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鲜枣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物理保鲜、化学保鲜、生物保鲜3个方面综述了我国鲜枣保鲜的研究现状,指出各种保鲜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展望了鲜枣保鲜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我国的鲜枣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冰温贮藏条件对鲜枣品质的影响,以新疆若羌冬枣为试材,将其分别置于0℃冷藏(CK)、-1.5~-1.0℃冰温贮藏,分别测定了贮藏过程中冬枣的失重率、腐烂率、硬度、色差、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胶含量、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酯酶(PME)、β-半乳糖苷酶(β-Gal)活性。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冰温贮藏枣果失重率的上升、色差的变化程度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均得以延缓;对0℃冷藏的枣果来说,其硬度的下降更快,PG、PME、β-Gal活性也随之升高,而冰温贮藏则抑制酶活性的升高速率,降低枣果实腐烂变质和衰老软化的进程,有效延长若羌冬枣的贮藏期。  相似文献   

3.
概述了影响鲜枣贮藏保鲜的主要因素,介绍了鲜枣贮藏保鲜的主要技术及研究进展,以期为鲜枣的贮藏保鲜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气调贮藏对鲜枣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应用气调贮藏配气系统,对不同品种鲜枣在不同浓度CO2和O2条件下的保鲜效果进行了研究,调查了脆好果率、脆腐果率、软果率及果皮保绿指数等指标.结果表明,梨枣和骏枣随着CO2浓度的提高明显地促进果实变软与果皮转红;适当降低O2分压,有利于多数品种的贮藏保鲜;高于21%的O2分压对鲜枣贮藏不利;无CO2条件下,多数鲜枣品种能承受1.5%的低O2.并对进一步开展鲜枣采后生理及贮藏研究的内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枣是优良鲜食品种,在食用和药用方面均有较高的利用价值。从枣的加工产品和贮藏保鲜两大方面进行综述,介绍了枣系列产品和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展望了枣产业的研究方向,为我国枣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灵武长枣是中国枣的一个优良鲜食品种,保鲜期短成为其产业发展和市场开拓的瓶颈。从适时无伤采收、及时预冷、保鲜剂处理、涂膜、分级、包装、贮藏环境条件控制等方面,总结了灵武长枣的贮藏保鲜技术。  相似文献   

7.
鲜枣外观鲜红,味道脆甜,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果品。科学的储藏保鲜可大幅减少损耗,保障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8.
小平顶枣贮藏保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辽宁省朝阳县把枣业作为发展重点,尤其是孙家湾乡生产的小平顶枣更是名扬省内外.  相似文献   

9.
10.
鲜切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鲜切果蔬以其新鲜度高、方便、安全等优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鲜切果蔬在贮藏、销售过程中的品质下降严重影响了其商业价值,保鲜技术的应用可有效减缓品质的下降,保证其产品的商业价值。本文重点介绍了鲜切果蔬的保鲜技术,主要包括物理保鲜、化学保鲜、生物保鲜等,以期为今后更深入地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1-MCP对鲜枣采后生理及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鲜枣(ZizphusjujubaMill.大平顶)采用1.00uL·L-1浓度1-MCP(1-甲基环丙烯)在15℃条件下熏蒸处理12h,之后,在0℃和20℃温度下贮藏。结果表明:1-MCP促使全红果呼吸增强,对半红果影响不大;1-MCP抑制半红果VC含量的下降,但加速全红果VC的损失;常温下(20℃)1-MCP对枣果脆果率影响不大,在0℃条件下,半红果处理脆果率明显高于对照,但促使全红果变软,贮藏30天,处理半红果脆枣率比对照高17.1%,全红果比对照低6.9%;处理半红果烂果率高于对照,全红果则相反。1-MCP有助于果皮叶绿素的保持。总体上,1-MCP处理对枣果SSC、可溶性糖、乙醇和TA等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贮藏温度对嘎啦苹果贮藏期及货架期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早熟品种嘎啦苹果为试料,将采后新鲜的嘎啦苹果分别置于0、5、25℃(常温)条件下贮藏,通过对贮藏及货架期间果实各项指标的测定和分析,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对嘎啦苹果采后品质及货架期的影响。结果表明:25℃常温贮藏21 d后,嘎啦苹果果实失去良好的品质,不再具有商品价值;0℃和5℃低温有利于保持果实的硬度和可溶性果胶含量,抑制乙烯释放量和呼吸强度的上升以及腐烂的发生,延缓成熟衰老,较好地保持果实的鲜食品质,且0℃比5℃贮藏的效果好;0℃和5℃低温贮藏28 d后嘎啦苹果的货架期为7 d。  相似文献   

