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现代规模化、集约化奶牛养殖生产模式下,不断供给高营养水平日粮是维持后备牛快速生长发育和泌乳母牛高泌乳性能的物质基础。然而,在遗传品质到达"瓶颈期"后,尽管随着日粮营养浓度的不断提高和干物质采食量(DMI)的增加,奶牛单产水平可以继续维持在一定的高水平状态,但是高产奶牛的营养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也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特别是围产期能量负平衡(negative energy balance,NEB)引起的酮病,高精日粮引发的酸中毒、高蛋白质日粮引起的血液中尿素氮升高等营养代谢性疾病,负调控奶牛繁殖性能,造成奶牛产后发情不明显,配种率和受胎率下降等,直接影响奶牛生产群的更新速度、优质牛群泌乳性能正常发挥以及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作者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不同营养代谢性疾病对奶牛繁殖性能影响的相关研究资料,重点分析了酮病、低血钙、瘤胃酸中毒等围产期高发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影响奶牛繁殖性能的分子机制,并对营养代谢性疾病与高产奶牛繁殖性能今后研究的方向提出了展望和思考,以期为提高中国规模化牧场高产奶牛群繁殖效率和母牛围产期营养管理水平提供一定的借鉴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普查,4年间西安市农区奶牛养殖组织方式已从小区饲养方式为主体转型到牧场化经营方式,牧场以改善营养及管理为重点奶牛产能大幅提高,2016年成乳牛单产水平达到22.5kg/头,较2012年提高了27.8%,今后需要持续提高牧场综合管理能力,发挥育种改良,牛群健康贡献的产能及质量潜力,通过5年努力,使区域成乳牛单产达到30kg/头,以提高单产及优质奶生产实现单位成本降低,提高鲜奶产品竞争力,是促进奶牛饲养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如何提高奶牛繁殖力,实现奶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奶牛繁殖力是提高奶牛生产效率、降低甲烷和氨排放以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因此为了实现奶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综合考虑提高奶牛的繁殖效率。从短效管理的角度而言,现代牧场繁殖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提高每次配种时奶牛的受孕率,牧场只有保持稳定合理的管理制度且认真执行,才能使奶牛达到最佳繁殖力。为了保证奶牛进行适时授精,发情观察和适宜的营养管理都是关键因素。产后奶牛保持最佳水平的干物质采食量对提高奶牛繁殖力起着决定性作用。从长效管理的角度而言,最佳繁殖力是影响奶牛健康、福利、寿命和持续性的关键。牛群质量和牧场设计是提高奶牛繁殖力的基础。要使群体繁殖力达到非常满意的水平,需要对奶牛繁殖和健康情况进行长期监控。牧场主和兽医需要合理利用自动化管理工具不断扩大群体的规模。繁殖是一项重复的工作,牧场主每时每刻都应该认识到繁殖工作不是偶尔管理的临时工作,而是每天都要坚持的对整个牧场进行前瞻性管理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正新世纪以来,中国奶业快速发展,与全球奶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奶牛养殖业发展的重要特征是以公司化为主体的大中型牧场、牧场集团发展迅速。中国规模牧场崛起的过程中,管理、牛群、营养、疾病防控、繁殖等水平,以及奶牛单产、原奶质量都基本达到甚至超过国际水准,但是中国大型牧场发展模式仍然备受质疑,主要集中在三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是用来管理奶牛生产的一项综合性技术,通过对DHI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可以指导牛场健康计划、改进日粮配方,加快奶牛遗传改良,提高奶牛育种水平。[方法]对广东省某奶牛场2022年1—12月14 024 条DHI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该牧场牛群结构、胎次、乳成分、体细胞数等指标,并根据数据提出改进措施。[结果]该牧场12 个月的平均胎次2.34 胎,日均产奶量为32.03 kg,高峰奶平均为39.6 kg,高峰奶日平均为80.17 天,305 天产奶量平均为9 641.55 kg,乳脂率平均为4.52%,乳蛋白率平均为3.16%,脂蛋比平均为1.44,体细胞数平均为33.3 万个/mL,尿素氮平均为10.9 mg/dL,泌乳天数平均为176.42 天。[结论]该牧场3 胎次以上牛只所占比例偏低,牛群结构不合理,体细胞数较高,尿素氮含量不稳定。应优化牛群结构,加强环境整治、乳房炎健康监测,同时调整日粮结构。  相似文献   

