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云南省怒江州独龙牛毕氏肠微孢子虫感染情况,从怒江州的鸠门当、古泉村、亚左洛村、茨开镇、独龙江乡分四个季度(春、夏、秋、冬)采集独龙牛粪便样本1129份,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毕氏肠微孢子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所调查地区独龙牛毕氏肠微孢子虫总感染率为1.68%(19/1129);各地点之间感染率差异显著(P<0.05),以独龙江乡感染率最高;4个季度中夏季感染率最高3.26%(9/276),春、秋和冬感染率分别为1.10%(3/272)、1.28%(4/312)和1.12%(3/269),但差异不显著(P>0.05)。序列分析发现,在19个阳性样本中成功鉴定出4种已知基因型(EbpC、BEB4、CHN3和CHN4)及2种新基因型(YNNJ1和YNNJ2),丰富了毕氏肠微孢子虫基因型数据。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所得6种基因型均为人兽共患基因型,提示怒江州独龙牛毕氏肠微孢子虫存在人兽互传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2.
为了掌握长春地区梅花鹿毕氏肠微孢子虫(Enterocytozoon bieneusi)的感染率及基因型种类的分布情况,探究其在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源由,本研究于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采集长春地区8个养殖场共计538份梅花鹿粪便样品进行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基因型分析,经PCR鉴定,测序分析、序列拼接比对以及系统进化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长春地区梅花鹿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感染率为17.84%(96/538),不同养殖场的感染率为0~47.96%;研究共发现14种基因型(BEB6、EbpC、Ⅰ、JLD-Ⅲ、JLD-Ⅸ、JLD-ⅩⅤ、JLD-ⅩⅥ、JLD-ⅩⅦ、JLD-ⅩⅧ、JLD-ⅩⅨ、JLD-ⅩⅩ、JLD-ⅩⅪ、JLD-ⅩⅫ和JLD-ⅩⅩⅢ),其中BEB6为优势基因型。应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方法,选择MS1、MS3、MS4以及MS7位点对毕氏肠微孢子虫阳性样本进行多态性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在96份阳性样品中,共有16份阳性分离株在至少2个位点同时扩增成功,形成10个多位点基因型(multilocus genotypes,MLGs),相同的基因型之间存在不同亚型,表明长春地区梅花鹿毕氏肠微孢子虫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长春地区梅花鹿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流行病情况及基因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不仅为梅花鹿毕氏肠微孢子虫防控提供科学依据,也为防控毕氏微孢子虫在人和动物间的传播提供基础数据,对保障公共卫生与健康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湖南省部分地区中华竹鼠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感染情况,从湖南省4个市的6个养殖场共采集中华竹鼠新鲜粪便样品480份,利用小亚基核糖体RNA(SSU rRNA)基因的套式PCR对这些样品中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感染率和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25份粪便样品存在毕氏肠微孢子虫感染,总感染率为5.2%,除吉首市的中华竹鼠未检出阳性外,其余各采样点及各年龄段的中华竹鼠均有毕氏肠微孢子虫感染,但感染率差异不显著(P0.05);进一步序列分析发现,所检测的中华竹鼠毕氏肠微孢子虫存在2种SSU rRNA基因型(Type 1和Type 2),其中Type 1为优势基因型;多位点序列分析发现,在MS1、MS3、MS7基因位点分别有7、1、14份样品成功扩增,呈现7、1、4个单倍型。本研究结果将为湖南省部分地区中华竹鼠微孢子虫病的防控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
《中国兽医学报》2019,(9):1788-1793
采集了青海省和陕西省部分地区共计450份藏香猪新鲜粪便样品,基于小亚基核糖体RNA基因(small-subunit ribosomal RNA,SSU rRNA)的巢式PCR检测样品中毕氏肠微孢子虫(Enterocytozoon bieneusi)的感染情况,并分析其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218份样品感染了毕氏肠微孢子虫,总感染率为48.4%(218/450);青海省所调查藏香猪的毕氏肠微孢子虫感染率为65.8%(154/234),显著高于陕西省的感染率29.6%(64/216)(P0.001);4个年龄段间藏香猪毕氏肠微孢子虫感染率差异显著(P0.001),其中哺乳仔猪感染率最高(92.7%),而成年猪感染率最低(9.2%)。序列分析发现,藏香猪存在5个SSU rRNA基因型(Type 1~Type 5),其中Type 1为优势基因型。对218份毕氏肠微孢子虫阳性分离株的多位点序列分型发现,分别有59,26,9和99份样品在MS1、MS3、MS4和MS7基因位点成功扩增,呈现18,4,4和4种单倍型,基于MS1、MS3和MS4等3个基因位点共形成6种多位点基因型(multi-locus genotypes,MLGs)。  相似文献   

5.
