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元曲作家白朴有一首小令《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这首小令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有异曲同工之妙,文中无秋,却道尽秋的风流。如果说秋天是一幅壮美的油画,那么所有的树木便是这幅油画中不可缺少的一笔,或浓墨重彩,或轻描淡写……喜欢秋天的树木,不管是果实累累的,还是枝头空泛的,那些树木,站在秋天的风里,傲然挺立,构成秋色图中最和谐的韵律。试想,如果没有树,秋天再美,必然会觉得少了  相似文献   

2.
秋色之美     
正秋天的色彩是何等的五彩斑斓啊!随着季节的深入,秋天踩着铿锵的鼓点,澎湃着激情飞扬的旋律,用她那神奇的画笔把大地涂抹得恰到好处,到处闪耀着斑驳的色彩:那深翠浅绿、赤橙青黄,色彩炫目得让人心醉,红的热烈、蓝的从容、绿的灵秀、黄的悠闲、白的素雅……就是这样,带着未经雕琢的自然之美,秋天直直地闯进我们的眼中,它的美是一份醉人的美,是一份清澈的美,是一份静谧的美,更是一份灿烂的美,有一丝野性,却不张扬。  相似文献   

3.
四时风物,各有其品藻神韵。从花木这一条路上来说,若作画,春天我取桃李,因其最能表达春之明媚芳菲;夏天则取芭蕉,彩墨肥硕而又娇艳;最可得夏之风致;至于漫天飞雪的冬季,唯有腊梅最合其神貌,一种清新刚丽的风骨弥满乾坤。只有秋天,我迟迟难作出选择。菊,虽是秋之花木,但秋天总的特征是红稍翠减,树树秋声。选菊花,只是反其意而用之,并不能与秋这简洁高净的本色神会。画菊花,大多是寄寓春光依旧,不畏风霜的人意,细思终夹缠着几丝强解。听了几夜西风,于枕上细数一声两声、三阵两阵的落叶声,心想明朝出门散步,登山临水,应…  相似文献   

4.
深秋说菊     
深秋时节,百花凋谢,唯有菊花独立寒秋,凌霜绽放。 可以毫不逊色地说,秋天是菊花的世界。 只要是到了秋天,最大的闲情逸致,莫过于贪图菊花之容,观赏菊花之色,品评菊花之韵,赞咏菊花之德。接连几天,我徜徉在公园、花坛、绿地、菊展现场。在我这几年见到的菊花中,有的如龙飞凤舞,有的似秋水芙蓉,有的像海棠着露,有的像仙女下凡。此情此景,真使人眼花缭乱,心旷神怡。 中国是菊花的故乡。菊花是中国的传统花卉,也是中国的国粹。 赏菊,在我国民间有着悠久的传统习俗。历代文人雅士大都爱菊。晋代的陶渊明最爱菊花。就在他辞官务农时,也情意缠绵  相似文献   

5.
人生之秋     
秋人之美,美在内涵。世间四季,各有特色,但内心总感觉,夏天的炙热、冬天的寒冷都过于极端,春人的万物竞发又过于繁华,惟有秋含蓄内敛,不温不火、不离不弃地迎送着生命的轮回。印象里秋似乎已成忧伤的象征,古往今来,人们涉及秋的情感大抵都是离愁别绪、触景伤情。秋天过后就是冬季,万物凋零随即而至,承受寒冷的心理预期,使人们很少能从秋天中读出抚慰人心的情感。然而,当你站在温暖和严寒的好悲之外再看秋天,或许又是一番感觉。  相似文献   

