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苜蓿在三峡库区引种栽培要选择秋眠级数≥5的品种,地块主要选择排水良好、pH值≥5.5的坡耕地;夏季的田间管理要注意霜霉病、花叶病;结合齐地面和留茬收割对于苜蓿的生长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苜蓿是世界上栽培种植利用最为广泛的人工牧草,在我国主要适宜种植在气候干燥、中性或微碱性土壤地区。不适宜在高温湿潮地带。经美国苜蓿育种专家制定的苜蓿的秋眠系统。以对不同气候地区苜蓿的生存提供了有价值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三峡库区苜蓿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通过对59个引种品种的产量,生长速度,再生速度,越夏能力,病虫害的试验,以及干草叶茎比的试验结果确定了三峡库区苜蓿的最适宜的播种期,播种量和田间管理的要点,初步筛选了5个推广的苜蓿品种。  相似文献   

4.
适宜贵阳地区栽培的秋眠级数苜蓿品种的选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引进的19个不同秋眠级数苜蓿品种进行田间试验,并测定其单株鲜重、茎叶比、鲜干比、粗蛋白质和叶面积等指标,利用灰色系统理论进行统计分析。试验结果:在贵阳地区综合性状表现最好的为苜蓿85,其次为普拉多、游客和普拉蒂尼、CW787、维多利亚等,综合性状晟差的为皇后、阿尔冈金和ABOUND,其余品种的综合性状表现为中等。适宜在贵阳栽培的苜蓿品种有苜蓿85、普拉多、游客和普拉蒂尼、CW787、维多利亚。  相似文献   

5.
不同秋眠级数苜蓿品种根颈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对秋眠级数分别为2,3,4和6的休眠和半休眠苜蓿品种生长前3年的根颈特性进行了连续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休眠类型苜蓿品种间根颈特性差异明显,苜蓿根颈入土深度随着秋眠级数的降低而增加,其中,苜蓿播种后至第1次刈割是苜蓿根颈人土速率最大的时期.在温度较高的夏季,根颈增粗较快,而地上产草量较低.秋眠型苜蓿的二级根颈早于半秋眠类型苜蓿发生,在数量上多于半秋眠类型苜蓿.二级根颈主要产生于生长第2年及以后的第2和3茬生长期,在种植第1年及第1茬生长期并无二级根颈发生.品种间根颈分枝直径和根颈分枝数差异极显著.根颈直径、分枝数、分枝直径与苜蓿休眠性的关系未呈现规律性.  相似文献   

6.
7.
苜蓿秋眠性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相似文献   

8.
对八种非秋眠苜蓿在土壤含盐量0.2% ̄0.8%范围内的出苗与成活率、相对株高、相对鲜重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在盐含量为0.2% ̄0.5%时可基本保证苜蓿的正常出苗与生长,部分苜蓿品种对0.6%的盐浓度有一定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9.
45个苜蓿品种秋眠级初步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美国11个苜蓿秋眠性标准品种为对照,依据Teuber等方法连续两年(2013年和2014年)在内蒙古西部干旱地区评定国内和国外引进的共45个苜蓿品种的秋眠级,建立了11个标准品种秋眠级与秋季再生株高的回归关系。结果表明,苜蓿秋季刈割后第21天的再生自然株高与原秋眠级存在真实的线性回归关系,R2分别为0.9643和0.9867。相关性分析表明,11个标准对照品种的实际秋眠级与原秋眠级之间相关系数为0.994,存在极显著正相关;13个已知原秋眠级的引进品种的实际秋眠级与原秋眠级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69,存在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表明,21个国内苜蓿品种中90%的为秋眠和极秋眠类型,其中渝苜1号、甘农5号和凉苜1号实际秋眠级评定结果分别为6.8,7.4和8.5,属于非秋眠类型,国外引进品种秋眠类型多样性高,各种类型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10.
1盛世紫花苜蓿品种特性1.1秋眠级数为6~8级,耐湿热性突出。1.2属冬季不休眠品种,持久性好,利用年限长。1.3刈割后再生能力强劲,年可刈割6~8次。1.4抗病虫能力强,尤其对苜蓿疫霉病和根腐病具有极强的抗性。1.5茎杆中纤维含量低,营养成分齐全,动物消化利用率高。1.6产草量高,是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的首选种植品种。2盛世紫花苜蓿的种植技术2.1耕作技术实施有效的耕作技术,目的在于疏松土壤,改善其通透性能,消灭杂草和病虫害,充分发挥品种生产性能。2.1.1选地技术要点,盛世紫花苜蓿高产稳产对土壤的要求是: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疏…  相似文献   

