cm,平均胸径5.65cm;柳桉平均高670cm,平均胸径6.45cm;托里桉平均高507.5cm,平均胸径4.95cm.。从树高、胸径差数及T值差异性看,柳桉、巨桉生长量明显优于对照,托里桉与对照生长量则无明显差异,大花序桉明显低于对照生长量。  相似文献   

13.
以恩施州各县市的古树名木统计数据为信息来源,调查了恩施州境内的古楸树资源。结果发现:楸树在恩施境内广泛分布,生长海拔范围300~1400m,主要生长在房前屋后,土地平缓肥沃地带,受人为干扰严重,伴生的乔木、灌木、草本等种类丰富多样。所有调查样本总体上树高平均值为18.45m,胸径为46.04cm,最大一棵树龄在600a以上,不同地点楸树的叶片、果实、树皮颜色、腺点等特征形态各异,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这为楸树优良品种选育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4.
楸树无性系早期生长变异和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评价和选育优良楸树(Catalpa bungei C. A. Mey)无性系。[方法]本研究利用32个楸树无性系7年的生长测定数据,以分析其生长规律及早期生长过程。对各无性系的单株材积生长进行Logistic拟合回归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指标间的相关性并对32个无性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楸树无性系在不同年份(1 a除外)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差异极显著,说明楸树无性系间变异丰富。楸树单株材积变异系数最大(7.84%~35.56%),胸径次之(11.89%~17.29%),树高最低(6.91%~10.87%),无性系单株材积改良潜力较大。同时生长后期单株材积(0.75)和胸径(0.82)保持较高的重复力,意味楸树单株材积受遗传控制较强。利用无性系单株材积生长平均值,拟合了楸树无性系单株材积生长曲线的Logistic模型,估算的生长参数在无性系间具有较大差异。楸树无性系7年生单株材积平均年生长量呈"S"型曲线生长趋势,而连年生长量先上升后下降,在第5年达到高峰,截止到本次调查时还未达到数量成熟。相关性分析显示:楸树无性系单株材积生长量与最大生长速率(MGR)、线性生长速率(LGR)、线性生长量(LGI)极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32个楸树无性系分为4大类,其中第I类的楸树单株材积生长总量较大,且具有较强的后期生长潜力。[结论]不同楸树无性系的遗传变异丰富, 1-1、22-07、19-01、16-05、16-01、16-07等6个无性系生长潜力较高,可作为楸树的优良无性系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5.
楸树干形通直圆满,树势雄伟,材质优良,花繁而美丽,是我国特有的速生用材和观尝树种.楸树的栽培历史十分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就有关于楸树的记载,如《埤雅》载曰“楸,美木也”.又曰“楸有行列,茎干乔耸凌云,华高可爱”.公元400年前的《齐民要术》还记载了楸树“于大树周围掘坑取栽移”的培育方法.目前,我省云台山区尚有几株较大的楸树,生长仍很好.其中北固山一株高14米,胸径52厘米;宿城黄毛顶一株,高18米,胸径42厘米;中云云门寺一株,高20厘米,胸径35厘米;南云台延福观一株,高20米,胸径38厘米.  相似文献   

16.
为加快楸树良种自根苗发展,本研究连续2年对7个楸树不同无性系组培苗造林后的生长量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第1年还是第2年,不同无性系间胸径和树高性状皆存在显著差异。重复力结果表明,楸树幼龄期的胸径和树高都属于高重复力性状,遗传稳定性较好。综合2年的生长量数据,7个无性系中生长较好的无性系是5#、72#和2#,生长最差的是64#。  相似文献   

17.
首先对收集汉江流域11个不同类型的楸树无性系的苗期物侯期、生长量、抽枝能力的观测分析。各个指标在无性系内差异不显著,在无性系间差异显著。迚而对4 a生对比试验林楸树各无性系树高、胸径生长量、胸径生长位次及年度相兲性迚行了分析,选择出1号、2号两个优良无性系。通过对楸树无性系的测定,能够较早而准确地评价出楸树优树干性、分枝、抗性、生长量等受遗传基因的制约成度,达到林木早期选择和改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巨桉人工实生林胸径平均相差16.32 cm,最大可达26.7 cm,标准差变异幅度为2.5~6.1,平均为3.6,表明巨桉实生林林分胸径自然变异幅度较大。在四川巨桉4~10 a生的人工林内,采用小标准地法,初步选择巨桉优良单株26株,其胸径是林分平均胸径的128%~192%,平均为153.2%。  相似文献   

19.
实施35杨速生丰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4年生树木平均胸径达23.6cm;而进行粗放管理的35杨,4年生树木平均胸径仅为13.3 cm。  相似文献   

20.
2001年2月我市从广东省英德市沙坝镇引种麻竹。引种当年造林成活率达91%.保存率达88%。结果表明:①2001年新竹平均胸径为3.4cm,平均株高为3.9cm。2002年新竹平均胸径为5.6cm,平均株高为5.9cm。2003年新竹平均胸径为7.8cm,平均株高为9.5cm。②经三年培育,2003年每公顷平均产笋量达22.5吨,产值达3.6万元。经济效益显著,生产上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