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棚番茄土壤微生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1材料与方法1.1土壤采集在连作2年、4年和8年的番茄大棚内,从番茄生长初期开始(6月13日),每周采集一次根际耕层土壤,装入灭菌袋,冰箱中保存。1.2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1.2.1真菌的分离和鉴定用稀释平板分离法分离真菌,土样稀释成10、102…10...  相似文献   

2.
荒漠土壤植被改造过程中土壤微生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稀释平板记数法对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的自然荒漠地、人工植被改造地以及二者的过度带3块不同程度盐碱地中的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进行分析,研究地表植被与土壤微生物区系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荒漠土壤改造过程中,植物种类增加,植被多样性总体水平提高。3类微生物数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细菌和放线菌在30 cm以下的深层土壤中增量较大;真菌有由中层向表层和深层迁移的趋势;真菌/细菌(B/F)值增加了2倍。从微生物角度来评价,表明种植耐盐植物(柽柳、梭梭)作为盐碱地改良的一项有效措施能够很好的改良荒漠土壤。但是各类微生物数量都没有明显的数量级上的增加,说明植被对荒漠土壤的改良作用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张周  盛浩  袁红  段良霞  张亮 《蔬菜》2019,(10):15-20
连作导致玉竹产量及品质下降,严重威胁玉竹的生产,对玉竹连作模式下相关土壤生态指标进行研究,对于认识和克服连作障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揭示玉竹连作对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采用稀释平板测数法和最大或然数法研究了玉竹连作3年根际土壤和种植1年玉竹的根际土壤3大类群土壤微生物及主要功能微生物的数量变化。结果表明:连作对玉竹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构成明显影响,其细菌数量较对照土壤降低了12.4%,放线菌数量降低了13.2%,真菌数量则增加了239%,好氧自生固氮菌数量降低了36.3%,氨化细菌数量降低了48.6%,硝化细菌数量变化不大,有机磷细菌数量增加了12.1%,无机磷细菌数量降低了71.1%。说明连作不利于玉竹根际土壤微生态质量的维持。  相似文献   

4.
大棚种植年限对菜田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大棚种植年限对其菜田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用稀释平板计数法测定新乡市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大棚土壤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细菌数量每年以2.1×106 CFU·g-1·a-1的速度降低,而真菌数量每年以0.0137×106 CFU·g-1·a-1的速度增加,放线菌在5~30年每年降低0.02×106 CFU·g-1。细菌数量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虽然呈现下降趋势,但在微生物总量中所占比例较高,都在95%以上;而真菌数量虽呈增加趋势,但在微生物总数中所占比例较低,最高的只占3.29%。反映出微生物总量由细菌数量决定,真菌数量在B/F比值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证实新乡市蔬菜大棚土壤在种植30年后,并没有由"细菌型"向"真菌型"转变。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2 a生和10 a生连翘根际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连翘生长期的延长,其根际土壤中微生物总量呈增长趋势,其中细菌和真菌数量增长明显,放线菌呈下降趋势,所有土壤微生物中细菌数量均占优势;硝化细菌、氨化细菌、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厌气性纤维素分解菌、厌气性固氮菌等重要有益微生物生理类群随连翘生长年限的延长而增强,而反硝化细菌和好气性固氮菌数量变化不明显;同时连翘生长能够显著增加根际土壤中过氧化氢酶、蔗糖酶、磷酸酶的活性,显著降低蛋白酶活性,而对多酚氧化酶和脲酶活性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以建植第2年大樱桃幼树为试材,以清耕为对照,研究果园间作9种常见瓜菜作物后大樱树生长指标、果园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区系的变化,以期为果园瓜菜作物间作模式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间作南瓜、西瓜、茄子、辣椒、黄瓜对大樱桃幼树地径无显著影响(P>0.05),间作番茄、甜瓜、红薯、白菜则显著抑制其地径(P<0.05)。除甜瓜处理外,不同处理中大樱桃株高均显著增加(P<0.05)。总体来看,不同间作处理土壤全氮、硝态氮、全磷、有效磷、有效锰含量和pH、EC呈上升趋势,铵态氮、全钾、速效钾、有效硒含量和CEC呈下降趋势,有机质、有效铁、有效铜含量和含水量则因间作作物的不同而异。各处理中的土壤真菌含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除红薯、黄瓜、西瓜处理外,其余处理均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土壤放线菌数量在黄瓜、红薯处理中增加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在番茄(P<0.01)、西瓜(P<0.01)、白菜(P<0.05)处理中则极显著或显著下降。土壤细菌数量除在红薯处理中显著升高(P<0.05)外,在其余处理中均极显著或显著低于清耕对照。  相似文献   

