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华北紫丁香花芽生长过程中蛋白质和核酸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研究采用戊糖比色法和Folin -酚法分别测定了丁香花芽中核酸 (DNA、RNA)、蛋白质含量 结果表明 ,在花芽生长旺盛时期 ,代谢旺盛 ,蛋白质、核酸含量增加 ,而在花芽生长初期和末期 ,消耗增多 ,蛋白质、核酸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2.
几种提取乌苏里貉毛囊核酸方法的比较(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该研究旨在探讨提取乌苏里貉毛囊核酸的可靠方法。[方法]本实验分别利用改进的有机酚法,chelex-100法,PCR缓冲液法和试剂盒法,从乌苏里貉毛发中提取核酸DNA,对所提核酸进行PCR扩增及电泳分析,并且对四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经分光光度计测定和凝胶电泳检测,本实验研究结果表明chelex-100提取的核酸有蛋白质等杂质,PCR缓冲液法提取核酸浓度低有机酚法和试剂盒法提取的DNA浓度高,且没有杂带。[结论]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高效,简便的提取乌苏里貉毛囊核酸DNA提供了有力的科学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试验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来研究不同氮肥水平下烯效唑对小麦籽粒中核酸代谢及小麦品质的影响,并探讨了蛋白质含量以及小麦品质与核酸代谢的关系。结果表明,籽粒中较高的DNA与RNA含量有利于蛋白质的积累以及籽粒品质的改善。烯效唑处理能够调节籽粒中的DNA与RNA含量,从而影响蛋白质的含量,改善籽粒品质。  相似文献   

4.
用金冠、富士二品种幼苗接种茎沟槽病毒(SGV)后,分期测定蛋白质、核酸、DNA、总氮、氨基酸、可溶性糖、铁和锌含量。结果表明:受SGV侵染的植株,核酸、蛋白质含量下降;DNA、总氮、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铁含量增加,锌含量减少,可溶性糖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5.
一种少量提取植物组织DNA的快速方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从植物组织中快速提取核酸,从多种DNA提取方法中遴选出2种基本方法。通过优化基本方法的操作步骤、试剂用量与作用时间,建立了一种改良的DNA快速提取方法。在此方法中,用氯仿代替液氮或提取液进行植物组织研磨,之后加入提取液抽提DNA,并用氯仿-异戊醇反复抽提,可显著降低蛋白质含量;通过应用RNA酶可获得纯度较高的DNA。该方法的特点是在室温下即可进行简便操作,快速(提取核酸的过程仅需30min),污染器皿少,实用性强,提取物产量高,纯度好。  相似文献   

6.
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细胞胚胎发生在植物组织培养中是一种普遍现象。介绍了植物体胚发生的方式和起源,综述了体胚发生过程中多糖类物质、蛋白质和核酸的变化,体胚发生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和外源激素的作用等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针对家禽血液红细胞有细胞核的特点,研究适合鹅血液基因组DNA的廉价、简便、快速的基因组DNA提取方法,并为其他家禽提供参考.新方法利用简便经济的操作将蛋白质和核酸分离,去除杂质、沉淀核酸,与传统酚-氯仿法相比,具有成本低、操作步骤简便和快速的特点,尤其适用于大量样品的DNA提取.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明环境pH对褐环粘盖牛肝菌(Suillus luteus(L.:Fr.)Gray)生长代谢的影响机理,研究不同pH条件下液体培养褐环粘盖牛肝菌菌丝中蛋白质和核酸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该菌在pH 3.0~6.0范围内,随着pH的增加,蛋白质及核酸的含量逐渐增加,并在pH 6.0时达到最高值;在pH 6.0~8.0范围内,蛋白质及核酸的含量迅速降低。蛋白质的含量和RNA、DNA的含量之间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达0.923和0.977,DNA和RNA的含量之间也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达0.927。该研究可为进一步探索褐环粘盖牛肝菌适应与调节环境pH机理方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反义脱氧寡聚核苷酸是短的、单链DNA序列,可以与目标RNA或DNA以碱基互补方式结合,起抑制目的基因表达的作用,它的应用为人类提供了认识神经系统某些特殊蛋白质功能的新方法.近来反义核酸技术的发展的也暗示着它们可能作为一种新的方式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本文就反义脱氧寡聚核苷酸作为神经生物学研究的工具以及治疗的手段两方面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对龙眼胚胎发育过程中胚珠内核酸、蛋白质和淀粉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每克胚珠鲜重计,核酸含量在花后10-17 d达到最大值,以后逐渐降低,至45 d左右达最低值后又平稳回升;以每胚珠鲜重计,DNA含量随胚珠的发育而逐渐增加.RNA的含量变化总体趋势与DNA相似,但DNA含量的变化先于RNA.以每克胚珠鲜重计,蛋白质含量变化与核酸的变化基本相似;以每胚珠鲜重计,蛋白质的积累基本上与RNA的积累同步进行.胚珠内淀粉含量的变化趋势与DNA、RNA、蛋白质略有不同.以每克胚珠鲜重计,淀粉含量的变化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以每胚珠鲜重计,则随着胚珠的发育含量不断增加,其中52 d后急剧增加.龙眼胚胎的发育状况与胚珠内核酸、蛋白质和淀粉含量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Ke Y  Lindsay S  Chang Y  Liu Y  Yan H 《Science (New York, N.Y.)》2008,319(5860):180-183
The DNA origami method, in which long, single-stranded DNA segments are folded into shapes by short staple segments, was used to create nucleic acid probe tiles that are molecular analogs of macroscopic DNA chips. One hundred trillion probe tiles were fabricated in one step and bear pairs of 20-nucleotide-long single-stranded DNA segments that act as probe sequences. These tiles can hybridize to their targets in solution and, after adsorption onto mica surfaces, can be examined by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in order to quantify binding events, because the probe segments greatly increase in stiffness upon hybridization. The nucleic acid probe tiles have been used to study position-dependent hybridization on the nanoscale and have also been used for label-free detection of RNA.  相似文献   

