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本刊讯4月27~29日,湖南石门县白云山国有林场茶香弥漫,石门县第十三届茶文化活动暨首届现场手工制茶大赛在这里举行。全县13个产茶乡镇(场)和19家茶叶加工企业的45名手工制茶高手同台竞技,角逐"茶王"大奖。由80岁的"老茶人"湖南农业大学教授施兆鹏率省茶叶研究所研究员谭正初、省茶叶学会秘书长萧力争教授、湖南茶叶集团副总经理尹钟、湖南农业大学博士黄建安教授、湖  相似文献   

2.
石门县名优茶的开发、回顾与展望谭立(湖南省石门县农业局·石门·415300)茶叶历来是石门县的一项大宗经济作物,是山区农民的一面重要经济收入。因此,开发山区茶叶资源,提高茶叶的经济效益,是山区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90年代初,根据县委、县政府发展“三高...  相似文献   

3.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微电子技术迅猛发展,其应用更是渗透到各个行业领域。我国自古就是茶叶生产大国,由于茶叶生产加工工艺的不同,造就了我国茶叶市场的缤纷多姿。本文针对普洱茶半自动加工生产线上微电子技术的应用,深入分析了微电子技术在茶叶加工过程中的高效性,极大地提升普洱茶后期成茶的品质。其在普洱茶加工中的应用,为其他茶叶加工生产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方式。  相似文献   

4.
20 0 0年 4月 17~ 2 2日 ,由施兆鹏教授领队的省茶叶学会专家组一行 8人 ,深入到石门县进行有机茶生产、开发的考察活动 ,并同石门县委、政府共同研讨如何发挥传统产业优势 ,加快茶叶产业化进程 ,共谋振兴基层茶叶产业发展大计。其间 ,专家、教授还对石门县的茶叶产业进行了会诊 ,开展了现场技术讲座和义务咨询活动 ,深受茶农、茶叶生产者和基层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石门县县长覃清香、县委副书记黄家军、副县长熊大顺等领导参加了有关活动。湖南省茶叶学会派专人指导石门茶叶生产$石门县茶叶生产办@龚仕斌…  相似文献   

5.
鹤峰县茶叶质量安全生产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鹤峰县狠抓无公害茶叶生产,按照国家农残标准指导生产,茶叶农残得到了有效控制;茶叶加工推行清洁化生产,茶产品质量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讯"今年起就不外出打工了,在家种茶,收入还行,又可以照顾老人们和小孩子。"在热热闹闹的节后打工返城潮中,湖南省石门县壶瓶山镇李坪村农民王承杰选择了"留下来"。近年来,石门县通过扶贫育茶、质量立茶、品牌兴茶大力发展茶叶产业,2014年全县茶园面积达到了14.6万亩,10.3万茶农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为推行规模化、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县政府采取"群众出地出力,政府供应良种茶苗和配套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方式进行重点扶持,2014年财政整合国家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7.
今年4月8日-9日,中国茶叶学会在具有1200多年历史的茶禅之乡--湖南石门县举行了中国石门夹山茶文化研讨会,来自全国茶叶生产和经营部门、主管部门、新闻单位等100多家代表参加了会议.广东农垦上茗轩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余雄辉也率员参加了该次会议.  相似文献   

8.
杨拥军 《茶叶通讯》2007,34(3):30-30
由湖南省茶叶研究所、湖南省三利进出口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茶叶增值加工技术研究”、“高EGCG茶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分别于4月23日、6月27日通过了湖南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的成果鉴定。“茶叶增值加工技术研究”突破了传统茶叶加工模式,系统研究了茶叶中γ-氨基丁酸的生物转化技术,大幅度提高了茶叶中γ-氨基丁酸的含量,其核心技术“高γ-氨基丁酸茶的湿法生产技术”获得国家专利。此外,研究了超微茶粉、果香茶的加工技术以及系列奶茶粉的配制技术。生产出高品质的超微茶粉、系列奶茶粉及风味优良的10余种果香茶。  相似文献   

9.
<正>石门县位于湘鄂边陲,地处神奇的北纬30°附近。茶区森林覆盖率达到89%,茶中有林,林中有茶、林茶相间,具备茶树生长的极佳生态环境。是"全国三绿工程茶业示范县"、"中国名茶之乡"、"农业部长江中游上游特色和优质绿茶出口基地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全县13个主产茶叶乡镇、场,涉茶就业人员近20万;茶园总面积14万多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达到6.5万亩,年产干茶近2万吨,茶叶综合产值近5亿元;全县有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3个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3家企业获茶叶自营出口权证。  相似文献   

10.
茶叶生产效率是我国茶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构建了精制茶加工企业生产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具有代表性的15家精制茶加工企业,通过数据包络分析对其生产系统中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进行评价,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供精制茶加工企业管理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1.
石门县种茶历史悠久,茶叶已成为该县的一项拳头产品,产量和质量逐年提高。但是,近几年却出现了茶园荒芜、改种其它作物、产量、质量徘徊不前的局面。笔者带着这个问题,对茶叶主产区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平分到户责任制是造成茶叶生产萎缩的一个主要原因。发展山区茶叶生产必须走以村建场,专业队、农户双层承包管理的道路。问题调查的对象是泥沙、太平、苏家铺等几  相似文献   

