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艺,是一门利用自然界的枯根朽木进行造型的艺术,是一门化腐为宝、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也是一门充满活力的艺术。以笔的观点,根艺按表现手法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自然型根艺”,一种是“雕刻型根艺”。  相似文献   

2.
根书是根的艺术,书法是笔墨艺术,根书是根艺与书法相结合后所产生的一门独具魅力的艺术。所以,对一个根书创作者来说,他必须同时具备根艺与书法的基础,否则将无法步入根书之门。举个例子:本人是教师,同时也从事根书创作,平时有不少学生拿着一条很是平常的分叉状根材问:“老师,这条根能做成个“人”字吗?”答:“完全可以,但这样的根太平淡、太无味了,  相似文献   

3.
邹晓流 《花木盆景》2004,(11):46-47
任何一门艺术相对于其它艺术而言都有其独特的鲜明的艺术个性,根的艺术也不例外。根艺创作的重点在于“活化”根材,赋予根材以新的艺术生命,化腐朽为神奇,让枯木再逢春,展示出根艺作品所特有的自然美韵,意韵和神韵。  相似文献   

4.
董尚惠 《花木盆景》2000,(1A):105-106
《花木盆景》和《中国花卉盆景》开辟了“根的艺术”、“根艺天地”栏目。成为广大根艺爱好者的论坛。起着交流经验、开阔视野、传播技艺、增进知识、通达信息等作用。特别通过“笔会”形式,使人们了解到:根艺在全世界艺术领域里。也是一株盛开的鲜花,她娇妍欲滴。芳香四溢,可爱可亲。可喜可贺!  相似文献   

5.
根材的自然纹理及扭曲的变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自然现象,赋予了它独特的美感,但这种根材的自身还称不上艺术。只有人的慧眼去发现蕴藏在根材内的艺术生命,并通过自己的意识,施以种种艺术手段,才能成为一件根艺作品。浙江新昌县的俞柏青和俞钦梅便是长期从事根艺创作,并获得一定艺术造诣的根艺家,  相似文献   

6.
深厚的自然美是根艺的独特之处,欣赏根艺作品,就是在看它的自然形态美得如何。好的根艺作品整体根材天然成型,具有较大的魅力和艺术价值,令人喜爱,耐看动人,且越看越韵味无穷。而这些自然成型的美,又大多集中表现在线条上,通过各种曲折的线条来表现一件件作品的独特的造型艺术,使其神形兼备、古典高雅、风韵迷人。  相似文献   

7.
《花木盆景》2022,(4):96-97
<正>大自然在创造地表万物的同时,也创造着地下的美,比如植物的根。人们把根的美,通过一定的技法,以古老汉字的形式展现出来,这就是根艺书法。根艺书法的关键是创作,根书作品创作应遵循“天人合一、与天同创”的原则,力求“不创作才是最好的创作”“不经人为加工的作品,才是最完美的作品。”天然根书最忌讳“生造粘接”,切不可按字体、字形、结构、大小等,去树根堆寻找所需单字,  相似文献   

8.
<正>陕西文化底蕴丰厚,盆景赏石根艺等民间文化艺术活动广泛。由于历史的原因,近代陕西盆景、赏石、根艺十分落后,与陕西作为盆景发源地的地位极不相称,为加快陕西盆景赏石根艺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经陕西省风景园林协会盆景赏石分会研究,举办了陕西省首届盆景赏石根艺展暨中日盆景展览。一、展会时间、地点陕西省首届盆景赏石根艺术展暨中日盆景艺术展览于2015年10月17日至22日在陕西省安康市汉城国际商贸街举行。二、主办、承办、协办单位主办单位:陕西省风景园林协会盆景赏石分会、安康市文学艺术联合会。承办单位:安康市盆景园艺  相似文献   

9.
4月26日,由安阳市石根文化艺术研究会主办、安阳市殷都文化城承办的首届全国奇石根艺文化展在殷都文化城隆重开幕,吸引了山东、福建、广西等地的奇石根艺爱好者前来参力口。  相似文献   