13.
为了得到黑水虻幼虫的保鲜工艺,对其净化、致死和减菌化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同时进行了货架期预测.结果 表明:黑水虻幼虫加工方法为虫与水质量比1∶4,净化黑水虻幼虫48 h,每24 h换1次水;净化后热水70℃处理10 min、80℃处理5 min和90℃处理2 min均可使虫体致死,并且虫体较为美观;减菌化处理效果表明,加热杀菌效果最好,100℃杀菌10 min,杀菌率可达100%;利用ASLT法构建的Q10预测模型,预测得到黑水虻幼虫在4℃下作为食品和饲料的货架期分别为15.6 d和97 d.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不同贮藏条件对茶制品内含成分的影响,并初步预测产品的货架期。针对影响茶及其制品品质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研究了水分、温度和光照因子对速溶红茶、速溶绿茶、茶黄素、茶多酚茶制品贮藏过程中内含成分包括水分、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等含量变化的影响,采用加速货架期测试(ASLT)法预测不同茶制品贮藏理论货架期。结果表明:光照条件能够加剧速溶红茶中茶多酚的氧化降解,不利于多酚类物质保留;茶多酚样品中,多酚与儿茶素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表现出了相同趋势;速溶绿茶在高湿贮藏条件下含水量增加明显,贮藏5d及10d时,含水量相比贮藏前分别增加了6.7倍和9.6倍;与贮藏初期相比,速溶红茶在光照贮藏10d后茶多酚含量降低23%。ASLT初步试验表明,20℃贮藏条件下,速溶红茶和速溶绿茶样品的货架期为27个月,茶黄素及茶多酚样品货架期为13.5个月。本试验能够为特定类型茶制品贮藏环境因素的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以山药为原料进行鲜切处理,分别在冰温,4,14,25℃下贮藏,通过对样品感官评分、褐变度、失重率、多酚氧化酶活性(PPO)、丙二醛(MDA)含量和菌落总数等指标进行测定,研究冰温贮藏技术对鲜切山药品质影响。随后基于试验数据,利用阿伦尼乌斯方程建立鲜切山药MDA含量和褐变度品质指标的一级动力学模型来模拟鲜切山药的货架期模型,并以偏差度(BF)、准确度(AF)对上述货架期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冰温贮藏可以有效延缓鲜切山药的褐变,同时降低失重率,保持多酚氧化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维持低微生物水平,能够较好地保持鲜切山药的品质。以MDA含量为品质指标预测的货架期模型AF为0.9,更趋近于1,可以更好地反映鲜切山药的品质指标变化,建模更准确,该模型EA=54732.03232 J/mol,k0=6170217959.94,可在适宜的范围内对鲜切山药进行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16.
白蘑菇保鲜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蘑菇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护色剂,通过试验优选保鲜剂和贮藏温度。结果表明,0.50%柠檬酸+0.15%苯甲酸+0.15%异抗坏血酸钠抑制褐变的效果较好,抑制率可达81%;保鲜剂以0.15%焦亚硫酸钠+0.20%氯化钠+0.10%氯化钙的效果较好;贮藏温度为0℃的保鲜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1-MCP对延长番茄货架寿命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采用0.5μL/L1-MCP在23℃处理番茄12h后在23℃条件下贮藏,结果表明,1-MCP处理的果实呼吸强度比对照降低50%以上,并明显抑制果皮转色.另外1-MCP有利于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的保持及果实腐烂率降低.室温条件下处理比对照货架期延长7天.  相似文献   

18.
以草莓"红颜"为试验材料,通过对草莓果实恒温冷藏和温度波动贮藏对比试验,研究温度波动对草莓贮藏期和货架期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波动冷藏环境下,贮藏24 h和货架期12 h,草莓果实的品质显著差于恒定温度冷藏。温度波动不利于保持草莓果实贮藏期和货架期的品质。  相似文献   

19.
参鸡汤产品货架期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不同储藏温度下参鸡汤的品质动力学,建立参鸡汤品质指标与货架期寿命的数学模型;采用加速破坏性试验方法(提高储藏温度至40、50℃),预测参鸡汤产品的货架期寿命;通过对菌落总数、硫代巴比妥酸值、挥发性盐基氮及感官品质的测定和观察,确定影响参鸡汤保质期的指标。结果表明:在储藏期间,随温度的升高,参鸡汤的菌落总数和挥发性盐基氮的变化不大,而脂质氧化指标(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值TBARS)呈上升趋势,说明TBARS最能反映参鸡汤品质的变化情况,可作为确定产品保质期的指标;确定当TBARS达到3 mg/kg时的时间作为参鸡汤的货架寿命期限;根据Arrhenius方程,得产品预测货架期模型θS(25)=θS(40)/Q10(25-40)/10=18.35,即预测25℃条件下参鸡汤的货架期可以达到18个月,期间基本能够保持参鸡汤的原有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