12.
国际茶讯     
《茶世界》2015,(1)
<正>肯尼亚鼓励茶农种植特殊型茶叶由于肯尼亚特种茶种植处于小规模、分散状态,肯茶叶开发管理局(KTDA)拟引进家庭茶叶加工模式,以适应特种茶加工需求,鼓励种植特种茶。KTDA现管理66家茶叶加工厂,但仅一家工厂能加工紫茶、白茶和绿茶等特种茶。在中国、斯里兰卡等茶叶大国,推广家庭加工模式、发展特种茶均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3.
台湾的地理、气候及环境非常适合茶树生长,是世界有名的茶叶产区。相对大陆茶叶生产历史而言,台湾发展茶叶生产历史较短。1980年,台湾政府推出“还茶于农”的政策,茶叶加工由过去大型茶厂转为茶农自产自制方式,推行茶庄园、茶旅游等休闲式茶叶生产,提供游客休闲游憩。同时台湾利用发达的食品工业优势,对茶叶副产品及提取物等茶叶深加工产品进行开发应用,开发出一系列茶食品、茶用品,大大提高了茶资源利用率和茶叶附加值。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茶叶加工机械生产主要集中在浙江省,据行业部门统计目前产量已占全国三分之二。在国内茶机行业中,由于浙江省起步较早,民营经济发展较快,茶叶机械生产企业通过多年的研究、开发、生产,产品基本能满足我国茶叶生产加工的需求。随着我国茶叶加工机械技术水平的提升,产品的多元化发展,当今茶机企业发展的首要问题就是有效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而标准化正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重要  相似文献   

15.
2000年茶业展望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陈宗懋 《茶叶科学》1994,14(2):81-88
茶是世界上消费量仅次于水的一种饮料。本文从宏观角度分析了世界茶叶生产和茶叶科学的现状,并对2000年进行展望。全文分茶叶生产、育种、茶园管理、病虫防治、茶叶加工、茶与人体健康六个部分对此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茶树栽培历史悠久,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四大茶区,即华南茶区,西南茶区,江南茶区和江北茶区。华南茶区位于中国南部,是中国最重要的茶区之一,主要包括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等省份,茶树资源丰富,主要生产乌龙茶、红茶、绿茶、黑茶如六堡茶等。研究华南茶区主要茶叶加工技术不仅育利于提高华南茶区的茶叶品质,而且有利于提高华南茶区茶叶生产效益,对推动华南地区整体经济效益具育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对华南茶区主要茶叶种类及加工技术的相关性研究进行了综述,概述了华南茶区主要乌龙茶加工技术、红茶加工技术、绿茶加工技术、黑茶加工技术等,为后续研究华南茶区主要茶叶加工技术提供参考,以促进华南茶区茶叶产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降低夏秋茶苦涩味的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夏秋茶苦涩味重导致的夏秋季茶叶资源普遍利用率不高的现状,笔者总结了近年国内通过改进加工技术降低夏秋茶苦涩味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促进夏秋茶生产、提高茶叶生产整体效益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普洱茶从生产、认证和消费上在近两年回归理性,生产规模和消费价格下降,标准化程度得到提高,是有着良好市场前景的饮料,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云南茶叶除了需要发展普洱茶外,还需要大力打造云南的茶叶文化、提高茶叶生产和加工技术,大力发展滇红茶、滇绿茶和花茶等茶叶品种,创造出国内乃至世界著名的茶叶品牌,使云南成为名符其实的优质茶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9.
《中国茶叶》2015,(2):24
<正>郭维深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63年7月毕业于广西农业专科学校茶叶专业,至今事茶53年。历任广西桂林茶厂副厂长,梧州茶厂厂长。现任梧州市六堡茶研究院顾问,广西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顾问,梧州市六堡茶历史文化研究院顾问。曾在区内外专业期刊发表有关专业论文约30篇。参与编写《香花栽培》、《茶叶生产、加工》、《茶叶生产机械基本知识》等系统内技术培训教材(讲义)。在茉莉花茶、桂花茶、茯砖茶、六堡茶生产方面,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为广西的茶叶事业,特别是六堡茶产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是六堡茶业令人敬佩,众口赞扬的茶界前辈。  相似文献   

20.
1.茶园的质量水平,由于大面积的光性种植和补植而得到改善.施肥和其它农业措施也起了作用. 2.在印度,质量生产中的主要因素是适量的具有现代化的加工和自动化设备的工厂. 3.厂区的卫生清洁程度高,这就给生产明亮鲜爽的茶提供了保证. 4.对茶叶加工机械的开发和研究一向是我们的优势,全世界广泛应用的新的茶叶加工机械大多是印度制造. 5.凡是低于国际质量标准(ISO)3720的茶叶严禁在印度出售. 印度每年生产六亿伍千万公斤红茶,其中30%是传统的品种,其余则是CTC茶.出口量在一亿九仟五佰万~二亿二仟万公斤之间,另外四亿四仟万公斤则为国内消费.印度人对茶叶质量极为讲究,对优质的茶叶,他们是不惜花费高价钱的.印度在加工生产中,高挡茶、包括世界闻名的大吉岭和气味芬芳的Nigiris茶.“质量管理”是印度茶叶种植园和加工厂家的口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