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以太和县香椿品种黑油椿为试材进行香椿离体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茎尖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BA3.5 mg/L+NAA0.15 mg/L+GA30.1 mg/L;增殖培养基为MS+BA1.5 mg/L+NAA0.08 mg/L+GA30.01 mg/L;生根培养基为MS+IBA0.1 mg/L。初代接种时添加VC300 mg/L,PVP400 mg/L,可以减弱初代接种褐变率,提高接种成活率。  相似文献   

2.
香椿试管苗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增殖速度明显不同,太行山香椿试管苗的最佳增殖条件为改良MS+6BA1.0+GA_32.0+IAA0.0;燕山香椿试管苗则为WPM+6BA1.0+GA_32.0+IAA0.0.试管苗的生根能力在IBA0.2~1.0的范围内逐渐提高,增殖倍数不同的试管苗,其K的摄人量,碳水化合物含量,以及POX和EST同工酶图谱亦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3.
平榛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以平榛茎段为外植体,进行不定芽的诱导和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初代培养基DKW 5mg·L-16-BA 0.01mg·L-1IBA中加入维生素C2.0g·L-1可有效抑制褐化的发生。附加64.42mg·L-1腐胺、58.10mg·L-1亚精胺和20.20mg·L-1精胺有利于外植体芽体的萌发与生长,经初代培养后茎段切口可产生愈伤组织,并可直接成芽;以产生的愈伤组织为材料,在培养基DKW 0.01mg·L-1IBA 2.5mg·L-1TDZ 32.21mg·L-1腐胺 29.05mg·L-1亚精胺 10.10mg·L-1精胺上,平榛愈伤组织可诱导分化出不定芽,加多胺的处理有利于提高芽体萌发率和加快生长。在培养基1/2MS IBA0.25mg·L-1上生根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4.
以全盛球种仙人球的茎切段和整个子球为外殖体进行试管培养,结果表明,在外殖体的切口处可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在其刺座上的疣突处可直接产生小球体。经试验筛选出最适宜的培养基为:不定芽(小球体)诱导,MS+6-BA 8mg/L+KT 1mg/L+NAA 0.1mg/L;从生芽分化和继代,MS+6-BA 3.5 mg/L+KT 0.5mg/L+NAA 0.1 mg/L;生根,1/2MS+NAA 0.1mg/L+IBA 0.1mg/L+活性炭0.5%。  相似文献   

5.
阿月浑子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阿月浑子 (Pistacia vera L.)是属漆树科黄莲木属 ,落叶小乔木 ,雌雄异株 ,是一种珍贵的木本油料和干果树种 ,其果实商品称“开心果”,具有较好的市场价格。1 材料和方法材料为新疆喀什市疏附县阿月浑子研究所用无菌外植体获得方法有 3种 :第一种是无菌种子在试管内培养产生的  相似文献   

6.
桐柏大枣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优良枣树品种桐柏大枣为试材,对适宜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条件进行了研究,基本培养基为MS,筛选出了该品种的最佳启动、增殖、生根培养基,分别为:BA1.0+IBA0.01 ̄0.1,BA1.5+IBA0.5+GA0.5,BA0.01+IBA2.0+IAA0.5,同时还取得了一些其他有指导价值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8.
通过对葛藤组织培养快繁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初代采用带腋芽的茎段作为外植体,继代培养采用带愈伤组织的茎段作外植体,接种效果最好;消毒用70%酒精20 s 0.1%氯化汞4 m in,消毒效果最好,存活率能达到75%以上;用MS BA 1.0 mg/L NAA 0.1 mg/L 琼脂5.5 g/L 蔗糖25 g/L的培养基诱导丛生芽分化,有较高的诱导率;生根培养基用MS NAA 0.05 mg/L 琼脂5.5 g/L 蔗糖25 g/L能有效促进芽生根。  相似文献   

9.
葡萄品种繁多,基因型高度杂合,育种周期长,在有性或无性繁殖的过程中易造成基因型分离,降低品种价值.而通过顶芽、腋芽增殖的途径实现葡萄离体快速繁殖,简便易行,受基因型影响小,遗传性稳定,苗发育正常健壮容易移栽.我们在不断试验的基础上,实现了每月2.5~4.6的增殖倍数,短期内可生产大量优质组培全株苗,这将为缓解苗木紧缺,发挥良种栽培的增益效果,起到促  相似文献   