6.
试验选择产前15天至产后100天牛群共400头.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喂对照日粮基础日粮.处理日粮(对照日粮+200-250克β-胡萝卜素稀释品),通过60天试验。日粮补充饲喂β-萝卜素稀释品结果表明,β-胡萝卜素有保护和促进繁殖功能,有效的改善了奶牛的发情,有助于降低奶牛繁殖障碍发生率,同时对奶牛的产量增加也有效果.还能增强奶牛机体的免疫功能改善健康。  相似文献   

7.
全混合日粮(TMR)技术是目前我国规模化牧场使用最多、最广的一种饲喂技术, TMR饲喂设备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规模化牧场的饲喂效率和牛群生产性能,是提升效益的关键技术点。近年来,随着畜牧业规模化发展,奶牛养殖技术提升较快,成本控制和单产提升成为牧场盈利能力的关键。饲喂成本占牧场日常成本支出的70%以上,因此,控制饲喂成本,提高奶牛单产,关键的技术要点就是TMR的精准制作和饲喂。  相似文献   

8.
有些牧场不断地更换牛群的日粮结构,希望能够提高奶牛的采食量,但实际上他们发现奶牛的营养问题是来自糟糕的采食道以及牛群的等级分化产生的应激,因此导致有些奶牛采食受限;干奶期的护理,科学家和咨询顾问细致深入地研究干奶期的营养配制,最终发现是忽视了其他的影响因素,比如应激、小气候、饮水、运动和舒适度等。因此,奶牛行为信息的观察力和感知力及分析力在生产中很重要。  相似文献   

9.
以云南省昆明市某牧场2018年1—12月的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数据为基础,统计平均胎次、泌乳天数、305 天产奶量、体细胞数、乳脂率、乳蛋白率、产奶高峰日、高峰奶量等指标,将其与DHI指标标准范围进行比较,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结果显示,该牧场平均胎次为2.43,泌乳天数为166 天,305 天产奶量为9 169 kg,体细胞数为24 万个/mL,乳脂率为3.78%,乳蛋白率为3.27%,高峰奶量为40.3 kg,产奶高峰日在73.2 天。结果表明,该牧场的牛群结构相对合理,配种繁殖性能正常,但存在隐性乳房炎,高峰日过长等问题。建议应该加强育成牛、干奶期、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降低乳房炎发生率,缩短高峰日时间。  相似文献   

10.
繁殖工作始终是规模牧场生产的重中之重,随着饲养管理的改进,个体单产水平逐年提高,甚至出现单产越高繁殖率越低的现象。对于中小规模牧场来说,繁殖率问题也始终是企业健康发展、获取更高效益的制约因素。如何提高奶牛繁殖效率成为国内外学者和专家研究的热点问题,并已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对相关先进实用技术进行科学、有效整合,可以最大限度提高牛群繁殖效率,增加牛场经济效益。本文着重从21日妊娠率、涂蜡笔技术、同期排卵技术等三个方面做介绍。一、21日妊娠率为了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牛场繁殖方面存在的问题,克服传统统计方法的不足。美国奶牛临床繁殖领域于  相似文献   

11.
抓好奶牛的繁殖是提高奶牛产量、发展高产、稳产牛群的根本,近年来我们结合核心牛群培育,狠抓了繁殖管理工作,奶牛繁殖率、总受胎率、情期受胎率分别达到87%、94%、57%,取得较好的繁殖效果,现将主要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牛的养殖是以追求高产高效益为主要目标,然而牛群的高产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如营养负平衡,繁殖能力下降繁殖性能低下,繁殖力的下降又影响正常的繁殖与生产,直接影响牛群的世代更新而影响牛群的长远发展。因此,奶牛的繁殖作为奶牛饲样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应得到足够重视。1母牛的发情与发情鉴定母牛出现初情期后,从一次发情之日起到下次发情开始的这段时间,称为一个发情周期,奶牛发情周期为(18~24天)平均21天。  相似文献   

