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鸡胚接种毒害艾美耳球虫Eimeria necatrix的免疫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给15、17、19日胚龄的鸡胚经羊膜腔分别接种不同剂量的毒害艾美耳球虫Eimeria necatrix孢子化卵囊、孢子囊或子孢子,出雏后在无球虫环境中笼养,收集2~7日龄间全部粪便,以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卵囊的产生,并于17日龄时以1.2×105个/鸡的同源孢子化卵囊攻虫,以相对增重率(RWG)、病变计分减少率(RLS)、相对卵囊产量(ROP)评价免疫保护效果。结果表明,孢子化卵囊、孢子囊或子孢子经羊膜腔免疫接种后对鸡胚的孵化率无明显影响,所有接种组在出雏后2~7日龄间均能检获后代卵囊,攻虫后各免疫组的相对增重率由攻虫对照的38%~42.9%提高到73.2%~90.5%,病变计分减少率达50%~74.9%,相对卵囊产量为攻虫对照组的28.1%~60.2%,表明以一定剂量的E.necatrix孢子化卵囊、孢子囊或子孢子经羊膜腔免疫接种鸡胚,可诱导鸡在出雏后笼养条件下对同源艾美耳球虫的免疫保护力;比较不同剂量、不同胚龄的免疫效果,发现在试验设定条件下于17日胚龄接种8×104个子孢子/胚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外源性一氧化氮对鸡柔嫩艾美尔球虫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用酸化亚硝酸钠作为一氧化氮(NO)供体处理新收取的柔嫩艾美尔球虫未孢子化和已孢子化卵囊,来探讨外源性NO对球虫卵囊的抑杀作用。另外通过内服亚硝基谷胱甘肽(GSNO)试验来观察外源性NO对球虫病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酸化亚硝酸钠溶液(pH=1)对球虫卵囊的孢子生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0mmol/L酸化亚硝酸钠溶液对卵囊孢子生殖的抑制率可达100%;但不经酸化的亚硝酸钠溶液和相同pH的盐酸溶液对卵囊的孢子生殖没有明显影响。经20mmol/L以上浓度酸化亚硝酸钠处理的孢子化卵囊也失去了对雏鸡的致病力,但直接内服GSNO溶液则没有明显的抗球虫作用。这提示外源性NO对鸡柔嫩艾美尔球虫未孢子化和孢子化卵囊均有抑杀作用,但直接内服没有明显的抗球虫病作用。  相似文献   

3.
给18日龄鸡胚接种一定剂量的柔嫩艾美耳球虫(Eim eria tenella)和/或堆形艾美耳球虫(E.acervulina)孢子化卵囊,出雏后在无球虫环境中笼养,1~10日龄每天收集各组粪便样本,计数克粪便卵囊数(OPG),并于14日龄时以大剂量同源孢子化卵囊攻虫,以相对增重率(RWG)、饲料转化率(FCR)、相对卵囊产量(ROP)评价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显示,以E.tenella或E.acervulina卵囊免疫18日龄鸡胚,其卵囊排出的潜隐期及达到峰值的时间与1日龄雏鸡接种组相一致,有相似的排卵囊曲线,提示其诱导免疫的建立是在出雏后开始建立的。攻虫后各免疫组的RWG由攻虫对照组的31.9%~51.7%提高到了76.5%~83.6%,RCR由攻虫对照组的4.11~4.89改善为2.72~2.96,ROP降至4.7%~23.5%。结果表明以一定剂量E.tenella和E.acervulina卵囊单独或混合经羊膜腔免疫18日龄鸡胚都可以建立起针对出雏后14日龄同源攻虫的良好免疫保护力。比较混合免疫E.tenella和E.acervulina卵囊组与单一接种E.tenella或E.acervulina卵囊组的免疫效果发现,混合免疫组的各项指标均稍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4.
以15日龄罗曼蛋雏为对象,研究接种不同剂量柔嫩艾美球耳虫(E.tenella)卵囊对雏鸡的致病作用。试验共设4个组,其中3个球虫卵囊感染组和1个非感染对照组,球虫感染组鸡只分别接种E.tenella孢子化卵囊1×104、5×104、8×104个/只。结果显示,感染1×104、5×104、8×104个/只组的平均血便记分分别为0.750、1.825、2.500,致死率分别为10%、30%、60%,盲肠病变值分别为13.0、22.0、28.0,平均增重率分别为75%、56%、49%。试验表明,E.tenella卵囊具有很强的感染性,致病作用与其数量有关。  相似文献   

