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在概述IPAT等式及其发展模型的同时,构建了以草原资源消耗为表征的草原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模型,并以甘南藏族自治州草原牧区为例,采用了3种不同方案对不同草原资源利用技术下的牧民经济行为对草原资源压力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当单位GDP草资源消耗年降低率高于单位GDP草资源消耗年降低、上升和不变的临界值时,才能实现确保草资源合理利用的经济内涵式增长。同时发现,甘南州草原牧区经过长期的努力,单位GDP草资源消耗年降低率多年平均值t=2.559%,与临界值tk=2.693%的差距仅为0.134%,这说明牧区对草原资源的利用有向可持续利用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衙州是畜牧业大市.也是浙江省的畜牧主产区。衢州属浙江省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密度、土地资源、环境保护等畜牧业发展制约要素的压力相对经济发达地区较轻.但衢州市畜牧业未雨绸缪.大力发展节约型畜牧业.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创造尽可能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成为衢州市构建节约型社会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3.
古浪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畜牧业是农业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但传统畜牧业的发展主要是以家庭小规模饲养为主的量的扩张,这种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市场产品紧缺为前提,以低物化成本为支撑,以资源大量消耗为代价的。近年来,国家逐年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在草原放牧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推广"五良"配套技术,已成为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首要条件和迫切需要。本文通过分析古浪县草资源利用和草原畜牧业发展现状、制约因素等,提出了今后发展草原畜牧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1根据当地资源优势。结合实际发展当地的养殖业 随着我省畜牧业生产“主辅换位”目标的提出,畜牧业生产就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充分的利用好资源优势,也就成为发展畜牧业生产中突显的主首要问题。本地区的资源可以分成:自然资源和人为形成可利用资源。自然资源已经跟不上现代畜牧业发展了,以前依靠大量消耗资源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发展养殖业,使草原严重的退化,面积日益缩小,载畜量也在逐年的减少,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我县畜牧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畜牧业内部结构有所调整,草食牲畜发展较快,据1998年统计,全县发展肉牛2.27万头,羊2.8万只,兔5.09万只,比1988年增长71.2%、17.8倍和28倍。但与其他地区比,还存在着畜群结构不合理,饲养方式落后,生产周期长,产肉性能低,饲料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等问题为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向现代畜牧业生产进军,我县必须注重发展草食牲畜。1发展草食牲畜大有可为1.1发展草食牲畜不与农争地;不与人争粮我县是典型的粮食生产小县,在粮食并不十分富裕的情况下,大量消耗粮食发展畜牧业,困难是比较…  相似文献   

6.
江苏是畜牧业大省,畜牧业生产以猪禽为主,生猪、家禽分别占畜牧业总产值的44%和36%.近年来,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保压力加大、市场竞争加剧以及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等新形势、新挑战,全省上下努力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提质效,促治理、保生态,畜牧业总体呈现量减效增、业态趋优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7.
<正>四川是中国的草原资源大省,草原资源丰富。川西北高原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为中国五大牧区之一,是四川省最大的草食畜牧业生产基地,也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草原生态保护、黄河上游高质量发展和四川农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在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发展方式和开展草原生态修复的同时,充分发挥四川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四川现代草原畜牧产业,对推动草原生态修复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不断发展的中国草原畜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原畜牧业是指以草原(包括天然草原、草山草坡、人工草地)为基础,进行草食家畜生产的畜牧产业。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草原畜牧业在探索中前进,在曲折中发展,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草原畜牧业发展道路。草原畜牧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广大草原地区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及食物安全、增加农牧民收入、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杨扬  何平 《兽医导刊》2011,(Z1):37-39
农业在我国越来越受到不可估量的重视,也有着不可估量的地位。在近几年的畜牧业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迅速扩大,推动了畜牧业和兽医产业链的整体发展势头。畜牧兽医资源是发展农业和畜牧业的重要条件和基础保障。在农业院校的图书馆,以畜牧兽医资源为导向,最佳配合、整合校内网图书馆畜牧兽医资源和网络畜牧兽医资源,让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草地资源的分析评价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草地资源的分析评价报告谷锦柱,王梦龙,赵景峰(内蒙草原勘察设计所,内蒙草原工作站呼和浩特市010010)内蒙古是我国草原畜牧业的生产基地之一。因此,分析评价内蒙古草地资源,为畜牧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是开发建设内蒙古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1草...  相似文献   

