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氨基酸对少孢节丛孢菌产生捕食器的影响,在少孢节丛孢菌的基础,菌丝生长的不同时期将浓度为0.5、0.05、0.005 g.L-1的不同氨基酸溶液均匀加入CMA培养基,观察捕食器的产生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种类氨基酸对少孢节丛孢菌产生捕食器的影响不同,其中以浓度为0.05 g.L-1的L-苯丙氨酸、L-蛋氨酸、DL-缬氨酸的诱导效果较好;DL-苯丙氨酸、L-苏氨酸、L-异亮氨酸、L-亮氨酸、DL-亮氨酸、L-色氨酸和L-缬氨酸属于中等;L-赖氨酸、L-谷氨酸和L-组氨酸溶液效果较差。新生菌丝对氨基酸刺激比较敏感,易产生捕食器;与线虫诱导产生的捕食器相比,氨基酸诱导产生的捕食器对虫体的捕食能力无明显变化,可见少孢节丛孢菌在没有线虫诱导的情况下,加入一定浓度某些种类的氨基酸同样可以产生捕食器,并能捕食线虫幼虫。这为深入开展对捕食线虫性真菌生化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捕食线虫件真菌--少孢节丛孢菌(Arthrobotrys oligospora)捕食器表面聚合物的生化性质与作用.用5 mol·L-1 LiCl的表面聚合物提取液提取位于捕食器表面的这类物质,进而测定其中蛋白质的含量与酶的活性,并详细研究了温度、pH、化学试剂和蛋白酶抑制剂对其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不同来源的表面聚合物[表面聚合物(T+)与表面聚合物(T-)]最适温度均为65℃,前者最适pH为7.0,后者最适pH范围为6.5~7.5,且前者大相对分子质量蛋白质的浓度相对后者要高;同时还首次在含捕食器菌丝提取到的表面聚合物中检测到了蛋白酶、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通过研究初步了解了存在于捕食器表面并参与捕食过程的蛋白质类物质的相关化学性质,间接证实了上述物质可能在捕食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为今后深入开展对捕食线虫性真菌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3.
在家畜寄生性线虫的生物控制中,利用带线虫真菌——少孢节丛胞菌在侵染线虫过程中分泌的胞外蛋白酶,固定线虫并降解其体壁已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近年来,国外学者主要研究了杀践虫真菌胞外蛋白酶.特别是对少孢节丛孢简胞外丝氨酸蛋白酶基因PⅡ的分离、测序分析、诱导和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该蚤白酶基因克隆和异源表达进行了研究。笔者对杀线虫真菌少胞节丛孢菌的研究进展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2000年新疆畜牧科学院从丹麦皇家农业和兽医大学引进了Duddingtonia flagrans菌株,经过3年多的研究,对该真菌进行了实验室驯化、基础培养、生物学特性和体内外捕杀新疆牛羊胃肠道线虫的效果检测。结果表明该真菌具有与国外研究一致的良好的生物防治效果。嗜线虫真菌D.flagrans经培养后产生大量的厚垣孢子能通过动物的胃肠道不被消化而随粪便一起排出体外,在适宜条件下该厚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捕食线虫性真菌的分离与鉴定为家畜寄生线虫病防治的工作者提供更多候选菌种。方法:采用玻片法、琼脂块法,观察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形状并测其大小,从而进行形态学鉴定。结果:分生孢子无色,长椭圆形,1个分隔。分生孢子梗无色,直立,不分枝,8~11个分隔,顶端形成烛台状分枝,在短而小的齿梗上产生3~12个分生孢子,稀疏,呈头状排列,厚垣孢子黄色,球形或椭圆形,单生或串生,直径14~22μm,一般在培养20 d后形成。捕食器为粘性网。最终鉴定为弯孢节从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嗜线虫真菌Duddingtonia flagrans长期保存以及复苏后生物学活性测定技术。方法分别将菌株置4℃、-25℃和液氮保存,定期进行菌落生长速度、厚垣孢子生成时间以及捕杀绵羊粪便中感染性幼虫活性测定。结果4℃保存15个月、-25℃保存30个月以及液氮保存5年对该菌生长和捕杀感染性幼虫能力无明显影响。结论嗜线虫真菌D.flagrans具有较高的生物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新疆地区捕食线虫性真菌的生物活性,本实验采用玉米粉琼脂培养基(CMA)培养分离自新疆不同地区的捕食线虫性真菌,通过对分离株纯培养物的形态学观察和18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4株少孢节丛孢菌,分别命名为XA3、XA6、XD1和XD4。18S rDNA基因遗传进化分析表明,XA3、XA6、XD1和XD4新疆分离株之间同源性较高,与GenBank登录的少孢节丛孢菌CBS289.82株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9.6%、99.5%、99.1%和98.9%,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捕食线虫活性测定试验表明,4个分离株在CMA中的捕食率为92.8%~97.6%;体外对绵羊粪便中线虫幼虫的捕食率为90.7%~95.4%,均具有很强的捕食活性。本研究为研究绵羊消化道线虫生物防控制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试验研究了11种氨基酸在玉米粉琼脂培养基上对捕食线虫性真菌——少孢节丛孢(Arthrobotrys oligospora)产生捕食器及对线虫第3期幼虫捕食睛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基酸可以诱导少孢节丛孢菌产生捕食器,且不同种类氨基酸对其产生捕食器的影响表现不同,各个浓度之间差异明显,其中以浓度为0.05g/L的L-苯丙氨酸(L—Phe)、L-蛋氨酸(L—Met)、DL-缬氨酸(DL—Val)的诱导效果较好;L-苏氨酸(L—Thr)、L-异亮氨酸(L—Leu)、L-亮氨酸(L—Leu)、L-色氨酸(L—Trp)和L-缬氨酸(L—Val)属于中等;L-赖氨酸(L—Lys)、L-谷氨酸(L—Gin)和L-组氨酸(L—His)表现较差。于菌丝生长初期、中期、后期分别加入氨基酸时,不同时期捕食器的产生差异也较为显著,生长初期和生长中期加入氨基酸的试验组捕食器产生良好;前者又明显好于后者。上述现象提示,少孢节丛孢茵在没有线虫诱导的情况下,加入一定浓度的某些种类氨基酸,同样可以刺激其产生大量捕食器。而且捕食情况表明这些捕食器与线虫诱导刺激产生的捕食器一样,完全可以捕食线虫幼虫。  相似文献   

