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溪市大雪和暴雪天气特征与预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本溪市1981—2013年逐年11月至翌年4月降水资料,统计分析了近33年本溪市大雪和暴雪天气的气候特征,结合天气学方法将本溪市大雪和暴雪天气的高空环流形势和地面形势进行分型。结果表明,本溪市区冬季共出现大雪和暴雪73 d,大雪主要出现在12月,暴雪主要出现在3月,初冬和初春出现大雪和暴雪占全年总数的45.2%,其中暴雪占68.2%。本溪市出现大雪和暴雪天气的环流形势大致可分为3种类型,分别为高空槽东移加强型、冷涡影响型、西亚横槽型。通过分析近10年本溪市出现大雪和暴雪时的物理量场,给出水汽条件、动力条件和热力条件的预报指标,以期为今后预报服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
利用常规资料、气象卫星云图,对2012年2月29~3月1日出现在青海省海南地区大雪天气进行分析,归纳此次大雪天气过程中的环流背景及物理量的分布特点,结合欧洲数值预报分析,探讨此次大雪天气形成原因,为今后海南地区大雪天气的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利用荆州市6个国家地面观测站的降水、天气现象、雪深和气温等常规资料,统计1981~2010年冬季暴雪个例,结果表明,近30年全市共发生暴雪46站次,其时空分布不均,1月发生最多,约占全部暴雪站次的61%;东南部地区发生几率明显高于西北部地区,且2000年以后西北部地区没有出现暴雪。经过普查历史天气图,认为暴雪天气发生与500 h Pa西风带低槽、地面中等偏强冷空气、700 h Pa强劲的西南暖湿气流、700 h Pa与850 h Pa之间的逆温层以及温度的垂直分布有关。预报采取PP法的技术思路,即在建立天气图预报模型和指标的基础上,选取数值预报对应的参数制作暴雪短期预报,实践证明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2011年1月1日以来,湖南、重庆、贵州等地持续出现低温冻雨天气,给部分地区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中央气象台1月8日预报,1月9日至13日,我国南方地区将出现新一轮低温雨雪天气过程,部分地区有大雪到暴雪,局部地区将出现冰冻天气。当前正值冬季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持续发生的低温雨雪天气容易造成蔬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鸡西地区2007的3月4~5日出现的暴雪天气过程,从天气形势、云图和物理量场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表明本次暴雪出现在强烈上升的饱和湿区,水汽主要来自于低层输入,高空南北锋区合并、低空暖式切变、地面低压入海加强东移北上等高低空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分析还表明本次暴雪过程也具有中小尺度特征。通过对暴雪天气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伴随的高空、地面系统的演变、相互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暴雪预报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6.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数值预报产品、物理量场资料对锦州2005年6月29日一次较大降水过程进行分析,得出了锦州地区强降水的高空环流形势及地面形势特征,以及各种物理量指标和各家数值预报产品的预报特点。  相似文献   

7.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天气雷达资料和EC、T213及宁夏WRF等数值预报产品,对2010年2月10日宁夏北部大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青海低涡和河套锢囚锋是造成大雪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强降雪落区与锢囚点对相对应;西南高空急流具有引导青海低涡东北向移动、高空辐散和输送暖湿气流三重作用;畅通的地面、低空和高空水汽输送,为大雪天气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和VWP等产品在大雪暴雪的短时临近预报中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宁夏WRF降水预报产品对冬季大雪天气有较好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8.
寇思聪  曹雯 《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605-6607
[目的]探讨本溪地区一次大到暴雪天气过程的形成和发展。[方法]利用常规资料,从天气形势演变、物理量场特点着手,对2009年12月4~5日本溪地区一次大到暴雪天气过程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分析。[结果]此次大雪到暴雪天气过程是由高空槽和华北气旋共同影响产生。此次过程中,本溪地区上空高层辐散、低层辐合,低层暖、高层冷;低层西南急流将渤海水汽向本溪所处的辽东地区输送,为降雪提供了很好的水汽条件,但由于上升动力不足,过程雪量未达到暴雪。乌拉尔山高脊的发展在这次降雪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高脊加强北抬时有利于冷空气的南下和高空槽的加深。物理量场的分析对此次过程的起止时间和强度预报起了很好的参考作用。[结论]该研究为以后此类天气的预报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9.
