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单跨索道承载索拉力简化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的集材索道,由于拆转架设频繁,承载索张力计算较复杂,大多是凭工人经验架设,因此承载索拉力的简便计算对生产有很大的意义.本文以杜盖尔斯基的三次方程式为基础,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找出承载索拉力与诸因素的关系,在集材索道常用的范围内,获得一组近似公式.  相似文献   

2.
最近,日本大子营林局小里制品事业所,安装了一条承载索可左右移动的集材索道(见图)。在卸材处,承载索(SKL)一  相似文献   

3.
林业用多跨索道承载索张力和悬索形式决定着系统的换算弹性系数的变化。随着载荷的移动,承载索张力变化很大。本文在充分考虑林业集运材多跨索道承载索两端支点的可挠性及承载索弹性的不完整性的情况下。研究了任意载荷时的拉力的计算。  相似文献   

4.
所编制的 BASIC 程序,能进行单跨、多跨索道的设计计算,绘制索道纵断面图,最终确定集材方式方法。使用本软件进行索道的设计,其功效高,操作简便,运算速度快,计算精确,通用性好。  相似文献   

5.
6.
林业索道承载索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周新年 《林业科学》1989,25(2):127-132
本文建立了林业索道承载索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并进行了理论推导,编制了BASIC程序,在PC-1500、APPLE-Ⅱ微机上中、英文通过。该程序能进行单跨或多跨索道承载索的优化设计。本软件功效高,操作简便,运行速度快,计算精确,通用性好。  相似文献   

7.
8.
架空索道较其它方式集运木材有其特殊优点,即不受地形限制,不破坏植被,土建工程量少,架设工期短,投资少,可常年生产、效益高。我国从1955年引进 BTY—1.5索道,在东北带岭和四川马尔康局实验成功后,现已建成3047条,总长度约2814公里,完成集材量的12%。先后定型九种索道类型,基本索系13种,各种变  相似文献   

9.
承载索的张力大小是影响索道生产效率及作业可靠性的重要因素。目前,由于缺乏必要的设备,大多用目测判断张力。最近,苏联研制成功一种张力测定装置。该装置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安装在上部锚桩处承载索末端的铰接摆架,一是测定杆及仪器。铰接摆架(图1)有两个靴形臂1,每个臂由两半组成。承力拉杆2通过铰销7与两靴形臂相连接。每个靴形臂内装有连接承载索的  相似文献   

10.
集材和运材索道的承载索,当拉应力和弯曲应力都在起作用时,合应力σ等于拉应力σ_1与弯曲应力 P 之和。拉应力σ_t 可根据安全要求通过适当的拉力计算求出;在跑车作用下的弯曲应力 P,可取用规定的轮压与拉力比的偏小值进行校核。但是,托索滑轮处的弯曲应力σ_b,也按轮压荷重比来确定是不妥当的,应按下式计算:  相似文献   

11.
在木材生产中钢丝绳的使用量较大,无论是伐区集运材索道、绞盘机集材,还是贮木场缆索起重机以及架杆装卸机等,每年都消耗大量钢丝绳.据统计,每生产100m3木材,消耗大约8m钢索(φ15mm).可见,钢丝绳的耗损在木材生产成本中占有重要比例.  相似文献   

12.
承载索松紧运行式索系是承载索松紧式和运行式两索系的有机结合,发挥了两索系各自的长处,克服了有关缺点,运转四年来,效果良好。适用于高山陡坡、深沟狭谷以及乡包形复杂的林区。该文不但介绍了该索道的工作原理、还介绍了跑车等一些设备的结构以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从时序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出发,对索道承载索的振动进行了测试分析,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假设承栽索两端固定的装置为刚性体,考虑承栽索挠度弹性变化,从理论上探讨承裁索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推导出承栽索弹性模量公式.  相似文献   

15.
16.
所编制的BASIC程序,能进行单跨索道的承载索设计计算,绘制索道的纵断面图;能检验索道跨越农田、道路、建筑物、变坡点等地面控制疑点是否与木捆最低点间留有一定的后备高度,为集材方式(全悬或半悬)和集材方法(原木、原条、伐倒木或全树)的选择提供依据。使用本软件进行索道的设计,其功效高,使用简便,运算速度快,计算精确,通用性好。  相似文献   

17.
本文编制了用悬索曲线理论设计单跨索道的BASIC程序。经验证,能进行单跨索道承载索的设计计算,绘制出索道的纵断面图,并能检验索道跨越农田、道路和建筑物等地面控制疑点时,木捆最低点与其所保持的高度,为选择集材方式(全悬或半悬)和集材方法(原木、原条或伐倒木)提供依据。使用本软件进行索道设计,具有工效高,操作简便,运算迅速,精确和通用性好等优点,可以在有条件的地方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冯建祥  罗桂生 《森林工程》1997,13(3):48-49,28
本文探索索道勘测中测量误差所导致的承载索鉴定精度问题,并对各种鉴定方法应用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