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盆景这个大家庭中,树木盆景的地们是相当重要的,树木的品种极为丰富,树木的自然生命对人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其原始的姿态和各具的风韵给了盆景创作者丰富的遐想的创作加工的广阔天地。除了纯粹的树木盆景而外,在山水盆景、水旱盆景以及其它各类盆景中,往往都少不了树木,都需要对树木进行加工。这就说明,任何一个希望跨进盆景艺术殿堂的爱好者,都必须学会树木盆景加工制作技术。  相似文献   

2.
喻荣品 《花木盆景》2003,(9):18-18,4
王宜泉同志系安徽含山县人,他在盆景界名不见经传,是一位新人。但他制作的盆景作品在艺术上有一定特点,清秀、自然,寓艺术美于自然之中,在当地已受到盆景爱好者的广泛认可和赞同。现品读他的一组盆景,意在抛砖引玉,希望盆景界关注新人的作品,注重对新人的培养,使盆景界新人辈出,百花齐放。  相似文献   

3.
提起松树盆景造型,人们自然就会想到“松取奇态”、“搜尽奇姿打草稿”的松树盆景造型理论。表现松树盆景的姿态,一般也用“老、绿、劲、奇”四个字来形容。可见,松树盆景和杂木盆景不一样,一个“奇”字,在松树盆景的表现形式中占有相当比重。  相似文献   

4.
水旱盆景,是指在同一盆中,既栽种植物又布置山石.即有水景又有旱景的一种盆景。它介于树木盆景与山水盆景之间,是人们不满足于仅仅欣赏树木姿态或单单玩赏水石的产物。在这类盆景中,树与石相映成趣,水与旱相辅相成。巧妙地构出一幅引人入胜的画图。观赏时既能欣赏优美的树木形象.又能领略秀丽的水光山色。  相似文献   

5.
盆景是一门既劳力又劳心的视觉欣赏艺术,其中树桩是盆景构成的主要材料。由于树桩生长在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从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个性形态,这种个性形态远远满足不了树桩盆景艺术的欣赏要求,使之在盆景创作中留下了许多遗憾。  相似文献   

6.
刘洪 《花木盆景》2003,(7):18-23
从《世界盆栽》杂志上看到MR.ROBERT先生的盆景作品,就被其盆景作品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艺术风格所吸引,进而了解到ROBERT STEVEN先生是一名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盆景艺术家,也是印度尼西亚盆栽协会对外联络部部长。今年我们有幸相识于北京,ROBERT STEVEN先生豪爽洒脱的性格和激情恣意的盆景理念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7.
今年5月25日,是恩师徐晓白先生逝世一周年的日子。 徐老虽然已经离去,但感觉仍然还在身边,许多往事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8.
陈金立 《花木盆景》2005,(11):36-37
地城辽阔的神州大地.由于各地条件的不同,生长着种类繁多的树木,为盆景艺术家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盆景素材。由此.也使盆景艺术家们创造了各自独特的盆景造型和盆景技艺.并为异地盆景艺术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供了成功经验。驻在果树盆景造型中引用岭南盆景“截干蓄枝”技艺,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我出生在南阳,南阳人称宛,因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之北而得名,这里是汉文化的发源地,文化底蕴深厚。  相似文献   

10.
中国山水盆景在中国盆景中是一大特色,并得到世界盆景界认可。她历史悠久,是从唐代山石盆景中演变过来的。她体现了中国山水画原理,表现了著多名山大川佳景,既有细腻写真的工笔画功底,也有中国画中泼墨大写意的意境。多年来山水盆景大师们为我国山水盆景做出了不懈努力和贡献,制做出一大批佳作,为后人做出了许多优秀样板,是我们学习、提高的楷模。时代在前进,山水盆景艺术要发展,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创新。当今山水盆景体现技法要在前辈们成功道路上向立体、深度、意境方向发展,探索出一片具有中国特色的山水盆景新天地。近年来山水盆景发展远不如早期发展速度,希望盆景大师们、前辈们、评委们及各级有关组织和领导们给予山水盆景发展的高度重视,在各级盆景展览评比中给予适当的获奖比例,以资鼓励。让中国山水盆景这朵奇芭开得更艳、更美,为我国的盆景事业再次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刘启华 《花木盆景》2003,(10):27-28
商丘位于河南东部,历史悠久,西周时代已是宋国国都,是一座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名城,是一座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名城,商丘盆景以其鲜明的自身特色,古雅的艺术风格享誉中州盆景界,自古就在“商”家、民间流传。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盆景爱好者李成端、白源欣先生和专业盆景工作者唐庆安先生但倡导成立了商丘市花卉盆景协会。在协会的指  相似文献   

