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维生素D2的含量是用内标法测定的,该法所用试剂纯度要求严格,色谱体系易受干扰,操作过程复杂,外标法测定维生素D2,既容易使色谱体系快速达到平衡,又可使操作步骤简化,内标法与外标法比较,内标法比外标法测定结果更准确,但外标法 标法操作更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2.
水溶性维生素的同时分离与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及饲料中维生素含量的测定,对食品及饲料营养价值的评价十分重要。根据维生素的性质,习惯上分为两大类: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主要包括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C等,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较高。水溶性维生素的分析方法很多,美国药典,AOAC和国家标准方法中的滴定法、比色法、分光光度法、荧光法和微生物法,上述分析方法存在分析时间过长,干扰因素多、灵敏度低和只能分析一种维生素等缺点。随着波相色谱议应用技术的迅速发展,可同时分离和检测水溶性维生素,测定结果与AOAC经典方法测定结果相近,而且方法有…  相似文献   

3.
维生素D3的含量测定有内标法和外标法两种,199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维生素D3的含量是用内标法测定的。该法所用试剂纯度要求严格,内部标准必须加到每个样品中,色谱体系易受干扰,操作过程复杂。外标法测定维生素D3,既容易使色谱体系快速达到平衡,又可使操作步骤简化。内标法与外标法比较,内标法比外标法测定结果更准确,但外标法比内标法操作更简便、快速,容易使用。  相似文献   

4.
199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维生素D2的含量是用内标法测定的.该法所用试剂纯度要求严格,色谱体系易受干扰,操作过程复杂.外标法测定维生素D2,既容易使色谱体系快速达到平衡,又可使操作步骤简化.内标法与外标法比较,内标法比外标法测定结果更准确,但外标法比内标法操作更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5.
维生素C(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是维持人和动物生理功能的重要维生素,对维生素C含量比较高的样品通常采用碘量法和2,4二硝基苯肼法测定含量。配合饲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较低.干扰因素(如金属离子、蛋白质、还原性物质、色素)较多,要分析其中还原性维生素C含量,多采用HPLC法、电化学法等分析方法,然而一般中小型饲料企业往往不具备这些分析仪器。这给控制产品质量、观测维生素C在饲料  相似文献   

6.
维生素A与β──胡萝卜素对猪繁殖性能的作用山西省原平农校邸怀忠,杜秀珍前言自从发现维生素A80多年以来,人们已经了解了维生素A的许多不同的作用。维生素A在调节视力、生长、繁殖以及健康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chew,1993)。β─胡萝卜素是具有最大...  相似文献   

7.
选用12头无既往病史,9-12月龄末去势公水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3头。采用饲喂棉籽饼与经加水煮沸1小时后的棉籽饼,添加与不添加维生素A的方法,进行了12周的人工诱病和预防试验。对参试水牛血清中维生素A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饲喂棉籽饼与饲喂经加水煮沸的棉籽饼组间,添加与不添加维生素A组间,表现与不表现临床尿石症水牛间血清维生素A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期间各组水牛血清维生素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气相法中的测定法,以统一用检测维生素E含量的100%二甲基聚硅氧烷作为固定相法测定维生素E粉,结果表明,在浓度范围内,维生素E粉与维生素E的含量测定结果与国家标准方法基本一致。与国标法相比,具有简便,快速,结果准确稳定,节省仪器,节省时间,节约试剂与标准品等检测成本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建立一种自动比浊免疫分析法(TIA)用于牛IgG的检测。24头份牛血清样品的IgG浓度通过TIA法测定,结果与放射免疫扩散法(RID)比较:TIA法与RID法之间有显著的正向相关性(γ=09957,P<005),直线回归方程斜率为078708,Y轴截距为102102。TIA法用于牛血清IgG定量检测是自动、快速和高精度的,溶血对IgG测量结果无影响。临床应用:TIA法可在约10分钟内提供样品结果,因此可用于替代手工操作RID法。  相似文献   

10.
水溶性维生素主要包括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C,在水溶液中溶解度较高.对水溶性维生素的测定分析方法很多,象美国药典、AOAC和国家标准方法中的滴定法、分光光度法、荧光法和微生物法等.上述分析方法都存在时间长、干扰因素多,灵敏度低和只能分析一种维生素等缺点.  相似文献   

11.
l波长校正公式的推导国标GB7292—87是测定饲料添加剂维生素A含量的紫外吸收分光光度法。紫外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A具有快速准确,测定中无需使用昂贵的标准品,并且测定结果能够比较正确地反映维生素A的生物效价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测定各种维生素A单一制品,许多国家药典都采用该法为测定方法。该法中的吸收度校正公式为:A_(325)(校正)=6.8l5A_(325)-2.555A_(310)-4.260A_(334)。有些检测人员由于不了解其推导原理,因而在应用中往往会感到迷惑不解。现将其校正原理及公式推导介绍如下。由于维生素A醇和维生素A醋酸酯分…  相似文献   

