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PCR方法删除大麻哈鱼生长激素基因的启动序列,并基因重组构建出全鱼基因;为转基因鱼研究提供了全鱼基因元件。  相似文献   

2.
采用似然函数法对水稻矮生性的主基因和微基因的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亲本所携带的矮杆主基因的效应不同,南京11号的矮杆基因效应为40 ̄57cM,一枝腊为52 ̄56cM,A65为33 ̄38cM。微基因修饰作用的标准差在籼、粳组合中分别为13.40cM和8.62cM。主基因和微基因间存在互作,但互作效应和微基因效应均远小于主基因效应。  相似文献   

3.
转基因动物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项生物领域高新技术[1]。转基因鱼模型的构建为鱼类基因工程育种奠定了理论基础,基因导入方法的成熟、胚胎干细胞技术的发展以及基因组学理论的应用为鱼类基因工程育种提供了操作平台。目前,转基因技术在外源基因片段长度、外源基因定点整合率、外源基因表达率、转基因动物存活率等技术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转基因动物的研究内容也非常广泛,从基础理论到应用技术,从实验室到生产也都有了较大发展,如基因表达的调控、基因产品的制备、动物品种的培育等[2]。以下就鱼类基因转移研究中转基因技…  相似文献   

4.
用地高辛为标记物,以随机引物法标记猪PGD cDNA和HSL cDNA探针,经与半微量全血培养法制备的染色体进行原位杂交后,将猪PGD和HSL基因分别定位在猪6号染色体6q^25和6cen-6q^21区域。  相似文献   

5.
鱼类基因转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转基因动物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项生物领域高新技术[1]。转基因鱼模型的构建为鱼类基因工程育种奠定了理论基础,基因导入方法的成熟、胚胎干细胞技术的发展以及基因组学理论的应用为鱼类基因工程育种提供了操作平台。目前,转基因技术在外源基因片段长度、外源基因定点整合率、外源基因表达率、转基因动物存活率等技术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转基因动物的研究内容也非常广泛,从基础理论到应用技术,从实验室到生产也都有了较大发展,如基因表达的调控、基因产品的制备、动物品种的培育等[2]。以下就鱼类基因转移研究中转基因技…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鸡源大肠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使用PCR技术从对喹诺酮类药物具有耐药性的大肠杆菌中扩增出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基因。通过对所测序列结果的分析,得到DNA促旋酶和拓扑异构酶Ⅳ基因(gyrA、gyrB、parC、parE)的突变位点及其氨基酸的表达情况。根据基因型研究QRDR的流行病学情况,可指导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优质肉鸡肌苷酸与肌内脂肪含量相关基因聚合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基因聚合在优质肉鸡分子育种中的可行性。【方法】运用PCR-SSCP和测序技术检测ADSL、GARS-AIRS-GART和A-FABP3个基因的优势纯合基因型(CCAAMM)。【结果】研究结果显示,3个基因的优势纯合基因型聚合后代完全也是优势纯合基因型(CCAAMM),在后代个体中优势纯合基因型个体的肌苷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非完全有利聚合基因型个体(P<0.05)。除了CCBBMM型,CCAAMM型的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聚合基因型(P<0.05)。【结论】推测CCAAMM聚合基因型可作为大恒优质肉鸡肉质性状有效的候选标记。  相似文献   

8.
蜡质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蜡质基因是编码直链淀粉合成的关键基因.从蜡质基因和直链淀粉合成的关系、糯性的研究进展、蜡质基因的序列结构、蜡质基因中核蛋白结合位点、转录后水平的调控以及Wx座上的微卫星序列等几个方面综述了蜡质基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10.
董建明 《世界农业》1991,(2):29-29,22
美国康奈尔大学生物化学系John C. Santord等于1983年研究成功一种导入外源基因的新方法——基因枪法(gene gun)。目前,世界上已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20多个实验室应用类似的方法,相继地把外源基因导入烟草、水稻、小麦、大豆等农作物。国外这种基因枪法在短期内发展较快,已成为遗传工程的有效武器,现就其基本原理,特点和进展等作一些介绍:  相似文献   

