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两栖爬行动物对生境高度敏感,对环境要求苛刻,但高黎贡山却是两栖爬行动物的乐园,这几年一直是发现两栖爬行动物新种的热点地区,特别是高黎贡山南段的腾冲是许多两栖爬行动物新种的模式产地。高黎贡山南北纵跨超过500公里,海拔跨度极大,南北两段、东西两坡的气候多变,复杂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共同孕育了高黎贡山丰富而且独特的动植物多样性。自19世纪70年代西方动物学家约翰·安德森(John  相似文献   

2.
走进墨脱     
墨脱位于西藏东南角,西藏最神秘的地方,墨脱面积3万多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200米。著名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主体段都在该县境内。它深藏于峡谷的群峰峻岭中,掩映在雪峰与茫茫云雾之下,是西藏高原海拔最低,环境最好,生态保存最完好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景洪电站蓄水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现状,于2010年3月、10月、11月和12月对澜沧江流域景洪电站大坝至思茅港海拔800 m以下区域内的两栖爬行动物进行野外调查.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共有两栖爬行类51种,其中两栖类有22种,隶属于2目6科,爬行动物有29种,隶属于2目10科.对它们的物种组成、地理区系特征和保护等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剀 《森林与人类》2023,(4):116-121
<正>横断山多条高耸入云的山峰自北向南横置于大地之上,其间平行深切多条大江。立体的气候环境造就了横断山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众多明星物种都以横断山中高海拔的森林为家,其中在低海拔干热河谷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数量繁多的龙蜥。干热河谷的爬行动物横断山作为中国西南部标志性的山脉,是连接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的过渡区域,横跨西藏、云南、四川、甘肃和青海省。多条高耸入云的山峰自北向南横置于大地之上,其间平行深切多条大江,峰顶与河面的海拔垂直落差可达4000米以上。如此立体的气候环境造就了横断山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调查和查阅资料,分析研究了天华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特性和分布,表明天华山自然保护区有两栖动物8种,隶属2目5科6属;爬行动物21种,隶属2目6科17属;区系为以东洋界区系为主,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两栖爬行动物的垂直分布不明显.对两栖爬行动物的保护提出了建议,以期使两栖爬行动物得到有效保护并充分发挥它们的生态、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2004至2005年对田阳敢壮山地区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共有两栖爬行动物27种,其中两栖动物11种,隶属于5属4科1目,爬行动物16种,隶属于10属8科2目.区系特点为:物种组成较丰富;华中-华南区种类丰富;区系组成较简单,以东洋型和南中国型为主;特有种所占比例较低.提出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加强对该地两栖爬行动物物种多样性及其生境的保护,合理利用两栖爬行动物资源,同时加强对乌龟、中华鳖、眼镜蛇等的人工驯化等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7.
2017-2018年每年的4-8月,在浙江诸暨白塔湖国家湿地公园开展了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并从物种组成、地理区系、保护等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湿地公园共有两栖爬行动物3目10科,其中,两栖动物有1目4科8属10种,爬行动物有2目6科13属13种;湿地公园内两栖爬行动物在动物区系成分上具有明显的东洋界特征;存在较多的单属种;爬行动物多性样指数略高于两栖动物。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方面,湿地公园两栖爬行动物体现出典型的平原水网区域的资源特点,并且记录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浙江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近危以上物种8种,IUCN濒危等级近危以上物种2种。调查表明湿地公园主要的生态问题是栖息地破碎化和外来物种入侵,为此,提出了妥善处理公园内集体土地;开展野生动物栖息地改造;防控外来物种入侵;开展两栖爬行动物长期监测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路线调查法,对陕西龙凤山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调查。证实该区有两栖动物4种,隶属1目2科2属;爬行动物12种,隶属3目7科10属。在这些区系组成中,古北界种类9种,广布种6种,东洋界1种,分别占该区两栖爬行动物总种数的56.25%、37.5%和6.25%。可见,该区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组成主要以古北界区系成分为主。  相似文献   

9.
<正>墨脱是中国继盈江之后鸟种数量最多的县,如今记录到的鸟类已超400种。有一种说法是“到墨脱看鸟就是看鸟浪”。只是这里的鸟浪并不像其他地方的鸟密集地站在一起或黑压压成群飞翔,而是异彩纷呈地活跃在灌丛中、树林里。墨脱是西藏海拔最低、气候最温和、雨量最充沛、生态保存最完好的地方。墨脱的地质结构复杂,曾经是大家观鸟、拍鸟的梦想之地,  相似文献   

10.
初步统计和分析两栖爬行动物在中国贸易的相关情况。其结果表明:(1)中国国内主要贸易的两栖爬行动物达80种,其中两栖类16种,隶属于2目4科;爬行类64种,隶属于2目19科;(2)涉及国外两栖爬行动物物种达30种,隶属于4目16科;(3)在中国市场贸易的主要为爬行类动物物种及其产品。针对当前的情况,本文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更好地保护国内和国际的野生两栖爬行动物资源和全球的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为掌握浙江省建德市境内两栖动物、爬行动物资源,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共设置72条样线,对两栖爬行类动物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建德市共有两栖动物2目9科28种,爬行动物2目9科50种;共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两栖、爬行动物各4种,浙江省重点保护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分别为11种和7种。地理分布型以东洋种占绝对优势,分别占市域范围内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种类的78.6%和82.0%;与历史数据相比,此次研究新增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分别为9种和12种。  相似文献   

