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沙棘是黄土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掌握其遗传改良和繁殖栽培研究进展对沙棘资源建设具有指导意义。由于沙棘是多用途树种,因此其遗传改良涉及多个性状、栽培模式也因造林目的不同而异。近年来,通过以选为主以及选、引、育兼顾的系统遗传改良,获得了许多果实大、产量高、无棘刺的优良品种,同时在良种的繁殖和栽培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今后,应加强生长性状和雄株的遗传改良、积极开展造林模式以及现有林分改造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玉米生产在粮食作物中占有重要位置,但受传统种植模式和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制约着玉米生产水平的提升,结合贵州复杂耕地条件和多样化气候区域,从耕、种、收主要环节,探讨玉米机械化生产技术及机具的选择,并提出提升玉米机械化生产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玉米收获机技术及应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在我国的粮食种植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玉米生产的机械化作业程度和质量直接关系到玉米的最终产量。因此,通过分析和研究现阶段的玉米收获机关键技术,积极总结玉米机械化收获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玉米生产向更科学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玉米高产群体构建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玉米高产群体构建过程中,玉米种质资源更新对产量的贡献率为50%~60%,种植密度调整等栽培措施、氮肥的合理施用等养分供给措施也是提升玉米群体产量的重要途径。我国春玉米产量纪录为22756.65kg/hm2。肥料、种植密度等栽培高产栽培管理措施的对玉米产量提升的贡献率为40%~50%。将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的增产途径和栽培调控作为主攻方向,提高玉米群体生产能力,突破群体库容限制,进行群体功能性挖潜,实现玉米群体结构和个体功能协同增益。文章主要分析了国内外高产群体构建技术发展动态和机理,总结玉米高产群体构建技术概念和主要技术原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区域生态特性的高产群体构建技术研究方向,旨在经过全方位的研究与普及应用后,达到玉米生产结构性挖潜,从而促进我国区域玉米生产持续增效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本研究以乐山27个白玉米地方种质为研究对象,测定株高、穗位高、茎粗、穗长、秃尖、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叶长、叶宽、雄花长、雄花分枝数、穗粒重、百粒重,对其遗传差异进行初步评价,对各农艺经济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并将27个种质进行聚类。结果表明:27个白玉米地方种质农艺性状差异很大,其中秃尖长、雄花分枝数及穗粒重差异最大;各性状之间存在不同的相关性,其中穗  相似文献   

6.
正一、玉米生产机械化现状海门市地处江苏省东南沿海,玉米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小麦。2013年玉米种植面积约为25万亩左右,其中春玉米约19万亩,夏秋玉米约6万亩,种植的品种主要为苏玉、中江玉、中糯和京科糯系列。耕作模式以间套作为主,占比在70%左右。玉米收获又分为收干玉米与收青玉米两类,其中收干玉米面积约24万亩,收青玉米面积约1万亩,青玉米是海门市特色四青  相似文献   

7.
玉米是安阳市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达330万亩。而玉米的机械化播种面积仅140余万亩,占全市玉米种植面积的42%,远远低于周边地区的机械化播种水平。玉米种植大部分还采用传统的人工点种方式,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为了改变人工点种的种植方式,全面提升全市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2012年安阳市农机推广站引进农哈哈玉米免耕深松全层施肥精量播种机在安阳县庞家湾、内黄县  相似文献   

8.
玉米联合收获机经过近几年的开发研制,技术上基本成熟,购买基础也已具备,机型型谱较为合理,再加上宣传,推广工作,必将引起玉米机械收获高潮的到来!  相似文献   

9.
基于遗传组合网络的玉米品种识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计算机视觉技术对玉米品种的识别率,研究基于遗传组合神经网络的玉米品种识别方法。利用自制的动态计算机视觉系统,获取了4种具有代表性的西南地区杂交玉米种子图像,提取了8个形态特征参数和6个颜色特征参数。针对玉米品种识别特点,设计了由4个子网络组成的遗传算法优化的径向基函数组合网络,并优选了特征参数组合,优化了网络参数。经验证对比试验表明,本方法识别率可达95%,优于其它识别方法,切实提高了玉米品种识别率。  相似文献   

10.
11.
为了提高玉米的广谱抗病性,从拟南芥中克隆NPR1基因,构建以bar基因为筛选标记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1-NPR1,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pCAMBIA3301-NPR1转入玉米自交系‘H99’的愈伤组织中,用含10mg/mL草胺磷的筛选培养基进行筛选,共获得34株再生植株;经过PCR和RT-PCR鉴定,得到14株RT-PCR阳性植株。结果表明,NPR1基因在玉米中得到表达。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泗水县农机局在取得小麦机收跨区作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县开展了玉米机收、秸秆还田的跨区作业专项调查活动。通过对农机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全面调研分析,拟定了本县开展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和跨区作业的实施意见,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措施和建议。本刊特予刊载。供同行们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3.
玉米秸秆具有产量大、资源利用价值高等优点,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剩余资源。对于玉米秸秆的回收再利用,近年来国家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现阶段我国的秸秆回收在动力机械种类、回收方式等方面都初见成效,但在机械匹配、政策激励、交易途经等方面仍需进一步的完善与提升。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的玉米种植技术基础上,为提高秸秆利用率和优化玉米生产方式,玉米的免耕播种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普及与推广。通过对现阶段玉米免耕播种技术实施情况及存在问题分析,说明了免耕播种机械技术的优化和提升方向。  相似文献   

15.
今年九月,河南省焦作市农机推广站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分别到沁阳、孟州、温县对山东玉丰、向农、河北石家庄农机厂等企业生产的玉米联合收获机的使用情况进行了随机抽查,结果显示机具所产生了不同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人民生活和农产品加工领域都占据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农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玉米收获基本上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劳动生产效率,但我们也应认识到,我国的玉米收获技术在结构和技术使用方面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通过介绍和分析玉米收获机械的结构特点,说明了玉米收获机械的改良方向。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利用59对SSR引物对吉853、黄早四、自330等8份玉米自交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吉853和黄早四之间的遗传相似性最大(GS=0.71),与自330有较大的遗传差异(GS=0.55)。黄早四和自330在吉853中的等位基因流向分为4种类型,第1种是3个自交系带型均相同,占26.67%,属于未发生重组位点;第2种是来自黄早四的等位基因,占33.33%;第3种是来自自330的等位基因,只占11.67%;第4种是与黄早四和自330均不同的带型,属变异重组的位点,占28.33%,且有集中分布的趋势,主要集中于4个区段(Bin2.0-Bin2.03、Bin3.02-Bin3.05、Bin5.01-Bin5.04和Bin8.08),这些重组变异也大大丰富了吉853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证明了在二环选系重组过程中也会发生相当程度的变异,表明二环选系在今后依然是玉米育种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 为加快玉米生产机械化步伐,加大玉米机械化收获机具的推广力度,进一步提高玉米联合收获机的适用性和可靠性,河北省农机部门在2003年秋收作业期间,对全省范围内享受国家补贴的玉米联合收获机进行了作业跟踪调查。  相似文献   

19.
玉米是内蒙古自治区主栽农作物之一,突破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中机械化收获的瓶颈,迫在眉睫。实现玉米机械化收获成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牧民增产增收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