12.
几种免疫增效剂对鸡新城疫和鸡法氏囊病免疫抗体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了解和比较免疫增效剂的作用,本研究选用了左咪唑、维生素E、转移因子、ACM-1四种药品,对雏鸡作分组试验。共分10组,1 ̄5组用HI法监测鸡新城疫(ND)免疫抗体。6 ̄10组用AGP法检测鸡法氏囊病免疫抗体。分别于免疫后第5、15、25日作三次监测。试验结果:两种疫苗免疫后均以左咪唑增效作用最大,维生素E、ACM-1次之,最小是转移因子,但四种药均有明显效果。而左咪唑和维生素E是既便宜又实用且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牧草与精料比和商品形式的维生素A与E,对视黄醛和α-生育酚在体外瘤胃消失的影响。给装有瘤胃瘘管母牛饲喂80%或50%牧草,在体外用缓冲液处理的瘤胃液将类似于供体母牛的饲料孵育24小时,在人工瘤胃中加入不同形式的商品维生素E(喷雾干燥的、硅酸吸附物和液体包埋形式)与维生素A(明胶珠和液体包埋形式),维生素E均为消旋-α-生育酚乙酸盐,维生素A均为反式一视黄醛乙酸盐。日粮和维生素E的形式对人  相似文献   

14.
犊牛反刍前感染隐孢子虫引起维生素A代谢障碍犊牛试验感染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paxvum),检验其血清维生素A醇、维生素A软脂酸盐及维生素A总量,并观察空肠和回肠形态学变化。试验组1为对照组,不感染隐孢子虫,试验时连续6天每隔12小...  相似文献   

15.
近红外光谱法检测预混料中的维生素A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一组以石粉为稀释剂配制的维生素A定标样品(浓度范围是200-6000IU/g,梯度150IU/g)40个,一组以多种维生素为背景配制的维生素A定标样品(浓度范围500-1500IU/g,梯度470-IU/g)30个和与它们组成,浓度范围相同的各一组检验样品,研究了近红外光谱法在测定饲料添加剂预混料中维生素A的应用。结果表明,维生素A是在1721nm和1872nm波长处有两个较稳定的特征吸收峰,回  相似文献   

16.
奶牛维生素A营养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双城地区、安害地区奶牛维生素A的营养状况,采用微量荧光法对饲草、饲料、血清中维生素A、β-胡萝卜素含量进行测定,并探讨了预防维生素A营养不良的方法。结果表明:双城地区、安达地区奶牛维生素A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17.
为了了解和比较免疫增效剂的作用,本研究选用了左咪唑、维生素E、转移因子、ACM-1四种药品,对雏鸡作分组试验。共分10组,1~5组用HI法监测鸡新城疫(ND)免疫抗体。6~10组用AGP法检测鸡法氏囊病免疫抗体。分别于免疫后第5、15、25日作三次监测。试验结果:两种疫苗免疫后均以左咪唑增效作用最大,维生素E、ACM-1次之,最小是转移因子,但四种药均有明显效果。而左咪唑和维生素E是既便宜又实用且效果好的免疫增效剂,对ND和IBD免疫有明显增强作用,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注意畜禽维生素中毒山东省胶州市畜牧局(266300)刘忠琛张翠华1维生素A维生素A中毒的可能性比其他任何维生素中毒的可能性都要大,因为其安全摄入量范围很小,对若干种动物来说,如经常食用100—1000倍需要量的维生素A就会出现食欲减退或废绝、生长缓慢...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强化维生素E(VE)的水分散型颗粒剂维生素AD3E对减少潜伏性乳房炎的牛乳中体细胞数的效果,每次在馈料中添加维生素A(VA)3,000,000I.U.、维生素D3(VD3)300,000I.U.和VE12,000mg。隔4日再添加1次。共2次。结果,试验组(21头)血清中VE浓度在试验期中(12日内)明显上升,对照组(21头)没有变化。试验组血清中维生素A醇和棕榈酸维生素A醇浓度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20.
水产饲料用维生素C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汪中一  李瑛 《饲料工业》1994,15(3):32-35
水产饲料用维生素C杭州民生添加剂厂汪中一,李瑛,俞季平维生素C(简称VC)是所有具抗坏血酸(ASCORBICACID)活性物质的总称,一般泛指L-抗坏血酸(以下简称ASA)。在生物生命活动中,VC与许多催化氧化还原反应的酶有关,起还原剂作用。在氨基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