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铃薯杂志》2012,(4):257-257
沉痛讣告,王凤义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7月4日17时20分与世长辞,享年54岁。 王凤义教授1958年2月8日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1982年和1986年毕业于东北农学院,分别获学士和硕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获博士学位。曾任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农业科学研究所实习研究员,东北农业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1999年晋升为教授,2003年遴选为博士研究生导师。  相似文献   

2.
《大豆科技》2004,(4):F002
李里特教授,男,1948年生于西安,汉族,食品工程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6年高中毕业,1968年作为“老三届知青”在陕西插队,1971年招工进厂成为机械工人,1977年恢复高考,考入西北农业大擘农业机械设计专业学习,1981年底大学毕业后经考试被国家教委选为出国研究生,1982年赴日本北海道大学研究生院农畜产品加工工程专业攻读学位,硕士期间课题为小麦的干燥和加工品质研究,1985年2月获硕士学位,博士期间研究果蔬保鲜贮藏理论,1988年2月获日本北海道大学博士学位。之后在日本山崎面包公司中央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期间学习和掌握了大量粮谷及豆类食品的加工技术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临安市南山茶场由原临安茶厂下岗职工赵力自2001年开始承包,在上级领导和临安市农业主管部门的支持和关心下,在茶叶科技人员的指导下,坚持科学经营,经过8年努力和艰苦创业,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1年被临安市政府评为“临安市优秀种养大户”;2002年被临安市政府评为“营销大户”,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长期连作对甜叶菊生长及其糖苷积累的影响,以连作2年为对照,研究连作8年后甜叶菊的生长指标、养分含量及甜菊糖苷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长期连作显著降低株高、茎粗及分枝数,其中株高和茎粗分别比连作2年下降21.84%和35.81%,分枝数比连作2年减少2.2个;连作8年后单株茎、叶干质量仅为连作2年的40.95%和42.32%;除硼元素外,长期连作显著改变植株氮、磷、钾、钙、镁、锌、铜、铁和锰元素的含量,但连作8年后单株养分积累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各种元素单株养分积累量茎叶总计连作8年比连作2年降低16.42%~77.27%;连作8年丰富了叶片中糖苷组分并显著增加甜菊糖苷的相对含量,连作2年和连作8年的糖苷总含量分别为8.50%和16.30%,但主要糖苷组分STV和RA的单株积累量仍显著低于连作2年,连作8年STV和RA占总苷含量分别比连作2年降低4.98、7.94个百分点,RC增加1.29个百分点;单株积累量STV和RA分别比连作2年减少39.06%和32.87%。综上,连作不利于甜叶菊生长,抑制植株养分和叶片糖苷积累,但对微量糖苷组分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疆棉花生产的不断发展,近几年国内的杂交棉品种大量涌入新疆,分别在北疆、南疆和东疆得到展示和应用,为新疆发展杂交棉生产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据新疆种子管理总站不完全统计,新疆杂交棉种植面积2005年约13.3khm^2左右,2006年约33.3khm^2,2007年53.3-66.7khm^2,2008年发展到133khm^2,同时杂交棉的高产优势得到充分体现,连续三年刷新全国皮棉单产记录。  相似文献   

6.
我们的老师周毓珩研究员,1931年生,原籍河北省丰南县张六庄,出身农民家庭,1950年于辽东省农业专科学校毕业后,分配到辽东省立熊岳农业实验站工作。历任技术员、副股长、副科长和盘山水稻分站站长,1957年调到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系,任稻作组组长、稻作室副主任,1963年晋升农业技师,1965年任稻作所副所长(主持工作),1980年起任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  相似文献   

7.
冯奕玺1939年生,1959年湛江农校毕业分配徐闻县农业局从事甘蔗工作,一干就是四十多个年头,2000年退休,退休后继续从事甘蔗试验工作。历任徐闻县农业局经作股长、徐闻县十一届人大代表、县人大常委、广东省甘蔗学会理事、湛江市甘蔗学会理事,中共党员、高级农艺师。1982年和1989年曾经先后两次赴扎伊尔共和国援外,1997年赴柬埔寨考察蔗糖生产情况。  相似文献   

8.
根据农业气候条件的地区差异,研究辽宁省玉米种植气候区划的变化,规划辽宁省玉米种植和促进辽宁省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结果表明,1961~2018年辽宁省农业气候资源在时间上呈现“降水减少、积温升高”的暖干化趋势。空间分布上呈现地域性差异,对辽宁省玉米气候区划因子进行指标划分,通过GIS得到近58年辽宁省玉米气候区划,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和基本适宜区。从1961~1990年、1971~2000年、1981~2010年,基本适宜区和最适宜区呈现先增加再减小的趋势,适宜区呈现先减小再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优质高产大豆湘春豆18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7年用怀春79-16作母本与浙春1号杂交,1990年获定型株系,经产量鉴定试验和省区试,表现丰产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高,综合抗性好,于1998年审定命名为湘春豆18号。并介绍了其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10年来,湖北省优质油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品种不断更新,生产水平稳步提高。1993年优质油菜面积达到238.5万亩.亩产102公斤。设想2000年全省普及优质油菜。今后必须做好双低品种的筛选和推广应用以及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工作,继续完善种子繁供制度,成立开发联合体和经济实体,深化加工,综合利用,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中国小麦种植优势区域生产格局变化和小麦施肥研究现状,科学指导小麦生产管理,依托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及2022年国家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对中国小麦产量与施肥研究相关数据进行整合分析。结果表明,2011-2021年中国小麦种植面积持续稳定在2 400万hm2,小麦总产量和单产除2016-2018年有所波动外,其余年间均表现为稳步增产趋势。根据文献研究和各地区小麦总产量占比,将小麦主产区划分为西北、华北、西南和长江中下游4大麦区。2018-2021年华北冬小麦区年均种植面积、总产量和单产均最高,分别为1 210万hm2、7 806万t和6 104 kg·hm-2,其中河南省各项指标稳居第一。文献资料关键词共现情况显示,近年来小麦产量、肥料利用率和栽培技术依然是国内小麦施肥研究重点。2012-2022年小麦施肥研究文献年发表量均在230篇以上,其中2021年为383篇。文献发表量趋势表现为2012-2014年逐年上升,2015-2022年有不同程度波动,其中华北麦区的研究机构分布广泛,总发文量占全国49.4%,其次是西南麦区。另外,统计数据显示小麦施肥研究论文类型以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为主,偏重技术推广应用。对比2012-2022年文献中实际施肥量与国家推荐施肥量,各麦区氮磷钾肥用量普遍下降,化肥减施和化肥替代效果明显,但部分地区或农户仍存在不合理施用氮磷钾肥的现象。总体而言,2012-2021年小麦优势区域生产格局稳定向好,化肥施用量仍需不断优化。  相似文献   