5.
14日龄爱维茵鸡接种E.tenela广东株7.5d后,扑杀,其盲肠粘膜刮取物及内容物以1:5次氯酸钠(含活性氯不低于7.5%)处理20min后,离心清洗,加2.5%的重铬酸钾,置敞开的大平皿中,28℃环境下孢子化。同时设未经次氯酸钠处理的对照组。48h与72h后分别取样检查其孢子化率。结果发现,次氯酸钠处理组孢子化率与未经次氯酸钠处理的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所得孢子化卵囊接种鸡的试验结果表明,低剂量下,未处理组显示出较强的致病力,不过平均卵囊数相差不大;较高剂量下,处理组病变略轻,而平均卵囊数明显高于未处理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柔嫩艾美耳球虫YL株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1×103个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杨凌株(YL)孢子化卵囊感染7日龄雏鸡,对其潜隐期、最早孢子化时间、卵囊形态及大小、孢子囊大小等生物学特性进行测定。另外,对9、11及13日龄的鸡分别经口感染1×103个E.tenella YL株孢子化卵囊,对肠道病变记分、平均增重、死亡率、血便排放情况等几项指标进行测定,研究同一剂量E.tenellaYL株孢子化卵囊对不同日龄鸡的致病性。结果表明,11日龄的鸡感染后相对增重减少17.7%,病变记分平均达3.0分,9日龄组和13日龄组相对增重分别降低12.0%和17.3%,病变记分分别为2.5分和2.6分。同时测得E.tenella YL株的潜隐期为110h,最短孢子化时间为17h,卵囊大小为22.3~27.7μm×17.1~23.0μm,孢子囊大小为9.9~13.6μm×6.2~7.4μm。  相似文献   

