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珍珠质量,养好育珠蚌是基础,所以必须重视育珠蚌的管理。蚌是低等软体动物,它的生理活动,例如滤水量、摄食量、氨氮排出量、耗氧量等随水温变化有很大的差异。水质和水中浮游生物量也随温度光照而变化甚大。因此,育珠蚌在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淡水珍珠养殖技术(四):育珠蚌的养殖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卞伟 《内陆水产》2001,26(12):26-27
1育珠水域环境条件要求育珠蚌生活在水中,水环境不仅决定育珠蚌能否生存和生长,而且直接影响到养殖珍珠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对水域环境的选择十分重要。1.1水面大小水面不能太小要求6000米2以上。尤其是封闭式静水体的水面,如果水面太小,水质环境变化大、不稳定,影响育珠蚌的生长。1.2水深水深1.5~4.0米的水面可育珠,最好2~3米,低于1米或高于5米均不宜养殖。水过浅,水温变化大,影响水质的稳定性。水过深,则下层水温低,影响营养物质循环,饵料生物难于满足育珠蚌的要求,对育珠蚌生长不利。1.3水源水源…  相似文献   

3.
育珠蚌经几个月养殖后,外壳上开始附生大量藻类,有许多生产单位每年花大量的劳力经常清洗育珠蚌,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因为育珠蚌喜欢安静的生活环境,任何不应有的干扰均会给育珠蚌的生理状态带来不良影响,因此清除附着物的工作不宜太频繁。尤其不要在夏秋高温季节频繁清洗。因蚌在高温季节的生长和生理状态处于最旺盛时期,  相似文献   

4.
我国淡水育珠蚌外套膜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 贝类形成珍珠,是贝的外套膜外表皮细胞(即壳侧表皮细胞),进入贝的体内,形成珍珠囊,再由珍珠囊分泌珍珠质而形成珍珠。由于外套膜在形成珍珠和贝壳上具有重要作用,所以研究贝的外套膜,很早就引起了研究者们的高度重视。已从各方面进行了许多的研究。如在组织学方面,日本的小林等(1938)观察到珍珠囊表皮细胞与外套膜表皮细胞在形态上有显著差异;Kawakami,I.K.(1952)作过海产的马氏珠母贝外套膜的组织学观察;Kenny(1964)进行过美国的双壳类心脏组织的培养和细胞增殖的研究;町  相似文献   

5.
育珠蚌最适植片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淡水育珠插片手术中,每只育珠蚌插植组织小片的数量与珍珠的产量和质量密切相关,最适植片数是育珠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对57只不同植片数(28-37)的珍珠蚌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植片数以31-32为最适,植片数在31-37时,珍珠的绝对产量没有显著差异,但随着植片数的增加,珍珠的月增重量反而呈下降趋势,植片数小于30时,珍珠产量潜力未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6.
一、池塘准备塘址选择一定要有充足的水源和良好的水质,绝不能有工业污染。本试验选用2只池塘,每只面积为40亩,合计80亩,并排呈南北向长方形结构,平均水深1.6米,排灌自如,各有1只水泵提水。鱼蚌放养前10天,选择晴天,每亩用生石灰50千克进行干池清塘消毒,并投放发酵的有机肥200千克/亩,用作基肥。二、鱼蚌放养2001年3月上旬,每亩放养从安徽安庆购入的已插种一年、平均每只珠重量为5克,珠形较好,体质强壮,无病害的2龄三角帆蚌1100只。河蚌养殖用挂袋法,采用15厘米×40厘米、网目为3厘米×3厘米的聚乙烯扁平网袋,每袋放3只蚌,斧足向下水平竖放…  相似文献   

7.
珍珠主要被用来制作工艺品和装饰品,也可用来做中药材。珍珠是一类由育珠蚌产生的生物宝石(生物矿石),它是由育珠蚌外套膜上的外表皮分泌珍珠质形成的。  相似文献   

8.
淡水珍珠养殖是一种投资多、效益高、时间长、风险大的特种水产养殖业。所谓风险,它包括多个因素,而最主要是蚌病,由于某个技术环节失误引起蚌病,导致大面积河蚌死亡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在养蚌育珠过程中,掌握河蚌各个时期的生活生长规律,适时运用多种技术措施,采用生态防病技术可以普遍提高育珠蚌的成活率。笔者通过多年的养殖实践认为珍珠养殖要健康持续发展,应对以下几个方面引起重视。一、水域选择是前提育珠蚌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品种,自然界的河蚌其对水质要求不高,抗病能力较强。人工育珠以后,采用集约化的养殖方式,改…  相似文献   

9.
在育珠蚌池塘中进行混养不同品种鱼的试验。结果表明:鱼蚌混养的珍珠生长速度都比单养蚌快,混养草鱼《混养鲫》混养鳙;混养鱼在育珠蚌伤口愈合后放养优于在伤口愈合前放养。  相似文献   

