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发展围网渔业生产,主辅灯光船上应装备水平探鱼仪。不论在瞄准捕捞作业或灯诱作业中,虽然灯光船是辅助网船工作的,但是辅助工作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起到侦察兵作用。目前因缺水平探鱼仪的装备而降低了小灯光船的地位和应有的作用。特别在瞄准捕捞作业中,灯光船不仅可有网船同样的侦察能力,探到鱼群后,船小灵活,便于跟踪,  相似文献   

2.
灯光敷网作业是利用就鱼和上层鱼类的趋光习性,用人造光源先将鱼群诱集到渔船周围的光照区内,然后再诱导至已敷设在船艉部水域中的网具内,提绞网具,达到捕捞目的。目前,东海海域就鱼及上层鱼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大,为加强对东海外海鱿鱼、上层鱼等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减轻对带鱼为主的经济鱼类资源捕捞压力,合理利用资源,优化作业结构,使海洋渔业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1996年温岭市借鉴舟渔公司北太平洋灯光就鱼钓的光源装置技术和台湾灯光敷网的操作方法,在6艘渔船上进行灯光敷网作业试验,获得了成功,1997年作业船只发展到20…  相似文献   

3.
张明德 《海洋渔业》1997,19(2):74-78
<正> 光诱鱿鱼敷网(以下简称灯光敷网)作业是利用鱿鱼等鱼类的趋光习性,用人造光源先将鱼群诱集到渔船周围的光照区内,然后再诱导至已敷设在船艉部水域中的网具内,提绞网具,达到捕捞目的。敷设作业是一种传统的被动性捕鱼方式。在生产力不发达时代,仅局限于沿岸渔场,生产能力低,规模小。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光源的应用和渔具渔法的改进创新,使该作业获得了新发展,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成为技术装备先进、捕鱼方式科学的高效率渔法。目前,台湾、福建等地灯光敷网渔业,不仅作业船只逐年增多,设备愈  相似文献   

4.
光诱灯光围网作业原是潮汕地区一种主要作业,在海洋捕捞业占着重要位置,年捕捞量曾占30—40%。20多年来大体经历四个时期:(1)发展盛期:1965—1977年。投产船数一直在增加。1977年投产船数为293艘,年产量最高为3.6万吨。(2)徘徊倒退期:1978-1981年。1981年由于当年灯光渔讯较差,潮汕地区灯光渔船减少为214艘,  相似文献   

5.
适用于秋刀鱼作业的金属卤化物集鱼灯这一世界性难题,经上海嘉宝协力电子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由日本渔船试用,终于在日前获得成功,并引起日本渔业界的轰动,被誉为“创世纪的第一灯”。 秋刀鱼是一种趋高光亮度的鱼类。根据日本、俄罗斯和台湾省等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在捕捞时,通过对灯光的调节,多次的瞬时启动和熄灭,从而达到诱集鱼群及提高网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灯光鱿鱼缯捕捞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灯光鱿鱼缯是莆田市湄州岛渔民捕捞枪乌贼(俗称鱿鱼)的一种海洋捕捞渔具。它通过灯光诱集和网具围捕两个步骤达到捕获鱿鱼的目的。因其光强大、诱捕区域广、集诱效果好、经济效益高而被当地渔民所推崇。现将该渔具捕捞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铊铟灯是一种蓝绿的光源,它的光波长接近于鲐、鲹、沙丁鱼等鱼类的光谱敏感范围。用它诱捕上层鱼具有耗电省、光效高、集鱼快、诱鱼多等优点。机帆船灯围作业,以40~50吨机帆船和两艘灯艇组成母子式灯光船组。大灯船配有直流230伏(12.5瓩)发电机组,每艘灯艇配有直流230伏(6.5瓩)发电机组,船组发电总功率25.5瓩。用铊铟灯诱鱼的技术要领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的光诱鱿鱼敷网作业是福建省渔民在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用来专门捕捞枪乌贼的新型渔具.它具有投资少、生产费用低、劳动强度小、捕捞效率好、经济效益高等优点.目前其捕捞枪乌贼的产量已占所有作业捕捞枪乌贼产量的三分之二以上.然而,近年来,由于该作业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如诱集枪乌贼的灯光强度过大,渔获物中的幼鱼比例增多,渔场矛盾等问题.为了科学有效管理该作业,本文通过收集有关资料,整理分析,提出促进光诱鱿鱼敷网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根据1999~2000年对我省四艘灯光围网试验船进行光源配置方式的重大改革,即改革传统的灯艇水下光源配置方式,将主光源直接配置在母船驾驶台左右舷上。结果表明:新的光源配置方式可有效地解决原作业方式光源强度严重不足这一瓶颈,光源强度比原作业方式提高11.7~15.2倍,从而大幅度地扩大诱集水域;经试验船711网次和对比船839网次的试捕生产,试验船平均网次产量比对比船提高73.6%;技改后劳动力配置由原来每艘43—45人减少至18—23人,平均每艘船每年可降低生产成本18.4万元。实践证明,光源配置方式的改革可有效地提高灯围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增加渔民收入。  相似文献   

