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茶树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是实现生产安全,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的保障。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协调利用物理防治,优先采用生物防治,科学合理应用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技术,创造有利于茶叶生产、不利于病虫为害的生态环境,使茶叶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量符合食品安全要求,达到优质,安全,高效的目的。本文总结2017年陕西省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为维持茶园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茶树病虫害对茶叶生产有较大的影响,据估计,因病虫为害,茶叶产量每年要损失10%~15%,同时还严重影响茶叶质量.因此,茶树病虫防治历来是茶叶生产上的重要管理措施.随着工业的发达,茶树病虫防治已由传统的农业措施防治过渡到使用农药的化学防治,并且形成一套相应的技术规  相似文献   

3.
解放以来,浙江的茶叶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学,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总产量和单产都有大幅度上升。但随着生产的发展,茶树病虫害也有加重的趋势。六十年代以来,尽管在病虫防治技术上有了提高,但病虫发生数量并未减少,为害程度仍很严重,新的病虫时有发生,防治成本直线上升,还出现茶叶中农药残留和害虫抗药性现象。这些现象的产生是和对综合防治的概念理解不全面,片面强调化学防治有关。为了进一步提高病虫防治技术水平,从本期起,特开辟《茶园病虫综合防治》讲座,计划从综合防治的概念,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防治指标,预测预报等方面分十个专题进行介绍,希望能对振兴我省的茶叶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4.
我国自2001年4月启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后,邵武市通过近5年的无公害茶园建设和技术推广实践,已建无公害茶园1万多亩,其中有3024亩的有机茶园的茶叶通过欧盟有机茶论证,成功地拿到了出口欧洲市场的"绿卡".茶园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在有机茶园建设中显得由为重要,也是一线从事茶园管理的多数茶农较难把握的一项技术措施.现就有机茶园茶叶病虫综合防治技术提出可行的技术措施,旨在从源头上引导茶农在完善茶园立体生态环境,科学施肥的基础上,进行更为合理有效的病虫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5.
李月珍 《福建茶叶》2010,32(6):32-33
<正>农药是农业生产上十分重要的生产资料,关系到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化学防治是茶叶病虫害综合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而茶叶的农药残留量是衡量茶叶品质的重要指标,尤其在茶叶出口贸易中,各进口国对茶叶的农药残留标准要求不一样,生产的茶叶要符合进口国的要求,才能达成交易。在日常茶叶生产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无公害马铃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宏贵  张春 《中国马铃薯》2005,19(2):126-127
随着全社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为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建设,促进无公害农产品快速发展,在大同地区实施国家无公害行动计划中,针对马铃薯主要病虫草害制定了农业、物理、生物、化学相结合的无害化可持续治理技术,提出"准确预报、抓准适期、综合防治"的防治策略,并采取统防统治产业化推广模式,控制了病虫杂草的危害,在良好生态环境下,使马铃薯获得国家无公害产品认证.  相似文献   

7.
IPM技术,是以预测预报为基础,优化农业生态环境为中心,有效控制病虫危害和农药残留为目标,通过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将农业、生物、物理、化学等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贯穿于水稻生产的全过程中,因此它是实现水稻产品无公害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浙西南茶树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关键技术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松阳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是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名茶之乡、中国绿茶集散地。茶产业是该县的农业支柱产业,也是出口创汇的优势农副产品。为适应国内外新的市场形势的需要,解决控制茶叶病虫为害和农药残留的技术难题,松阳县开展了茶树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关键技术研究。茶树主要病虫绿色防控技术就是深入贯彻"绿色植保"理念,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大力推广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等防治技术,辅之于科学合理的化学防治,降低茶叶中的农药残留,  相似文献   

9.
正武义是浙江省首批生态县。全县现有茶园面积12.4万亩,2014年实现总产量1.75万吨,年产值达8.5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近几年来,全县农业产业发展紧紧围绕打造"国家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为目标,强化组织领导,完善茶叶标准化建设,通过推广病虫绿色防控技术,规范农业投入品管理,开展茶树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加强茶叶疫情监测、质量安全检测、追溯体系、质量诚信建设、主体责任落实等措施,有效提高全县茶叶质量安全整体水  相似文献   

