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测定了波尔多液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毒力,并采用高通量测序与Biolog代谢表型技术分别测定了其对烟叶健康与感病组织叶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代谢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波尔多液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抑制活性较弱,其抑制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EC50值分别为450.19和757.17 mg/L。健康与感病烟叶组织叶际细菌均分布于变形菌门(6.93%和39.07%)和厚壁菌门(16.45%和0.65%),优势细菌均有Kosakonia (3.46%和22.38%)和假单胞菌属(0.22%和5.95%);真菌均分布于子囊菌门(63.82%和93.74%)和担子菌门(6.82%和2.53%),优势真菌有链格孢属(36.48%和84.52%)、Symmetrospora (5.56%和2.27%)和枝孢霉属(14.87%和6.66%)。波尔多液1 500 g/hm2处理对健康和感病烟叶叶际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与代谢功能均有影响,处理5 d时降低了叶际Kosakonia、鞘脂单胞菌属和乳杆菌属的相对丰度,增加了假单胞菌属、劳尔氏菌属等6种细菌菌属的相对丰度;降低了链格孢属、Symmetrospor...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柑橘叶际微生物组对黄龙病发生的响应规律,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采集柑橘叶片感染黄龙病菌的情况,通过扩增子测序分析法对PCR检测结果为阴性和阳性叶片的微生物群落进行比较,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和网络分析对黄龙病菌和叶际微生物的相关性进行解析。结果显示,夏季采集的柑橘叶片中黄龙病菌的检出率为7.5%,而到秋季黄龙病菌的检出率上升到32.3%。黄龙病的发生显著改变了柑橘叶际细菌群落的组成和结构,对于细菌类群的丰度也有一定影响;而对叶际真菌群落的组成和结构无显著影响。黄龙病菌与叶际细菌存在普遍的负相关关系,正相关关系相对较少但相关性更强。黄龙病菌可能通过与厌氧棍状菌Anaerotruncus sp.、梭菌Clostridiales sp.、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鞘脂单胞菌Sphingomonas sp.、毛螺菌Lachnospiraceae sp.和链球菌Streptococcus sp.的负向互作对柑橘叶际整个细菌群落产生负影响。表明黄龙病发生对柑橘叶际真菌和细菌群落的影响规律不同,同时黄龙病菌可能通过与几种主要细菌的负向互作来实现对叶际微生物组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烟草靶斑病菌菌丝融合群及ITS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草靶斑病是2006年我国新报道发生的一种叶部病害[1],其病原的无性世代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有性世代为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 cucumeris (Frank)Donk)。该病菌主要危害叶部形成病斑,对烟草的产量和品质影响显著,目前该病害主要分布在辽宁省丹东和铁岭地区,并呈现出迅速蔓延趋势。烟草靶斑病最早由巴西报道,此后,哥斯达黎加、美国、南非和津巴布韦也相继发生[2,3]。  相似文献   

4.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对6种杀菌剂(氟硅唑、异菌脲、菌核净、嘧菌酯、醚菌酯及多菌灵)的敏感性。结果表明:6种杀菌剂对烟草赤星病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均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其中,对菌丝生长抑制活性最强的是氟硅唑,EC50平均值为(0.34±0.11)mg/L,其次为菌核净[(1.13±0.68)mg/L]和异菌脲[(2.08±0.24)mg/L];对分生孢子萌发抑制活性最强的是嘧菌酯协同100 mg/L水杨肟酸,EC50平均值为(0.28±0.09)mg/L,其次分别为单独处理的嘧菌酯[(5.79±2.76)mg/L]、醚菌酯[(11.93±3.93)mg/L]、菌核净[(19.95±15.94)mg/L]和异菌脲[(23.33±11.33)mg/L]。多菌灵对烟草赤星病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活性均最差,不宜用于烟草赤星病的防治,而异菌脲、氟硅唑、嘧菌酯和醚菌酯均有必要进一步针对烟草赤星病进行田间防效试验。  相似文献   