9.
对捕食线虫性真菌——少孢节丛孢菌(Arthrobotrys oligospora)菌株体外粪便捕杀马寄生性线虫幼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株可以在体外粪便中发育并发挥其捕食作用。在实验室条件下,其对寄生性线虫第一、二期幼虫的作用与对第三期幼虫的作用相比较.捕获致死速度快。菌株对马粪便中线虫幼虫的杀虫率高达98.7%;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而且加入粪便的分生孢子数量在达到一定阈值后,再加入分生孢子,则杀虫率不再增加。此结论对捕食线虫性真菌今后临床的应用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捕食线虫性真菌-少孢节丛孢菌理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捕食线虫性真菌一少孢节丛孢菌(Arthrobotrys oligospora)的染色特性、分生孢子对外界理化因素的抵抗力以及菌丝对线虫第三期幼虫的吸引作用等。结果表明少孢节丛孢菌用革兰氏、瑞氏、姬姆萨氏液染色都能很好的着色;分生孢子对高温敏感,对抗生素不敏感,高浓度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能杀死分生孢子:但分生孢子耐低温,因此可用低温冷冻法保存捕食线虫性真菌分生孢子,其方法简便易行。首次解决了国内外在捕食线虫性真菌菌种保存中的难题。研究显示菌丝对线虫第三期幼虫无明显吸引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兽医学报》2017,(8):1512-1516
通过在含有0.05%琼脂粉的沙氏葡萄糖肉汤培养基中培养少孢节丛孢菌(Arthrobotrys oligospora)再转接到玉米粒培养基的方法,对少孢节丛孢菌分生孢子进行培养。在不同时间点,将培养好的分生孢子从培养基上洗脱并进行计数,然后制成冻干制剂,并观察其复苏情况,从而为少孢节丛孢菌冻干制剂的临床应用提供基础数据。结果显示:通过对少孢节丛孢菌冻干制剂在萌发率、生长率和捕食率三方面的复苏情况观察,少孢节丛孢菌冻干后的分生孢子在接种后4d,萌发率达到最大值79.5%,平均生长率为3.4mm/d,加入虫体后7d捕食率最高,为95.8%,平均每天捕食率为74.0%;少孢节丛孢菌冻干制剂在平均生长率和捕食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1)。结果表明,冻干制剂材料易得,方法简单易行,复苏效果良好,进一步优化后将具有产业化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节丛孢属食线虫真菌对体外奥斯特线虫幼虫的捕食效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在国内首次报道了几株节丛孢菌食线虫真菌(5株寡节丛孢菌和2株葡萄串状节丛孢菌)在体外对山羊奥斯特线虫第3期幼虫的捕食效果。结果表明:7株真菌对奥斯特线虫幼虫的捕获率分别在75.0% ̄96.4%之间,具有较高的捕杀线虫能力,食线虫真菌对线虫的作用方式主要是通过在线虫周围形成菌网。  相似文献   