10.
<正>茶业是福建的九大支柱产业之一。茶叶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要受到有害生物危害,要做到既控制病虫为害,又保证茶叶无有毒有害物质残留,必须从茶园生态系的整体平衡出发,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充分利用生态控害措施和茶树自身的抗耐病虫能力,实施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现将几种常见虫害的为害状和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为广大茶叶科技工作者和茶叶生产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茶叶是西双版纳州特色传统农产品之一,在全州农业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全州31个乡镇均有茶叶分布,截止2014年1月,西双版纳州茶叶面积达5.33万hm2,居云南省第三位。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社会市场竞争日愈激烈,广大市场消费者对纯天然、高品质、绿色生态茶叶的需求日益迫切。为了更高效的防治茶叶病虫害,本文阐述了其发生规律,根据病虫害与作物、耕作制度、有益生物及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2.
肖方扬 《福建茶叶》2015,37(1):31-32
生态茶园如何安全使用农药,最根本的是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运用生态学的观点使用农药,在农业防治基础上,化学防冶与生物防治相结合,协调应用,经济、有效地控制病虫害发生,确保茶叶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3.
在摸清福建茶区当前病虫防治现状的基础上,着重提出21世纪前期螨类等10多种茶树病虫的发生、为害预测;综合防治的主要措施是完善茶树病虫的测报,适度密植和嫩采等农业防治措施,优先使用茶毛虫NPV等病原微生物制剂,必要时按要求科学使用化学农药;提供农药残留量速测箱;对茶农、县乡农技员进行培训等。到中后期,随着国家对农业环境的进一步监控与实施,定能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大批无公害茶叶。21世纪福建茶树病虫的综合防治@孙椒德$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福安355015  相似文献   

14.
<正>农药是农业生产上十分重要的生产资料,关系到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化学防治是茶叶病虫害综合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而茶叶的农药残留量是衡量茶叶品质的重要指标,尤其在茶叶出口贸易中,各进口国对茶叶的农药残留标准要求不一样,生产的茶叶要符合进口国的要求,才能达成交易。在日常茶叶生产过程中,不合理使用农药的现象还普遍存在。为此,合理使用农药不仅可有效控制茶叶病虫害的发生危害,保证茶叶的稳产优质,而且可以把农药的残留量控制在所要求的水平之下。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永春佛手茶园的调查,以病虫为害严重的夏秋季为重点,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提出培育良好生态环境并采取"以农业和物理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中心,化学防治(农企合作)为辅助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茶园主要害虫无害化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杨  肖强 《中国茶叶》2010,32(7):28-29
2009年,农业部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蔬菜、水果、茶叶等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工作,第一批创建园艺作物标准园819个,其中蔬菜401个、水果300个、茶叶118个。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工作的重点是探索在园艺作物生产中建立生态栽培体系,采用病虫无害化防治技术,达到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保障园艺产品食用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促进园艺产业增效和园农增收。  相似文献   

17.
浅谈茶叶病虫害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新富 《福建茶叶》2009,31(3):32-33
茶叶病虫害自人类发现茶叶有解毒饮用功效并栽培以来.就一直困扰着人们。古代人们多采用人工、物理措施防治病虫。19世纪有机合成农药诞生,才为人类防治植物病虫害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单一的有机合成农药防治技术,不仅使病虫产生抗药性,杀伤天敌,而且污染环境,对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上个世纪60年代以后,人类反思有机合成农药的优劣,开始引入生物防治与微生物防治。同时开拓传统的农业、物理防治技术,形成茶叶综合防治的概念。  相似文献   

18.
农业生产的目的是要通过有力的措施以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效益,增加收入,当前面对市场竞争的激烈和加入WTO的即将来临,发展优质高效农产品,质量、品牌、企业模式、规模问题已成为农业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发展绿色食品,对于促进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实施茶叶品牌战略,扩大茶叶出口创汇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当前,发展无公害茶叶,也势在必行,农业部决定今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而绿色食品开发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被称为“绿色世纪”,追求安全、优质、营养食品生产…  相似文献   

19.
松溪县无公害茶叶病虫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茶叶是我县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做好无公害茶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发展无公害优质茶叶生产是我县茶叶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2005-2006年我们在松溪县河东茶场建立了无公害茶叶病虫综防技术示范区。现将示范区建设措施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茶树是武夷山市重要的特色经济作物,现有茶园面积9200hm2,占全市农作物种植面积30.7%。我市茶叶加工企业数千家,是当地农民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随着多年栽植和生产水平的提高,茶假眼小绿叶蝉等病虫害呈加重趋势,但采取化学农药防治,极易造成农药残留超标,影响茶叶品质和质量安全。为此,本市积极开展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试验和示范,着重推广了以病虫害监测预报+杀虫灯+农业防治+害虫性诱防治+信息素粘虫板+植物源农药+冬季清园为主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不仅较好地控制了病虫危害,而且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