13.
正奶牛情期受胎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决定因素:一是母牛自身的繁殖性能;二是发情鉴定的准确率;三是配种员的输精技术;四是与配公牛的繁殖性能。关于如何提高情期受胎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提高母牛的繁殖性能1.1完善日粮营养配方奶牛的不孕在很大程度上与营养有关。在制作奶牛日粮配方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能氮平衡、氨基酸平衡、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平衡,充分满足奶牛对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的需求,避免不足  相似文献   

14.
正奶牛繁殖管理包括妊娠诊断、乏情牛的管理、牛群生育力监测、配种率和发情鉴定效率。奶牛妊娠诊断一般在人工授精后的6周后进行;乏情牛可通过直肠检查进行诊断;牛群生育力监测可应用计算机辅助分析技术;配种率和发情鉴定效率的好坏直接影响奶牛牧场的生产。确定牛群未能达到繁殖性能关键指标的原因时,应仔细研究牛群管理状况。1妊娠诊断妊娠诊断的最初判断是牛未返情。由于人工授精时间持续较短,观察返情确实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没有观察到返情意  相似文献   

15.
为缓解奶牛热应激对其生产性能造成的影响,降低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该试验研究、配制了奶牛抗热应激功能性营养包。按照胎次、产奶量、泌乳天数和体况相近的原则,将120头健康的荷斯坦泌乳奶牛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在中度热应激条件下,对照组奶牛饲喂牧场基础日粮,试验组奶牛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00 g/(d·头)复合型功能性营养包,观察复合型功能性营养包的抗热应激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正试结束时,试验组奶牛的单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预试期相比,对照组奶牛的平均单产降低2.96 kg/(d·头),而试验组平均单产降低1.16 kg/(d·头),比对照组缓降了1.80 kg/(d·头);试验组奶牛的乳蛋白涨幅比对照组高0.13个百分点;正试结束时和停试第10天试验组奶牛的乳脂率和乳中干物质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奶牛的饲料转化率比对照组缓降0.02。结果提示,抗热应激功能性营养包不仅能够有效地缓减牛奶由于热应激导致的单产下降,还可以提高乳蛋白率、乳脂率、乳中干物质和饲料转化率。  相似文献   

16.
奶牛的繁殖性能受到遗传、营养、环境和管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随着现代育种水平的提高和环境的改善,日粮营养已成为提高奶牛繁殖繁殖效率关键因素。奶牛繁殖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奶牛的产奶量,影响奶牛场的经济效益,关乎一个奶牛场的生存和发展。而影响奶牛繁殖效率的营养因素很多,如能量、蛋白、维生素、必须脂肪酸、矿物质及日粮中的毒素等,对奶牛的繁殖效率影响很大,在日常生产管理中应该加强调控。  相似文献   

17.
奶牛繁殖障碍对奶牛来说是老问题。也是养好奶牛一个复杂的技术问题。特别目前在本地区规模化大牛场。由于日粮营养不平衡。而引发生殖激素分泌紊乱与繁殖疾病。极大地影响了牛群繁殖水平的提高和有效利用年限。在此仅就笔者实际工作中遇到繁殖障碍问题浅叙己见,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及时准确检出发情的奶牛是提高奶牛繁殖率的重要前提。奶牛发情规律易受环境、泌乳及日粮营养等的影响而有所变化。表现为安静发情的奶牛,在高产牛群中时有发生。对发情表现不明显的奶牛,往往因不容易观察到而“漏情”、误配,造成空怀期延长和繁殖率降低。  相似文献   

19.
奶牛养殖技术/管理人员能利用一些诊断工具来发现可疑营养性问题的病因,更重要的是可以将其作为日粮配方调整的参考,以使牛群发挥最佳生产性能。牧场通过综合运用这些工具来确定某个营养/管理方面的问题,这个问题可能导致了牛群产奶量不高、繁殖率低或者代谢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加里宁省许多农场的牛生产力降低,不育与产科疾病的发生率增加,初生犊体质很弱。究其原因,不外乎是饲料基础落后,饲料营养不平衡,因而急剧地缩短了奶牛的利用年限,增加了后备犊牛的数量,使牛群的繁殖处于紧张状态。在“Caxopobo”试验牧场,饲料日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