13.
寄生于中国马属动物的圆形线虫(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寄生于我国马属动物的七种圆形线虫,它们是:Craterostomum mucronature(Ihle,1920),Gyalocephalus capitatus Looss,1900,Cylicocgclus radiatum(Looss,1900),C.brevicapsulatum(Ihle,1920),Cylicodontophorus bicoronatum(Looss,1900),C.euproctus(Boulenger,1917),和Schulzitrichonema asymmetricum(Theiler,1923).  相似文献   

14.
嗜线虫真菌中Duddingtonia flagrans培养性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嗜线虫真菌中Duddingtonia flagrans在不同生长环境中的培养特性.选择普通琼脂培养基(WA)、玉米琼脂培养基(CMA)、马铃薯琼脂培养基(PA)和面粉琼脂培养基(FA)4种不同培养基培养,结果表明,在WA中真菌生长速度最快,在PA中产孢量最多.从应用的角度考虑,PA为最佳培养基;以10~35 C每隔5℃设置7种不同温度组培养,结果表明,10℃和35℃时不生长,25℃和30℃时菌丝生长率较高,产孢量较多,其中以30℃培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试验了捕食线虫性真菌——少孢节丛孢菌(Arthrobotrys oligospora)孢子批量培养技术、孢子通过兔消化道后的活力及其对绵羊消化液的体外耐受力。结果表明,少孢节丛孢菌孢子最适合以玉米粒为基质批量培养;少孢节丛孢菌的孢子在通过兔消化道后,可以保持存活;并且在体外对绵羊瘤胃液、真胃液、十二指肠液有一定的耐受力。  相似文献   

16.
为获取理想的生物防治捕食线虫性真菌菌株,达到利用自然天敌有效控制家畜寄生性线虫病的目的,作者利用低能氮离子注入诱变捕食线虫性真菌——少孢节丛胞菌(Arthrobotrys oligospora)的分生孢子,测定分生孢子萌发后菌丝的生长速度、产孢能力及菌株对线虫幼虫的捕食率,筛选正突变株。结果表明,低能氮离子束具有诱变少孢节丛孢菌的潜能,诱变后的1株少孢节丛孢菌的生长速度、产孢量和对线虫幼虫的捕食率呈现出了正突变效果。  相似文献   

17.
对捕食线虫性真菌——少孢节丛孢菌(Arthrobotrys oligospora)菌株进行了临床杀家畜寄生性线虫幼虫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培养的少孢节丛孢菌分生孢子经口饲喂动物后,对粪便中线虫幼虫的杀虫率分别可达96.3%(羊)、96.5%(牛)和97.4%(马)。说明少孢节丛孢菌菌株分生孢子可通过家畜消化道,并保持了其捕食寄生性线虫的能力。研究结果为捕食线虫性真菌的临床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8.
捕食线虫性真菌——少孢节丛孢菌CIMH1株捕食特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研究首次对国内土壤中分离出的捕食线虫性真菌—少孢节丛孢菌CIMH1株(Arthrobotrysoligosporastrain:CIMH1)捕食马线虫第3期幼虫的活性、效力及杀虫机理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菌株生长环境对其捕食活性有很大影响。在20℃、有氧条件、玉米粉浓度相对较低(0.4g/L)、菌丝生长较稀疏的CMA培养基中,捕食活性最佳。捕食线虫时,在虫体运动刺激及虫体内部某些物质诱导下,菌株会产生一些特殊捕食性结构,如粘性菌丝(Stickybranches)、粘性菌环(Stickyrings)和粘性菌网(Stickynetworks)等。通过这些功能性构造,菌株将线虫捕获并杀死消化。少孢节丛孢菌CIMH1株在最佳条件下,对马线虫第3期幼虫的平均捕食效力为78.15±3.8%。  相似文献   

19.
少孢节丛孢菌的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相似文献   

20.
观察了捕食线虫性真菌——少孢节丛孢菌的超微结构,以探讨捕食线虫性真菌的杀虫机理。结果显示,少孢节丛孢菌属于隔膜类真菌,隔膜中央有孔,菌丝细胞一般呈长形竹节状;菌株的捕食器为黏性菌环和菌网,形成捕食器的菌丝细胞结构不同于一般的营养菌丝,胞质中含有许多电子密集体,呈大小不等的黑色类圆形颗粒状,多数排列在捕食器菌丝细胞的边缘区域,这是捕食线虫性真菌捕食器菌丝细胞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