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D型魏氏梭菌毒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氏梭菌病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可导致各种动物的肠毒血症或坏死性肠炎,D型魏氏梭菌病包括牛、羔羊、绵羊、山羊以及灰鼠的肠毒血症等。D型魏氏梭菌所产的毒素是引起动物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综述了D型魏氏梭菌毒素的结构、功能以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兔魏氏梭菌病,又称兔魏氏梭菌性肠炎,是由A型魏氏梭菌所产外毒引起的肠毒血病引起家兔急性水泻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病兔致死率很高。现将一起肉兔发生兔魏氏梭菌性肠  相似文献   

3.
北京动物园一只东北虎突然发病,抢救7小时后无效死亡。剖检:胸腔脏器均有不同程度瘀血。取脏器组织作细菌培养,从脾脏组织中分离到A型魏氏梭菌,从心、肝、肺、肾组织中分离到D型魏氏梭菌,根据其症状和病原菌鉴定结果判定,死因是A型和D型魏氏梭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4.
感染禽类的魏氏梭菌主要是A型魏氏梭菌,其次是C型魏氏梭菌,可分为临床型疾病和亚临床型疾病两种.临床型坏死性肠炎主要危害2~5周龄的雏鸡,临床特征为急性死亡和高死亡率,给养禽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亚临床型疾病主要表现为肠黏膜局灶性坏死、肝炎或胆管性肝炎.同时,魏氏梭菌还能引起人类和其他动物发病.因此,对魏氏梭菌病的防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讨论了雏鸡魏氏梭菌病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剖检变化、发病原因,并提出有效防治措施,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家兔魏氏梭菌性下痢是由A型魏氏梭菌及其产生的毒素引起的一种肠道性传染病。该病可侵害各种年龄的兔。魏氏梭菌以芽孢形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属条件性致病菌,同时也是肠道中的常在菌,在具备一定条件时引起严重疾病。现将一例家兔魏氏梭菌性下痢的诊断及防制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侯洪烈  沈国顺 《养猪》1996,(2):41-41
种公猪发生魏氏梭菌病的诊断侯洪烈,沈国顺,刘丽霞(辽宁省丹东市农业学校118003)(沈阳农业大学110161)魏氏梭菌又名产气荚膜杆菌,在自然界分布较广。该菌血清型较多,不同血清型的细菌可引起不同的动物发病。猪的魏氏梭菌病,最常发生的是由C型魏氏梭...  相似文献   

7.
兔魏氏梭菌性下痢(Clostridial diarrhea of rabbit)是由A型魏氏梭菌及其产生的毒素引起的一种肠道性传染病。该病的特征是侵害各种年龄的兔,呈剧烈水样腹泻、脱水。魏氏梭菌以芽孢形式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属条件性致病菌,同时也是肠道中常在菌,在具备一定的条件时引起严重疾患。现将一起家兔魏氏梭菌性下痢的诊疗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1魏氏梭菌病 病原主要为A型魏氏梭菌、革兰氏阳性杆菌,可产生多种毒素。1-8月龄的幼兔发生较多,发病不分季节,但冬、春季一般较多。寒冷、饲养不当,特别是当饲喂过多精料时可诱发本病。  相似文献   

9.
家禽的坏死性肠炎是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一般多见于鸡。最近我们在门诊遇到一例美国王鸽发生坏死性肠炎并进行诊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对羊肠毒血症的诊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魏氏梭菌根据毒素一抗毒素中和试验分为A、B、C、D、E5型,每型产生1种主要毒素,1种或数种次要毒素.临床上,A型和C型魏氏梭菌感染报道较多,而本地羊肠毒血症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的报道不多见,死亡率高达90%以上.在临床上采用多种西医治疗,效果并不确实,治愈率在50%左右.而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该病,治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1 前言魏氏梭菌可引起牛、羊、鹿、马等家畜烈性传染病,死亡率高,造成经济损失严重。A型魏氏梭菌不但可引起家畜肠毒血症,还可以引起人食物中毒、气性坏疽等症。犬A型魏氏梭菌病国内未见报道。1988年黑龙江某军犬基地,长春某宾馆警犬及兽医大学研究所实验用犬,先后发生以出血性肠炎为主要症状的病症,采血便、心血、肝及脾等病料进行细菌分离,获得了3株魏氏梭菌,经鉴定为A型。用该菌试制氢氧化铝灭活苗,对40只小鼠做了免疫试验,15天后攻毒获100%保护。用猪血清试治病犬  相似文献   

