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彰武松嫁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樟子松实生苗及其与彰武松的嫁接苗生长对照,研究了樟子松嫁接彰武松的可行性,表明樟子松嫁接彰武松成活率平均为77.3%,嫁接苗在嫁接后1a、2a高度生长分别高于樟子松实生苗36.0%和44.0%,在嫁接后9a,高度和地径生长分别高于樟子松82.0%和47.0%,以樟子松为砧木嫁接彰武松可以在北方推广。  相似文献   

2.
彰武松无性系早期生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彰武松早期生长特性,对彰武松优树和优良型樟子松进行嫁接对比试验。研究表明,彰武松树高生长量显著地高于优良类型樟子松,1995~1997年3年彰武松的平均树高生长量是优良类型樟子松的1566%;在不同立地条件、不同年份,彰武松的树高生长量也有显著差异;通过对早期生长的彰武松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反映出彰武松比樟子松更抗旱。  相似文献   

3.
彰武松采穗圃的营建与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彰武松(Pinus densiflora var.Zhangwuensis)是在辽宁省彰武县章古台区域内的一片樟子松人工林中发现的;现已推广到黑龙江、内蒙古、山西、陕西等省(自治区),1999年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为了扩大彰武松的繁育数量,建立了一个面积2hm^2的采穗圃。目的是加快彰武松的扩繁地区,让彰武松更快地适宜三北地区,它也是我国唯一的一个彰武松采穗圃。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是我国森林资源大省,针叶树占有很重要地位,彰武松适应性强、抗性好,为优良速生常绿针叶树,在黑龙江省西部引种试验表明能够正常生长、开花结实。本文概括总结了彰武松在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的栽培技术,以期为彰武松的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彰武松的优良特性及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介绍了彰武松的形态特征及优良特性,总结了彰武松在各引种栽培地区的生长表现,认为应进一步加大彰武松的推广力度,以使这一优良树种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彰武松蒸腾速率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彰武松和樟子松生长季各月蒸腾速率与当月的平均气温、平均风速和地面温度有关,一般来说,平均气温高、地面温度值高、平均风速大的月份,彰武松和樟子松的月平均蒸腾速率也大。降水量大的月份,彰武松和樟子松的月平均蒸腾速率较小。彰武松每个季节的蒸腾速率日变化明显不同,6月份呈双峰型,8 月份的蒸腾速率日变化也呈双峰型,10月份呈现单峰型;彰武松的年蒸腾速率的走势呈现单峰型,全年蒸腾速率的最高值出现在7 月份;与樟子松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同样生态条件下,彰武松比樟子松有较小的蒸腾强度。  相似文献   

7.
彰武松是辽宁省固沙所1990年在彰武县章古台地区发现培育的造林树种,其特点是生长旺盛、嫁接愈合能力强、抗旱能力突出,生长快等,通过嫁接繁育彰武松表现了优良的生态、生物特性,是具有发展前途的优良树种。文章从接穗管理、嫁接地选择以及嫁接技术等方面介绍了彰武松嫁接苗木繁育技术。  相似文献   

8.
彰武松嫁接繁育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彰武松是赤松的天然杂交新变种。通过彰武松的引种和嫁接繁育、观察其苗期的生长及成活情况,表现出速生、抗旱和适应能力强等特性。  相似文献   

9.
彰武松的抗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彰武松在不同土壤的适应性等方面的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彰武松具有较强的抗旱性和适应能力。它顶芽饱满 ,生长旺盛 ,与樟子松生长量之比为 1 2 1 % ,是沙区造林的一个主要树种 ,值得在三北地区繁殖推广。  相似文献   

10.
2017年春磴口县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进行引种彰武松(Pinus densifloraSieb. et Zucc.var.Zhangwuensis Zhang,Li et Yuan)和沙地赤松(Pinus densiflora Sieb. et Zucc.)试验。结果表明,尽管引种区与原产地在土壤营养成分存在着较大差异,但彰武松和沙地赤松基本保持了良好的生长态势,初步认为磴口县适合彰武松和沙地赤松生长。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山西北部风沙区为彰武松引种试验区,以辽宁北部的彰武县为种源地,进行引种试验,根据嫁接成活率和生长量表现,山西北部风沙区适宜彰武松生长,生长量超过油松和樟子松,抗逆性表现优良。  相似文献   

