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产甘薯品种徐薯22三级高倍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利用甘薯的无性繁殖特性和薯蔓无限生长的能力,在2月初采用人工加温方法,使甘薯提早出苗,并通过温床、地膜覆盖栽培等途径,尽量多繁苗。充分利用5~10月有利薯块膨大的生长季节,尽量早插薯、多插薯,进行春薯、夏薯、秋薯的高产栽培,使甘薯良种的繁殖系数达到20000倍以上。  相似文献   

2.
蒋晓璐 《安徽农业科学》2013,(7):2894-2895,2904
通过对甘薯特征特性的分析,结合多年育种的实践,构建一个理想的甘薯高产株型:秧蔓直立、蔓短、叶小而厚,叶势上冲,空间分布合理,结薯多而大小均匀,结薯早而集中。理想甘薯株型的构建首先要考虑资源材料的引用和创制,通过常规杂交育种结合生物工程技术能使甘薯株型的有利基因型集合在一起。增加群体高度,缩短蔓长,使之纵向发展,减少植株下部的隐蔽才能提高叶面积指数,从而增加制造产量的基础。高产是育种的永恒主题。然而高产是相对的,不同环境条件下,植物高产的株型并非完全相同。拟育种解决栽培的困难,以栽培解决育种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正> 青薯一号是山东省青州兴民农科所以双季甘薯52—7作母本、特高产高淀粉甘薯868作父本有性杂交培育而成,经河南省内黄县政协高效农业示范园试种观察,主要有以下特点: 1 短蔓。青薯一号叶片狭长呈三角形,茎蔓短,主蔓仅有0.3~0.8m,终生不用翻秧,管理省工。 2 耐肥。偏爱磷钾肥,不易徒长,增产显著。 3 抗病。高抗根腐病和茎线虫病及黑斑病,耐瘠性强。 4 早熟。阳历4月中旬扦插,栽后覆盖地膜,20天薯块开始膨大,80天收刨,夏栽可于6~7月叶旬栽植,最晚7月下旬,  相似文献   

4.
紫甘薯起垄覆膜栽培是实现其高产、优质及高效的有效技术措施。尤其在肥力低下的地块,地膜覆盖产生的增温、保墒、灭草及防止肥料营养流失等作用非常明显。起垄栽培可增厚土层,有利于块根膨大。特别是紫甘薯下扎能力强,起垄栽培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5.
一、植物学特征“黑薯珍宝”甘薯夏季栽培生育期125天左右,叶色深绿。叶心形、略有缺刻。叶片中等偏大;秧蔓、叶柄、叶脉紫黑色;秧蔓长度1.5米左右,分枝力中等:薯皮深紫色,肉紫黑色。  相似文献   

6.
在甘薯生长期,人们在雨后都有翻蔓的习惯,认为翻蔓有抑制茎叶生长,减少茎叶所消耗的养料,促使茎叶的养份向块根输送,防止蔓节生长纤维根和结小薯,影响块根膨大,曝晒垄土,调节土壤适当的温度、湿度和空气。殊不知翻蔓是甘薯减产徒劳无益的措施。其主要原因是: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不同栽培方式对甘薯产量及结薯习性的影响,对汾薯3号和济薯26号2个品种在直栽、斜栽和水平栽3种栽培方式下的甘薯干物质积累、产量和结薯习性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直栽有利于地上部蔓茎的生长,单株分枝数少,薯块大且少,鲜薯产量、商品薯产量和商品薯率显著低于斜栽和水平栽。斜栽鲜薯产量高,但因大薯多,商品薯产量和商品薯率较低。水平栽有利于地下部块根的膨大,抑制地上部茎蔓的徒长,能促进各节生根结薯,提高结薯个数,水平栽的薯块多且均匀,鲜薯产量与商品薯产量最高,汾薯3号分别为35 288.64 kg/hm2和30 291.77 kg/hm2,济薯26号分别为37 899.58 kg/hm2和32 639.12 kg/hm2。因此生产上应选择水平栽方式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8.
<正> 从回秧到收获称为甘薯生长后期。一般是在8月下旬以后为回秧期,此时气温下降,雨量变少,昼夜温差大,块根膨大快,枝叶生长减弱,是加强管理提高产量的关键期,块根增重一般在全重70%左右。 一、提蔓散墒 枝蔓生长过旺的地块,不要翻蔓,可用手提蔓,既可促进块根膨大,又不削弱叶片光合作用。 二、肥水灌施 甘薯生长后期需钾较多,因而选用含钾肥料灌施增产显著,如在8月下旬用3%硫  相似文献   

9.
甘薯浙薯13特征特性观察试验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甘薯浙薯13的生育期、形态特征、生长动态及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浙薯13表现长蔓、高产、晚熟,干物率和淀粉含量高,食用和加工品质优良,可作食用、淀粉加工和薯脯加工用品种栽培。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明淀粉加工型甘薯品种苏薯11号的高产生理特性,对该品种的群体生长特征及个体发育特点进行了动态比较研究.以淀粉加工型甘薯品种苏薯11号为材料,苏渝303和南薯88作对照,动态比较分析了其高产生理特性.研究显示苏薯11号具有栽后地上部早生快发,前期茎叶生长快并形成较多分枝,中期比较平稳,后期下降缓慢;地下部结薯早,薯块膨大早且保持较高增长速率和较长的持续时间.群体结构保持较高的相对生长率,叶面积指数和净同化率也是其获得高产的重要保证.苏薯11号具有"源"强、"库"大,"流"畅的特点,这些群体生理特性为其高产栽培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