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7 毫秒
1.
卢氏县大鲵自然保护区建立于1984年,20年 来,卢氏县政府和水产主管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为了 进一步加强卢氏县大鲵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保护 和恢复大鲵生态环境和资源。近一段时间内,卢氏县 政府和水产主管部门积极开展工作,县水产主管部门  相似文献   

2.
《河南水产》2009,(4):1-1
今天,我们来到卢氏县山清水秀的玉皇山下河南省大鲵自然保护区,参加2009年全省首次大鲵增殖放流仪式,感到十分高兴。在此.我代表河南省农业厅,向三门峡市政府、卢氏县政府以及组织这次大鲵增殖放流活动的工作人员表示感谢.向长期工作在水产、渔政战线的市、县级农业部门的领导和同志及精心组织实施此次大鲵放流的全体工作人员,表示诚挚的慰问!  相似文献   

3.
杜建刚 《河南水产》2001,(1):11-11,24
大鲵属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是国家二类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它具有很高的科研、食用、药用价值。对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驯养繁殖,国家采取鼓励的政策,同时制定了严格的管理措施。我市辖区卢氏县是河南省大鲵自然保护区之一,境内大鲵分布广泛,储量丰富。1995年以来,我市在卢氏、灵宝建有大鲵繁养场2个,通过5年多的驯养,摸索出了一些经验。现就我市养殖大鲵的实践,谈谈驯养繁殖大鲵应注意的若干环节:  相似文献   

4.
2011年8月河南省科技厅批复建设河南省大鲵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是继河南省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后我省水产界第二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由位于河南省卢氏县的河南冠云山大鲵繁育有  相似文献   

5.
赵宪钧 《河南水产》2007,71(2):40-40
为进一步加强对卢氏省级大鲵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切实有效地保护大鲵资源及栖息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近日,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人民  相似文献   

6.
《河南水产》2004,(3):41-41
2004年2月,省政府下达《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 建立信阳黄缘闭壳龟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批复》(豫政 文[2004]31号)。同意建立黄缘闭壳龟省级自然保护 区,保护区面积123260公顷,省农业厅为主管部门。  相似文献   

7.
《河南水产》2009,(4):F0004-F0004
11月26日,河南省首次大鲵增殖放流活动在卢氏县大鲵自然保护区隆重举行,2000尾规格在20cm以上的大鲵被投放入保护区的河流中。河南省农业厅巡视员副厅长孙学顺,三门峡市市长助理、市政府秘书长张建峰,河南省水产局、省水产科学研究院、省水产技术推广站的领导出席了放流仪式,三门峡市、县有关领导、渔政管理人员及学生代表等200余人参加了这次放流仪式。  相似文献   

8.
在湖北省大鲵自然保护区的竹溪县南部大山区,近年来水产专家发现了3种并非大的所生的幼织,被定名为中国小鲵、巴山小鲵、黄斑小鲵,已列入省级野生水产保护名录。这些属两栖纲、小织科、学名小锐,别名短尾鲵,又称人手鱼,体形酷似娃娃鱼(大鲵),娇小玲玩,水陆两栖。因它  相似文献   

9.
9月20日,全国第二届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河南省启动仪式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与北京主会场同步举行。此次活动由河南省农业厅与三门峡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河南省渔政渔船检验监督管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湖南省张家界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努力提升大鲵产业效益的提案》(第124号)被列入市政协重点提案,为督查提案办理情况及对产业推进效果,日前,市政协提案委主任一行深入大鲵企业开展调研。调研组先后深入到张家界金鲵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张家界(中国)金驰大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桑植县康茜大鲵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桑植县竹园大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张家界佐胜渔业水产开发公司  相似文献   

11.
大鲵学名Megalobatrachus davidianus(Blanchard),俗称娃娃鱼。是中国特产,故又称中国大鲵,属两栖纲(Amphidia)有尾目(Caudata)隐鳃鲵科(Crypotobranchidae),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大鲵在食用、药用、观赏用以及科研方面有极重要的价值。但大鲵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雌雄性发育不完全同步,雄性发育差,“三率”(催产率、受精率、孵化率)偏低,严重制约了大鲵人工养殖的健康发展。作者于1999年~2003年先后在湖南省衡阳市白鹭湖农场和湖南省大鲵救护中心从事大鲵的人工繁养工作,从亲鲵饲养、人工繁殖、幼鲵培育到大鲵病害防治,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现综合报道于后,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当天,农业部在湖南、广东、湖北、陕西、贵州、安徽、重庆、四川等省(市)八省市同步组织开展主题为"保护水生动物、建设生态文明"的2008年珍稀水生动物增殖放流活动.活动主会场设在我国唯一一个国家级大鲵自然保护区--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  相似文献   