5.
不同杀菌剂对黄瓜靶斑病菌的毒力作用特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筛选防治黄瓜靶斑病的有效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和芽管伸长法测定了19种杀菌剂对黄瓜靶斑病菌的毒力,探究了4种毒力较高杀菌剂对病原菌菌丝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氟啶胺、吡唑萘菌胺、咯菌腈和四霉素对黄瓜靶斑病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各生长发育阶段均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其中,4种药剂抑制菌丝生长的平均EC50值分别为0.516 3、1.538、1.605和0.648 2 mg/L,抑制孢子萌发的平均EC50值分别为0.164 4、1.359、1.127和0.002 5 mg/L,抑制芽管伸长的平均EC50值分别为0.189 6、0.144 7、0.060 4和0.001 5 mg/L;啶酰菌胺、百菌清和肟菌酯3种不同作用机制杀菌剂对黄瓜靶斑病菌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的抑制活性较强,3种药剂抑制孢子萌发的平均EC50值分别为1.564、0.373 0和0.021 3 mg/L,抑制芽管伸长的平均EC50值分别为0.629 5、0.233 4和0.405 0 mg/L,但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弱,平均EC50大于16 mg/L;氟啶胺、吡唑萘菌胺、咯菌腈和四霉素可引起黄瓜靶斑病菌菌丝不同程度的异常生长,主要表现为菌丝隔膜间距变小、菌丝节间肿大、主菌丝上二次分枝发生频繁、菌丝变形黏连、菌丝新分枝处生长受抑制或分生孢子生长变形。研究表明,氟啶胺、吡唑萘菌胺、咯菌腈和四霉素对黄瓜靶斑病菌具有较高的毒力,在黄瓜靶斑病的田间防治中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施用烯酰吗啉后不同葡萄叶际微生物群落变化,以田间‘红地球’品种葡萄为研究对象,连续施用农药烯酰吗啉,采集不同组别样品,利用 Illumina Hiseq 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葡萄叶际真菌、细菌群落结构变化。基于可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 OTUs)的物种分类分析,共得到葡萄叶际微生物真菌群落共计6个门,23个纲,60个目,131个科,212个属,296个种;细菌群落共计42个门,91个纲,222个目,398个科,846个属,1 469个种。在云南农业大学砂壤土质、篱架式栽培的‘红地球’葡萄基地中发现:(1)葡萄叶际优势真菌有枝孢菌属(Cladosporium)、白粉菌属(Erysiphe)、unclassified -k_-Fungi属和Symmetrospora属;优势细菌有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拟杆菌属(Bacteroides)、肠球菌属(Enterococcus)、毛螺菌属(unclassified-f-Lachnospiraceae)、norank-f-Muribaculaceae属、芽孢杆属(Bacillus)、Blautia属和肠杆菌属(Kosakonia)。(2)经烯酰吗啉处理后,在健康葡萄叶片中其叶际真菌群落丰富度略降低,多样性显著增加,叶际细菌群落丰富度增加,多样性增加,但零星发病叶片中,叶际真菌、细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则显著降低。(3)在零星发病葡萄叶片中,相对健康叶片,葡萄叶际真菌群落之间的差异被增大,而葡萄叶际细菌群落的差异被减小。(4)在健康及发病叶片中,相对丰度均上调的真菌为白粉菌属(Erysiphe)、球腔菌属(Mycosphaerella)、线黑粉酵母属(Filobasidium)、黑孢霉属(Nigrospora)、赤霉属(Gibberella)、被孢霉菌(Mortierella)和镰刀菌属(Fusarium),细菌为巨单胞菌属(Megamonas)、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和弯曲杆菌属(Campylobacter);相对丰度均下调的真菌为枝孢属(Cladosporium)、壳针孢属(Septoria)、链格孢属(Alternaria)和担孢酵母属(Erythrobasidium);细菌为短小杆菌属(Kosakonia)鞘脂单胞菌属(Sphingomonas);推断这些菌对烯酰吗啉较为敏感。(5)施用烯酰吗啉农药对葡萄叶际微生物的影响在健康叶片与零星发病叶片中有差异,且有新的优势菌属出现。  相似文献   

7.
植物内生菌与植物长期共存,二者协同进化,互惠互利。在胁迫因素的影响下,内生菌群落组成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并对植物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然而,关于病原菌胁迫对油茶树叶片内生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尚缺乏系统的研究。为了解云南油茶受炭疽病菌侵染后,叶片内生微生物群落如何参与植物防御,本文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炭疽菌生物胁迫下云南油茶病、健叶片内生菌群的群落组成和多样性进行分析;基于Bugbase软件对菌群的表型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炭疽菌侵染后显著提高了Chao1、ACE丰富度指数,而多样性指数Simpson、Shannon则无显著变化。门水平上,病、健叶片上相对丰度大于1%的种类相同,但所有门的丰度都表现为病叶高于健叶。属水平上,病叶片中Methylobacterium(1.91%)属相对丰度最高,健康叶片中Pontibacter(1.41%)相对丰度最高。感病叶片中有5个特有属,健康叶片中有3个特有属。Bugbase菌群功能预测表明,云南油茶感病叶片内生菌菌群生物膜形成能力和氧化胁迫耐受增强;革兰氏阳性菌的相对丰度增加,革兰氏阴性菌相对丰度降低。可见,油茶炭疽病的发生改变了油茶树叶片内生细菌的群落结构,使少数抗病相关物种优势生长。研究结果为油茶炭疽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了信息。  相似文献   

