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硅肥中硅的比色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3.
蔡祖聪  刘铮 《土壤》1992,24(5):278-281
本文介绍了用2.5%HOAc作提取剂时,用5-Cl-PADAB试剂直接比色测定土壤有效钴的方法和条件,以及用EDTA乙醋盐缓冲液作提取剂时,以Zn取代出被络合的Co(Ⅱ),然后用5-Cl-PADAB试剂显色测定Co(Ⅱ)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温度对钼蓝比色法测定植物样品中硅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钼蓝比色法是常用的测硅方法,但其测定结果受温度影响很大。本试验以硅的标准植物样—灌木枝叶为试材,样品在瓷坩埚中灰化后,用氢氟酸浸提,采用钼蓝比色法在811nm波长下测定硅的含量。显色温度设为15℃、25℃、30℃、35℃,显色时间分别为10min、20min、40min、60min和120min,研究不同温度和显色时间对硅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显著影响显色反应的速度,15℃显色20min时,测定值才接近标准值,高于15℃显色时间加快,显色10min测定值即达到标准值。温度同样影响显色稳定时间,在30℃和35℃放置40min时测定值已显著低于标准值,相反在15℃和25℃时,即使保持2小时对硅的测定仍没影响,且测定结果准确性较高。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可以在25℃下进行大批量植物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6.
植物的硅素营养   总被引:78,自引:0,他引:78  
  相似文献   

7.
研究出一种新方法用1MNH4Cl从土壤中浸提出植物有效乐取5g土样放入50ml聚乙烯瓶中,加30ml1MNH4Cl溶液,在水平式振荡机上于25℃以每180次的强度振荡16小时。悬液以2500g离心5分钟,在真空条件下硝化纤维素滤纸过滤上清液。用配有石墨炉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在228.8nm处测定浸出液中的镉。结果表明,用1MNH4Cl浸出的土壤镉量的对数(ln)与相应的土壤上生长出的硬质小麦籽粒中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利用460μg/mlNa_2CO _3—1000μg/mlCa_(2+)复合溶液作石墨炉原子吸收法(GFAAS)直接测定植物样品中微量钼的基体改良剂,详细讨论了该改良剂的作用、特性、钼原子化条件和基体干扰情况。使用本试验推荐的基体改良剂,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能彻底消除钼的记忆效应,大大提高测定灵敏度,钼的原子吸收信号增加104.6%,特征性浓度为0.5ng/mlMo,相对偏差(RSD)为2.4%。  相似文献   

9.
植物材料含碘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国是世界碘缺乏区之一,对土壤和植株中的碘含量的调查显得特别重要。土壤和植株中的低含量碘(μg和ng水平)可根据SANDELL-KOLTHOFF反应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原理是在碘催化下As(Ⅲ)将Ce(Ⅲ)还原。该反应的程度主要取决于时间和温度,也受离子(如Cl^-、NO2^-、SCN^-、Fe^2+、BrO3^-、MnO4^-、Ag^+、CN^-、Hg^+)和金属(如Os)的影响。加入KOH和Z  相似文献   

10.
11.
铜试剂—吐温—20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测定植物中微量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下的胶束增溶、增敏作用,研究和建立了在吐温20胶束体系中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铜的方法。在吐温20的存在下,于pH8.5的缓冲介质中,铜(Ⅱ)与铜试剂形成棕黄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453nm,表观摩尔吸收系数为1.35104L.mol.cm-1;在25ml溶液中铜(Ⅱ)含量为0~60g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配合物至少可稳定48小时。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应用于植物中微量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水溶液中微量尿素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肥料》2002,(4):41-43
  相似文献   

13.
植物硅测定中损失硅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中的Si主要以蛋白石形式(无定形水合二氧化硅SiO2nH2O,也有报道认为以α-石英石形式)存在[1].无定形二氧化硅在不同介质中有不同的溶解表现,其溶解度在25℃时为70~150 mg/kg[2].如此大的差异是由于SiO2粒子大小、内部水合状态、杂质含量等情况的不同造成的.诸多测定方法中,经典碱熔融法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点,即共熔使Si转化为可溶性硅酸盐[3].  相似文献   