10.
林德芳  王民诚 《水产学报》1992,16(4):378-382
鳀(Engraulie japonieus)广泛分布于黄、东海,从五十年代起在我国进行过灯光围网、舷提网、中层拖网等的捕捞试验。由于对资源数量、洄游分布缺乏系统调查和鱼群探测手段落后等原因,都未获成功。1984年10月挪威王国政府赠给我国的“北斗”号渔业资源调查船到达后,对黄、东海中上层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评估结果认为鳀资源最高达300万吨,年可捕量约50万吨。越冬期间鱼群相对集中,渔场稳定。因此开展鳀变水层拖网试验研究,促进商业性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黄海水产研究所从1986年开始承担这一课题,在变水层拖网设计、作业网位控制、渔场探测和瞄准捕捞技术等方面,研究解决了一些技木难点,为采用变水层双拖网捕捞鳀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1.
机帆船灯光围网的灯光操作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由诱鱼、并亮、集鱼三种操作组成;二是由诱鱼、集鱼两种操作组成。无论那种操作方法,诱鱼操作是基础操作,在诱鱼操作时,渔民及部分科研人员往往把研究及生产中的重点放在灯源的频率、发光强度及灯光布局上(这当然是对的),而忽略了灯诱时间长  相似文献   

12.
951773 诱鱼灯的原理及实际应用=Fish-attracting lights—The principles and practi-cal uses[刊,英]//Yamaha Fish.J..—1994,(43).—2~3灯光集鱼技术早在公元8世纪已经普及,日本的光诱渔业是从中国传入的。使用灯光诱鱼不仅仅是日本,世界各地都有这种捕鱼方法,如今它仍然是许多国家当代商业渔业的一个特征。在地中海国家,使用灯光诱集中上层鱼类并用网捕捞这些鱼类(如鳀、鲐和  相似文献   

13.
周松  王兰生 《海洋渔业》1989,11(6):257-258
<正> 机帆船灯光围网的灯光操作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由诱鱼、并亮、集鱼三种操作组成;二是由诱鱼、集鱼两种操作组成.无论那种操作方法,诱鱼操作是基础操作,在诱鱼操作时,往往只注意灯源的频率、发光强度及灯光布局上(这当然是对的),而忽略了灯诱时间的长短与产量的关系.其实这一条在灯围生产的一些情况下也至关重要.现着重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使用点光源海面照度计算方法,对一组鲐鱼(Scomber japonicus)灯光围网渔船(主灯船、副灯船网、网船的集鱼灯总功率分别为180 kW、120 kW和40 kW)的有效光诱距离和合适作业间距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适宜照度为0.01 lx时围网渔船的有效光诱距离为872.0 m,主灯船与副灯船之间的最小作业距离为1 650.4 m,副灯船与网船之间的最小作业距离为1 585.7 m,主灯船与网船之间的最小作业距离为1 669.7 m,2个灯光围网渔船船组间的合适作业距离为1 744.0 m;适宜照度为14.00 lx时围网渔船的有效光诱距离为138.3 m,主灯船与副灯船之间的最小作业距离为262.9 m,副灯船与网船之间的最小作业距离为249.4 m,主灯船与网船之间的最小作业距离为263.1 m,2个灯光围网渔船船组间的合适作业距离为276.6 m。  相似文献   

15.
东海围鲹     
东海十月,千帆竞驶,百舸争流.此时,正是围网捕捞兰圆鲹的黄金季节,我们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船设计室的三位同志,随宁波海洋渔业公司415号围网船组出海考察学习. 415号围网船组,由一条网船和两条灯船组成.网船负责探测鱼群、投网和起网.灯船负  相似文献   