为了调查江苏省和云南省部分地区山羊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感染情况和基因型,从江苏4个地区和云南9个地区羊场采集282份山羊新鲜粪样,提取基因组DNA,采用基于毕氏肠微孢子虫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的特异套式PCR方法进行检测,对阳性扩增产物进行克隆、测序分析,以确定其基因型。结果显示,仅在云南昆明、江苏镇江和宿迁地区的山羊粪样中检出毕氏肠微孢子虫,各地区的感染率为0~22.7%。总感染率为2.8%(8/282),江苏感染率为6.3%(6/94),云南感染率为1.1%(2/188)。不同月龄羊间感染率差异不显著(P>0.05)。阳性扩增产物经克隆、测序分析,共获得2个基因型CHG1(n=3)和CHG3(n=5),进化树分析显示2个基因型均属Group 2亚群,无人畜共患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动物园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本试验采集了来自贵阳和北京动物园33种动物,共150份粪便样品。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离心沉淀法富集虫卵和卵囊进行显微镜检查;基于隐孢子虫、芽囊原虫、毕氏肠微孢子虫和十二指肠贾第虫的特异性基因位点对人兽共患原虫进行PCR检测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动物园动物寄生虫总感染率为64.0%。显微镜检查出的寄生虫包括毛首线虫(20.0%)、细颈线虫(2.7%)、艾美耳球虫(14.7%)和其他线虫(25.3%)。PCR检测4种肠道原虫的感染率分别为:隐孢子虫1.3%、毕氏肠微孢子虫8.7%、十二指肠贾第虫12.0%和芽囊原虫32.0%。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存在2种隐孢子虫虫种(安氏隐孢子虫和泛在隐孢子虫);7种毕氏肠微孢子虫基因型(SC02、BEB6、Type IV、PigEBITS 7、Peru8、PtEb IX和D);2种十二指肠贾第虫基因型(B和E);8种芽囊原虫基因亚型(ST1、ST2、ST3、ST5、ST8、ST10、ST13和ST14)。结果表明,贵州和北京动物园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非常普遍,并且存在多种人兽共患虫种和基因型。做好动物园寄生虫病的防控不...  相似文献   

7.
《中国兽医学报》2016,(5):790-794
为了评估秦岭地区珍稀野生动物的毕氏肠微孢子虫(Enterocytozoon bieneusi)的人兽共患风险,本研究采用PCR技术和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对秦岭地区5种珍稀动物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感染情况及基因型/亚型进行了分析。在采集的22份新鲜粪便中检测到7个阳性分离株,其中斑羚源5个,长颈鹿源1个,麂子源1个。基于ITS位点基因分型发现所有分离株均为人兽共患基因型,包括6个已报道的基因型D和1个尚未报道的D-new。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发现秦岭地区珍稀野生动物的毕氏肠微孢子虫存在遗传多样性,7个分离株在MS1、MS3、MS4和MS7位点分别有3、1、2、2个亚型。  相似文献   

8.
