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读书     
《绿色中国(A版)》2009,(2):124-125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类的益友;书,是我们成长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伙伴。犹如有人喜欢打球、有人喜欢唱歌、有人喜欢下棋、有人喜欢跳舞一样,有的人喜欢读书,因为读书既可以陶冶情操,又可以娱乐生活。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在这个假期,让我们同沐四季风,共享读书乐吧!  相似文献   

2.
编者的话     
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我省林业战线形势一片大好,广大干部和群众认真读马、列的书,认真读毛主席的书,深入批判刘少奇一类骗子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觉悟大大提高。毛主席的“备战、备荒、为人民”和  相似文献   

3.
我自己觉得,读书比读网络更为深入人心,它有一个细细思考和慢慢消化的过程。如今,书如烟海,有钱谁都可以出书。但我可以坦言,将近一半以上的书籍,没有什么阅读价值,只能算做文化垃圾。  相似文献   

4.
王艳萍 《林业调查规划》2002,27(Z1):139-140
1 电子文件的概念电子文件在 1993年出版的《美国联邦文件管理术语手册》第二版中的定义是 :“其存储形式只能由计算机处理的文件 ,也叫机读文件和自动化数据处理文件”。在 1995年澳大利亚出版的《记录未来—电子文件管理的方针和政策》一书中定义是“其所载信息的形式适合于  相似文献   

5.
从师的方法     
孔夫子曾经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说的就是从师的方法。从师的方法有很多,把握好其中的一二就能有大的收获。刘勰是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批评家。他从小就失去了父母。白天,他进山砍柴,晚上有时间就读一些父亲留下的书。书读多了,从师的念头就产生了。  相似文献   

6.
万木枝头尽芳菲──读《唐代林木诗选注》有感常兆丰谈起林木,恐怕任何一个人都不会感到陌生。众所周知,人类就是在森林的怀胞中诞生的。人类从一开始就与林木结下了不解之缘,从上古燧人氏钻木取火,有巢氏架木为庐到我们今天的现代化生活,人类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林木。...  相似文献   

7.
在欧洲集约的林业实践中,有规律的林分疏伐是很重要的活动。在林分生活时期由于疏伐可以获得大约材积生长量的70%,而不会减少森林的生产力。疏伐的优点是:  相似文献   

8.
讀書消暑     
"夏读书,兴味长.荷花池畔风光好,芭蕉树下气候凉."一直喜欢夏日这样的一种读朽境界:于树荫之下一手执书,一手摇扇,半躺于摇椅之上,时不时从旁边矮桌上拿起茶壶来嘬一口,一派悠然自得的避暑之乐,惬意惬意.  相似文献   

9.
第一期<安徽林业>来了吗?第二期<安徽林业>到了吗?……这是我离岗和退休后到县林业局办公室、项目办寻书时常说的话.或许有人会问:你为什么还要看每一期的<安徽林业>?我的回答是:因为<安徽林业>是我从事林业工作的启蒙老师,我对它情有独钟,而且是15年如一日,读<安徽林业>是我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湖南林业》2008,(9):21-21
青年时期的郑板桥“放言高谈,臧否人物,漫骂无择”。他认为,虽然人生短促,书读不尽,但并不妨碍光明磊落地做个正人君子。他曾撰书这样一副对联: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然而,郑板桥在严酷的现实中到处碰壁。面对官场腐败,他深感无能为力,尤其是目睹他的老同学惨遭文字狱之祸,更是痛心疾首。他撰题了这样一副读书联:  相似文献   

11.
美国媒体文化研究学者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一书中,提出了这样一个论点:在美国童年正在消逝!中国学者张文质、林少敏等人也敏锐感受到儿童生活过早成人化问题,发出了"保卫童年"的呐喊.  相似文献   

12.
<正>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中国电影报道》主持人李蜜获奖感言:我觉得一个有风采的人,应该是对绿色、对环保都有很强责任感的人。我不会辜负今天拿到的这个奖项,我会在今后的生活当中为绿色、为环保尽我的一份心力。当然,《中国电影报道》的全体同事也不会辜负这个奖项,我们会在节目当中为大家报道更多的光影背后的绿色人物和绿色事迹。  相似文献   