7.
秦岭高海拔地区猪苓人工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世荣 《食用菌》2003,25(6):33-33
猪苓在秦岭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1,800m的阔叶混交林地带。该地区冬季长达7个多月,没有明显的夏季,极端最低温度在-20℃以下,春秋相连。10℃以上的积温仅2,000-2,600℃,持续近5个月没有≥20℃气温。根据猪苓的野生生长条件,笔者进行了多年的人工栽培猪苓技术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功,在该地区推广栽培近10万窝(1窝:下种0.25-  相似文献   

8.
以猪苓为试材,采用PDA培养基及袋料培养真菌的传统方法,对猪苓在不同培养条件下菌丝的生长及菌核形成情况进行了分析,采用划线法测量猪苓菌丝生长速度,用观察计数法对猪苓菌核形成数量、大小、位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猪苓菌种袋料培养的最佳条件为25℃、24h黑暗培养、料水比1∶1.4(kg·L~(-1));最适合猪苓菌种袋料培养的培养基配方为木屑50%、棉籽壳30%、麸皮18%、石膏1%、生石灰0.4%、蔗糖0.5%、KH_2PO_40.1%;明确了不同培养条件对猪苓菌丝生长发育及菌核形成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展猪苓种苓工厂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猪苓的菌丝生长和菌核形成特性及驯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德育  来航线  林雁冰 《食用菌》2004,26(6):8-8,11
试验表明,猪苓菌丝在5~35℃下均能生长,以24℃生长最快,在平板及斜面管上生长到一定时间为棕褐色。菌核在15-25℃下控制相对湿度80%,以22℃形成最快。光照对菌丝生长及菌核形成均不利,在菌丝培养及菌核形成阶段应避免光照。菌丝在pH.3.5~8.5均可生长,但以pH6.0生长最快。试验表明,猪苓可以脱离蜜环菌单独培养,这为猪苓室内人工袋料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但菌核的生长发育特征及栽培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猪苓(别名野猪食、野猪粪、野猪苓)为多孔菌科类真菌,猪苓菌核是我国有明确记载的稀有中药材。在我国野生猪苓分布很广,记载也很久,药效也不言而喻。近些年来由于人们的乱采乱挖,野生资源稀缺,人工培育迫在眉睫。早在20世纪末,我国已人工栽培猪苓获得成功,但推广力度甚微。经过多年的探索,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猪苓课题组采取半人工栽培模式种植猪苓,开创省工、投资少、操作简便、产量高、收益大的综合立体  相似文献   

11.
猪苓是一种名贵的药用真菌,对乙型肝炎有一定的疗效,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系统地讲述了猪苓的人工栽培技术,栽培的注意事项及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2.
猪苓发酵菌丝多糖分离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猪苓液体发酵干菌丝体为原料,研究分离提取猪苓多糖的最佳条件和生产工艺。结果证明猪苓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是:原料粒度为200目,菌粉和水分的比例为1:30。浸提时间为2.5h,乙醇加量比例为1:3倍.pH值为7.0,多糖提取率可达28.80%以上。  相似文献   

