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考察了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和料水比对发酵棉籽粕黑曲霉固态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得到最大酸溶蛋白含量的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为27.9℃、发酵时间为92.8 h、料液比为1∶0.82,最大酸溶蛋白质含量为11.97%,此时生产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2.
牡丹粕具有较高的潜在利用价值。试验旨在以牡丹籽粕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考察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3个因素对牡丹籽粕总生物碱提取率的影响,得到牡丹籽粕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充分利用牡丹籽粕资源提供一定的依据。结果表明:牡丹籽粕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g/mL),温度70℃,时间4 h。在此条件下,牡丹籽粕中总生物碱提取得率为0.08%;通过正交试验可知,3个因素对试验结果影响大小依次是料液比(A)>提取时间(B)>提取温度(C)。说明牡丹籽粕中含有丰富的生物碱类化合物,在生物碱提取和开发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为今后牡丹籽生物碱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葡萄籽粕是葡萄酒厂的下脚料或是压榨葡萄籽油后的副产品,富含大量的多酚类物质、亚油酸、氨基酸、多种维生素、粗脂肪和微量元素。其中,多酚类物质中原花青素(OPC)为主要物质,具有  相似文献   

4.
葡萄籽粕对鹅营养价值的评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索鹅对葡萄籽粕利用的可行性与效果,首先测定葡萄籽粕常规营养成分的含量,然后选取150日龄健康肉鹅3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各试验组日粮添加的葡萄籽粕比例分别为O、3.00%、6.00%、9.00%、12.00%和15.00%.预试期4d,禁食1d,正试期3d.结果表明:葡萄籽粕的粗纤维含量为48.26%,是一种高纤维饲料.在常规营养成分摄入量基本一致的条件下,葡萄籽粕添加量为9.00%时,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粗纤维的消化率较高;添加量超过9.00%时,其消化率呈下降趋势.氮沉积量、净蛋白利用率和氨态氮浓度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且各组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除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外,其余氨基酸和总氨基酸表观消化率且均以添加量为9.00%时最高,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其余添加量.钙和磷的消化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葡萄籽粕添加量为9.00%时,钙和磷的消化率最高.碱性磷酸酶活性与粗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钙和磷的消化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谷丙转氨酶活性与粗纤维消化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钙和磷的消化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淀粉酶活性与粗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中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钙的消化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由此可知,葡萄籽粕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高纤维饲料,在鹅日粮中采用9.00 %的添加比例时,营养物质的消化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以叶蛋白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不同工艺段多参数联合正交试验,探求碱溶酸沉法提取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叶蛋白在打浆、碱溶、酸沉环节的五个工艺项的较好工艺参数。结果预测出,水料比29︰1、打浆时间0.88min、碱溶pH10.15、酸沉pH3.78、酸沉时间29.12min为较好工艺参数。后续的实测表明,在该系列参数下粗蛋白含量为2.57%的盛花期白三叶鲜草的叶蛋白的提取率达到1.237%,换算成粗蛋白基础的蛋白质提取率为48.12%,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葡萄籽粕在奶牛日粮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葡萄籽粕是葡萄酒厂的下脚料或是压榨葡萄籽油后的副产品,富含大量的多酚类物质、亚油酸、氨基酸、多种维生素、粗脂肪、微量元素。其中多酚类物质中原花青素(OPC)为主要物质,具有超强抗氧化能力。是维生素E的50倍.是维生素C的20倍.它能清除体内过多的自由基,其抗氧化能力已得到国际公认。目前.葡萄籽粕已被广泛应用于饲料中,在奶牛日粮中添加一定的比例.不仅节约了大量的粮食.而且显著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及牛奶品质.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不同水平发酵葡萄籽粕对5~12周龄五龙鹅消化生理、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发酵葡萄籽粕使用效果和适宜添加水平。选用5周龄五龙鹅288只,随机分为6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鹅(公母各占1/2)。对照组(Ⅰ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2%(Ⅱ组)、4%(Ⅲ组)、6%(Ⅳ组)、8%(Ⅴ组)、10%(Ⅵ组)的发酵葡萄籽粕。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Ⅴ组十二指肠和空肠中淀粉酶、胰蛋白酶、胰脂肪酶及胰腺中淀粉酶、胰蛋白酶活性极显著提高(P0.01),Ⅳ组胰腺中胰脂肪酶活性极显著提高(P0.01),Ⅴ组胃蛋白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Ⅳ组肠道中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Ⅴ组肠道中乳酸杆菌数量显著提高(P0.05),Ⅳ、Ⅴ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3)与对照组相比,Ⅳ组肠绒毛高度显著提高(P0.05),Ⅳ组肌层厚度显著提高(P0.05),Ⅴ组隐窝深度极显著降低(P0.01)。4)各组免疫器官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Ⅴ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极显著提高(P0.01);Ⅳ组血清丙二醛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Ⅴ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极显著提高(P0.01)。由此可见,发酵葡萄籽粕能显著提高5~12周龄五龙鹅消化酶活性,优化肠道组织结构,提高鹅的抗氧化能力,对免疫器官指数没有影响。建议饲粮中发酵葡萄籽粕适宜添加水平为6%~8%。  相似文献   