8.
离体条件下测定并比较了10种杀菌剂对番茄早疫病菌、苹果斑点落叶病菌、梨黑斑病菌、烟草赤星病菌和甘蓝黑斑病菌等5种链格孢属植物病原真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不同种的链格孢属病菌对同一药剂的敏感性相近;咪鲜胺、啶菌恶唑、苯醚甲环唑、异菌脲、腐霉利等5种杀菌剂对供试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最好,其EC50在0.01~1.28 μg/mL之间;百菌清对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活性最高,其次是醚菌酯和嘧菌酯。  相似文献   

9.
由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引起的菌核病是油菜上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油菜的产量。为明确河南省油菜菌核病菌对氟吡菌酰胺敏感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015年和2016年从河南省5个地市采集分离的127株油菜菌核病菌对氟吡菌酰胺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氟吡菌酰胺对供试油菜菌核病菌菌株的EC50值范围在0.0100~0.0989μg/mL之间,平均值为(0.0546±0.0228)μg/mL。供试油菜菌核病菌菌株对氟吡菌酰胺的敏感性呈连续单峰曲线,未发现敏感性下降的亚群体,可将(0.0546±0.0228)μg/mL作为河南省油菜菌核病菌对氟吡菌酰胺的敏感性基线。同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氟吡菌酰胺原药与丙硫菌唑、叶菌唑、多菌灵、咯菌腈、菌核净5种杀菌剂原药之间分别按照母液体积比1:5、1:3、1:1、3:1和5:1配比的复配剂对油菜菌核病菌的联合毒力。结果显示:增效系数值范围为0.51~5.86之间,不同组合、不同比例的复配剂均表现为相加作用或增效作用,其中V (氟吡菌酰胺):V (咯菌腈)=1:1时,增效系数值(SR)最大,增效作用最...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烟草赤星病菌对啶酰菌胺的敏感性基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14—2015年采自贵州省田间未使用过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 (SDHIs) 的烟草赤星病病样进行了病原菌分离和鉴定,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建立了烟草赤星病菌群体对啶酰菌胺的敏感性基线。结果表明:虽然烟草赤星病菌不同菌株在菌落、孢子形态和致病性上有较大差异,但均属于交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啶酰菌胺抑制赤星病菌群体 (n = 102) 菌丝生长的EC50值在0.186~5.818 μg/mL之间,平均EC50值为 (2.157 ± 1.112) μg/mL,不同敏感性菌株频率分布为连续的单峰曲线,该平均EC50值可以作为烟草赤星病菌对啶酰菌胺的敏感性基线。进一步研究表明,贵州省烟草赤星病菌的Sdh B基因在第209位、277位和224位等密码子存在核苷酸多样性,但未发现这种多样性与烟草赤星病菌对啶酰菌胺的敏感性之间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1.
5种链格孢属植物病原真菌对10种杀菌剂的敏感性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离体条件下测定并比较了10种杀菌剂对番茄早疫病菌、苹果斑点落叶病菌、梨黑斑病菌、烟草赤星病菌和甘蓝黑斑病菌等5种链格孢属植物病原真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不同种的链格孢属病菌对同一药荆的敏感性相近;咪鲜胺、啶菌恶唑、苯醚甲环唑、异菌脲、腐霉利等5种杀菌剂对供试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最好,其EC50在0.01~1.28μg/mL之间;百菌清对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活性最高,其次是醚菌酯和嘧菌酯。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生物测定方法分析了烟草立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在菌丝生长、菌核形成与萌发阶段对5种杀菌剂(多菌灵、代森锰锌、菌核净、异菌脲及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同时通过离体叶片法考察了5种杀菌剂对烟草立枯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结果表明:供试5种药剂对立枯病菌菌丝生长、菌核形成与萌发均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同时对烟草立枯病具有一定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其中,对菌丝生长以及菌核形成与萌发抑制活性最强的均是多菌灵,其抑制菌丝生长的EC50平均值为(0.06 ±0.01) mg/L,0.25和20 mg/L下对菌核形成和萌发的抑制率均为100%;其次为异菌脲[EC50值为(0.35 ±0.15) mg/L,2和100 mg/L下对菌核形成和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54.79 ±12.58)%和100%]、苯醚甲环唑[EC50值为(0.55 ±0.53) mg/L,5和200 mg/L下对菌核形成和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97.97 ±2.64)%和100%]及菌核净[EC50值为(1.31 ±0.14) mg/L,10和100 mg/L下对菌核形成和萌发的抑制率均为100%];最弱的均是代森锰锌,其抑制菌丝生长的EC50平均值为(6 ±0.20) mg/L,10和200 mg/L下对菌核形成和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43.58 ±31.87)%和0。离体试验表明:对烟草立枯病保护作用最强的是多菌灵、异菌脲和菌核净,50 mg/L时防效均 > 99%,其次为代森锰锌(50 mg/L防效为75.83%),最弱的是苯醚甲环唑(50 mg/L防效为39.29%);治疗作用最强的也是多菌灵,50 mg/L防效为93.46%,其次为菌核净、异菌脲和苯醚甲环唑(200 mg/L时防效均 > 84%),最弱的为代森锰锌(800 mg/L时防效为76.40%)。研究结果可为烟草立枯病化学防治药剂筛选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不同梨和苹果种质对阿太菌果腐病菌Athelia bombacina的抗性以及筛选防治其有效杀菌剂,采用离体菌丝块有伤接种方法对40份梨种质和154份苹果种质进行病斑直径测定,通过聚类分析法和平均病斑直径法对不同种质进行了抗病性分级,并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3种常用杀菌剂对阿太菌果腐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根据聚类分析法和平均病斑直径法均可将梨和苹果种质划分为高抗、抗、中抗、感和高感5类。与平均病斑直径法相比,梨和苹果种质分别以欧式距离为14和10作为最佳聚类分割点时进行聚类分析能够更加科学地划分类别,从40份梨种质中筛选出金锤子梨1个高抗种质,仅占总数的2.50%,从154份苹果种质中筛选出垂丝海棠、莫斯科透明、新疆苹果、路边石、伏帅等32个高抗种质,占总数的22.73%。药剂试验结果表明,戊唑醇、腈菌唑、咯菌腈和噻呋酰胺对阿太菌果腐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较好,抑制中浓度EC_(50)分别为0.027、0.048、0.054和0.095 mg/L。表明梨和苹果种质均可被阿太菌果腐病菌侵染,但不同种质间抗病性差异明显,戊唑醇是采前防治阿太菌果腐病菌菌丝生长的最佳药剂。  相似文献   