12.
在1992年秋从白城市林科所内原樟子松(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a)种子园中采收种子、次春播种育苗的5a生实生苗里,选出了具有杂交种生长优势的樟子松×长白松(P.sylvestrisvar.mongolica)优良天然林杂种26棵和樟子松×黑松(Ptabulaformisvar.mukdensis)优良天然杂种3棵。  相似文献   

13.
从种子发芽、苗木生长、造林初期生长三个环节对马西姆松(Pinusmaximinoi)、卵果松(Pinusoocarpa)、墨西哥松(Pinuspatula)、台库努曼松(Pinuspatulatecunumannii)、湿×加F_1(Pinuselliottii×Pi-nuscaribaeavar.hondurensisF_1简称ECF_1)、湿×加F_2(Pinuselliotii×Pinuscaribaeavar.honduensisF_2,简称ECF_2)及湿地松(Pinuselliottiivar.elliottii)等共28个种源种子与湿地松(Pinuselliottii)种源广东台山的种子进行引种对比试验,选择其可能存在在适宜本试区生态环境的速生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14.
在彰武松容器育苗过程中进行了育苗基质不同配比和不同施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最适合彰武松容器苗高生长的基质配比草炭∶沙壤土∶三元素复合肥为1∶1∶0.05,其平均苗高为28.4 cm,方差分析表明各处理间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5.
彰武松嫁接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彰武松是赤松的天然杂交新变种,表现出优良的速生性、抗旱性和抗病性等,现已成为“三北”地区推广应用的优良树种。笔者从接穗的准备、砧木的选择、嫁接时间、嫁接方法,及嫁接后的管理几个方面对彰武松的嫁接繁殖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为彰武松的大面积繁育和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兴凯湖松引种造林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0年从黑龙江省东部的密山引进兴凯湖松(Pinusussuriensis)种子,在错海林场播种育苗,1982年春造林。14年的弓1种实践证明,兴凯湖松在黑龙江省西部干旱、半干旱、土质瘠薄、岩石裸露的山地上造林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长力;10年生时开始结实;14年生时其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公顷蓄积量分别达到4.77m、8.02cm、0.0140m ̄3和32.9m ̄3,比同龄的子松分别大22.9%、33.4%、72.8%和74.1%;经分析,两树种各因子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经预测,在18年生时,兴凯湖松的公顷蓄积量将是樟子松的2倍以上;为我省西部地区增添了一个新的造林适生树种。  相似文献   

17.
彰武松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淑玲 《防护林科技》2003,(3):51-51,65
彰武松是赤松的天然杂交新变种。表现出速生特性,具有明显的抗旱性和抗病性。是三北地区推广应用的优良树种。但彰武松良种及苗木的供应量明显不足,主要原因是彰武松纯种少;另一原因无性繁殖的嫁接苗木有限,不适于扩大推广繁殖。采取先进的扦插繁殖技术,形成一套成熟的彰武松的无性繁殖技术,以利于良种的开发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研究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piniperda的主要伴生菌Leptographiumwing-fieldi在六种温度下的生长力及对苏格兰松Pinussylvestris的侵染力和致病力。在10℃~25℃范围内,L.wingfieldi随温度升高生长加快,而在3℃或30℃下生长受到抑制。接种苏格兰松的前10天表现出一定侵染力,但也诱发了树木的抗性反应,该反应抑制伴生菌的进一步扩张。在伴生菌较高密度接种下,寄主木质部有大量伴生菌、松脂分布,部分木质部也因失去水分而丧失正常功能,表明L.wingfieldi对苏格兰松有较强致病力。  相似文献   

19.
巴山松育苗造林技术巴山松育苗造林技术推广课题组巴山松(Pinushenryi)是我国特有的优良用材树种,原分布于川、陕、鄂三省交界的大巴山地区。该树种树干通直圆满,材质好,生长较快,抗逆性强,深受人们喜爱。由于长期以来不合理的经营,过量采伐,只采不造...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在云南寄生于云南松PinusyunnanensisFranch.、加勒比松P.caribaeaMorelet、湿地松P.elliottiiEngelm.和火松P.taedaL.上的松褥盘孢菌Doth-istromapiniHulbary形态鉴定。该菌侵染导致松针的衰弱死亡后,进行死体分解的菌是乔松散斑壳Lophodermiumpini-excelsaeAhmad、星状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stella-ta(Belk.&Curt.)H.T.SumetCao、污斑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foedans(Sacc.&Ell.)Stey.,它们加速了死亡部分的分解而使症状更加显得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