16.
鲐鱼灯光围网渔船合适作业间距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点光源海面照度计算方法,对一组鲐鱼(Scomber japonicus)灯光围网渔船(主灯船、副灯船、网船的集鱼灯总功率分别为180 kW、120 kW和40 kW)的有效光诱距离和合适作业间距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适宜照度为0.01 lx时围网渔船的有效光诱距离为872.0 m,主灯船与副灯船之间的最小作业距离为1 650.4 m,副灯船与网船之间的最小作业距离为1 585.7 m,主灯船与网船之间的最小作业距离为1 669.7 m,2个灯光围网渔船船组间的合适作业距离为1 744.0 m;适宜照度为14.00 lx时围网渔船的有效光诱距离为138.3 m,主灯船与副灯船之间的最小作业距离为262.9 m,副灯船与网船之间的最小作业距离为249.4 m,主灯船与网船之间的最小作业距离为263.1 m,2个灯光围网渔船船组间的合适作业距离为276.6 m.  相似文献   

17.
2014年5月21—23日和27日在南沙群岛中部海域开展灯光罩网作业的同时,开展诱集前后中小型浮游动物群落变化的初步实验,研究浮游动物群落对灯光反应的敏感性,灯光对群落产生了较为明显的生态学效应。诱集前后共出现浮游动物178种,隶属16个类群。诱集后种类数增加,种类组成的更替率为41%。各类群中,除枝角类外其余15个类群在诱集前后出现的种类均发生变化;除原生动物在诱集后种类数下降外,其他类群的种类数均呈增加的趋势。浮游动物绝大部分类群对灯光诱集较为敏感,趋光性有正有负。诱集前后浮游动物优势种组成发生一定的变化,更替率为50%。诱集前优势种以桡足类为主,而诱集后有尾类的优势地位明显增强。诱集后浮游动物优势种优势度和出现频率均呈明显降低的趋势。南沙群岛海域中小型浮游动物优势种诱集前后均呈聚集分布,各优势种对灯光反应敏感,不同种类对灯光的适应性有所差异。住囊虫等大部分种类对灯光的适应性较强,诱集后聚集强度明显增加;而驼背大眼水蚤和活泼大眼剑水蚤诱集后聚集强度明显下降。桡足类幼虫和小纺锤水蚤等诱集后,聚集强度明显上升,之后又大幅下降。浮游动物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在诱集后总体呈明显的增加趋势,以诱集初期增幅最大,之后数量虽有所降低,但仍高于诱集前。灯光可使浮游动物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水平明显提高,但尚未改变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浮游动物对人造光反应的种间和类群间差异,是由生物自身的生理特征和不同的摄食策略决定的。诱集后游泳生物摄食强度提高,导致了诱集后期浮游动物数量下降。  相似文献   

18.
由国家水产总局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设计并试制的TS-3型单波束水平探鱼仪,去年装在我们沪渔388轮(该船为8201型600马力围网渔轮)上试用。经过去年和今年第一季度一年多来20多个航次的试用,证明该仪器性能可靠,在围网渔业生产中,特别是在我国沿海瞄准捕捞中上层鱼类中发挥了较大作用。同时,对捕起水鱼、灯诱捕捞都能起到良好的助渔作用。今年第一季度的瞄准捕捞期问,我船在济洲岛附近、大沙渔场生产,由于使用了这台水平探童仪,多次探到鱼群,使我们网组多捕了二万多箱鱼(每箱40市斤)。因此,使我们船组生产任务的完成进度在全公司围网渔轮中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19.
根据2008年渔港抽样调查数据,应用随机生产边界法和方差分析对中、西沙海域作业的灯光围网船和灯光罩网船的捕捞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灯光围网渔获物以颌圆鲹(Decapterus lajang)、蓝圆鲹(Decapterus mantadsi)、扁舵鲣(Auxis thazard)、羽鳃鲐(Rastrelliger kanagurta)、鲔(Euthynnus alleteratus)和大目金枪鱼(Thunnus obesus)为主,灯光罩网主要渔获种类为柔鱼(Ommastrephes spp.)、蓝圆鲹和颌圆鲹。灯光围网船每网次产量1.00~12.52t,平均4.72t,单位功率网次产量3.38~37.84kg&#183;kW^-1,平均16.96kg&#183;kW^-1。灯光罩网船单船网次产量49.40~451.49kg,平均179.87kg,单位功率网次产量0.22~2.05kg&#183;kW^-1,平均0.77kg&#183;kW^-1。灯光围网船技术效率34.7%-91.7%,平均69.4%。灯光罩网船技术效率50.4%~92.1%,平均78.2%。方差分析表明,影响灯光围网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投网次数和作业渔区数;影响灯光罩网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投网次数和网衣长度。  相似文献   

20.
鱼群诱集装置设置在近海,港湾,河渠,水库等水体内,就可以引诱集中上层、底层和洄游性鱼类,鱼群诱集装置被认为是一种现代的节能的有效装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