11.
基因免疫是90年代初开始发展起来的新方法。基因疫苗以其良好持久的免疫反应性,制备简单,易于保存等传统疫苗难以比拟的优点而受到普遍重视。本文对基因免疫研究的现状及最新进展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2.
13.
小麦族外源有益基因导入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pAHCl7、pCD29A质粒为基础,分别构建了玉米泛蛋白(Ubi)启动子调控的纤维素酶基因(BGLI、CBHII)与rd29A启动子调控的DREBlA基因的双价植物表达载体pBDB,pBDC。其植物选择标记基因为乙酰CoA转移酶基因(BAR),该载体适用于单子叶植物的遗传转化。并通过冻融法将重组质粒导入根癌农杆菌LBA4404中,为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BGLI,CBHlI和DREBlA基因对单子叶植物的基因工程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去除标记基因的水稻转基因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p1300(含潮霉素抗性标记基因)和p13W8(含反义蜡质基因)为供体DNA,通过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的方法,对水稻品种寒丰B的幼胚愈伤组织进行共转化,获得35份转基因植株。经PCR检测,有5份检测到反义蜡质基因和潮霉素抗性基因共存。在其T1代材料中,通过PCR检测获得24份只带有反义蜡质基因而无潮霉素标记基因的转基因植株。结果证明:在共转化植株后代中,通过筛选可获得无抗性标记基因的水稻转基因植株。  相似文献   

16.
玫瑰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roseoflavus)Men-myco-93-63及其发酵液对多种重要植物病原菌均表现出很强的抑制作用,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方面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根据天蓝色链霉菌A3(2)调控基因tcrA、sarA和scrX序列设计引物,扩增Men-myco-93-63基因组DNA,分别获得705bp、1 472bp和473bp的片段,经测序和比对,上述片段与天蓝色链霉菌A3(2)的tcrA、sarA和scrX基因在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上同源性均为99%,因此,推测玫瑰黄链霉菌Men-myco-93-63中很可能含有这些调控基因。Men-myco-93-63中这3个调控基因的初步检测为玫瑰黄链霉菌功能基因的获得、菌株的遗传改良和代谢调控途径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番茄抗根结线虫Mi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前国际上从番茄中发现了8个抗根结线虫基因,其中3个抗性基因Mi-1、Mi-3和Mi-5分别定位在番茄第6染色体和12染色体上,已经克隆出的Mi-1基因与其他植物抗病基因具有相似性,Mi基因与抗蚜虫的基因(Meu-1)密切相关,抗线虫Mi基因介导了对马铃薯蚜虫的抗性。  相似文献   

18.
根据转Bt基因棉“国抗1号”转入的外源基因中整合有GUS基因和NPTⅡ基因,建立了3种种子纯度检测方法:GUS组织化学染色法、NPTⅡ培养基法和NPTⅡ叶片涂抹法,准确率都达到98%以上;在检测转Bt基因棉原始群系“20-1”时与生物测定比较准确率也在98%以上,因此这3种方法可用于转Bt基因棉大规模制种过程中和推广过程中良种纯度的检测,相应方法同样适用于基因组中整合有GUS基因和(或)NPTⅡ基因的其它转Bt基因棉的品种。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胰岛素A,B链基因,人表皮生长因子基因和人α心钠素基因的人工合成。人工合成是在DNA合成仪上完成的,先合成上述基因的平均为60个核苷酸的各寡核苷酸片段,经过对各片段的纯化、磷酸化和连接,得到上述多肽基因。并进行了电泳检测。人工基因合成的重要意义在于可以正确地、高效地合成基因工程所需的基因,是获得在原核生物中表达的多肽基因的主要途径,并可将重组DNA和表达所需的碱基顺序同时组合在合成的基因中。人工基因合成有广泛的应用前途和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了快速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 nsp2基因缺失流行株,在对不同PRRSV分离株nsp2基因核苷酸序列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针对nsp2基因的1对兼并PCR引物和1条基因特异性反转录引物.RT-PCR试验结果表明,经典PRRSV S1毒株和高致病性nsp2缺失株SY0608毒株的PCR扩增片段的大小分别为768 bp和678 bp.特异性试验和敏感性试验证明,该检测方法特异性较好,但敏感性相对较低,可用于快速鉴别诊断PRRSV nsp2基因缺失毒株和经典PRRSV毒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