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政 《河南水产》1997,(1):15-16
青鱼生长快、肉质好、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随着大水面的不断开发利用,对青鱼苗的需求日趋增加,针对这个问题,我所进行了多方位、多组合试验,取得了青鱼人工繁殖的成功,仅1994~1996年3年我所共向社会提供青鱼水花1000多万尾,寸片400多万尾,大规格鱼种3万多公斤。现就我们的试验经过总结一下,以便与广大水产工作者共同探讨。1 亲鱼的选择与培育  相似文献   

2.
匙吻鲟繁殖技术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匙吻鲟原是美国特有的淡水鲟鱼品种,自然分布于密西西比河和密苏里河流域。我国从1990年起引进美国匙吻鲟受精鱼卵,经过10年强化培育,首批池塘培育的美国匙吻鲟亲鱼种,已经发育成熟,并于2001年3月31日在宜昌天峡特种渔业公司全人工繁殖成功。1材料和方法1.1试验时间试验分两次进行。第1次时间为2001年3月31日~4月4日,第2次时间为2001年4月15日~4月21日,试验亲鱼均为两组。1.2亲鱼选择从亲鱼培育池中选择成熟度较好、无病无伤的亲鱼,即雄鱼体表粗糙,体瘦长;雌鱼腹部膨大、柔软、有弹性…  相似文献   

3.
塘角鱼的人工繁殖技术具有节约产卵设施,减少雄鱼使用量,提高催产成功率,能大规模批量生产鱼苗等优点。是保证当今塘角鱼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一种有效手段,是很有推广价值的一项技术。  相似文献   

4.
继鱼类脑垂体和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进行养殖鱼类催产,近年来使用多种GnRH-A及其激动剂的缓释胶囊系统。这些缓释系统由胆固醇、乳酸和羟基乙酸(LGA)的复合多聚体、多酐复合多聚体和非降解的聚乙烯和丙烯乙配复合多聚体制成,催产效果强于1-3次的集中注射。  相似文献   

5.
杨保国 《内陆水产》2005,30(5):44-44
立夏至小满.是鱼类催产的最好时期.此时水温适宜,亲鱼成熟好,产孵率、孵化率高。鱼苗下塘和成活率也高。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严把亲鱼催产选择关、药物使用关、催产管理关,是取得催产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大鲵学名Andrias davidianus,俗称娃娃鱼。是中国特产,故又称中国大鲵,属两栖纲(Amphibia)有尾目(Caudata)隐鳃鲵科(Cryptobranchidae),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大鲵在食用、药用、观赏用以及科研方面有极重要的价值。但大鲵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雌雄性发育不完全同步,雄性发育差,“三率”(催产率、受精率、  相似文献   

7.
团头鲂的人工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秋 《齐鲁渔业》2002,19(10):25-25
团头鲂人工繁殖主要包括亲鱼培育、药物催产和人工孵化等几个阶段。一、亲鱼培育1.亲鱼来源与雌雄比例 在湖泊水库或池塘中捕捞成鱼时,可选留体质健壮,鳞、鳍完整,无病无伤的3龄以上个体做亲鱼,经过安全运输放入亲鱼培育池中,也可由鱼种选育而成。选留亲鱼时,要注意雌雄比例。要求雄鱼数量要略多于雌鱼,一般雌雄比例在1:1.5~2.5。雌雄鱼主要从胸鳍形状、珠星的多少和腹部大小来鉴别。2.亲鱼培育 当年春季收集的亲鱼,一般通过短期培育就能成熟,不论鱼池大小,单养或配养均可获得良好的效果,培育池的面积一般1亩左右,水深保持在1.2m,可放养100~150kg的团头鲂,并适当配养4~6尾鲢鱼,以调节水质。在早春时,团头鲂亲鱼经过越冬,体  相似文献   

8.
~~锦鲤的人工繁殖技术@刘慧慧$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315211  相似文献   

9.
用DOM3-5mg+LRH-A50-100μg/kg人工催产细鳞斜颌鲴2批,共134尾,其中雌(♀)90尾、雄(♂)44尾。催产率100%,受精率70%以上,出苗率40%-80%。获卵916万粒,鱼苗409万尾。  相似文献   

10.
自从家鱼人工繁殖技术成功以来,人们对鱼类生殖、生理机制的认识在不断深入,人繁的技术和方法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之中,新的技术不断得到应用,尤其是催产激素借助于生化制药技术的进步,已今非昔比,高效的LRH—A和HCG等已取代鱼脑垂体和HCG粗制品而大量应用干鱼苗生产中。但是,实践中高纯度激素的催产效果却不如鱼脑垂体稳定有效,在亲鱼成熟度较差,水温较低的情况下,差别就更大,为什么呢?我们认为鱼类的繁殖需要调动和激发多方面的生理机能才能完成,仅仅使用促性腺激素是欠完善的,为此,我们综合了除促性腺激素以外的其它…  相似文献   