6.
精致的秋天     
精致的秋天有最怡人的风。秋风似乎是一缕一缕的,跟着人的节奏跟着人的呼吸在吹,让人感觉一种天人合一的欢畅。经过炎夏的烘烤之后,每个人都渴望一份安宁一份清爽,于是秋风便担当起在你耳边絮语的角色。风吹耳畔,有点柔,有些绵,有着秋风特有的轻,有着秋风特有的静,这种轻和静,并非空洞无物,反而内涵丰富,像是一首词句朴实的小令,表面平淡无奇,内里却热烈缠绵。秋风吹来之际,你会感觉那是逐渐走近的一位素衣女子,仙女般轻盈,狐仙般奇幻,让你的秋天像神话一样魅力无穷。  相似文献   

7.
秋叶一点点开始泛黄,在树枝间柔情地飘摆着,画出了季节更替的轨迹。当大地铺满了金黄色,秋愈发显出了她的秀美与挺拔,那是一分不需要任何装饰的洒脱和孤傲,让人们陶醉其中。我喜欢在诗词中品味秋天,咀嚼秋韵,亭亭玉立的秋,在千年的诗词中散发着清爽的气息,越发成熟丰润,我在诗词中约会秋天,读懂了秋的色彩,  相似文献   

8.
20多年摄影记者生涯,不能说祖国的千山万水都去过了,但大多数的经典地区都到过了。回忆起那些走过的地方,祖国最美的秋色在哪里呢?秋天是成熟的季节,也是旅游的季节。一阵秋雨过后,秋风送来缕缕凉意,树叶便一茬一茬地改变着自己的颜色。处处秋高气爽,处处秋景宜人,在这个最适宜外出旅游季节,实实在在地把这些秋的味道品尝,去陶醉在秋的惬意之中吧!九寨沟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羌族自治州南坪县境内,沟内由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高原湖泊群、瀑布群和钙华滩流为主体。著有"人间仙境"之称。以水著称的九寨沟一到秋天就变成了色彩的王国。  相似文献   

9.
<正>秋叶一点点开始泛黄,在树枝间柔情地飘摆着,画出了季节更替的轨迹。当大地铺满了金黄色,秋愈发显出了她的秀美与挺拔,那是一分不需要任何装饰的洒脱和孤傲,让人们陶醉其中。我喜欢在诗词中品味秋天,咀嚼秋韵,亭亭玉立的秋,在千年的诗词中散发着清爽的气息,越发成熟丰润,我在诗词中约会秋天,读懂了秋的色彩,也读出了那分收  相似文献   

10.
无霾京秋     
正老舍先生在《住的梦》中写道:秋天一定要住北平。天堂是什么样子,我不晓得,但是从我的生活经验去判断,北平之秋便是天堂。转眼间,又到了北京最美丽的季节。曾经,老舍先生笔下的京城之秋,美的那样有层次,那样有趣味,那样有文化。自从雾霾侵袭了我们的生活后,京城之秋就变了味道。晨起,拉开窗帘欣喜地发现雾霾已经散去,蓝天悄悄的躲在略发白的云朵后面,时隐时现。无霾京秋!这是闪出我脑海的第一个念头,当下决定,爬山去!  相似文献   

11.
山野秋韵     
在四季之中,我独爱秋。在夏日的千万推搡下,秋天像一位待阁出嫁的少女,正羞答答地走出闺房。阳光会依旧照在那把紫砂茶壶上,照在几串沿墙而挂的红辣椒上,依旧会钻进秋天的林子里又唱又跳,把树叶子染得红红黄黄。叶子们,这些森林里精巧密集的耳朵,任阳光轻咬着,还窃窃私语哩。  相似文献   

12.
乡村野拾     
<正>告别盛夏的热情,缓缓步入秋的纯静。田野如同一座尚未开挖的宝藏,缓缓打开。不仅仅是因为庄稼的成熟,还有许多与秋天有关的记忆,最让我难忘的莫过于家乡的田野里,那段充满野拾之趣的悠游岁月。秋收庄稼地里,总有遗落散失的产物,田间遗落的产物成了野拾的目标。没有了  相似文献   

13.
秋声     
高峰 《国土绿化》2014,(10):52-52
生命之美,美在四季,而我独爱成熟的秋。秋之静美,秋之端庄,秋之温润,用纯净之心便可聆听到动人的乐章。  相似文献   