10.
圣诞树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圣诞树的茎段为外植体,研究其再生植株在不同外源激素配比下的适宜培养基。试验结果表明:圣诞树茎段启动培养基中以MS培养基附加6-BA2.0㎎/L、NAA1.0㎎/L较好,继代培养基以MS培养基附加6-BA1.0㎎/L、NAA0.5㎎/L较为合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3㎎/L+IBA0.1㎎/L最佳,生根率高达98﹪  相似文献   

11.
香椿矮化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菜用香矮化栽植密度以19500-24000株/hm^2为宜,采用菱形双行种植方式有利于香椿的生长和产量,整形、修剪是香椿矮化和提高产量的主要措施,通过整形可使树形成灌木形、扫帚形、分层形等,结合截干、环剥及采摘回缩等措施可控制树高在2m以下。菜用香椿经多年生长后,抽枝、萌芽能力逐年减弱,可采用断根促萌来更新。  相似文献   

12.
以MS作为基本培养基,离体培养千头菊带腋芽茎段。结果表明:6-BA和NAA分别为1.0mg/L和0.1mg/L的组合时丛生芽的诱导效率最高,诱导频率可达100%,6-BA诱导丛生芽的效果明显优于KT和ZT。组培苗在大量元素减半并附加0.4mg/L NAA和0.2%活性炭的1/2MS培养基上诱导生根最为适宜,生根率达100%。  相似文献   

13.
试验以印楝实生苗的嫩枝为材料,对印楝的初代培养、丛生芽诱导和生根、再生植株炼苗等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筛选出各阶段的最适培养条件:(1)初代培养基为MS 6-BA 0.5 mg/L NAA 0.05 mg/L 蔗糖30 g/L;(2)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为MS改 6-BA 0.4~1.0 mg/L KT 0.5~1.5 mg/L NAA 0.05~0.2 mg/L 蔗糖30 g/L;(3)生根培养基为1/2 MS IBA 0.3 mg/L PG 3μmol/L 糖20 g/L。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巴西尾巨桉和巨赤桉两种优良杂交桉树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和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尾巨桉和巨赤桉再生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改良MS+6-BA 0.5 mg·L-1+NAA 0.2 mg·L-1,继代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改良MS+6-BA 0.5 mg·L-1+NAA 0.15 mg·L-1.芽诱导和继代增殖中6-BA的浓度对两种杂交桉树有显著影响.生根培养中,尾巨桉和巨赤桉生根情况差异显著,尾巨桉茎芽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2 mg·L-1+IBA 1.0 mg·L-1,巨赤桉茎芽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15 mg·L-1+IBA 1.0 mg·L-1.两种杂交桉树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为桉树良种选育和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水栀子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栀子茎切段为外植体,进行植株再生和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在以MS 6-BA 3 mg/L NAA0.4 mg/L的培养基上,不定芽诱导效果较好,分化率达100%;增殖培养时,在MS 6-BA 1.0 mg/L IAA0.2mg/L的培养基上效果较好;再生苗在1/2MS IAA(0.1~0.5)mg/L的培养基上生根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小蔓长春花离体快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蔓长春花嫩枝的茎段和茎尖为外植体,经90天的增殖培养试验表明,最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MS 6-BA 0.8~1.2 mg.L-1 IBA 0.2~0.4 mg.L-1,诱导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 IBA0.1~0.5 mg.L-1,生根率为96.3%~100%。瓶外生根试验结果表明,用1 000~1 200 mg.L-1IBA蘸根,生根率达81%。  相似文献   

17.
作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了香椿的栽培技术,包括采种、播种、育苗、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及菜用林培育等技术。  相似文献   

18.
国内杜鹃属植物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外植体选择、外植体的灭菌方式、基本培养基的选择、诱导培养基的选择、生根培养基的选择、生根苗的移栽这几个方面归纳总结了国内有关杜鹃属植物组培快繁应用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目前存在问题与发展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黄金香柳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报道黄金香柳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试验。结果表明:以黄金香柳嫩茎作外植体进行培养,不定芽诱导率高,经连续3次培养不定芽增殖倍数可达7.9~10.7。适宜黄金香柳丛芽快速增殖的培养基配方为MS+6-BA 0.5 mg/L+NAA 0.01 mg/L+蔗糖30 g/L,一次继代培养时,平均每瓶无菌材料可提供45.5个枝芽(≥1 cm)用于转接生根。诱导植株生根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IBA 1.0~1.5 mg/L+蔗糖15 g/L,适宜的培养时间为21~25 d,生根率可高达96%以上。移植的试管植株90%以上存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