12.
吴锦胜 《花木盆景》2004,(12):30-30
清代汤怡纷在《画鉴析览》中写道:“山为体,石为骨,树木为衣,草为毛发,水为血脉,寺观、村落、桥梁为装饰也。”这段话不仅道出了鉴赏国画及绘画的原理,并且也符合盆景制作与欣赏的要求。盆景创作过程和盆景的盆面装饰同样是重要的,在盆景艺术创作中,点石、铺苔,点缀配件等,不仅可以协调重心,使盆面层次分明,更重要的是赋予盆景的自然气息和生活情趣,从而不难看出盆景的盆面装饰艺术在整个盆景创作中占有相当的比重。  相似文献   

13.
96岁的徐晓白先生,是中国当代盆景艺术的带头人,是德艺双馨的名盆景艺术家。然而现实生活中,他还是一位诗人。在他新近付梓的《徐晓白诗集》中,共收录诗词1600余首,我在拜读之后发现,其中竟有100多首诗词是与盆景有关的。这些诗词,有的是对盆景艺术的热情歌咏,有  相似文献   

14.
我国盆景艺术事业的发展,通过近几次的展览活动,已经可以证明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地区之间的差距也相应地在缩小,对盆景艺术的认识在层次方面都显示出较大的进步,尤其是一些中青年爱好者表现出刻苦的钻研精神,值得赞誉,所有这些良好现象足以使人感到欣慰。  相似文献   

15.
陈迪寅 《花木盆景》2004,(11):26-27
浙江省宁波金轮集团是省三级旅游单位,在金轮盆景园内收藏着许多盆景精品和有培养前途的优秀素材。盆景是活的艺术品,其艺术品位的提高及人为的艺术创造是永无止境的,在收藏过程中除精心养护外,还要不断改作,不断完善,力求完美。  相似文献   

16.
周玮琦 《花木盆景》2004,(11):18-19
凡造型艺术,平面也好,立体也罢,都离不开设计。盆景艺术可视为雕塑的一种特殊表现,在蟠扎、修剪、整形中形成格局,又常以图片的形式汇集于书中。既要有一定深度的立体观感,又需如画般的平面效果,二兼顾,则赏心悦目。  相似文献   

17.
素材分析 该桧柏系山采直干的盆景素材,基部直径18cm,干高150cm左右。干通直平庸,在高125cm处,开始向右折裂扭转为两股。仅此变化,让作者产生了创作的欲望。  相似文献   

18.
郑国顺先生,生于1958年,安庆市人,现为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理事,安庆市盆景艺术研究会会长,安徽省盆景艺术大师。他生长在皖江文化名城,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把所有业余时间都投入盆景创作与研究上,尤其致力于松、柏盆景创作。十多年来,他潜心钻研徽派盆景的传统技法,在继承和发扬徽派盆景传统方面有所突破,创作上走出了徽派传统模式。其作品弘扬徽派雅士盆景中借景抒情的特点,在盆景艺术共性中追求自己的创作个性,受到业内人士的好评。  相似文献   

19.
“天地小型化”思想的形成、“缩地术”的流行,特别是博山炉、砚山的出现,为盆景的起源奠定了思想、技术等基础。如果把博山炉与砚山的下半部的承载部分换为一个容器,把上半部摆放其中,便是一个盆景作品。  相似文献   

20.
钟文善 《花木盆景》2005,(11):33-33
石榴盆景如何打破等腰三角形构图上的平板和呆滞,在稳固和平衡中产生些动势来?几年来,笔在学习理论,在实践和认真总结的基础上,作了些尝试,即在曲干式桩材的适当位置上配置大飘枝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