12.
茶树湿害产生的原因和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年来,由于极端气候的频繁出现,雨水分布极其不均衡。据漳浦县气象局资料统计:1971-2000年的30年中,年均降雨量为1553.2mm.而2005年达到2012.2mm,增长29.6%,2006年达到2557.2mm,增长64.6%。雨量的增加,造成我县茶树湿害在不同乡镇和年份时有发生,局部新植茶园发生较重,出现死苗、缺株等现象,给我县茶叶生产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笔者结合自身的生产实践,针对我县茶树栽培和气候特点及茶树湿害的形成原因,提出以下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1995年.据不完全统计,有119家农户,户均连片植蔗52亩,平均亩产4吨以上。还有几个甘蔗专业户,每户连片种蔗400-500亩,取得亩产蔗高于全市平均产量的好成绩,种蔗利润20余万元。全市1995年种蔗面积与1994年持平,但总产蔗量和蔗糖分比1994年分别增加4万吨和0.46%.初步显示了规模种植的效益。贵港市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制订政策,引导蔗农走规模种植,集约化经营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1989年用4333(矮梅早3号/HA80968)作母本,与浙辐802杂交,1991年基本定型,1992年育成,1996年定名为湘早籼22号。介绍了该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表现为丰产性好,结实率高,抗性较强,米质较好,农艺性状优良  相似文献   

15.
在2007年能源短缺和粮油不足的情况下,大豆价格创历史最高,种豆效益明显提高,迎来了2008年大豆生产发展的大好形势。但由于2006年的干旱和五十多天的暖冬少雪也给大豆生产带来了不利的条件,尽管在12月末全省降水5-20mm,也难扭转春旱的现实。因此,认真谋划好2008年大豆生产,争取有一个更好的效益,已摆在了全省豆农的面前,笔者就此读一些看法,提出以下建议,供各地农民朋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玉米科学》2005,13(4):F0002-F0002
陈彦惠(Chen Yanhui),男,1958年10月出生于河南南阳市。1982年从师于我国著名玉米育种家吴绍教授开始玉米遗传育种研究,1985年河南农业大学硕士毕业留校任教,1992年和1996年分别破格晋升副教授和教授。1997年又从师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戴景瑞教授,2000年获农学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我们把苎麻快速繁殖方法和高产栽培技术与新品种的推广相结合,不但经济效益显著,而且大大促进了苎麻生产发展和植麻水平的提高。1983年至1983年实行苎麻品种改良,芦竹青良种面积由19.2%增加到67.6%,平均单产提高30%左右;1989年开始引种推广湘苎2号、湘苎3号,亩平增产22.95%,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8.
2011年新疆精河县开始试验示范种植中棉所76,2012年至2013年扩大示范种植面积和区域,尤其是在壤土地和戈壁地等光热条件好的区域,中棉所76生长表现和产量表现都优于其他示范品种。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的单位面积成本和收益数据,采用趋势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探究了2001—2020年我国和新疆、内蒙古、黑龙江三个主产区甜菜总成本和收益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探究了甜菜成本收益动态演变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2001—2020年我国甜菜总成本逐步提高,2018年达到高位后有所回落,20年年均增长率为7.45%,从成本增长的绝对数额来看,物质与服务费用和人工成本居前两位;从年均增速来看,地租和人工成本增速居前两位。(2)2020年物质与服务费用、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分别占甜菜总成本的45.33%、35.76%和18.91%。(3)从三个主产区20年成本均值看,新疆总成本最高、内蒙古其次、黑龙江最低;单产由高到低依次为新疆、内蒙古、黑龙江;从甜菜成本内部结构来看,新疆物质与服务费用占比最高,内蒙古人工成本占比最高,黑龙江土地成本占比最高。(4)三大主产区总成本总体呈上升趋势,新疆、内蒙古增量明显高于黑龙江;而黑龙江增速最快、内蒙古其次。(5)我国甜菜成本利润率呈先增、后降、再震荡回升态势,经历了三个周期和一个未完成周期,2011年达到最高,2016年处于最低...  相似文献   

20.
1949年以来,我国油料作物生产几经起伏,但总的趋势是波浪式向前发展。1978年后发展较快,成为油料(脂)生产大国,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食油水平很低。近年产需缺口拉大,年进口食油300多万t,占消费总量的30%以上,供销形势严峻。不过,我国油料作物生产发展潜力很大,只要各方共同努力,制定正确的策略和措施,完全可以实现油料(脂)产需同步增长和基本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