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豆田杂草化学防除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大豆是山东省主要油料作物,常年种植600万亩,由于杂草为害,一般可减产10%以上,重者达20%,人工除草劳动强度大。近几年出现了多种防除豆田杂草的除草剂,1995年以来我们先后对几种新除草剂进行了试验,现将主要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供试药剂有7...  相似文献   

2.
金豆(AC299263)防除大豆田杂草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铁保  杨绍义 《大豆科学》1998,17(3):271-275
金豆是一种新的选择性广谱除草剂,我们评价了金豆单用25、30、40、45、50、75、100、150gai/ha,与普施特混用25+25、50+50gai/ha剂量下防除杂草效果,1992-1997年在哈尔滨黑土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金豆对禾本草和阔叶草均良好防除效果,苗后茎叶处理比苗前土壤处理药效更好。采用硫酸铵作助剂可以改善药效。适宜的施药期为大豆真叶到1片复叶期。适宜剂量为金豆单用40-50  相似文献   

3.
通过两年的调查、鉴定,目前讷河市大豆田常见或部分地块大量发生的杂草有60余种,隶属19科。针对杂草发生种类,应采取以苗前封闭除草和苗期茎叶处理的化学除草为主,结合机械除草和人工除草,以达到综合防除杂草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大豆田除草剂混用技术及药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指导大豆田杂草防除技术,介绍了大豆田杂草发生的主要种类与特点,除草剂混用品种的选择,除草剂药害的分类,除草剂药害调查分级与除草剂混用性能比较等,以及大豆田杂草防除技术和施用除草剂混剂不当造成的药害.  相似文献   

5.
2001-2002年应用研究表明,4%喷特乳油可有效防除大豆田难治杂草马唐,防除效果达90%以上。还可兼防稗草、狗尾草、野黍等禾本科杂草,对大豆没有药害,并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6.
大豆播后苗前封闭除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播后苗前封闭除草以其操作方便、成本低,被广泛使用。本文就其在生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1大豆田杂草发生和危害11杂草多样性荷泽地区位于山东西南部,西北濒临黄河。由于每年洪水沿黄河从黄土高坡流下,在粘壤沉淀的同时,上游大量杂草种子也随泥沙遗留在黄河两岸,因而杂草种类多而复杂。据荷泽市植保站(1996)调查,大豆杂草有107种,其中以菊...  相似文献   

8.
大兴安岭地区地广人稀,耕作粗放,杂草危害十分严重,农田杂草与作物争夺水分、养分、空间和阳光等有限资源,直接影响了马铃薯的产量,因此本文就如何有机地把各项除草措施相配套,使之增强灭草效果,避免灭草效果的削弱进行了探讨。1 农业防除11 轮作由于杂草种子在土壤表层发生量大,危害大,通过轮作改变土壤层的耕作制度,把杂草种子深埋在土壤深层抑制其萌发出苗,同时还可降低伴生性 收稿日期:1999-11-02杂草的密度,改变田间优势杂草群落,促进田间杂草种群数量降低。12 耕翻由于我区种植结构单一造成多年生杂草泛滥,土壤通过多次耕翻后,问…  相似文献   

9.
杂交水稻田杂草的调查及防除Investigaionandcontrolofweedsinhybridricefields饶月辉,黄柏麟,邓木珍(江西省抚州农校344106)为了摸清楚抚州地区杂交水稻的杂草种类、组合、发生、传播及危害情况,我校对本区杂...  相似文献   

10.
应用豆施乐防除大豆田杂草试验结果表明:5.0%豆施乐用量133ml/667m^2防除豆田杂草药后15d,防效达到86.4%;5.0%豆施乐用量100ml/667m^2和5.0%普施特用量100ml/667m^2药后45d与普施特防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禾宁通用名精喹禾灵,主要用于防除豆田禾本科杂草,本试验通过每亩施用不同量的10.8%的禾宁,比较其防除效果及对大豆的安全性,为今后的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夏直播花生田应用精喹禾灵、精吡氟禾草灵、高效氟吡甲禾灵茎叶处理防除杂草,对单子叶杂草均有较好防治效果;应用灭草松对双子叶杂草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Summary