毕氏肠微孢子虫是一种引起人和动物腹泻的常见病原体,可通过食物和水源传播,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根据系统进化分析,已鉴定出近300个毕氏肠微孢子虫基因型,分为9个组群,组群1中的基因型大多数具有潜在人兽共患性;组群2~8中的基因型多数具有宿主特异性,部分也可感染人。研究表明,马属动物可感染37个毕氏肠微孢子虫基因型,具有一定人兽共患风险。论文就近年来感染马属动物的毕氏肠微孢子虫基因型、人兽共患风险、流行情况和致病性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四川部分地区不同养殖模式下成年山羊隐孢子虫的感染差异以及感染虫种基因型,分别采集了规模化养殖模式和散养模式各6个养殖场共342份新鲜粪便,采用改良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处理后提取粪便DNA,经套式PCR扩增18S rRNA基因,产物测序后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采样地区山羊隐孢子虫总感染率为4.7%,12个养殖场中4个养殖场(名山、纳溪、邻水和双流)存在隐孢子虫感染,感染率2.5%~19.2%,且4个隐孢子虫感染阳性场均为散养模式。序列分析表明,感染虫种为肖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xiaoi)和猪隐孢子虫(C.suis),并以肖氏隐孢子虫为主(68.7%)。本试验初步表明,规模化养殖模式和散养模式下山羊隐孢子虫感染存在差异(P0.01);首次在成年山羊中检出猪隐孢子虫虫种,序列分析表明所获得的猪隐孢子虫序列与人源猪隐孢子虫序列完全一致,提示此次分离的羊源猪隐孢子虫为人兽共患隐孢子虫种。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元江县部分山羊肠道寄生虫感染状况,采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结合麦克马斯特氏法,对该县2个采样点6个不同养殖场中采集的168份山羊粪样进行了寄生虫检测及阳性粪样虫卵计数,并采用巢氏PCR方法对粪样中毕氏肠微孢子虫、芽囊原虫和隐孢子虫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地区山羊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44.64%,以线虫和球虫感染为主,球...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云南省荷斯坦牛和奶水牛犬新孢子虫感染情况,本研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血清样品进行犬新孢子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68份荷斯坦牛血清样品中,抗体阳性7份,阳性率10.3%,2份可疑;106份奶水牛血清样品中,未检出抗体阳性血清,2份可疑.检测结果表明,云南省荷斯坦牛存在犬新孢子虫感染,奶水牛可能存在犬新孢子虫感染.  相似文献   

12.
陕西部分地区秦川牛断奶后犊牛隐孢子虫感染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陕西部分地区秦川牛断奶后犊牛隐孢子虫感染率及其种类分布,本试验从杨凌和宝鸡3个秦川牛场采集了113份3~6月龄的犊牛粪便样品,基于隐孢子虫18SrRNA基因位点对其进行PCR检测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隐孢子虫总感染率为16.8%(19/113),各养殖场的隐孢子虫感染率差异不显著(P0.05);种类鉴定发现了3种隐孢子虫,分别为安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andersoni)、瑞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ryanae)和牛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bovis),其中安氏隐孢子虫为优势虫种,广泛分布于各个养殖场。这些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地区的秦川牛断奶后犊牛隐孢子虫感染比较普遍,且种类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牛TLR4基因多态性与抗蜱能力的关系,以正在杂交育种的BMY牛和其亲本婆罗门牛、红安格斯牛共103头牛为研究对象,在人工草场全放牧条件下测定微小牛蜱的感染量和静脉血组胺浓度,并以64头中国荷斯坦牛和加系西门塔尔牛(Simmental)为对比,利用PCR-SSCP扩增228bp的目的片段,检测TLR4的多态性,结果发现了535(A/C)、546(T/C)、605(T/A)、618(G/C)4个SNPS;中国荷斯坦牛和加系西门塔尔牛有A等位基因,红安格斯牛有A、B两个等位基因和AA、AB两种基因型,BMY牛和婆罗门牛有A、B、C三个等位基因和AA、AB、BB、BC四种基因型。牛血液组胺浓度与微小牛蜱的感染量呈负相关,其中BMY牛的相关性极显著(P0.01);BB基因型的牛感染蜱的量显著低于AA基因型,静脉血组胺浓度显著高于BB型(P0.05);TLR4基因突变可影响牛血液组胺浓度和微小牛蜱感染而引起的全身免疫反应水平,B等位基因可作为婆罗门杂交牛抗蜱选育的分子标记。BMY牛的抗蜱选育已经获得进展。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中国荷斯坦牛TLR6基因的多态性,确定其等位基因数以及核苷酸变异位点,探讨其遗传特性,采用PCR-SSCP技术对303头荷斯坦牛的TLR6基因进行了遗传多态性检测。结果表明:TLR6基因在扩增区域的209 bp处发生G→A的错义突变,导致TLR6蛋白中第70位天冬氨酸(Asp)变为天冬酰胺(Asn),并产生AA、BB、AB三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214 5、0.122 1和0.663 4,经χ~2适合性检验,荷斯坦牛在该位点偏离了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说明中国荷斯坦牛TLR6基因多态性丰富,该位点可以作为荷斯坦牛抗病育种的分子标记位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从荷斯坦牛肌内脂肪沉积相关基因的研究入手,主要阐述荷斯坦牛大理石纹的影响因素,去势对荷斯坦牛肉品质(大理石纹和牛肉嫩度)影响及营养(营养浓度和维生素A成分)调控对荷斯坦阉牛肌内脂肪沉积的影响展开综述,以期为利用荷斯坦阉牛生产大理石纹牛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确定导致犊牛腹泻的寄生原虫种类及分子学特性,利用基于隐孢子虫核糖体小亚基RNA、蓝氏贾第虫β-贾第素和毕氏肠微孢子虫内转录间隔区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腹泻犊牛的粪便样品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引起犊牛腹泻的寄生原虫包括微小隐孢子虫、安氏隐孢子虫、瑞氏隐孢子虫、E型蓝氏贾第虫和多种基因型的毕氏肠微孢子虫,并且存在多种原虫混合感染。说明原虫是引起犊牛腹泻的重要病原,畜牧业临床中应加强原虫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17.