12.
橡胶树白粉菌(Oidium heveae)是专性寄生的病原真菌,难以获取足量和纯度高的菌体,因而不易提取到足够多和质量高的核酸,阻碍了该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袁目前关于橡胶树白粉菌核酸提取方法少有报道.采用软毛笔刷取和醋酸纤维乙酯撕取两种方法收集白粉病菌遥在尝试使用常规的菌物RNA提取方法基础上袁通过优化操作步骤、方法等,研究出改良的Trizol法,用该法能高效率提取到纯度高的橡胶树白粉菌RNA。比较不同DNA提取方法的效率,推荐使用得率高、纯度好的OMEGAFungalDNA kit提取法,用于提取橡胶树白粉菌的DNA。  相似文献   

13.
在长期平贝母(Frifiiavia ussuviensis Maxim)组织培养中,建立比较稳定的体细胞胚胎发生体系,应用放射性同位素~3H 的液体闪烁技术测得,体细胞胚 RNA、蛋白质和 DNA 合成分别在诱导培养第5,7,8b 达到高峰。组织细胞学观察表明,体细胞胚胎发生早期的核酸与蛋白质合成的变化与愈伤组织中细胞的胚性化和胚性细胞的增殖相关。  相似文献   

14.
鸡鲍氏志贺氏菌脂多糖的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了提取和纯化鸡鲍氏志贺氏菌脂多糖(LPS),利用1%葡萄糖肉汤培养基大量培养已分离鉴定的鸡鲍氏志贺氏菌,并应用酚水法提取鸡鲍氏志贺氏菌脂多糖。经聚乙二醇20000浓缩,DNA酶及RNA酶酶解,离心分离,冷冻干燥等制得纯化的LPS。对提取物分别进行糖、蛋白质及核酸含量测定,结果显示,所提取纯化的LPS糖含量为27.06 mg/L,蛋白质含量为0.25 g/L,核酸含量为40.20 mg/L,鲎试剂检测具有凝集活性。上述结果表明:该试验方法能有效提取鸡鲍氏志贺氏菌LPS,提取物纯度较高,核酸及蛋白质含量较低,是提取脂多糖的一种简便快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于丹丹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9):3893-3894,3953
对水稻病毒编码的病毒基质、管状蛋白、逆转录酶、基因沉默抑制子、核酸结合活性蛋白、转录调节功能蛋白6种非结构蛋白及其功能进行了介绍,为发现水稻病毒的潜在药物靶标以及研究病毒与寄主互作关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17.
为了解磁性纳米颗粒在DNA分离纯化中的应用,采用文献综述和归纳总结的方法,阐述了1997—2021年以铁氧化物为核心的磁性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同时比较了材料结构和表面相关活性官能团的修饰对DNA提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应用磁性纳米颗粒的固相萃取有着安全无毒、操作简单、可重复使用、能够实现自动化与高通量操作等多种优势,提取DNA效率相比于商业化试剂盒也有优势。2)目前磁性纳米材料已有比较全面的研究。磁性纳米颗粒的尺寸、孔径大小、磁化强度及引入的活性官能团不同等性质均对DNA的提取效率有影响,改变这些性质研发新型且高效的功能化磁性纳米颗粒或改变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所提取DNA的形态性质、溶液的pH或盐浓度等试验条件,以提高DNA与材料的解吸率,不断优化磁性分离过程,提高DNA分离效率和质量。3)发展高通量商业化的核酸提取程序,是磁性固相萃取可观的发展前景。4)磁性纳米颗粒除了在核酸提取中的应用,在其他生物医学应用中也有着广泛的研究。以上结果均表明磁性纳米材料有着极强的研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比较5个供体的心叶和幼茎愈伤组织在 MS 和 N_6培养基中诱导分化绿苗过程 RNA,DNA 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在绿苗诱导分化的第6—9 d,核酸总量和 RNA含量均达到最高值,第9 d 后两者逐渐下降.DNA 含量从诱导分化开始即呈下降趋势,第9d 时DNA 含量最少,然后义逐渐增加.蛋白质含量在诱导分化的前3 d 增加显著,第3 d 后呈下降趋势,第9 d 后渐趋减缓.不同的培养基对生物大分子的含量变化有一定影响.本试验揭示了在甘蔗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绿苗过程中,生物大分子变化的不同阶段与细胞分化和器官形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