12.
正墨脱县位于西藏东南部、喜马拉雅山的东端,境内东西有加拉白垒峰和南迦巴瓦峰两座高山耸立,雅鲁藏布江从中穿流而过,形成纵深达6000米的险峻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印度洋的暖湿气流经峡谷北上,为这里带来丰沛的降雨,因此墨脱所在的林芝地区被称为"西藏江南"。这儿也是西藏植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80%以上的植物种类都汇集在林芝地区,从墨脱南部海拔不到600米的雅鲁藏布江  相似文献   

13.
为掌握广东东源康禾省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现状,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采用野外与访问调查法,在该保护区选取10条代表性样线进行两栖爬行类专项调查。调查共记录两栖爬行动物3目21科66种,约占广东省两栖爬行类物种数的29%,其中两栖动物22种,隶属于1目7科;爬行动物44种,隶属于2目14科。调查发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蟒蛇(Python bivittatus),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虎纹蛙(Hoplobatrachus chinensis)、三线闭壳龟(Cuora trifasciata)。在新记录种方面,调查共发现15种两栖爬行类物种新纪录,其中两栖动物3种、爬行动物12种。实地调查发现,保护区内的两栖爬行类物种多样性仍面临着较为严重的威胁。该文基于现实调查数据,对该保护区的两栖爬行类物种多样性及珍稀濒危物种保护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保护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掌握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现状,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促进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作者于2005年7月2日—10日,2006年7月22日—29日,2007年4月9日—16日、6月2日—10日和8月24日—31日,主要采用样线法和访问调查法,前后5次对湖南南岳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表明:该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物种多样性丰富,现已记录两栖爬行动物67种。其中:两栖动物23种,隶属于2目8科,占湖南省已知两栖动物65种的35.38%;爬行动物44种,隶属于3目9科,占湖南省已记录96种爬行动物的45.83%。两栖爬行动物区系属于东洋界华中区东部丘陵平原亚区,有51种为东洋界物种,16种为广布种,无古北界物种分布。建议加强资源监测与保护管理,减少保护区内的人为干扰。  相似文献   

15.
广东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广东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现状,促进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和建设,本研究于2011年3~10月对广东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发现两栖爬行动物共52种,隶属于3目13科.其中两栖纲1目4科14种,爬行纲2目9科38种.该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地理区划属于东洋界华南区闽广沿海亚区,区系组成以东洋界华中区与华南区共有种为主,达41种(占总物种数的78.85%).调查发现1种广东省两栖类动物新记录——长肢林蛙,发现外来入侵物种红耳龟、牛蛙和孟加拉巨蜥.并就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西藏的森林     
西藏自治区是我们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美丽而富饶的边疆,全区海拔平均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誉。青藏高原自晚白垩纪隆起后,特别是第三纪晚期以来大面积、大幅度的持续抬升,对高原本身及其周围的环境带来深刻的影响。为了探索高原隆起的原因和高原隆起后自然环境的变化,研究西藏自然资源的特点及其利用改造的方向和途径,中国科学院组织了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自1973年起在西藏进行了持续4年的考察,对森林植被的考察也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过去缺乏系统的考察和及时的宣传报道,所以一提到西藏,在人们心目中往往会出现严酷的自然条件、连绵的雪山和高原、稀少的森林植被等一系列贫瘠而荒凉的画面。  相似文献   

17.
为掌握湖南排牙山国家森林公园两栖动物及爬行动物物种多样性及区系特征,于2014年7月和2015年8月,通过10条样线对湖南排牙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湖南排牙山国家森林公园现已记录47种两栖、爬行动物,隶属2纲3目14科。其中两栖纲1目6科18种;爬行纲2目9科29种。两栖、爬行动物地理区划上属东洋界华中区西部山地高原亚区,动物区系组成以东洋界物种占明显优势。所记录的两栖、爬行动物中,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种,"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45种,湖南省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2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4种,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10种,中国特有种10种,珍稀濒危动物众多。鉴于湖南排牙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两栖动物及爬行动物物种的多样性、保护性和生存环境的特殊性,应该加强对该地区两栖、爬行动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2011年3月~2012年6月,经多次野外调查及访查,共记录到西双版纳布龙州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74种。其中,两栖类34种,隶属于2目7科;爬行类40种,隶属于3目13科。两栖爬行动物中属国家I级重点保护2种;Ⅱ级重点保护4种。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的有65种;云南特有种8种;西双版纳特有种4种。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两栖爬行动物的多样性丰富,其多样性指数(D)分别为5.305 2和6.745 3。爬行类的DG-F高于两栖类,表明爬行类科属间多样性更高。据此,对该地区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特征、保护措施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2018年1—8月对勐海县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进行本底调查,共记录到两栖爬行动物5目21科92种,其中两栖类38种,隶属于2目7科;爬行类54种,隶属于3目14科;属国家Ⅰ级、Ⅱ级保护动物的分别有2种和5种。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的有81种,云南特有种9种,西双版纳特有种5种。文中对勐海县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地理区系特征和生态类型等进行分析研究,对研究区域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提出栖息地保护和加强宣传等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0.
北京的两栖爬行动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北京两栖爬行动物的区系组成北京的两栖爬行动物并不丰富,因为处于北方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干燥,两栖爬行动物都缺少保温结构和体温调节能力,均属变温动物。为了做好市科委下达《北京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课题,我们在北京地区进行了调查研究,记录到两栖动物5科,8种:爬行动物6科,20种。过去一些专家学者曾报道过的一些种类,我们多年来并没发现,如:无斑雨蛙、乌龟、北京石龙子等9种。另外,大鲵在北京地区曾数次被捕到,但一直未发现它的繁殖地。东方铃蟾只分布在香山、卧佛寺樱桃沟等地,有相当大的一个局部种群。在28种两栖爬行动物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