马骁颖 《现代农业科技》2013,(17):263-264,270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抚顺地区2013年3月12日暴雪的环流背景、地面形式以及相关物理量特征,并对预报失误原因等进行了总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MICAPS资料,从大气环流形势演变、物理量分布特征等方面,对2003年11月9日发生在庆阳市的暴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为今后此类天气的预报提供一点有益的思路和启示。分析表明,暴雪天气产生在高空冷空气,低空暖湿气流的辐合区内,由于低空急流的作用,大量的水汽源源不断输送至暴雪区,为暴雪的产生提供了水汽条件,暴雪落区位于低层高湿区的辐合中心。  相似文献   

11.
利用本溪地区2014年3月3—4日降水天气过程中的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常规探空资料及T639、日本、欧洲数值产品输出资料对此次大到暴雪过程进行了分析。通过环流背景分析及物理量场诊断分析,揭示了大尺度环流背景、高低空急流、地面气旋的演变等对此次大到暴雪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此次大到暴雪过程是大尺度环流背景下产生的,东北冷涡与乌拉尔山高压脊的稳定与发展,有利于冷空气持续南下,使辽宁西部低值系统建立和发展,为本溪地区的大雪到暴雪天气提供了有力的环流背景;本溪地区3月降水相态主要包括雪、雨夹雪和雨,在降水的预报中根据850 h Pa、925 h Pa、地面温度以及0℃层高度可以作出降水相态的预判;在低空急流的影响下,暖湿西南气流沿低空急流倾斜上升,与高层冷空气形成下暖湿、上干冷的大气不稳定层,低空急流作为低层能量和水汽的集中输送带对此次大到暴雪过程的产生和维持起到重要作用;切变线、高低空急流及地面倒槽的共同影响,为此次大雪到暴雪天气提供有力的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12.
2015年2月22~ 23日黑河市发生历史罕见入冬以来第一场大雪、暴雪天气,给通信、交通运输和人们日常生活带来很大不便.在此从天气系统、卫星云图、物理量等方面,对这次大雪、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雪过程主要是由蒙古低涡发展造成,低涡在黑河地区得到加强,不断有冷空气南下,西南暖气流北上输送,带来充足的水汽条件;低层为高湿度区,同时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在该地区形成强大的上升气流和位势不稳定能量;由于低涡的东部地区中低层阻高的稳定,低涡在黑河地区维持时间较长,降雪时间长,从而形成了这次大范围的暴雪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13.
张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829-16830
从大尺度环流背景、云图、数值预报着手,对2007年3月4日朝阳全区大暴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探讨此类灾害性天气过程的天气成因及发生、发展机理。结果表明,此次大暴雪的产生是在稳定的天气尺度环流背景下,高空槽与地面倒槽相互作用的结果。西南—华北东北部—东北地区南部有低空急流,是形成大暴雪天气的主要条件之一,为这次暴雪提供了充足的水汽供应。日本降水预报产品准确率较高,对朝阳地区强降雪天气的预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52年我国各强度降雪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臧海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6064-6066
利用1954~2005年我国674个气象台站的逐日降雨量和天气现象观测资料,构建了全国范围的小雪、中雪、大雪、暴雪和特大暴雪序列,分析了中国各强度降雪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我国年平均降雪日数超过30天的地区有新疆北部、东北东部与北部、青藏高原东部,全国只有高原和高山地区的年平均降雪日数超过60天;②我国降雪主要集中在11月一次年4月,其中小雪和特大暴雪1月份最多,中雪2月份最多,大雪和暴雪3月份最多;③在51个年度里,1955—1967年度我国降雪处于少雪的负位相,1968—1994年基本为多雪的正位相。1995~2005又为少雪的负位相。  相似文献   

15.