12.
兔球虫病是由艾美耳属球虫引起的原虫病,兔魏氏梭菌病是由A型魏氏梭菌产生外毒素所引起的兔肠毒血症,兔球虫病和魏氏梭菌病的发生都对幼兔产生严重危害,混合感染使病情更加复杂化,病死率高。现将某养殖户兔球虫和魏氏梭菌混合感染病例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兔梭菌性下痢是由A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1999年3月,鸡西市园林兔场发生免梭菌性下痢,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兔魏氏梭菌病又称兔魏氏梭菌性肠炎,是由A型魏氏梭菌所产外毒素引起的肠毒血症,以急性腹泻、排黑色水样或带血的胶冻样粪便、盲肠浆膜出血斑和胃黏膜出血、溃疡为主要特征,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的兔急性胃肠道疾病。魏氏梭菌在自然界中是一种常在菌,在动物体内它们长期存在,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当外界因素发生改变、动物机体紊乱和抵抗力下降时,它就会繁殖增生侵害动物体,引起动物发病。  相似文献   

15.
家兔A型魏氏梭菌病,又称产气荚膜梭菌性肠炎,是由A型魏氏梭菌产生的外毒素引起的肠毒血症,是以腹泻为特征的兔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其发病率、死亡率均高,对养兔业的危害极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兔魏氏梭菌病是由A型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引起兔的一种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以急性剧烈腹泻和迅速死亡为主要特征.发病率可达90%,治疗不及时死亡率高达100%.以下是本人以抗血清和菌苗防治兔魏氏梭菌病的情况报道.  相似文献   

17.
长毛兔魏氏梭菌病,是由A型魏氏梭菌所产外毒素引起的肠毒血症。以急性腹泻,排黑色水样或带血胶冻样粪便,盲肠浆膜有出血斑和胃黏膜出血、溃疡为主要特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冬、春季多发。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的四川、江苏、吉林、安徽、河南、山东、福建、陕西等省广泛流行一种“猝死症”,根据各省“猝死症”病因方面的研究报道,认为兔的产气荚膜梭菌A型魏氏梭菌为主要病原菌。兔的魏氏梭菌痛是其产生的外毒素引起的一种以急性、剧烈腹泻、排黑色水样或带血的胶冻样腥臭粪便,盲肠浆膜有出血斑和胃粘膜出血、溃疡为主要特征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魏氏梭菌是自然界分布相当广泛的一种致病菌,是人和动物肠道内的一种常见菌。本文主要综述了兔魏氏梭菌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诊断与检测技术、防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魏氏梭菌病,又称兔产气荚膜梭菌(A型)病,是兔的一种急性致死性腹泻病,其发病率、死亡率均高,对养兔业的危害极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 病原:魏氏梭菌即产气荚膜梭菌,一般可分为A、B、C、D、E、F六型。兔的魏氏梭菌病主要由A型引起,少数为E型。A型魏氏梭菌为革兰氏阳性大杆菌,两端稍钝圆,无鞭  相似文献   

20.
一起羊A型魏氏梭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夏,盐池县部分乡镇发生以在放牧中,突然倒地死亡或晚上没有任何症状而次日晨死于羊圈为特征的疾病,经诊断为羊A型魏氏梭菌病。现将诊断和防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