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组成的一部分,历史悠久、文化深邃,不仅推动了茶叶产业发展,也为古代茶诗发展提供了沃土。本文以探究中国茶文化对古代茶诗的影响为目的,首先分析了中国茶文化和古代茶诗的发展,然后从文化价值、诗词意境等方面入手,具体分析了中国茶文化在古代茶诗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茶文化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结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体现物质性与精神性的完美融合,茶文化中的茶乐文化对现代音乐产生重大影响。同时,茶事中所包含的传统道德、人文精神、礼仪等也完美地融合在高校音乐厅管理之中。本文基于茶文化中的茶乐文化与茶事运作的环节谈高校音乐厅管理,旨在将茶文化中的运筹帷幄之道运用到高校音乐厅管理当中。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向产业的广泛渗透,在全国各地不仅有了茶文化产业的实践,同时也有了关于茶文化产业的说法或理论描述。、在此基础上,如何认识这一产业发展史上的新生事物并加以促进,关注茶文化产业发展的要素构建就显得十分必要。对此,本文通过分析文化、创意、体验与茶文化产业发展的联系,提出茶文化是茶文化产业加工的原材料,茶创意是茶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茶体验是茶文化产业获利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茶世界》2017,(7)
<正>6月16日上午,"2017北京国际茶业展-2017北京马连道国际茶文化展-2017遵义茶文化节"在北京展览馆盛大开幕。第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立忱,中共中央委员、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王侠,贵州省人大原副主任、贵州茶协会长禄智明,云南省政协原副主席、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会长陈勋儒,北京市西城区委副书  相似文献   

5.
周野 《福建茶叶》2009,32(1):49-50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茶作为中国的国饮,而书画则是中国传统国粹文化艺术。几千年来,茶一直与书画艺术交融在一起,茶书画所反映的内容以及传统艺术特征无不与茶文化密切相关,茶书画是茶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和重要载体,是中华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书画艺术丰富的艺术内涵。增添了茶的文化魅力,提升了茶事的文化品位,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可以说书画艺术对传统茶文化的发展及文脉建构、现代茶文化的更新和重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茶文化随着文化热潮的兴起而兴盛起来。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人感受到了日本的茶道。但是,没有人关心茶叶茶文化的研究。因此,一些社会科学家,文人茶艺专家,全身心投入到茶文化的浩瀚大海中,重新审视茶文化,探索茶文化新时代的内涵,把茶文化带回人们的视野。在有识之士的大力倡导和各界人士的努力下,茶文化活动蓬勃发展。近十年来,中国茶文化活动蓬勃发展,茶文化协会应运而生,国内外学术活动频繁开展;茶业书刊等文艺形式空前繁荣;茶活动的积极交流;茶业的兴起等等,人们从茶叶起源的历史中,蕴含着茶的精神内涵,各种形式的茶叶茶文化知识面广泛的研究再次梳理和丰富,促进和提高,也对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全国政协副主席苏步青教授提出,弘扬茶文化也得从娃娃抓起,这具战略意义的号召,首先在上海得到响应。1992年,上海市茶叶学会和上海黄浦区青少年宫筹建了中国第一支少儿茶艺队,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培训了1万多名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少儿茶艺队多次在国际茶文化节及有关会议上进行汇报表演,并到杭州等地交流表演,已在国内产生较大的影响,在国际上也享有一定的知名度。作为茶文化现象的新生事物,开展少儿茶艺活动,弘扬茶文化,不仅有现实意义,也具有历史意义。 一、继承和发展中华茶文化 茶文化源于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华茶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与当地的民族风情、宗教活动结合,形成了世界各国各具特色的茶风俗文化,例如,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日本茶道、韩国茶礼等都源于中国。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独特的中华茶文化,内容广泛,涉及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医学保健、历史、考古、经济贸易以及旅游出版等方面,形式丰富多彩,其中包括茶叶专著、茶诗茶词、茶歌茶舞、茶画、茶与婚礼、茶与佛教、茶艺、茶具、茶食等。中华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应得到继承和发扬。少儿茶艺是成人茶艺的延伸,既继承了茶文化的优秀部分,又充实了茶文化的内容。日本有中学生茶道,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茶叶承载着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茶文化是中华文明瑰宝,其蕴涵的中华优秀文化精髓,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茶叶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三大商品载体之一,中国茶文化通过“一带一路”走向世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中国茶产业和茶文化再现历史辉煌带来的重大历史机遇。如何在新时代发扬茶文化并推动中国及世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成为深受社会大众关注的话题。本文从历史、文化和新时代的角度,提出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带一路”倡议和茶产业、茶科技、茶文化“三茶”统筹发展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持续提升中国茶文化综合竞争力的对策建议,让中国茶文化更高质量地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9.
<正>5月27日,2015美国书展全球市场论坛中国主宾国活动在纽约拉开帷幕。浙江农林大学文化学院"浙茶之美"茶文化巡礼团应邀参加了此次交流活动,向美国人民展示中国传统茶文化和当代文化。茶书展和茶艺呈现是"浙茶之美"茶文化巡礼团的两大任务,旨在展现中华茶文化的魅力。浙江农林大学文化学院院长王旭烽教授的作品"论茶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茶、栽培茶,并形成茶叶产业的民族。几千年以来,中国茶伴随着中国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对外传播,对世界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从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入手,梳理了茶文化在世界文化交流过程中的发展和传播的途径,分析了茶文化对世界人民的饮食文化、世界的经济发展和社交礼仪的影响。通过对中国茶文化对世界文化影响的探究,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茶文化,为新时期茶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福建茶叶》2010,(8):21-21
<正>为了弘扬光大我国茶文化,让茶叶及涉茶行业更好为经济建设服务,本刊联合"中华茶文化协会"、"福建省茶叶学会"、推出系列茶文化活动,内容有:《福建茶叶》好茶杂志封面迎世博"中华茶艺天使"征集、"中华茶艺天使"电视大奖赛、"中国茶文化收藏品大奖赛"等活动。目前本刊首先启动《福建茶叶》好茶杂志封面"中华茶艺天使"征集。征集条件如下:一、18-35岁,气质端庄,容貌姣好,体形秀丽的女性。二、文化程度中学学历以上。  相似文献   