10.
何扬波 《花木盆景》2000,(1A):109-109
实用根艺.是根艺中一个重要品类。但现在根艺造型。只供观赏的多.而把观赏和实用融为一体的却很少。近几年来我作了一些实用根艺品.有花几、台灯、笔筒等。现对实用根艺谈几点不成熟的认识。目的在于抛砖引玉。让实用根艺在根艺天地里进一步开拓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王石 《花木盆景》2000,(1A):110-111
古今中外的绘画都以线条美来表现作品的艺术魅力。根艺作品也不例外。根艺作为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主要通过根的线条来表现。研究线条和线条美.对指导根艺创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根艺创作和交流中,活鲜根材的创作多以灌木中的质硬、发达、形畸的根应用较广,而高大乔木树干(龙眼木等除外)鲜见应用于根艺创作,采用城市中绿化树木梧桐树干为根材的更为少见。最近我巧妙应用梧桐树干的天然特性,进行根艺创作,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使原本为烧火废材的梧桐树干“化腐朽为神奇”。  相似文献   

13.
颜友山 《花木盆景》2000,(1A):113-114
数千年的艺术史证明.“任何没有成功的理论作指导的艺术都将是成不了大器的”。这是一条艺术发展的规律。回顾从春秋战国到明清,乃至近代根艺的发展史.更具体地说明了理论对于一门艺术创作发展之必要.它们是血肉相连.互为因果的。没有该艺术就不可能产生该艺术的理论.而没有该艺术的理论作指导.该艺术亦难生存和发展。因此.要使根艺有所发展.就必须建立起根艺的理论体系,现以个人感受发表管窥之见.供根艺界同好研讨。  相似文献   

14.
《花木盆景》2023,(6):104-105
<正>“醉石斋”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其主人刘文枢则是首批阳江市民间艺术大师。1949年出生于广东省阳春市,2008年成为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阳春根雕”的代表性传承人。从艺60载,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参加过国内外数十次展览并荣获奖项,其中根书作品《还我河山》于1994年获“王羲之奖”中国书画艺术大赛全国一等奖,根艺作品《八骏图》于1996年获“第三届中国根雕艺术优秀作品展”佳作奖。他在创作中坚持“源于自然,取于自然,顺其自然,还其自然”一根一字的理念,因此他的作品既有天然之趣,也有师法自然、以自然为师的意境。  相似文献   

15.
《花木盆景》在2000年首期上登载了彭春生、明军二位先生的署名文章《根艺发展的困惑与出路》,明确提出了“枯木艺术”的新概念,对根艺的发展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简讯     
展览预告青岛市第十届中华奇石根艺盆景收藏艺术博览会将于8月举行本刊讯由中国文化信息协会石文化专业委员会、青岛市市北区人民政府主办,青岛市根石盆景艺术协会承办的青岛市第十届中华奇石根艺盆景收藏艺术博览会将于2006年8月6日至8月15日在青岛市昌乐路文化街举行。联系电话: 0532-83802977高先生0532-83813744沈女士0532-83689036崔先生  相似文献   

17.
根艺是我国一门传统的民族艺术,根艺有两大种类,即观赏型和实用型。根书属观赏型之一,是根艺领域中的一个支流。根书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靠拼接或编扭而成的,另一种则是用完整的根材创作出来的(如右图)。本文所指的是后者,前者取材广泛,只要根须像偏旁部首或其形状具书法中运笔技法并富抑扬顿挫之感即可取之,  相似文献   

18.
《花木盆景》2007,(12):58-58
捧根嗅灵感,孕育细品尝,想象展翅膀.奇绝根味长。两年一度的中国根艺大展,2007年11月8日至l2日在北京中国军事博物馆举行。与此同时.以著名雕塑家、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创作者刘开渠名字命名的中国根艺界最高奖“刘开渠根艺奖”,在大展期间评出,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广告总公司副总经理、高级记者周果的纯自然根艺作品《火星脸》摘取金奖。  相似文献   

19.
肖文海 《花木盆景》2000,(11):52-53
枯木艺术是根艺创作领域产生的一个新的概念。虽然“枯艺”的称谓尚有异议,但在根艺创作热的今天,“枯艺”的产生,对新世纪根艺发展前途及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有百益而无一弊。“枯艺”呼声越来越高,除枯木艺术的提法对资源环境保护有利外,更因为“枯艺”所用材料——枯木所作的作品较传统的根艺作品材料更奇特,材质更坚硬细腻,色调更亮丽自然,给人的美感更强烈。  相似文献   

20.
杉木瘤是根雕艺术中常用的材料。福建建瓯市有丰富的极木资源,每年国家计划内采伐量达30多万立方米,大量伐根废弃山间,其中相当部分根蔸长瘤。根雕作者利用杉木瘤的特性施以不同技法使杉木瘤在根雕艺术中大放光彩,成为以根养根、发展建瓯根雕事业的创业支柱和特色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