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仔猪腹泻系列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腹泻或称下痢,好发于3个年龄组,即1—3日龄新生仔猪、7—14日龄哺乳仔猪,断奶仔猪。仔猪腹泻的原因复杂,主要是促发因素接触传染性因子的机会较多。随日龄增长,母源抗体逐渐消失,一旦传染因子数量超过初乳和乳源免疫控制的能力,腹泻随之发生。分娩舍的温度、湿度、通风换气、环境卫生等因素,可明显影响腹泻的轻重和病猪的预后程度。仔猪腹泻困扰着世界养猪业,国外约70%的猪死亡是发生在1月龄左右。其中相当部分死于仔猪腹泻,据台湾养猪科学研究所估计,台湾省死于1月龄的仔猪接近70%,调查16760头仔猪,腹泻占26.0%。据我场七年的统计表明,仔猪黄、白痢发病率占全群发病猪的51.62%;该病死亡率占全群  相似文献   

2.
仔猪腹泻是指3月龄以内的仔猪以下痢为主要症状的群发病,尤其是以1~3日龄的新生仔猪,7~20日龄的乳猪,断奶后10~15d内的仔猪多发,是一种典型的多因素疾病。发病仔猪常表现厌食或拒食、消化机能紊乱、腹泻、水肿、生长迟缓、饲料利用率低等症状。  相似文献   

3.
仔猪腹泻是指3月龄以内的仔猪以下痢为主要症状的群发病,尤其是以1~3日龄的新生仔猪,7~20日龄的乳猪,断奶后10~15d内的仔猪多发,是一种典型的多因素疾病。发病仔猪常表现厌食或拒食、消化机能紊乱、腹泻、水肿、生长迟缓、饲料利用率低等症状。有报道  相似文献   

4.
<正>仔猪腹泻是集约化养猪生产条件下一种常见的多因素性疾病,是引起仔猪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常给养猪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笔者结合集约化养猪生产实际分析一下仔猪腹泻的因素及对策。1病因仔猪腹泻主要发生在三个阶段:1~3日龄的新生仔猪;7~20日龄的乳猪;断奶后至2月龄内的仔猪。由于引起仔猪腹泻的因素较多,临床上可将其归结为传染性腹泻与非传染性腹泻两大类。1.1传染性腹泻经调查,目前集约化猪场由病毒、细菌、寄生虫等所致的具有传染性腹泻的病原主要有以下几种:1.1.1病毒性1.1.1.1传染性胃肠炎(TGE)对全封闭舍饲的集约化猪场而言,因其养猪生产计划中每周或每月产房  相似文献   

5.
<正>仔猪腹泻是养猪生产中的一大顽疾,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且致病因素复杂。主要发生于3月龄以内的仔猪,以下痢为主要症状,群体发病,1~3日龄、7~20日龄的乳猪和断奶后3~10d内的仔猪多发。发病仔猪消化吸收障碍,营养衰竭,生长缓慢甚至停滞,脱水,体质下降,中毒,抗病力降低,往往更易继发感染其他疾病,严重影响养猪业的经济效益。1腹泻的原因1.1疾病因素1.1.1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以及寄生虫病引起仔猪腹泻的细菌性病原主要包括肠毒素大肠杆菌、猪沙门氏菌、C型或D型魏氏梭菌等;病毒性腹泻病原主要包括传  相似文献   

6.
<正>仔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菌病,是由沙门杆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多发于仔猪1~4月龄的仔猪,而20日龄以内及6月龄以上的猪很少发生此病。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在气候多变、尤其是阴冷潮湿的环境中更易发病。此病通常是猪瘟和气喘病的继发病或并发病。沙门菌对干燥、腐败、日光、盐腌等因素的抵抗力较强,可经数周或数月而不死。但对湿热和消毒药抵抗力不强。一般浓度的日常用消毒药能迅速将其杀死。病猪  相似文献   

7.
<正>仔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仔猪传染病,急性者为败血症,慢性者为坏死性肠炎,有时发生卡他性或干酪性肺炎。多发于1~2月龄的仔猪,一年四季都可发病,气温多变、阴雨连绵季节多发,环境条件差,仔猪抵抗力弱等是本病的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8.
仔猪腹泻病多发于1~3日龄、7~20日龄以及断奶后10~15天的仔猪,是典型的多因素疾病。病仔猪常有厌食或拒食,消化机能紊乱,腹泻,水肿,生长迟缓,饲料利用率降低等症状。仔猪腹泻常年存在,治  相似文献   