12.
道家与茶文化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家与茶的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包括思想文化资源、养生文化资源、名人文化资源、名山文化资源等,它们是中国茶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茶文化与茶产业的融合及一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杰 《中国茶叶》2009,31(8):32-33
中华茶文化之所以能够流传几千年并传播到世界各地,中国的茶产业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这是两者相辅相成、协同发展的结果。茶文化与茶产业相提并论是中国茶业的特色,也是茶业发展的不二法门。茶业是所有农业产业中,文化参与表现得最充分、最强烈的产业。茶文化与茶产业的主要环节如茶生产、茶消费、茶企业等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茶文化和围棋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具匠心的东方文化特征。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法,挖掘茶文化与围棋文化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认为:我国茶文化与围棋文化融合发展体现在品茶与下棋的历史文化、茶师与棋师的职业文化、茶艺与棋艺的外交文化。展望未来,建议高校传播茶与围棋的精神文化、协会协调茶与围棋的资源文化、政府开放茶与围棋的文化交流,实现茶文化与围棋文化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5.
当前,茶文化旅游在我国兴盛起来,很多茶叶产区或茶文化浓郁的地区都开始发展茶文化旅游产业。在本文中,笔者从养生的角度对茶文化旅游开发展开研究,指出应从茶健体产品与茶文化艺术品入手,加强创新,开发养生茶文化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16.
<正>为了弘扬光大我国茶文化,让茶叶及涉茶行业更好为经济建设服务,本刊联合"中华茶文化协会"、"福建省茶叶学会"、推出系列茶文化活动,内容有:《福建茶叶》好茶杂志封面迎世博"中华茶艺天使"征集、"中华茶艺天使"电视大奖赛、"中国茶文化收藏品大  相似文献   

17.
《福建茶叶》2010,(9):64-64
<正>2010年9月11日,由国际茶业科学文化研究会、台湾茶协会、福建省文化厅、福建省茶叶学会、亚洲文化艺术馆、世界中华茶产业促进会、"人文中国·茶香世界"中华茶文化宣传活动组委会7个单位联合主办的"倡建联合国‘国际茶文化日'新闻发布会暨‘茶·让城市生活更美好高峰论坛"的活动,在上海世博会国际信息发展网馆隆重开幕。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种茶、采茶、喝茶的历史悠久,于是催生出了一系列相关的产业,种茶业、采茶业、销售业、消费等。茶,历来是中国人的最爱,中国人的生活中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足以说明茶对于中国人的重要性,茶文化在中国人的脑海里根深蒂固,可以说,茶代茶表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本文就中国的茶业与茶文化的发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福建茶叶》2010,(10):47-47
<正>为了弘扬光大我国茶文化,让茶叶及涉茶行业更好为经济建设服务,本刊联合"中华茶文化协会"、"福建省茶叶学会"、推出系列茶文化活动,内容有:《福建茶叶》好茶杂志封面迎世博"中华茶艺天使"征集、"中华茶艺天使"电视大奖赛、"中国茶文化收藏品大奖赛"等活动。目前本刊首先启动《福建茶叶》好茶杂志封面"中华  相似文献   

20.
杜豪楠 《中国茶叶》2023,(6):67-70+75
在产业跨界融合、体验式经济等新时代背景的动态引领下,茶旅一体化逐渐形成,消费者逐渐开始通过情景体验来享受生活。以“江北第一名茶”——青岛崂山茶为例,在得天独厚的自身优势和政府惠民政策的扶持下,崂山茶效益和品牌影响力连年攀升,茶文化在茶旅活动中得到传播和传承,“验客”群体大批涌现,崂山茶文化旅游产业得到高质量发展,但体验式茶文化旅游的项目趣味性、推广力度、文化内涵等方面仍存在不足。文章探究出崂山茶茶旅集主题体验型、资源依附型、休闲生态型、文化创意型为一体的多元化发展模式,提出优化茶文化旅游项目、细化茶文化旅游宣传、深化茶文化旅游内涵的发展路径,从而助推青岛崂山茶茶旅一体化趋于成熟,以期促进地方茶旅一体化的跃升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