11.
黄尾密鲴又称黄板刁、黄片、黄尾子等。广布我国长江、珠江、黄河诸流域。是江河、湖泊、水库大水体自然增殖的优良鱼类,也是池塘搭配混养的适宜种类。它具有食性广、生长快、鱼质好、增殖快、抗病力强、容易捕捞等特点,是一种中小型个体的经济鱼类。由弓:黄尾蟹鲴喜栖息于底层,主要以水底的腐植质、  相似文献   

12.
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俗称黄甲,属鲶形目、鱼危科,黄颡鱼属,为江河常见优质经济鱼类之一。黄颡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肌间刺少颇受消费者喜爱。市场上的黄颡鱼主要来源于江河天然捕捞,随着天然水域捕捞强度增大,资源量日趋减少,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了加快黄颡鱼的养殖推广,  相似文献   

13.
达氏鳇是黑龙江特产的大型淡水经济鱼类。鉴于其特有的经济价值、研究价值、和巨大的养殖潜力,黑龙江省特产鱼类研究所于1997年开始进行达氏鳇人工繁殖试验研究,并于1999年人工繁殖首次获得成功。作者根据这几年的试验情况,将达氏鳇人工繁殖技术规程及注意事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门摩西 《淡水渔业》1977,(11):17-17
近年来,我场人工繁殖青鱼都使用人工授精的方法,不仅亲鱼伤亡较大,受精时间难掌握,而且获苗不多,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其主要原因是亲鱼培育不好,特别是雄鱼的成熟度更差。今年人工繁殖青鱼时,我们突破过去雄鱼的催产剂量是雌鱼的1/2或1/3的老框框,  相似文献   

15.
保存鱼类精子,在人工繁殖和育种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早在十八世纪就为各国研究者所重视。  相似文献   

16.
鲇鱼(Silurus asotus)属鲇形目,鲇科,鲇属,为凶猛肉食性鱼类,幼鱼以浮游动物为食,成鱼以小鱼、虾等为食。其肉质细嫩,常被作为产妇的补品。随着名特优鱼类养殖的发展,对其苗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天然水域捕捞的鲇鱼苗无论质量还是数量都满足不了渔业生产的需求。池塘养殖的鲇鱼合成类固醇葡糖苷酸的种类和数量比野生鱼少得多,因而不能诱发生殖行为,必须进行人工繁殖。1994~2001年,我们连续多年进行鲇鱼人工繁殖,现将主要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卞伟 《内陆水产》1989,(1):19-20
白鲫(Carassus Cariei Tets)是1976年从国外引进的鲫鱼新品种。经试养,它具有比本地鲫生长快、体型大、起水率高、并以吃浮游植物为主等优点。近年来通过较大面积的池塘养殖与移植到湖泊、水库大水体中试养,效果较好,因此,这些年白鲫苗种需求量很大。为了解决白鲫在自然繁殖条件下,产卵不集中、持续时间长与受精率、孵化率低,形成不了大批量鱼苗生产的问题,为此,1987年我们从白鲫亲鱼培育、药物催产、孵化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18.
圆斑星鲽的人工繁殖及育苗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道了圆斑星鲽的人工繁殖、育苗过程及结果,并比较了培育温度对仔、稚鱼生长和成活率的影响等。使用自然海区捕获的亲鱼,注射HCG,在水温14℃条件下,效应时间为24-28hrs。受精卵在水温14℃条件下,经94-96hrs孵出。仔鱼经55天培育,共培育出平均全长23.3mm的幼鱼5.5万尾,其成活率为18.3%。  相似文献   

19.
梭鱼的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海军 《水产养殖》2005,26(2):24-26
梭鱼(Liza haematocheila),又名鮻、赤眼鲻,俗名有红眼鲻、肉棍子、丁鱼等。梭鱼是海水半洄游性鱼类,海水中繁殖,在河口咸淡水中育肥,广泛分布于长江口以北沿海地区。近两年由于水质污染,酷渔滥捕等多种原因,天然鱼种资源日趋减少。为此,2003年我场进行了梭鱼亲鱼培育和人工繁殖试验并获得成功,2004年已达到批量育苗的规模,所有苗种已陆续向外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2年来的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用高效催产合剂人工催产青鱼5组,雌雄比1:1。总剂量为LRH-A285μg/kg RES15mg/kg。产卵率为80%,受精率为43%,孵化青鱼苗30万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