7.
资料显示,GSNO对鸡球虫卵囊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以完全阻止E.tenella的孢子生殖,球虫卵囊的孢子生殖是一有氧呼吸过程,为了探索GSNO对球虫卵囊呼吸有关酶活性的影响,本实验利用PAGE法分析了与呼吸关系密切的乳酸脱氢酶(LDH)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电泳后活性染色结果表明,GSNO处理的未孢子化和孢子化卵囊的LDH和G-6-PD条带与对照组的没有明显区别,这提示LDH和G-6-PD的活性没有受到GSNO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亚硝基谷胱甘肽(GSNO)对鸡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卵囊的孢子生殖具有不可逆地抑制作用,但其作用机理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来分析GSNO对E.tenella卵囊内与糖代谢有关的乳酸脱氢酶(LDH)、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乌头酸酶(ACO)以及GSNO对卵囊内与抗氧化有关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电泳后经特异染色显示酶活性.结果表明:GSNO处理的未孢子化与孢子化卵囊中均有LDH、G-6-PD、ACO及SOD活性,这提示外源性NO对球虫孢子生殖的抑制并没有灭活卵囊中LDH、G-6-PD、ACO和SOD的活性或NO对这些酶的作用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9.
亚硝基谷胱甘肽(GSNO)对鸡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卵囊的孢子生殖具有不可逆地抑制作用,但其作用机理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来分析GSNO对E.tenella卵囊内与糖代谢有关的乳酸脱氢酶(LDH)、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乌头酸酶(ACO)以及GSNO对卵囊内与抗氧化有关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电泳后经特异染色显示酶活性。结果表明:GSNO处理的未孢子化与孢子化卵囊中均有LDH、(3-6.PD、ACO及SOD活性,这提示外源性NO对球虫孢子生殖的抑制并没有灭活卵囊中LDH、G.6.PD、ACO和SOD的活性或NO对这些酶的作用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10.
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发育三种阶段的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兵  姚冰 《畜牧与兽医》1992,24(4):153-155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研究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未孢子化卵囊,孢子化卵囊、孢子囊的乳酸脱氢酶(LDH)、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异柠檬酸脱氢酶(IDH)、6-磷酸萄萄糖酸脱氢酶(6PGD)、磷酸葡萄糖变位酶(PGM)、碱性磷酸酶(ALP)和葡萄糖磷酸异构酶(GPI)等7种酶的同工酶,除IDH外,6种酶均显示出初步结果,孢子化卵囊和孢子囊6种酶的同工酶完全一致,未孢子化卵囊的LDH、G6PD、PGM、ALP、GPI 5种酶同工酶与孢子化卵囊、孢子囊一致,未孢子化卵囊的6PGD同工酶与孢子化卵囊、孢子囊呈现明显差异、讨论了球虫在孢子化过程中,一些酶的活性或同工酶发生变化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利用NO供体以及几种抗氧化剂和NO清除剂来分析外源性NO对E.tenella卵囊孢子生殖的抑制特性.试验结果表明:S-亚硝基硫醇类NO供体(SNAP和GSNO)对卵囊的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荚系,8 mmol/L的SNAP和GSNO均可完全抑制新鲜卵囊的孢子生殖;KCN对卵囊的抑制呈现为剂量-效应关系,但NaN3没有抑制作用.维生素C、甘露醇和水杨酸钠等抗氧化物质以及FeSO4和DTT均不能消除GSNO对卵囊孢子生殖的抑制作用.K2Cr2O7和KMnO4均会明显抑制GSNO对卵囊的作用.NO清除剂血红蛋白(Hb)能够消除NO供体对卵囊的抑制作用,并呈现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2.
新鲜收集的毒害艾美耳(Eimeria necatrix)球虫卵囊,一部分未孢子化即贮存在4℃冰箱,另一部分在28℃恒温水浴根荡孢子化48小时后再贮存在4DC冰箱。2个月后将先贮存的未孢子化卵囊在上述同等条件下进行孢子化48小时,然后两部分卵囊作致病力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先贮存后孢子化卵囊的孢子化率和致病力都明显下降,先孢子化再贮存的卵囊存放2个月后其致病力各项指标也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3.
判断消毒剂抑杀鸡球虫孢子化卵囊的效果,一般要通过鸡体试验,即观察经消毒剂作用过的卵囊对健康鸡的致病力,以病变值、卵囊值、抗球虫指数等判定效果[1]。鸡体试验操作繁琐,试验时间长,且不能确定药物抑杀的百分率。我们参考文献[2,3]介绍的脱囊技术,总结出...  相似文献   

14.
根据鸡球虫病的特点,研究不同浓度水平的茶多酚(tea polyphenol)对未孢子化以及完全孢子化Emeria tenella球虫卵囊的作用效果;并通过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2%、0.04%和0.06%不同浓度水平茶多酚的肉鸡饲养试验,初步研究茶多酚抗E.tenella球虫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茶多酚具有明显抑制未孢子化E.tenella球虫卵囊成熟的作用,且茶多酚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好;茶多酚对孢子化卵囊具有一定杀灭作用,并可提高肉鸡免疫器官指数,增强其免疫功能和抗炎作用,其中以添加0.04%茶多酚的试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青蒿素(artemisinin,ART)和柳氮磺吡啶(sulfasalazine,SASP)单独给药与联合给药对鸡球虫病的防治效果。试验选用50只1日龄黄羽肉鸡,正常饲养至1周龄时分为5组,2周龄时除空白组外,ART组、SASP组、ART+SASP组和感染对照组分别以105个/羽的剂量接种柔嫩艾美尔球虫(Eimeria tenella,E.tenella)孢子化卵囊,各给药组于攻虫前3d开始给药至试验结束。试验结束后对各组的抗球虫指数(anticoccidial index,ACI)、卵囊的孢子化率、血清NO含量、脏器指数及血清生化指标等数据进行统计。结果表明,ART、SASP以及两者联合用药均能显著提高鸡群的ACI,并使卵囊的孢子化率降低,缓解了球虫感染所致的NO水平升高,且联合用药效果更明显。这提示ART与SASP联合应用在E.tenella感染的防治中具有增效作用。各组鸡群之间血清生化参数无显著性差异,说明该2种药物均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给14日龄海兰鸡雏接种E.tenella杂交F2株(本实验室培育),7d后扑杀,刮取盲肠卵囊制成卵囊悬浊液。用不同浓度次氯酸钠(含活性氯不低于7.5%)分别处理5min、10min、15min、20min后,离心洗涤并进行卵囊计数,加2.5%的重铬酸钾,28℃环境下孢子化。于60h取样检查其孢子化率。结果表明,高浓度长时间的次氯酸钠处理时E.tenella球虫卵囊孢子化率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7.
将收集到的新排出的堆型艾美耳球虫(E.acervulina)与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卵囊于29℃静态系统中孢化。以30min为间隔,对卵囊孢子发育的4个阶段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以1h为间隔,用发育中的卵囊连续接种无球虫鸡,以确定最短孢子发育时间(MST)。对影响孢子发育的外部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用堆型艾美耳球虫比较不同卵囊浓度,不同悬液深度在卵囊孢化过程中第20h时子孢子形成的卵囊百分率。E.acervulina与E.tenella的MST分别为11b与18b。卵囊浓度和悬液深度与孢子发育时间呈明显反比关系。  相似文献   