14.
睡眠时间各季有别人们常说:早睡早起精神好。但据古人经验,早睡早起不见得适合所有季节,也不一定最有益健康。中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中,曾有专章讨论睡眠。其中根据春、夏、秋、冬不同时序,分别归纳出适宜的睡眠原则,即春、夏两季应当晚睡早起,秋天必须早睡早...  相似文献   

15.
雪国四季     
<正>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处祖国最北疆,年平均气温零下2.8摄氏度,极端最低温度曾达零下52.3摄氏度,每年有7个月的漫长冬季,到处银装素裹,是名副其实的"雪国"。雪国美。美就美在山山水水,美就美在一草一木;美就美在春华秋实,美就美在一年四季。雪国的春之浪漫、夏之秀气、秋之绚丽、冬之壮美,都叫人流连忘返、魂牵梦绕。雪国的春天总是来得很晚。4月份了,小溪才刚刚化冻,琥珀色的溪水欢快地跑向远方。呼玛河开河还要晚些,河面的冰层很厚,或雪白或微绿或淡蓝,像玉一样滑润,像水晶一样莹洁,像钻石一样美丽!河的中间化出一条黑龙,蜿蜒着指向蓝天  相似文献   

16.
秋深桂自香     
正自古以来,桂花就是秋天的象征,也可以说是到了无桂不秋的地步。特别是中秋前后,银蟾秋皎,波光醉人,金风送爽,桂花飘香,沁人心脾。无论是赞其"虽无艳色惊群木,却有清香压九秋",还是赞其"江汉光翻千里雪,桂花香动万山秋",都一点也不为过。我国自古就是桂花的故乡,桂花栽培的历史已有2500多年,早在《山海经》中就有"招摇之山,  相似文献   

17.
20多年摄影记者生涯,不能说祖国的千山万水都去过了,但大多数的经典地区都到过了。回忆起那些走过的地方,祖国最美的秋色在哪里呢?秋天是成熟的季节,也是旅游的季节。一阵秋雨过后,秋风送来缕缕凉意,树叶便一茬一茬地改变着自己的颜色。处处秋高气爽,处处秋景宜人,在这个最适宜外出旅游季节,实实在在地把这些秋的味道品尝,去陶醉在秋的惬意之中吧!  相似文献   

18.
北国秋韵     
白雪 《内蒙古林业》2013,(10):43-43
秋之神韵 信步走进秋的画卷,天空净朗高远、山峦丰腴饱满,秋天的颜色红彤彤、金灿灿;秋天的故事丰厚、深远……  相似文献   

19.
金色兴安岭     
大兴安岭的秋天,天高云淡,五彩斑斓。日渐凉爽的秋风,悄悄挥动如椽彩笔,把草木的绿叶陆续涂染成赤橙黄紫,无比绚丽,人称"五花山"。绵延的山岭上,只有樟子松和云杉仍坚持苍翠不变,而落叶松松针日趋浅橙,白桦树叶呈现金黄。古人云"一叶落而知秋",可这里哪片叶子何时首先落下,已无从考证,只是秋风拂过,林涛阵阵,落叶纷纷,美似金色落英,悠然飘舞,秋意即更美更浓矣!此时,最美的是河畔面果和稠李子的树叶,它们逐渐由绿变红,亮丽夺目。千树红叶的倩影,掩映于大河碧波里,红绿相间,尤为娇媚。  相似文献   

20.
万木霜天红烂漫。深秋初冬,满山红叶溢彩流丹,美如朝霞,构成了一幅"非花斗妆,不争春色"的妍丽佳景,触发了多少诗人的灵感,发出万千咏叹。"山无红叶不知秋"。几场冷露寒霜后,一些树木的叶子像喝了醇浓美酒,忽地变成了红色,一派寒霜醉染的风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