10.
《科学养鱼》2003,(11):65-65
一、养殖方式 通常采用笼养法养殖育珠蚌。先用毛竹、木棍打桩,用粗的尼龙绳作横栏,架于水面。在绳上每隔几米固定一塑料泡沫或密封空塑料瓶以增加浮力,然后将育珠蚌放置在胶丝网笼内悬吊于绳上,行距1.5米,笼距在1米左右,放养于绳下20~30厘米的水层之中养殖,吊养深度应随季节而变化,春季离水面25厘米,夏季离水面50厘米,秋季离水面40厘米,  相似文献   

11.
周国勤 《水产养殖》2004,25(2):10-11
0 引言。近几年各地都在大力引导调整水产养殖业的养殖品种结构,淡水珍珠池塘养殖又成为新的热点品种之一。淡水珍珠池塘养殖中育珠蚌的饲养是养殖生产过程中关键环节之一,而育珠池的施肥技术则是育珠蚌饲养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我县河渠纵横交错,池塘、山塘水库星罗棋布。全县总水域面积22.5万亩。河蚌资源丰富。据调查,各类水域中不仅有无齿蚌、丽蚌广泛生长,在锣圩、府城、仙湖等主要河流中,还有较多的三角帆蚌生长。这是我县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是今后发展河蚌育珠的物质基础。为了开发利用这些河蚌资源,发展珍珠生产,我局自1981年起,  相似文献   

13.
育珠是农村一项收益较高的副业,但如果管理饲养不得法,就会引起育珠蚌大量死亡,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正> 珍珠或用珍珠加工成的药物、饮料、装饰品、化装品,均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随着珍珠应用范围的扩大,国内外市场需要量的增加,对于珍珠的研究也愈广泛深入。我国近年来这方面的报道也日益增多。但是,纵观已往的研究方法,均属剖蚌取珠的静态研究阶段。这种方法,虽然能比较全面地观察珍珠生长的过程,但是仍有它的局限性。首先,不能排除生物的个体差异,其次是植珠条件和手术的差别。观察和研究珍珠形成过程,最理想的做法是以同一批(或一组)手术蚌观察其始终,但是在软X射线尚未应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蚌(贝)类育珠的国家之一,但与之相关的科研活动起步却较晚,自本世纪60年代初才开始设立有关育珠蚌和珍珠的科研项目,经过众多生物学家、水产养殖专家30多年的努力,现在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俱已达到了相当系统的程度,尤其是近十年来,由于电子显微术、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术等现代化观察和分析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育珠蚌类和珍珠研究的深层次发展,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广西水产科技》1988,(1):48-48
选择适龄的手术蚌和适龄的育珠蚌,可使育珠蚌插片后,分泌的珍珠质快,珍珠成长快。  相似文献   

17.
《水产科技情报》1974,(3):11-13
在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方针指引下,我县农业生产获得了连年的丰收,鱼产量逐年上升,河蚌育珠生产迅速发展,内外塘鱼、蚌混养使水面得到充分利用,做到了以副促农,以副养农。但是随着育珠生产数量和养殖水面的增加,蚌的病虫害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一般从手术到出珠的育珠蚌死亡率达10-30%,确实不可等闲视之。  相似文献   

18.
陈学进 《水产养殖》2012,33(6):43-44
褶纹冠蚌俗称鸡冠蚌、湖蚌、绵蚌和水蚌等,主要生活在硬底或泥沙底的河流、湖泊、沟渠等较肥的水域水域中,耐污水和低氧能力较强,分布广泛。褶纹冠蚌壳质较厚,壳面为黄褐色、黑褐色或淡青绿色。壳内面珍珠层呈乳白色、鲑白色、淡蓝色或七彩色。每年3—4月和10—11月有2次繁殖季节。  相似文献   

19.
育珠蚌杆珠手术要点及术后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斌 《水产养殖》2000,(5):11-12
1植珠季节的选择 以春夏季 3~ 5月或秋季 9~ 10月为施行手术的最佳季节。 2手术蚌的选择 2.1小片蚌的选择 要求壳体完整无伤,闭壳迅速、喷水有力,壳内珍珠层色泽美丽。 2.2插片蚌的选择 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壳面生长线稀疏、外套膜完整。 小片蚌与插片蚌的比例以 2: 3较合理。 3手术前的准备工作 3.1做好手术工具及消毒用水的准备工作。手术工具须经高温蒸煮,彻底消毒,准备好冷开水作为清洁用水,备好龙胆紫、金霉素等消毒药水。 3.2插片蚌排蚌 在手术之前,从暂养池中选取手术蚌,将其外壳洗净,再将插片蚌的腹缘向上,整齐…  相似文献   

20.
陈公立 《内陆水产》2006,31(4):31-31
水质管理乃是河蚌育珠中的重要环节。水质的好坏关系珠蚌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珍珠质的沉积、珍珠的产量和质量。水质管理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培育好珍珠蚌生长必需的饵料珍珠蚌属于软体动物的贝类,它的主要饵料是水体中的浮游生物。经研究得知,主要是绿藻、硅藻、隐藻、金藻等藻类和轮虫及有机碎屑,所以对养殖池要做到定向培育有益藻类,要具有充足的生物量,同时在养殖池水中具有珠蚌生长必需的氮、磷、钙和镁、硅、锰、铁等微量元素,才能提高珍珠产量和质量。选择优质肥料是培育珠蚌优良生态环境的重要保证。2科学施肥,创造良好生态环境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