14.
蜡质芽孢杆菌R_2防治水稻纹枯病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选用我们从稻株上分离筛选的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的蜡质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R_2号菌株,分别在室内和田间测定其对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AG—1)的拮抗性和防病效果。在PDBA平板上,R_2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菌带可达10.9mm宽。在WA平板上可抑制病菌菌核萌发,R_2菌量为4×10~6、2×10~7、2×10~9cfu/ml时,病菌菌核萌发菌丝指数分别较对照降低28.2%、39.7%、56.4%。用菌量为2×10~9cfu/ml的R_2菌液处理人工接种病菌的离体稻叶,对纹枯病病斑扩展的控制效果为55.5%,随R_2菌量降低,其控制效果相应递减。用菌量为4×10~7cfu/ml的R_2菌液喷施田间人工接种病菌的稻株,对纹枯病的防效可达43.8%。  相似文献   

15.
三株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胞外产物的抑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活体组织法和盆栽试验对3株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胞外产物甲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3个菌株甲醇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辣椒疫霉病菌、油菜菌核病菌的菌丝生长,对番茄灰霉病菌、玉米大斑病菌、稻瘟病菌、白菜黑斑病菌、杨树溃疡病菌、小麦根腐病菌的孢子萌发均有很强抑制作用.其中嗜线虫致病杆菌YL001菌株对辣椒疫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为35.11mg/L;伯氏致病杆菌YL002菌株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为 42.16mg/L;嗜线虫致病杆菌TB菌株对油菜菌核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为18.95mg/L.3个菌株甲醇提取物对玉米大斑病菌孢子萌发都有很强的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28.03、36.77和26.40mg/L.3个菌株甲醇提取物在1000mg/L浓度下,对离体番茄果实灰霉病的治疗和保护效果均在70%以上;对盆栽番茄灰霉病和辣椒疫霉病的治疗和保护效果均在65%以上.  相似文献   