13.
贝叶多孔菌液体培养生长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华民  徐泽平 《中国食用菌》2002,21(4):42-43,45
通过液体培养 ,以菌丝产率为目标 ,对贝叶多孔菌 (Polyporusfrondosus)的生长因子做了探讨。结果表明 ,PF— 0 0 0 1中适合液体培养的理想菌株 ;在基本营养物质葡萄糖 (2 % )、乳蛋白 (0 3% )中加入麸皮汁(10 % )、玉米粉汁 (2 % )、KH2 PO4(0 1% )、VB1(5 0ppm)有利于促进该菌的菌丝产率  相似文献   

14.
不同培养条件对野生猪苓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的配方培养基、pH值、温度对野生猪苓菌丝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5℃培养2d后,菌丝在黄豆饼粉培养基、玉米粉培养基、胡萝卜培养基以及苹果培养基上长满整个平皿,长势好,在其它培养基长势较差;菌丝在25℃、pH值为7.0的PDA培养基上生长较快,2d长满整个平皿,在pH值为5.0和6.0的培养基上生长慢,3d长满平皿,在pH值为8.0的培养基上生长很慢,10d长满平皿;温度为25℃时生长较快,2d长满平皿,15℃时3d长满平皿,5℃条件培养7d长满平皿。  相似文献   

15.
对猪苓多糖的提取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猪苓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用乙醇含量为70%,pH值为6.5的提取液提取;用Sevag法去除蛋白效果最好;用氧化脱色法除色素效果最好;分级沉淀时乙醇浓度为80%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猪苓营养菌丝与野生菌核蛋白质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和分析了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营养菌丝与野生菌核中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及含量。结果表明,猪苓营养菌丝中的粗蛋白含量是32.5%,必需氨基酸含量是3.51%,氨基酸总量是10.09%;野生菌核中的粗蛋白含量是6.87%,必需氨基酸含量是1.53%,氨基酸总量是4.53%。营养菌丝的粗蛋白和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野生菌核。  相似文献   

17.
分析猪苓的利水渗湿作用及其药理活性,为猪苓的药物作用研究提供指导参考。猪苓主要对膀胱疾病和肾病患者均有一定的药理活性,取100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采用注射和口服结合的方式进行猪苓的临床药理活性分析,以可溶性白细胞介素为受体,分析猪苓对肠胃、膀胱、肢体的利水渗湿作用,并结合患者的氧化物歧化酶的反应水平进行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测试。采用稳健性检验分析方法进行药理活性的统计回归分析建模。猪苓具有很好利水渗湿作用,从而对肾功能衰退等疾病具有很好的药理活性,活性水平度高达0.97的显著度,具有很好的药用指导价值。以猪苓为药引,开发出高效低毒的药剂,提高肾病和神经源性膀胱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猪苓菌丝液体培养及富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 Fr.)菌丝进行了液体培养及富集锌研究。结果表明,在培养温度22℃,PH7.0,振荡速度150r/min。培养基中锌添加量为40mg/kg时,猪苓菌丝的生物转化量及菌丝体富锌率最高。  相似文献   

19.
高架栽培槽栽培草莓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广泛应用的草莓高架袋栽模式为对照,以草莓品种丰香为材料,设计了一种草莓高架栽培槽,研究了2种不同栽培模式对草莓营养生长、生理特性以及果实产量和风味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架栽培槽模式下的草莓平均单果质量、果实总产量及品质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而其果实成熟期比对照提早了8 d,前期产量(1~3月产量之和)提高了3....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北虫草的培育也暴露了一个问题,正常菌种经多次转管继代和冰箱久存之后,会出现不产子实体现象,这些问题严重干扰了虫草的生产。为此,进行了有关北虫草不同部位组织分离和继代培养的试验,并筛选出性状优良的菌株。结果表明,子实体靠近顶端分离的菌种易于萌发,孢子分离得到的菌株性状更好,北虫草子实体本身就具有抑菌作用,因此,在选取表面消毒方式时,一定要适宜,不可时间过长,以免对子实体造成伤害,不产生菌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