11.
畜牧档案信息是在畜牧业生产、经营和科研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应归档保存的、具有查考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电子等综合性材料。它记载和反映了一个地区畜牧业发展的全部过程和具体成果。是储备科技信息和科技知识的主要载体。是一项重要的信息资源和知识宝库。开发和应用好档案信息资源。为畜牧业各项工作提供有效服务,推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是畜牧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关键。近年来。四川广元市元坝区畜牧食品局结合本区畜牧业发展实际,在加强畜牧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开发和利用工作中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推进全区畜牧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为此,结合档案工作实际,笔者对畜牧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供同行在实践中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一、草地资源利用。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内蒙古草地退化现象日益突出。随着人口的增加,视草原为荒地的人们几次大规模开垦草地,生产粮食,造成草原面积不断缩小。另一方面,尽管草原畜牧业排不上位置,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为确保  相似文献   

13.
阿勒泰地区是典型的草原畜牧业地区,草原既是该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又是牧民的基本生产资料和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如今草原生态保护与牧业生产发展、牧民收入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有效地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科学地发展畜牧业生产,促进牧业增效牧民增收是当前畜牧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如何实现阿勒泰地区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浅谈几点看法,与广大读者共享。  相似文献   

14.
畜牧产业结构调整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牧业是一个畜牧资源及各种畜牧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所组成的自然--经济复合系统.其中畜牧资源水平决定着畜牧生产潜在功能,畜牧业发展过程,就是通过调整畜禽结构,以充分利用畜牧资源不断提高畜牧业生产实际功能的过程.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和发展,我国畜牧业正按照"依靠科学技术,广开饲料来源,建立高效节粮的畜牧生产体系,促进畜牧业长期稳定发展".这个新时期的指导方针向前迈进,单纯追求数量,而不重视经济效益的现象开始扭转,一大批畜禽专业饲养户的崛起为发展饲养业创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5.
甘肃草原牧区相对资源承载力区域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邴芳  陈强强  张德栋 《草业科学》2016,33(12):2587-2596
利用几何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以甘肃省为参照区,对所辖10个草原牧区2009-2014年的相对资源承载力及其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实证。结果表明,1)玛曲、碌曲、夏河、卓尼和天祝草原人口承载力富余而经济超载,属于畜牧业经济发达地区;合作和迭部草原人口与经济双重超载,人口密度较大,畜牧业经济较发达;2)肃南、肃北和阿克塞草原牧区的人口与经济双重富余,草原资源相对丰富,人口密度较小,畜牧业经济发展潜力较大;3)水资源是草原牧区相对资源人口和经济承载力的关键贡献因子;4)甘肃草原牧区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区域差异明显,水土资源组合不均衡是制约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威胁。本研究为牧区资源的合理利用,发展模式的优化调整,未来发展战略与方向的制定以及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最终形成人口、资源环境与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合理利用草原 发展草原畜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草原畜牧业是草原资源利用的重要方式。合理利用草原资源是保持草原生态平衡,持续获得经济效益的前提。长期的科学研究和实践证明,合理利用草原是防止草原退化、保障生态安全和食物安全的最有效、最经济、最实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草原牧业经济是黄南州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全州大部分牧民生活经济来源于草原畜牧业,畜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着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影响着牧民群众的脱贫致富问题。当前黄南州草原畜牧业生产与省内外同类地区相比明显滞后。因此如何搞好草原畜牧业生产,改变落后的现状,对黄南州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果洛州是以畜牧为主的藏族自治州。畜牧业虽是我州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但也是我州的一个薄弱环节,畜牧业经济欠发达,畜牧生产仍然十分落后,牧民人均收入低,所以,按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振兴和发展果洛畜牧业经济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1 果洛州畜牧业生产和经济现状 建国以来,我州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使畜牧业生产有了一定的发展,到1999年底全州各类牲畜达246.21万头(只、匹),比1952年的146.71万头(只、匹)增长1.68倍,畜牧业生产总值达12 388.23万元,占整个农业总产值…  相似文献   

19.
刘凌云 《山东饲料》2005,(B08):35-37
随着人口增长,城市化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提高,人们对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由于自然资源的约束,畜产品生产的发展只能通过资源的强化使用来实现,畜牧业生产出现集约化、集中化的趋势,并与种植业日益脱节,畜牧业产生的大量废物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畜牧业的发展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畜牧生态学由此而生。  相似文献   

20.
《新疆畜牧业》2014,(7):19-19
围绕新疆、西藏等地区的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农牧民增产增收目标,全国畜牧总站、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以下简称总站)发挥自身资源和人才优势,从畜禽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牲畜品种改良、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对新疆、西藏帮扶援建。几年来形成了两地畜牧部门密切配合,多方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