11.
苜蓿适应性广,易栽培管理,是世界上栽培利用最广泛的牧草之一,产草量高,易烘干制作,市场需求量大,价格昂贵,种植苜蓿经济收入是种植粮食作物的3倍左右,在饲养方面营养价值、生物学价值较高,具有“牧草之王”、“金钱作物”和“牧草皇后”等美称。中国苜蓿品种多属秋眠类型,抗寒性较强、耐热性较差,秋眠类型的特性决定了中国苜蓿南移困难。根据贵州西部(六盘水市)特定地理位置和环境因素的小区气候,我们选择了非秋眠类型和半秋眠类型的外国苜蓿品种种植。通过小面积试种,成片基地示范,引导扩大种植,效益显著,领导重视,农户积极。推广苜蓿种植,调整产业结构,推行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种植、科学化管理、商品化加工、产业化经营,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苜蓿审定品种秋眠性研究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卢欣石 《中国草地》1998,(3):1-5,12
以美国9个秋眠性标准对照品种为对照,按美国Barnes(1991)方法对中国23个苜蓿国家审定品种进行了秋眠性评定,并统计了中国苜蓿秋眠性与等位酶LAP、PER和FEST的等痊基因频率及7个形态特征的遗传相关系数。  相似文献   

13.
八种非秋眠苜蓿品种的耐盐性评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八种非秋眠苜蓿在土壤含盐量0.2%-0.8%范围内的出苗率与成活率、相对株高、相对鲜重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在土壤盐含量为0.2%-0.5%时可基本保证苜蓿的正常出苗与生长,部分品种对0.6%的盐浓度有忍耐性。  相似文献   

14.
对八种非秋眠苜蓿在土壤含盐量0.2%~0.8%范围内的出苗率与成活率、相对株高、相对鲜重 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在土壤盐含量为0.2%~0.5%时可基本保证苜蓿的正常出苗与生长,部 分品种对0.6%的盐浓度有忍耐性。  相似文献   

15.
苜蓿的秋眠性是苜蓿重要的生长特性,与苜蓿的生产性能、越冬存活率有密切的关系.秋眠性是划分苜蓿品种的第一指标,对指导苜蓿生产和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论述了苜蓿秋眠性的测定方法、生化研究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苜蓿抗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近些年国内外对苜蓿抗寒性研究的概况,系统阐述了苜蓿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秋眠性与抗寒性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一些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苜蓿的秋眠性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苜蓿的秋眠性是苜蓿的一种生长特性,与苜蓿的耐寒力和生产特性有直接的关系,是苜蓿引种、生态区域及选择最佳种植期的理论依据,决定着引种成功与否。1苜蓿的秋眠性苜蓿的秋眠性实际上是高纬度地区,秋季由于光照减少和气温下降而导致的苜蓿形态和生产力发生的一种变化。现在美国已把苜蓿的秋眠性作为苜蓿品种鉴定的一个必测指标,秋眠性等级也是描述苜蓿特性的第一指标。最后,根据不同品种生长期的长短和抗寒能力,把苜蓿分成了9个秋眠级水平。具体地说:秋眠级为1的品种休眠性最强,表示其抗寒能力最强,而秋眠级为9的品种,无休眠…  相似文献   

18.
中国苜蓿审定品种秋眠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美国9个秋眠性标准对照品种为对照,按美国Barnes(1991)方法对中国23个苜蓿国家审定品种进行了秋眠性评定,并统计了中国苜蓿秋眠性与等位酶LAP、PER和FEST的等位基因频率及7个形态特征的遗传相关系数,分析证明中国苜蓿国家审定品种中大部分为秋眠性品种,其秋眠等级为1~3,个别为极秋眠性品种,只有新疆大叶苜蓿为半秋眠品种,其秋眠等级为4~5.同时,还分析讨论了中国苜蓿秋眠性的遗传来源.  相似文献   

19.
不同秋眠等级苜蓿在贵州的生长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德国、加拿大、丹麦和美国等国家引进不同秋眠等级苜蓿品种,进行株高、株鲜重、分枝数等项目指标的 测定,试验结果表明秋眠级数高的苜蓿品种具有较高的生物量,并用回归分析统计建立起子叶至真叶的节间距离与秋 眠等级的回归方程、株高与鲜重的回归方程、分枝数与鲜重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20.
苜蓿秋眠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9,他引:6  
苜蓿Medicago sativa的秋眠性实质上是在秋季日照变短和温度降低时植株所表现出的一种适应性生长特性,这种生长特性与植物的抗寒性和生产性能相关.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就发现了这一现象,但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期,随着秋眠性测定方法的发明和分类标准的制订,才使它在苜蓿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许多国家秋眠性已成为栽培选择品种时的首要指标.概述了秋眠性的概念及发展史、测定方法、有关生理生化研究进展及其在国内外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