The importance, characteristics, positive and negative impacts, and future role of weeds a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natural and agroecosystems are evaluated and discussed. Interference between plants in nature and the importance of differentiating between competition and allelopathy are interpreted. Allelopathy as one component of weed/crop interference, allelochemicals from weed species and their possible mechanism of action are listed and discussed. Weed species with inhibitory action against cultivated crops, other weed species, and plant pathogens, as well as self-inhibitory (autopathic) species are reviewed. Stimulatory or inhibitory allelopathic effects of different crop plants, trapping and catching species, and the potential of allelopathic weeds in inhibiting or stimulating certain parasitic weed species are discussed and evaluated. Allelopathy as a mechanism and future strategy for agricultural pest control and farm management and the potential use and development of some allelochemicals as natural pesticide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are also considered and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南方亚麻田杂草防治药效试验及应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南方冬春季种植的亚麻,田间主要杂草有看麦娘、牛繁缕、man草及碎米荠。试验表明:72%郁尔乳油每666.7m^2用量130ml,在亚麻播后发芽前封土处理,其鲜重防效达84.7%;17.5%快刀乳油、10.8%高效盖草能乳油及5%禾草杀星乳油每666.7m^2用量60ml,在亚麻出苗后20~30天喷雾,其鲜重防效分别为98.1%、87.1%和92.7%。上述药剂对亚麻安全无药害,一次用药能完全控制亚麻全生育期的杂草危害。  相似文献   

15.
在调查出宾川县亚麻田杂草种类,分析出亚麻田杂草发生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出亚麻化学除草的药剂和配方以及相应的施用技术。3年累计示范推广亚麻化学除草5701.7hm^2,节约生产费用846.5万元,新增总产值836.1万元,新增纯收益797.1万元,科技投资收益率1:20.44,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6.
大豆根腐病的发生及其综合防治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系统地介绍了大豆根腐病的发生及病原菌病害综合防治,明确了该病的发生与品种、土壤类型及气象等诸方面的关系,为病害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证明了带菌土壤和种子是该病害主要侵染和传播途径,同时建立了综合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17.
朱林 《作物研究》2019,(4):278-279,291
为明确化控栽培技术对大豆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作用,在大田栽培条件下,初花期进行叶面喷施2-N,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DTA-6)和烯效唑(S3307)试验,以喷施清水为对照.结果表明:喷施55 mg/L DTA-6和50 mg/L S3307,均可使大豆单株各部位的荚数、粒数明显增加;喷施55 mg/L DTA-6处理较对照增产758.71kg/hm^2.说明化控栽培对大豆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茶园杂草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化学除草因快速、高效、低成本等优点,受到农民的青睐。但是化学除草剂的过量使用,易造成水土流失,加速杂草抗性形成,污染地下水等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因此,践行绿色发展观,发展替代技术显得尤为重要。从防控技术出发,综述了我国茶园主要杂草防控技术优缺点,提出不同技术的适用条件,以期为茶园草害防控和茶农科学除草提供可操作性的指导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冬季亚麻杂草种类危害及防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调查研究了州内亚麻种植地区的田块杂草种类、分布和发生规律。查清杂草共有101种,隶属25科,发生危害重的有7科26种,占25.74%;双子叶杂草77种,占76.23%,单子叶杂草22种,占21.78%,蕨类杂草2种,占1.98%。一年生杂草42种,占42.58%,越年或一年生杂草29种,占28.7l%,多年生杂草30种,占29.7l%。杂草随亚麻的播种而生长,至枞形期达最高峰,88—1231株/m^2。防治上在亚麻枞形期(株高5—10cm)、杂草2—3叶期选择50%敌草隆+5%精喹禾灵或50%敌草隆+56%二甲四氯钠盐,兑水喷雾,防除效果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转EPSPS基因大豆NZL06-698在杂草环境中的生态适应性,试验设置杂草处理模拟野外环境,研究转基因大豆NZL06-698(GT698)的生存竞争能力以及外源EPSPS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在相同处理下转基因大豆GT698的株高(R8期)、百粒重显著高于亲本大豆蒙豆12(MD12),但单株产量、单株籽粒数、结实率显著低于亲本大豆,说明外源基因的存在并未增强转基因大豆的生存竞争力,且转基因大豆在野外的生存竞争能力与亲本大豆相比较弱。试验注意到,杂草环境对转EPSPS基因大豆的生长有明显的限制作用,杂草处理下转基因大豆的单株产量、单株籽粒数、百粒重、结实率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处理。ELISA检测结果表明,转基因大豆叶片及籽粒中外源EPSPS蛋白在杂草处理及对照中均正常表达,且两种处理下的EPSPS蛋白表达量无显著差异。以上结果表明杂草环境中转基因大豆的EPSPS蛋白正常表达,正常提供抗草甘膦性状,但是外源基因的存在并没有增加转基因大豆的生存竞争能力,且转基因大豆的生长受到杂草环境的显著抑制,由此得出结论:与亲本大豆相比,转EPSPS基因大豆NZL06-698在野外环境中生态适应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