9.
以亚麻籽粕为原料,利用微波法进行脱毒,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考察微波时间、微波功率和微波温度对亚麻籽粕微波脱毒效果的影响。用脱毒后的亚麻籽粕制作酸乳,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考察发酵时间、发酵剂添加量、发酵温度对亚麻籽粕酸乳中氰化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亚麻籽粕最佳脱毒工艺为微波时间60 s、微波功率640 W、微波温度70 ℃,该条件下微波脱毒后亚麻籽粕氰化物含量最低,为14.02 mg/kg;亚麻籽粕酸乳发酵最佳工艺为发酵时间9 h、发酵剂添加量1.50 g/100 mL、发酵温度41 ℃,该条件下亚麻籽粕酸乳氰化物含量最低,为8.45 mg/kg;通过酸乳发酵可以降低亚麻籽粕中氰化物含量。  相似文献   

10.
为了优化棉粕源生物蛋白饲料二元复合发酵工艺参数,试验采用二因子重复设计方法,测定发酵产物中游离棉酚(free gossypol,FG)含量,确定优化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 ZD-3)和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ZD-5)对棉粕源基础底物复合发酵的接种量和接种...  相似文献   

11.
油茶粕膨化加工工艺及设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对油茶籽的利用基本上仅限于榨油,对榨油后剩余茶籽饼粕的利用还很不够,大多直接作清塘剂或肥料使用。经检测分析,油茶饼粕中富含茶皂素、蛋白质、脂肪、淀粉和粗纤维等成分。油茶籽粗蛋白含量在12% ̄18%,蛋白质中含有17种氨基酸成分,其中7种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因此,油茶饼粕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潜在饲料原料。由于油茶饼粕中含有10% ̄15%左右的溶血性茶皂素(Thea saponin),直接投喂对鱼类等水生生物毒害性极强。同时,茶皂素的存在又使饲料味苦且辛辣,因而限制了油茶饼粕在饲料工业上的应用,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而茶皂素在精…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有效合理地开发甘蔗尾叶在饲料行业中的应用价值,并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方法]本试验以新鲜的甘蔗尾叶和菜粕为原料,进行微生物发酵及菜粕混合发酵对甘蔗尾叶营养价值的影响研究.试验分6个组: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试验IV组、试验V组,每组设3个重复.40 d后测定各组青贮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和现场感官评...  相似文献   

13.
为了有效合理地开发甘蔗尾叶在饲料行业中的应用价值,并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本试验以新鲜的甘蔗尾叶和菜粕为原料,进行微生物发酵及菜粕混合发酵对甘蔗尾叶营养价值的影响研究。试验分 6个组: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试验IV组、试验V组,每组设 3 个重复。40d 后测定各组青贮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和现场感官评定。结果表明:(1)试验Ⅱ、Ⅲ、IV、V粗蛋白均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试验Ⅱ组、Ⅲ组较对照组分别提高75.04%、153.95%,试验Ⅲ组较试验1组提高95.70%,试验IV组较试验Ⅱ组提高78.65%,试验IV组较试验Ⅲ组提高33.94%。(2)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Ⅲ组较对照组分别降低12.97%,11.66%,11.49%。(3)生物制剂组的pH 值在3.85-3.97,自然发酵组pH 值在3.95-4.12。(4)添加发酵菌剂和不同梯度的菜粕,都不同程度的提高甘蔗尾叶的 CP,降低甘蔗尾叶的 CF。其中以试验Ⅲ组效果最好,甘蔗尾叶发酵后粗蛋白提高了153.95%,粗纤维降低了12.97%。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研究葡萄籽粕对种鸡产蛋高峰后期生产性能、鸡蛋品质及新城疫抗体水平的影响。选取产蛋率、体重相近,健康状态良好的64周龄罗曼灰父母代种鸡81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7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饲喂葡萄籽粕替代基础日粮中3%、4.5%、6%、7.5%、9%玉米的试验日粮(分别为试验Ⅰ、Ⅱ、Ⅲ、Ⅳ和Ⅴ组)。预试期7 d,正试期30 d。探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葡萄籽粕对种鸡产蛋高峰后期生产性能、鸡蛋品质及新城疫抗体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葡萄籽粕能够明显抑制种鸡产蛋高峰后期生产性能降低,对于日均产蛋量,试验Ⅲ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Ⅰ、Ⅱ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Ⅱ、Ⅲ组产蛋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2.38%、14.76%、18.09%(P<0.05),各试验组蛋鸡的日均采食量、料蛋比及破软蛋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葡萄籽粕处理组鸡蛋的哈氏单位、蛋黄重及蛋壳强度均高于对照组,但随葡萄籽粕添加量的增加没有表现出规律性变化;葡萄籽粕能够降低鸡蛋胆固醇含量(P<0.01);并能够提高种鸡新城疫HI抗体水平(P>0.05)。综上,在种鸡产蛋高峰后期日粮中以葡萄籽粕替代玉米,可提高种鸡生产性能和新城疫抗体效价,改善鸡蛋品质,降低鸡蛋中胆固醇含量,且以替代6%的玉米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葡萄籽中高聚原花青素水解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原花青素平均分子量为指标,醋酸为水解介质,对纯化工艺中所分离的高聚体原花青素(PPC)的水解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80℃下,用50%的醋酸水解提取30min,葡萄籽中提取纯化的高聚体原花青素平均分子量由1831.60下降到1108.80,下降了722.8个单位。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米糠粕中植酸体外降解的最适酶解条件,本试验以植酸降解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研究了植酸酶对米糠粕中植酸降解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3种植酸酶中,植酸酶3对米糠粕中植酸的降解效果最好,酶解pH、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均是影响植酸降解率的极显著因素,酶添加量是影响植酸降解率的显著因素...  相似文献   