18.
观察了在不同条件下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在鸡胚中的发育。用10~3子孢子经尿囊腔、蛋黄囊或绒毛尿囊膜(CAM)接种10日龄鸡胚,置41℃培养。仅从接种鸡胚的尿囊腔中发现了卵囊,接种后48小时在那里发现了第一代裂殖体,72小时发现了第二代裂殖体,144小时发现了配子和卵囊。许多卵囊在CAM和尿酸盐沉淀中,少数在尿囊液中。接种后7和8天观察鸡胚,卵囊的数量相似,这两天鸡胚中孢子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在接种的8和12日龄的鸡胚中,死亡率差异不显著,而在8日龄接种鸡胚得到的卵囊数最低。死亡率随接种量(在100和100,000之间)的增加而增加,卵囊数的增加与剂量(从63到10,000)的对数成比例。从试验结果可以明显看出,将1×10~3个子孢子经尿囊腔接种于9到12日龄鸡胚,然后在41℃孵育7—8天,可从CAM和尿酸盐中有效地获得卵囊。  相似文献   

19.
对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enlla和巨型艾美耳球虫Eimeria maxima的卵囊、孢子囊和子孢子在鸡消化道和粪便中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口服接种柔嫩艾美耳球虫卵囊第1小时后,盲肠内孢子囊数为3.4×10~8、以后则逐渐减少;而子孢子数增加且直到接种后第12小时仍保持一个高水平。其它肠段只有少量的孢子囊和子孢子。在接种巨型艾美耳球虫卵囊后的第2小时,主要在空肠内发现有大量的子孢子。研究发现,柔嫩艾美耳球虫和巨型艾美耳球虫的绝大多数子孢子分别寄居在盲肠和空肠内,表明每种球虫子孢子侵袭部位的特异性在侵袭发生前就确定了。  相似文献   

20.
为评价杀虫剂用于球虫卵囊消毒的可能性,检测了丁硫克百威、氯虫苯甲酰胺、茶核苏云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辛硫灭多威和甲基硫菌灵对柔嫩艾美耳球虫卵囊孢子化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氯虫苯甲酰胺0.3μL/m L处理组球虫孢子化率为61.2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1、3μg/m L和30μg/m L处理组球虫孢子化率分别为60%、63.75%和65%,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处理组。进一步利用氯虫苯甲酰胺(0.3μL/m L)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1μg/m L)处理球虫孢子化卵囊1 h和24 h并接种鸡,各处理组抗球虫指数(ACI)均在100以上,高于生理盐水处理对照组(ACI=53.5),其中以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处理1 h组ACI值最高,达129.7。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能显著降低柔嫩艾美耳球虫卵囊孢子化率及致病力,具有用于鸡球虫卵囊消毒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