9.
仔猪是发展养猪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 ,种猪场的产品是健康的断奶仔猪 ,因此每头母猪每年哺育的仔猪数则是影响种猪场利润的重要因素。减少仔猪死亡一直是养猪生产中和科研工作者关心和探索的问题。1 仔猪死亡情况仔猪从初生到断奶期间死亡率在 15 %~ 2 0 %之间 ,而弱小仔猪 (≤ 1.0kg体重 )的死亡率高达 5 0 %。据统计 ,断奶前下痢死亡、受压死亡、饥饿死亡占总死亡率的 16 .1% ,4 7.7% ,15 % ;其它已知因素、未知因素死亡占总死亡率的 10 .1% ,10 .7% ;断奶前仔猪 1~ 3日龄 ,4~ 7日龄 ,8~ 14日龄 ,15~ 2 1日龄 ,2 2~ 2 8日龄 ,死亡占…  相似文献   

10.
正仔猪黄白痢是一种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肠道传染病。仔猪黄白痢是仔猪黄痢、白痢的简称,一般地说,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主要发生于7日龄以内的仔猪,尤以1~3日龄最多见;排黄色或黄白色稀便,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仔猪白痢又称迟发性大肠杆菌病,主要发生于1月龄以内的仔猪,以10~20日龄发病最多;排灰白、乳白或淡黄色、内含有黏液的稀便;死亡率低,但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仔猪黄白痢长期以来困扰着养猪生产,是猪场仔猪发病最频繁并造成养猪生产重大经济损失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农村杂散养猪  相似文献   

11.
仔猪白痢又名迟发性大肠杆菌病,是仔猪在哺乳期内常见的腹泻病。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多发于10-30日龄仔猪,以10-20日龄发病最多,7日龄以内,30日龄以上很少发病。1发病原因在仔猪抵抗力降低或消化机能障碍时,通过消化道吃人的大肠杆菌便会引发本病。本病的发生与某些诱发因素有密切关系,特别是饲养管理和卫生方面的不良因素是诱发本病的重要因素。母猪饲养管理不好,饲料质量差,频繁或突然更换饲料、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不全或缺乏,缺乏运动等,都可引起母猪体质下降和消化失常,导致乳质不良,仔猪发病;圈舍卫生不良,低温潮湿,通风不良,骤冷骤热,缺乏垫草,长期在冰冷地面上饲养等,可导致仔猪抵抗力下降,胃肠机能紊乱,肠道正常菌群失调,从而引发大肠杆菌的机会性致病;母猪乳房污秽不洁,供水不足,粪尿清理失时,天气突然变化等不良因素,均可促进本病的发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12.
《畜牧与兽医》2017,(5):17-20
为了解母猪乳头数、仔猪哺乳位置(前、中、后)、性别和初生重等因素对哺乳仔猪早期日增重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了预产期、胎次相近的沙乌头、杜×沙、长×大母猪各5头以及它们产后的哺乳仔猪,记录母猪左右两侧乳头数并将乳头分为前、中、后区。同时记录仔猪哺乳位置,初生重(1日龄)、3日龄、6日龄、9日龄体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或杂交组合母猪乳头数有显著差异;不同性别仔猪初生重无显著差异,性别对仔猪1~9日龄日增重的影响也不显著;不同哺乳位置间仔猪初生重无显著差异,但仔猪日增重与其初生重显著相关;哺乳位置对沙乌头母猪所产仔猪1~9日龄日增重影响不显著,但是对杜沙和长大母猪所产仔猪3-9日龄日增重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腹泻是哺乳仔猪最常见的疾病症状,不同疫病引起的腹泻有一定的日龄特异性,这样一来从业人员如果了解各疫病引起腹泻的日龄阶段,就有助于及时确定引起腹泻的病因并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11~3日龄1~3日龄仔猪多发生仔猪红痢。仔猪红痢是由C型或A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初生仔猪的急性传染病。发病猪排出浅红或红褐色稀粪,有的排出  相似文献   

14.
仔猪腹泻是养猪生产中一种多因素诱发的疾病,是引起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发病率高达30%左右,死亡率达10~15%.仔猪腹泻轻者发病后生长缓慢,饲料报酬低、体质下降、抗病力弱,易形成僵猪,重者会大批死亡,给养猪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仔猪腹泻主要发生在3个阶段;1~3日龄的新生仔猪;7~20日龄的乳猪;断奶后至2月龄的仔猪.  相似文献   