李卓立  鄢志宇  杨桂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330-12333,12355
[目的]研究2010年锦州地区春季首场透雨天气及其增雨潜势预报。[方法]从天气形势特点、主要影响系统、预报服务、人工增雨作业等方面,对2010年锦州地区春季首场透雨的天气过程进行全面总结。[结果]此次透雨降水天气形势特点为高空冷空气偏弱、低空暖湿气流明显;主要影响系统为高空槽、高空切变线和地面蒙古气旋;地面倒槽系统北上与蒙古气旋同位相打通,为锦州地区降水提供了一定的能量和水汽,这是产生这场透雨的关键原因之一。数值预报产品在预报服务工作中起到了一定的指示作用,形势场预报较为准确、降水预报偏差较大,因此预报服务中不能简单完全依靠,应该结合实况监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应用。[结论]该研究为锦州全区大范围成功进行人工增雨作业起到了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陈艳秋  陈宇  吴曼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660-1661,1692
利用2000~2012年辽宁省设施农业遭受暴雪及大风气象灾害的灾情资料和降雪量、大风观测资料,对辽宁省设施农业灾情的时空分布、强度等特征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暴雪及大风是造成辽宁设施农业气象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暴雪灾害主要出现在2~3月,且与辽宁暴雪频次空间分布基本对应,主要出现在辽河流域及以东地区;大风灾害主要受辽宁春季大风和夏季强对流天气影响,出现在4、7、8月,主要出现在沈阳、大连及辽宁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7.
统计抚顺1976~2008年33年暴雪天气,分析了暴雪气候规律、暴雪出现环流形势特征,总结暴雪对农业影响。结果表明,抚顺地区33年暴雪总趋势增加,年平均暴雪日数为1d,出现暴雪最多年份为1976和2000年,年暴雪日为4日。暴雪月分布特点是出现在每年1~4月和11~12月份。11月份出现次数最多,2月份出现次数最少。地理分布特点新宾站最多,清原站最少。暴雪环流特征500hPa为两槽一脊型、一槽一脊型和冷涡型。过程前一天850hPa抚顺地区位于暖温度脊控制,地面影响系统为黄河倒槽。暴雪天气对农业及各行各业带来严重影响。对农业的影响主要有设施农业、水库蓄水、土壤墒情、水果、蔬菜、森林防火、作物病虫害、家禽饲养。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大—暴雪天气最易出现在秋末冬初和冬末春初,且暴雪天气带来的危害极大,可导致雪阻、雪埋及电线结冰等。2013年11月24日伊春地区出现了全市范围的暴雪天气,降雪量级为历史同期罕见。本文通过对此次暴雪天气过程的对比,分析了影响暴雪的天气形势及物理量与暴雪落区的对应关系,为今后暴雪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大尺度数值预报在冬季降雪中误差相对要小很多,降雪过程的大尺度特点能够在数值预报中完美的体现出来。在局地气候特点方面及降水边缘的预报量级上数值预报仍存在较明显的误差,本文利用micaps实况资料、EC粗网格数值预报资料分析了2016年11月20日晚,出现在赤峰南部地区的暴雪天气过程。从中对比这次暴雪预报过程中EC数值预报与实况存在的误差。实际预报为小雪,实况为暴雪。通过对这次过程的预报误差分析,逐渐加深在数值预报应用过程中的误差订正,加强经验与数值预报的紧密结合。该研究对经验丰富的预报员意义深远,尤其在夏天强对流预报中对于数值预报的订正显得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20.
利用2012年11月的高空地面气象资料,分析了黑龙江省特大暴雪个例发生的天气形势演变特征,高低空急流配置的重要作用,各物理量场对大暴雪预报的指示意义,以及地形的影响对局部出现特大暴雪灾害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