13.
最近,甘肃省政府批准建立全省第一个水生野生动物省级自然保护区——文县白龙江大鲵自然保护区。目前,保护区管理局的筹建工作已全面展开。据悉,文县白龙江大鲵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11.6km^2,  相似文献   

14.
陕西洛南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陕西省洛南县城东部,东边和北边与河南省相邻,南边以南洛河为界,西边以西峪河西界为限,辖灵口镇、寺耳镇(原陈耳镇)和石坡镇的一部分。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0°24′~110°37′,北纬34°03′~34°17′之间。保护区总面积约为5715hm^2,其中核心区1430hm^2,缓冲区2456hm^2,实验区1829hm^2。保护区是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鲵为主要对象的保护区,属典型的山地河流型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15.
隐鳃鲵科(Cryptobranchidae)现存2属3种,其中大鲵属(Andrias)有2个种,即分布于我国的中国大鲵(A.davidianus)和分布在日本的日本大鲵(A.japonicus);隐鳃鲵属(Cryptobranshus)仅有隐鳃鲵(C.alleganiensis)1种,分布于美国东北部,又称美洲大鲵。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例如水库修建、森林砍伐、矿山开采、化肥农药使用等导致隐鳃鲵科的物种栖息地遭到严重破坏。此外,过度捕捞使隐鳃鲵科的自然种群数量不断下降,甚至造成某些种群的灭绝。目前,隐鳃鲵科这3个现存物种都处于不同程度的濒危状态。结合现有资料,分析、概述了隐鳃鲵科的生物地理学特点及其种群遗传学研究进展,旨在为其自然种群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池养大鲵生长发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1995~1998年在卢氏县大鲵繁育场对池养大鲵的生长发育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Ⅰ~Ⅵ龄大鲵体长的增长较为均衡,年平均增长12524cm,Ⅶ龄后变慢。体重的增长明显快于野外种群,符合Logistic生长曲线方程^Y=3583561+182572e-1.5272x(r=0992),V龄前后是大鲵生长的关键时期。体长和体重之间的关系符合幂函数曲线方程^Y=000684X3.0257(r=09997)。池养大鲵休眠期变短,性成熟年龄与野外种群相似。  相似文献   

17.
6月25日下午5时,河南省卢氏县横涧乡营子村村民刘永生、王怀方等五人在途经城郊乡河西小叉河时,发现一尾被洪水冲到路边已奄奄一息的大鲵。为营救这尾大鲵,他们迅速把大鲵带回家中,放进清水容器中精心饲养。6月27日,刘永生等村民在大鲵完全恢复的情况下,把这尾体长45厘米、重2.9公斤的大鲵送交县水电局。 卢氏县是河南省重点大鲵自然保护区之一。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置国家法律于不顾,非  相似文献   

18.
甘农文 《内陆水产》2006,31(3):37-37
最近,甘肃省政府批准建立全省第1个水生野生动物省级自然保护区——文县白龙江大鲵自然保护区。目前,保护区管理局的筹建工作已全面展开。据悉,文县白龙江大鲵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11.6km2,其中核心区65.6km2。该保护区的建立,对研究动物从水走向陆地的进化过程有重要意义。甘肃省  相似文献   

19.
欧燎原 《内陆水产》2006,31(5):25-25
大鲵,俗称娃娃鱼,属于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大鲵属,主要分布在四川、湖南、湖北、贵州、陕西等省,湖南省以湘西为丰。由于人鲵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含有17种氨基酸,且有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市场价格一直在1000元/kg以上。受利益驱动,酷渔滥捕、走私倒卖等违法行为十分盛行,造成自然资源濒临灭绝。上世纪70年代湖南省水产研究所阳爱生等开始从事大鲵人工繁殖和驯化研究,并获得少量幼鲵。上世纪90年代,国家在湖南省大鲵产区建立了全国唯一的大鲵救护中心,专门从事大鲵的救护及人工繁殖等科研工作,拯救这一濒临灭绝的生物资源。全国也逐渐兴起了一股大鲵研究和养殖热。但大鲵繁殖“三率”低和幼鲵成活率低一直是科研上两大难题,笔者等从1999年开始从事大鲵人工繁殖研究。  相似文献   

20.
对野生中国大鲵幼鲵和成鲵驯养过程中的几个重要方面提出了见解,内容包括苗种培育(苗种的运输、挑选、消毒、日常管理、饵料、幼鲵脱鳃期的管理、幼鲵的病害)和成鲵养殖(养殖模式、日常管理、饵料、病害),还有野生大鲵从自然环境条件进入人工养殖环境条件后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