A2乳制品对特殊体质人群和婴幼儿的作用逐渐被广大消费群体认可。为筛选A2纯合基因型荷斯坦牛,组建河北省A2纯合基因型荷斯坦牛育种核心群,通过A2型奶牛群体选育技术研究,逐渐扩增A2纯合基因型荷斯坦牛群体规模。本研究从河北省两个规模奶牛场共选取11 785头荷斯坦牛(样品合格率99.41%),通过采集尾根牛毛,提取DNA,使用MassARRAY质谱技术对DNA进行检测、分型。结果表明:A1纯合基因型荷斯坦牛占16.13%,A2纯合基因型荷斯坦牛占36.01%,A1A2杂合基因型荷斯坦牛占47.86%,A2型等位基因频率为59.94%。河北省荷斯坦牛具备选育A2纯合基因型奶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新疆北疆地区奶牛养殖场犊牛球虫的感染情况,对昌吉、石河子、奎屯地区6个大型奶牛养殖场1岁龄以内荷斯坦犊牛的球虫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犊牛球虫总感染率达到35.55%,其中0~6月龄犊牛平均感染率达42.25%,7~12月龄犊牛平均感染率达21.74%。经虫种鉴定,共鉴定出5种艾美耳属球虫,分别是邱氏艾美耳球虫(E.zurnii)、牛艾美耳球虫(E.bovi)、椭圆艾美耳球虫(E.ellipsoidall)、柱状艾美耳球虫(E.cylindrica)、亚球形艾美耳球虫(E.subspherica),其中邱氏艾美耳球虫、椭圆艾美尔球虫和牛艾美耳球虫为优势种。本次调查为新疆北疆地区犊牛球虫病的科学防控提供了流行病学资料。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秋冬季腹泻的荷斯坦牛为研究对象进行采样,应用轮状病毒单克隆抗体检测其抗原,以检测粪便中的轮状病毒,探讨荷斯坦牛轮状病毒检测的临床价值及本地轮状病毒在不同年龄段荷斯坦牛中的流行情况。结果表明,2月龄以内的犊牛阳性率最高(45%),其次是3~6月龄和6月龄以上的奶牛,分别为36%和17%。表明本地荷斯坦牛轮状病毒感染已普遍存在,主要集中在6月龄以内的犊牛,6月龄以上的奶牛感染率较低。本试验为该地区今后荷斯坦牛轮状病毒的临床检测及其流行病学调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河南省中牟地区隐孢子虫、贾第虫病感染情况,本研究采用离心沉淀法、卢戈氏碘液染色法和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对该地区5个奶牛养殖场共432份新鲜粪便样本进行检查。结果显示,隐孢子虫、贾第虫的感染率分别为6.7%和7.9%,且感染率均呈现随年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P0.01)。同时,应用基于隐孢子虫的18Sr RNA、贾第虫的TPI基因的巢氏PCR方法对所分离的隐孢子虫和贾第虫虫株进行种类或基因型鉴定,发现三个隐孢子虫虫种,分别为C.andersoni(27个)、C.bovis C(6个)和C.parvum(1个),且前者为优势种;贾第虫发现集聚体E(26个)和集聚体A(3个)。该研究可为牛贾第虫病、牛隐孢子虫病的防治工作及其在地方公共卫生学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