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以往,坏死性肠炎多在肉鸡群中发生,蛋鸡出现坏死性肠炎的现象很少见。但是近年来,在蛋鸡养殖过程中,坏死性肠炎的发病率呈逐步增加的趋势,而且治疗难度和费用也越来越大。因此,必须引起蛋鸡养殖户的高度重视。发病原因坏死性肠炎的致病菌是A型或C型魏氏梭菌,也叫产气荚膜梭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厌氧芽孢杆菌。繁殖过程中,A型魏氏梭菌可产生α毒素,C型魏氏梭菌可产生α、β毒素,这两种毒素  相似文献   

2.
正发病原因坏死性肠炎的致病菌是A型或C型魏氏梭菌,也叫产气荚膜梭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厌氧芽孢杆菌。繁殖过程中,A型魏氏梭菌可产生α毒素,C型魏氏梭菌可产生α、β毒素,这两种毒素可引起鸡肠粘膜坏死,是导致鸡坏死性肠炎的直  相似文献   

3.
正1发病原因导致蛋鸡发生坏死性肠炎的病菌是A型或C型魏氏梭菌,致病菌为革兰氏阳性厌氧芽孢杆菌。繁殖过程中,A型魏氏梭菌可产生α毒素,C型魏氏梭菌可产生α、β毒素,这两种毒素可引起鸡肠黏膜坏死,是导致鸡发生坏死性肠炎的直接原因,其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夏秋季节气候潮湿、炎热,鸡易出现肠道炎症而使部分肠道黏膜脱落,如果此时滥用一些针对大肠杆菌的药物,则会破坏肠道微生态环境而引发坏死性肠炎、腹泻。  相似文献   

4.
鹅坏死性肠炎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病原为A型或C型的产气荚膜梭菌,两者均能产生A毒素,C型还能产生B毒素,从而引起坏死性肠炎。  相似文献   

5.
魏氏梭菌是引起各种坏死性肠炎、肠毒血症,同时也是引起创伤性气性坏疽以及人类食物中毒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其致病因子是该菌产生的外毒素。根据主要致病的毒素α、β、ε和ι,将该菌分为A、B、C、D、E 5个毒素型。各型魏氏梭菌均产生α毒素,它是魏氏梭菌最主要的毒力因子。α毒素是依赖锌离子的磷脂酶C,具有细胞毒性、溶血活性、致死性、皮肤坏死性、血小板聚集和增加血管渗透性等特性。  相似文献   

6.
鸡坏死性肠炎与鸡球虫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坏死性肠炎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病原为A型或C型的产气荚膜梭菌,均能产生A毒素,C型还可产生B毒素,引起特征性的坏死性肠炎.魏氏梭菌是鸡肠道内的常在菌,易与鸡球虫病合并感染.现将一例鸡坏死性肠炎与鸡球虫病混合感染的病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猪梭菌性肠炎(Clostridial enteritis in piglet),又称仔猪红痢、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是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肠毒血症.目前在不少地区仍有本病的发生或流行.C型魏氏梭菌主要产生α和β两种外毒素,在致病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引起仔猪肠毒血症、坏死性肠炎.因此,通过对此病菌外毒素的研究,探讨复方中草药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8.
鸡的坏死性肠炎又称为肠毒血病,是由魏氏梭杆菌引起的毒性传染病。 1病原 鸡坏死性肠炎的病原是C型魏氏梭菌,而直接致病因素是由魏氏梭菌所产生的毒素。魏氏梭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如水、土壤、  相似文献   

9.
坏死性肠炎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以腹泻和极度精神衰弱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中毒性传染病。1病原学该病的病原是魏氏梭菌A型或C型,所产生的毒素可引起鸡肠黏膜坏死性病变。魏氏梭菌是革兰氏阳性杆菌,可形成芽胞,培养要求厌氧条件,培养基中需加入人血液或血清。该菌的菌体一般消  相似文献   