15.
仔猪白痢又名迟发性大肠杆菌病,是仔猪在哺乳期内常见的腹泻病。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多发于10~30日龄仔猪,以10~20日龄发病最多,7日龄以内,30日龄以上很少发病。1发病原因在仔猪抵抗力降低或消化机能障碍时,通过消化道吃入的大肠杆菌便会引发本病。本病的发生与某些诱发因素有密切关系,特别是饲养管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研究了子宫内发育迟缓对新生仔猪胰腺和胃发育的影响。从14窝新生仔猪(长白×大约克×米猪)中选出28头仔猪,每窝选正常(NW)和IUGR仔猪各1头。14对仔猪分成新生(5对)、3日龄(5对)和7日龄(4对)三组。试验结果表明,IUGR与NW仔猪胰腺重和胃重随日龄增长而增加(P<0.01)。各日龄IUGR仔猪胰腺重量和胃重低于NW仔猪(P<0.05或P<0.01)。各日龄IUGR仔猪胰腺和胃的蛋白质、DNA和RNA含量,胰腺腺泡大小和腺泡细胞大小,胃底腺区胃壁厚度均小于NW仔猪(P<0.01或P<0.05)。各日龄IUGR仔猪胰蛋白酶总活性和胰凝乳酶总活性显著低于NW仔猪(P<0.05)。新生和3日龄IUGR仔猪胰脂肪酶的总活性,7日龄IUGR仔猪胰淀粉酶总活性低于NW仔猪(P<0.05)。结果提示IUGR显著影响仔猪胃和胰腺的重量、生化组成和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7.
仔猪具有食量小、消化能力差、抗病能力低、生长迅速、需求营养多的特点。仔猪15日龄可长到初生体重的3倍,30日龄可长到初生体重的10倍。怎样才能充发发挥仔猪的生长潜力﹖除品种、管理、防病几方面的因素外,适宜的饲料是发挥仔猪速长潜力的关键。笔者通过几年来的实践,认为选用或配制仔猪饲料应注意以下四点:135日龄以前的仔猪饲料要适口性好、易消化、营养浓度高配制这种饲料一要用进口鱼粉或品质较好的国产鱼粉;二要将玉米、小麦、黄豆膨炒熟化,以破坏其中的抗营养成分而利于吸收和提高适口性;三要加入乳清粉、酸化剂、酵母粉、益生素、…  相似文献   

18.
<正>仔猪腹泻是指4月龄以内的仔猪,尤其哺乳仔猪是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症状的流行性疾病。病猪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是规模化、集约化养猪场常见的多发性疾病,给养猪业常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多年实践,现就该病的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进行如下分析。1病因1.1细菌性因素仔猪黄痢的病原为致病性大肠杆菌,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发病常在出生后数小时至一个星期,以1~3日龄的仔猪常见。病猪以排黄色、黄白色水样或  相似文献   

19.
目前养猪场最常见和多发的仔猪大肠杆菌病是仔猪黄白痢,其中仔猪黄痢新生仔猪产后2~6 h即可发病,1~6日龄仔猪发病常见,7日龄以上仔猪很少发病,发病率可高达92.28%,死亡率可达68.41%~100%。仔猪黄痢主要临床表现为病猪肛门失禁、排黄色或黄褐色稀便、精神不振、消瘦等,常于12~48 h内死亡;仔猪白痢7~50日龄仔猪均可发病,尤以15~35日龄仔猪常见,发病率较高,约为87.32%,死亡率较低,为25.31%左右。仔猪白痢主要临床表现为病猪排乳白或灰白色的浆糊状粪便、消瘦、行动迟缓、拱背、被毛无光泽等,病猪常于3~7日内康复或死亡[1,2]。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补料日龄对哺乳期仔猪消化道主要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母猪分娩时间相差在48h之内、泌乳性能良好、产仔数接近的12窝仔猪,分4个处理组,分别于仔猪出生后7、10、15日龄和21日龄开始补料。结果表明:各试验组仔猪胃凝乳酶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15日龄时仔猪胃凝乳酶活性达到最高(P<0.05);10日龄补料组到28日龄断奶时胃蛋白酶活性与胰蛋白酶活性最高(P<0.05);7日龄与10日龄补料组仔猪28日龄断奶时脂肪酶与淀粉酶活性最高(P<0.05)。本试验证明,仔猪出生后10日龄补料对28日龄断奶仔猪消化酶活性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