17.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大豆肽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脱脂豆粕为原料,采用地衣芽孢杆菌发酵生产大豆肽.研究菌株种龄、种子液接种量和摇床速度对多肽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龄12 h,接种量5%,摇床速度180 r/min最佳.同时,对影响多肽产量的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及豆粕粉加水量3个主要因素用正交试验方法进行优化,正交试验结果发现,该菌株发酵产多肽的最佳条件为温度37℃,发酵时间48 h,加水量94%.优化后该菌株发酵豆粕后的多肽溶液酸性可溶氮含量达到1 384.65μg/mL,水解度DH为23.89%.  相似文献   

18.
油茶粕是油茶籽提油之后的副产物,具有产量大、价格低廉,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常规营养成分,同时含有多种功能性成分的特点,可作为一种优质的非常规饲料原料。然而,油茶粕中茶皂素、粗纤维含量较高,特别是高含量的茶皂素除了会产生抗营养作用外,还会对动物产生溶血作用,这严重限制了油茶粕的饲料化利用。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各种方法来降解油茶粕中的茶皂素,不仅有助于推进其饲料化利用,还可节约常规饲料资源,降低生产成本,缓解我国饲料资源紧缺的压力。因此,本文就油茶粕的营养特点和成分组成、脱毒工艺以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油茶粕的饲料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研究蛋白酶和干酪乳杆菌协同发酵对棉籽粕的营养价值及体外消化率的影响。试验一:以蛋白降解度和小肽含量的指标归一值(OD)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4因素3水平的BBD-RSM试验设计,考察酶解温度、时间、酶添加量、料液比和pH对蛋白酶酶解棉籽粕效果的影响;试验二:将植物乳杆菌和蛋白酶协同发酵48 h,分为3个处理组,即不加植物乳杆菌和酶的棉籽粕(对照组)、酶解棉籽粕、菌酶协同发酵棉籽粕,评定3组棉籽粕的营养成分及进行猪胃肠道体外模拟消化试验。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条件为酶添加量1%、温度40℃、时间8 h、料液比1:4 g/mL、pH 9.0;经过菌酶协同发酵预消化处理之后的棉籽粕与原棉籽粕相比,粗蛋白质、酸溶蛋白以及氨基酸含量有显著提高,粗蛋白质消化率以及干物质消化率也有显著增加。总的来说,蛋白酶与植物乳杆菌协同使用可以更大程度地降解棉籽粕中大分子蛋白,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和利用率,提高非常规蛋白原料棉籽粕在饲料中添加比例,降低饲料成本。  相似文献   

20.
大豆油脂肪酸钙制备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求制备大豆油脂肪酸钙的优化工艺,在复分解法初步研究基础上,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进行了大豆油脂肪酸钙制备工艺参数优化研究,建立了产品得率(Y)与复分解反应温度(X1)、用水量(X2)、超盐量(X3)之间关系的回归方程,即Y=91.48287+1.13938X1+1.82739X2+1.69316X3-1.77741X12-1.91710X22-1.52456X32+0.84250X1X2。从模型推知,当复分解反应温度为64.57℃、用水量为油重的7.58倍、超盐量为12.78%时,得率得到最大值92.74%。验证结果与模型值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