10.
鸡坏死性肠炎是由魏氏梭菌(又称产气荚膜梭菌)A型或C型引起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该病主要发生在2周~6月龄的鸡,多发生于肉鸡,很少有产蛋鸡发病报道。近几年来该病在许多肉鸡生产中频频发生,给养鸡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着养鸡产业的发展。笔者曾于2013年9月接诊一起肉鸡坏死性肠炎病例,现将诊治过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1病原鸡坏死性肠炎的病原是C型魏氏梭菌。而直接致病因素是由魏氏梭菌所产生的毒素。魏氏梭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如水、土壤、饲料以及动物的肠道内都含本菌。魏氏梭菌为革兰氏阳性菌,  相似文献   

12.
A型或C型魏氏梭菌毒素可引起鸡坏死性肠炎(NE),本病是一种急性非接触性细菌传染病。主要危害14~40日龄的雏鸡,以小肠黏膜坏死为特征,常呈散发病。2005年8月都兰县一养鸡户的142日龄的肉鸡发生鸡坏死性肠炎,现将诊疗过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蛋鸡坏死性肠炎是由球虫和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以拉稀、消瘦、血便、出血性肠炎、坏死性肠炎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种混合感染的疾病。蛋鸡坏死性肠炎是养禽业中一种常见的禽病,对养鸡生产的危害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14.
肉鸡坏死性肠炎是由C型魏氏梭菌产生α、β毒素感染后导致肠粘膜坏死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1—4月龄鸡感染多见,对育成鸡、产蛋鸡均能构成一定危害。  相似文献   

15.
猪魏氏梭菌病又叫猪梭菌性肠炎、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魏氏梭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有荚膜,不运动的厌氧大杆菌。C型菌株主要产生仪和P毒素,其毒素引起猪肠毒血症、坏死性肠炎。该病发病期短、死亡快、死亡率高,以排出红褐色带血稀粪,全身实质器官及消化道出血,小肠节段坏死为特征。本病主要发生在1~3日龄初生仔猪,初产母猪很少发病。笔者在临床上曾诊治过4例发病初产母猪,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D型魏氏梭菌毒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氏梭菌病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可导致各种动物的肠毒血症或坏死性肠炎,D型魏氏梭菌病包括牛、羔羊、绵羊、山羊以及灰鼠的肠毒血症等。D型魏氏梭菌所产的毒素是引起动物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综述了D型魏氏梭菌毒素的结构、功能以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鸡坏死性肠炎是由魏氏梭菌A型或C型产生的毒素所引起的一种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以小肠粘膜糜烂坏死、血便为主要特征,又称为肠毒症、烂肠症.本文介绍了一例鸡坏死杆菌病的诊治过程,并通过小结阐述了笔者的个人经验.  相似文献   

18.
猪梭菌性肠炎也称仔猪红痢或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是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曾称魏氏梭菌)引起的1周龄仔猪高度致死性坏死性肠炎。  相似文献   

19.
坏死性肠炎又称肠毒血症,病原为A型或C型魏氏梭菌,魏氏梭菌亦称产气荚膜梭菌。蛋鸡坏死性肠炎的自然发病日龄为2周龄至6月龄,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炎热潮湿的夏季多发,其发病率为30%~40%。呼和浩特市赛罕区西把栅乡前不塔气村周围地区养鸡场及养殖户的饲养总量为120万~150万只,且养殖户多半来自外地。养殖户饲养规模一般以  相似文献   

20.
鸡坏死性肠炎又称鸡梭菌性肠炎、肠毒血症(肠毒综合征)和内脏腐烂病,是由A型或C型产气荚膜梭菌(魏氏梭菌)及其产生的毒素严重侵害家禽的一种疾病。魏氏梭菌常寄居健康鸡群肠道内,并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在粪便、土壤、污染的饲料和垫料或肠内容物中均可分离到该菌,传播途径以消化道为主。通常情况下,魏氏梭菌与家禽机体共生并不致病,但如果突然更换饲料,有严重应激,恶劣气候刺激,肠黏膜因细菌、球虫、蠕虫等侵害,或长时间、超剂量使用抗生素等引起损伤,均能诱发本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