13.
举家深居苗山。我是一位女“教书匠”,丈夫是一家国营林场的营林工,兼做几家报社的通讯员。门户称不上“书香门弟”,但全家大小却爱读书看报。出现了书报充盈四壁,深夜人静泛舟书海的情景。书报似一垛“挡风墙”乃致“牌风”、“麻风”难度“玉门关”;书报如同烟酒糖果,致使我一家人“上了腐”。常有夫读、我读、患女也读的“动人镜头”。丈夫除了完成场里生产组安排的任务外,不是读书就是写文。曾有人讥笑问他:“读书当得饭菜么?”他却并不介意的答道:“书比饭菜还抱饥!”夫不言假,你看1他在寒冷的冬夜,窗外北风呼啸,他从书…  相似文献   

14.
书讯     
“我相信每个人都是一本书,不同层次不同性格的人铺叙着不同的故事情节。在写着自己的书的同时读他人的书,我读出了许多感悟。朋友说,我最擅长的是解他人之意。我想,那是因为我用心读人。”  相似文献   

15.
曾经,在一座森林公园内,生活着一群梅花鹿,估计有三四百只左右。那里环境清幽,空气新鲜,水草丰茂,气候宜人,梅花鹿不仅不会受到老虎和狼等凶猛动物的侵袭,而且还有饲养员定期为它们投放食物。可以说,梅花鹿们什么也不用担心,每天只管尽情地享受大自然和人类赐予它们的这份安宁与舒适。这样一个美好的地方,简直是动物王国  相似文献   

16.
<正>(茶源树木部分)山间槐一株,槐下一庵孤,庵破常漏雨,里面一翁住;性喜逐云月,却说好耕读;勤耕瓜满架;苦读不见书;莫非学古人,诗书塞满肚?老翁朗声笑,笑我太迂腐;耕读本一体,书读无字处;夜读七星高,日读云卷舒;涧鸣忽远近,花香似有无;耕余依树坐,书在手中扶;经冬知松劲,花凋果将熟;喜君爱树人,且授树之书。树是无价宝,枝叶藏玄妙;摘果频酿酒,采叶代茶泡;折枝做豆腐,凉粉时常造;果榨食用油,根晒中  相似文献   

17.
烧书不伐木     
双休日闲着翻书,偶然在一本苏联读品读到一件轶事;第2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宁格勒被德国法西斯军队围困数月,与内地以交通运输完全中断,城内居民家家户户“面包奇缺,土豆鲜有,”生活燃料也异常缺乏。为了解决烧食问题,人们都把木制家具拿来当柴烧。后来家具烧尽,政府和居民也不送去砍伐林木,情愿很着心把书籍当柴烧。直到列宁格勤解困,所有城里的街道、公园和郊区的树林依然存活无损,满城呈现出一片片郁茂葱笼的春天景象。这简直是历史的奇迹。苏联人民自觉保护树木的高度自觉性要实令人钦佩!烧书不伐木@梁中宝  相似文献   

18.
初冬的雨     
时间就像江里的水,像一首流动的诗,很平静很镇定,也很执著,她不会为谁而加快步伐,更不会为谁而刻意停留,仿若只在一眨眼间。衣着朴素的冬姑娘,已经迈着小舞步姗姗地飘进了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9.
我厂是一个用土法直接火滴水法炼松香的小厂,全厂有职工77人。在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指引下,一年来,全体职工认真读马、列的书,认真读毛主席的书,深入进行批修整风,掀起了“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广大职工群策群力,对土鍋炼香生产工艺大胆进行技术革新,经多次反复试验和改进,终于试验成功一灶双鍋利用烟道预热炼香法,效果良好。此法是利用蒸煮鍋炉的烟道热量,进行预热熔解松脂,在蒸  相似文献   

20.
<正>年轻时读席慕蓉的诗:"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每每读到这句话,我心中涌起的不是乡愁的惆怅,而是淡淡的喜悦,尤其是"永不老去"四个字,我读时总会语调上扬,眼前出现一棵永远绿意葱茏的树。如果可以,我真想做一棵没有年轮的树,一棵在天地间昂然挺立的大树,不去计算它在风雨中站了50年还是80年,也不去细数它经历了多少风云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