14.
15.
为建立采用 DMA-80 直接测汞仪测定植物样品中汞含量的方法,配制了 3 种不同汞浓度系列的标准曲线,汞总量分别是 0 ~ 2、0 ~ 15 和 25 ~ 1023 ng。结果表明:仪器信号值与汞总量之间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同一样品进样 6 组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小于 7%。根据仪器多次测定空白数据结果,按照称样量 0.1 g 计算,方法最小检出量为 0.169 ng/g;对不同样品添加同一质量的汞,每组 6 次重复,加标回收率为 99.3% ~ 102.2%,选取大米粉和柑橘叶两种国家标准物质进行测试,每个样品平行测定 6 次,其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 7.0%,测定值与标准物质的标准参考值相符。利用 DMA-80 测汞仪测定植物样品中汞含量,无需前处理消煮,直接将样品送入仪器中,具有操作简单、快速高效等优点,精密度和准确度满足要求,可用于批量植物样品中汞含量的快速测定分析。  相似文献   

16.
硅、钙对水土保持植物荞麦铝毒的缓解效应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罗虹  刘鹏  李淑 《水土保持学报》2005,19(3):101-104
采取水培法,研究了铝胁迫下不同水平的钙或硅对荞麦真叶期和初花期铝毒害的缓解效应。结果显示:在Al3 胁迫下,增加钙或硅的供应可减轻Al3 对植物的毒害,显著削弱因Al3 处理导致的根系活力、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下降以及丙二醛含量的上升,在初花期能完全消除Al3 对可溶性蛋白质形成的抑制效应并促进其形成,有效提高植株抗逆性。但随着Al3 浓度的提高,Ca2 和硅的缓解效应有限。Ca2 的缓解效果略强于硅。  相似文献   

17.
土壤和植物中钼硼测定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并比较了土壤和植物中全钼、全硼及土壤中有效钼、有效硼的各种测试方法,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有利于选择适宜的钼、硼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硅调节植物抗病性的机理: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硅素营养增强作物对病虫害的防御能力已得到充分证实,但其作用机理至今仍然没有明确。本文对国内外有关硅素营养与作物病害发展的相互关系及相关机理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为通过植物营养调节技术来提高作物病害防御能力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内容】土壤有效硅包括土壤溶液中的单硅酸和易转化为单硅酸的盐类,土壤中有效硅含量一般在50~260 mg/kg。硅虽然不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需矿质营养元素,但是硅在减轻植物多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以及提高植物对病菌的抵抗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施硅可以显著地抑制水稻稻瘟病、 纹枯病、 白叶枯病、 胡麻叶斑病,小麦、黄瓜、番茄等植物白粉病等多种病害的发生。关于硅调节植物抗病性的机理,首先提出了机械或物理屏障假设,认为施硅促进了细胞硅化作用的增强,细胞壁角质-硅双层以及表皮细胞乳突的增强,对病菌的入侵起到了物理防御作用。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物理屏障并非唯一机制,而后提出硅积极参与了生物化学防御过程,发现硅可以诱导感病植物产生酚醛类、黄酮类等抗毒素物质,以及施硅可以提高植物中几丁质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苯丙氨酸解氨酶等感病植物中病程相关蛋白酶的活性,从而通过化学防御过程提高植物对病害的抵抗能力。随着现代分子技术的发展,从基因组、转录组水平对其防御机制进行了阐明。研究认为硅通过主动的上调感病植物防卫基因及病程相关蛋白基因的表达,以应对病菌侵染。硅诱导植物产生乙烯、茉莉酸、活性氧等系列信号,使植物处于预激活化状态,从而减轻生物胁迫,但是硅在调节植物胁迫信号转导方面的机制还需要深入的研究。【结论】在缺硅土壤中施用硅肥,可以增强作物对病害的抵抗能力,从而大量降低杀菌剂的使用。关于硅调节植物抗病性机理,不能单一归因于某一方面,物理屏障防御机制与生物化学防御过程兼在。硅可能与关键的植物胁迫信号系统相互作用,而最终诱导产生对病原菌的抵抗, 但是这方面的确切机制还不是很清楚,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20.
测定土壤和植物物质中12C和14C的简易湿烧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车玉萍  程励励  林心雄  沈光裕 《土壤》1992,24(2):110-112,89
1979年Dalal提出了一种能同时测定土壤或植物物质中全碳及放射性活度的简易湿烧法,后经Amato改进,克服了粘粒含量高的土壤氧化不完全的缺点,提高了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