16.
由立枯病丝核菌引起的烟草立枯病是我国烟草苗床上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本研究评价了5种杀菌剂 (嘧菌酯、啶酰菌胺、氟啶胺、丙环唑和嘧霉胺) 对立枯丝核菌菌丝生长、菌核形成和萌发的影响,以及其对烟草立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立枯丝核菌菌丝对氟啶胺和嘧菌酯的敏感性高于丙环唑和啶酰菌胺,而对嘧霉胺的敏感性较低;嘧菌酯对菌核形成的抑制作用强于丙环唑、氟啶胺、啶酰菌胺和嘧霉胺;5种杀菌剂对立枯丝核菌菌核萌发均无抑制作用。在离体烟叶的保护活性方面,12.5和50 mg/L的嘧菌酯和啶酰菌胺对立枯病的保护作用优于氟啶胺、丙环唑和嘧霉胺;在治疗活性方面,50和200 mg/L的嘧菌酯的治疗作用优于其他4种杀菌剂。因此,供试的5种杀菌剂中嘧菌酯最适合用于烟草立枯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7.
蜡质芽孢杆菌R2防治水稻纹枯病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选用我们从稻株上分离筛选的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的蜡质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R2号菌株,分别在室内和田间测定其对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AG-1)的拮抗性和防病效果。在PDBA平板上,R2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菌带可达10.9mm宽。在WA平板上可抑制病菌菌核萌发,R2菌量为4×106、2×107、2×109cfu/ml时,病菌菌核萌发菌丝指数分别较对照降低28.2%、39.7%、56.4%。用菌量为2×109cfu/ml的R2菌液处理人工接种病菌的离体稻叶,对纹枯病病斑扩展的控制效果为55.5%,随R2菌量降低,其控制效果相应递减。用菌量为4×107cfu/ml的R2菌液喷施田间人工接种病菌的稻株,对纹枯病的防效可达43.8%。  相似文献   

18.
我国烟草赤星病菌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明确我国烟草赤星病的2种主要致病菌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和长柄链格孢菌A.longipes的地理差异与遗传结构,采用ISSR标记对分离自9个省市的135株烟草赤星病菌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通过正交优化试验建立的烟草赤星病菌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稳定性较好,筛选出17条多态性高且稳定的引物,共扩增出192条谱带,其中有177条具有多态性,多态率为92.19%。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链格孢菌和长柄链格孢菌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分别在0.67~1.00和0.66~1.00之间,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83时可使链格孢菌和长柄链格孢菌分别划分为5个和6个亚群,其中前者不同地理种群间表现出地理相关性,后者不同菌株随机分组。烟草赤星病菌种群的基因多态性和遗传多样性丰富,链格孢菌和长柄链格孢菌的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分别为0.36和0.37,均存在遗传分化;群居每代迁移数分别为0.89和0.85,不同地理种群间存在基因交流;2种烟草赤星病菌的遗传分化结构表现出相似性。表明我国烟草赤星病菌中的链格孢菌和长柄链格孢菌均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二者进化方向相似,ISSR标记能较好地揭示烟草赤星病菌种群间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差异性,可用于其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一株烟草黑胫病高效拮抗菌的筛选、鉴定及生防潜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峙培养法和牛津杯法从烟草黑胫病土壤中分离和筛选出21株对烟草黑胫病有拮抗作用的细菌,其中,XCS007菌株拮抗作用最明显,运用微观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16Sr DNA基因序列鉴定其为一株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菌株XCS007菌液及其粗提物对烟草黑胫病病菌菌丝的抑制率分别是91.80%和97.11%;盆栽试验结果显示,其防治效果分别是83.18%和83.55%;大田试验结果显示,其防治效果分别达到78.64%和79.54%。  相似文献   

20.
生物农药麦丰宁B3对小麦纹枯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平板双培养法在PDA、NA及K'B 3种培养基上测定B3菌株(Bacillus sp.)对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均有显著抑制作用。用喷菌法、四周划线法和四角点菌法测定的抑菌效果为73.6%~99.5%。B3的无细胞培养滤液也能显著抑制病菌菌丝生长、菌核形成和菌核萌发。PDA中含12.5%B3滤液时对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达80%以上。滤液含量为10%时,病菌不能形成菌核。B3无细胞培养滤液可使含病菌菌丝溶液电导率上升,还原糖、氨基酸和蛋白质等物质含量提高,加热处理后B3滤液的作用减弱。显微观察表明,B3处理的病菌菌丝生长畸形,分枝增多,原生质稀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