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系统地总结了中国东部旱涝变化研究现状,从中国东部旱涝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2个方面对中国东部旱涝的基本特征进行概述,得出中国东部旱涝基本情况。分析了影响中国东部旱涝变化的因素,包括东亚季风对东部旱涝的影响、印度洋海温异常对东部旱涝的影响、ENSO对东部旱涝的影响,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并简要讨论了该领域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在毛主席关于农业“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指引下,我省于1966—1967年开始大搞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 Mazel ex H.de Lehaie)北移试验。经过8—9年的实践证明,毛竹在我省不仅能活能长,也能成林成材,大有发展前途。1966—1967年间我省有40%的县、市引种毛竹,目前已有20多个县的新毛竹成片郁闭成林,并进入成材阶段。北部、东部、西部、中部、西南部、南部都有引种毛竹成功的例子,它们代表着不同的类型,反映出我省大部分县能引种毛竹,为我省大量发展毛竹树立了鼓舞人心的样板,也提供了毛竹北移的科学根据。到1975年止,全省引种毛竹80多万株,面积  相似文献   

3.
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使贫困地区受挤压的态势更为明显,脱贫难度和市场机制诱发贫困的因素都在增加,贫困形势愈显复杂。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农村贫困地区发展的现实选择。从河北省的实际出发,选择利益枢纽、空间枢纽、产业枢纽、组织枢纽和人力枢纽等作为统筹发展的切入点,构建农村反贫困的对策框架,既有利于反贫进程的有效推进,也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依据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指标体系构建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区域关联复杂网络,从我国农业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和生态现代化三个维度对该复杂网络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我国农业现代化三个维度的复杂网络有明显的差异,东部区域农业经济现代化水平较高,而西部区域农业生态现代化水平领先;通过聚类分析得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分组,分组能够反映我国东北、中部、东部和西部这四个区域的农业现代化发展特点;在加大农业投入产出的同时注重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我省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与区域布局进行了论述.我省农业地区必须认清农业生产区域的特殊性,切实根据区域资源的特点、比较优势及市场需求变动趋势,矫正"逆比较优势"的产业选择偏差.这是解决农业难题,实现我省农业崛起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1.1 年降水量分布状况及变率 黑龙江省年平均降水量在400—600毫米之间。通河以北小兴安岭山地及尚志、五常一带降水最多,平均在600毫米以上。东部地区在500~600毫米之间,西部和北部地区降水不足500毫米,西南部太来、肇源一带降水最少,在400毫米以下。全省降水空间分布特点是自西向东逐渐增多,到我省中部达最大值,再往东略有减少,而在东部边陲一带又有增加的趋势。 我省自然降水量年际之间的变化很大。降水量年际之间的变化通常用降水变率来表示。全省降水变率以克拜丘陵及三江平原西部靠近小兴安岭地区等地最大,约21—22%;黑河、  相似文献   

7.
克隆测定12条PRV不同毒株的gD全序列连同Genebank中登录的9条gD基因全序列共21条基因序列,使用生物软件对它们的基因序列的同源性、突变区域的定位、遗传进化关系、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蛋白质亲水性、抗原表位分析、三级结构预测等生物信息学的内容进行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PRV-gD基因的开放阅读框的核苷酸长度在1197~1215nt之间,氨基酸长度在399~405个之间,核酸同源性在97.3%~100%之间,氨基酸的同源性在89.8%~98.8%之间,在核酸820~837位有个高变重复区。在遗传进化关系上将我国PRV流行分为四川、华北、东南三个区域。该结果说明PRV-gD基因具有很高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8.
郭铭博 《安徽农业科学》2014,(22):7505-7507
通过统计分析洛阳市1961~2010年9个站逐日雨量资料和2008~2012年107个单雨量站和39个四要素站逐日雨量资料,得出洛阳市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以来洛阳市暴雨出现的站次呈缓慢减少趋势,特别是21世纪以来的10年除2003、2004和2010年较常年平均略偏多外,其余年份显著偏少;洛阳暴雨最早出现在4月,最晚出现在10月;50年资料显示洛阳暴雨集中出现在7、8月份,但区域自动站资料显示近5年7、8月份洛阳暴雨出现日数在全年中的比重大幅度减少;栾川西部、栾川东南部,洛宁西部、洛宁东部和宜阳交界处、伊川和偃师的东部、新安东南部、洛阳市区南部及宜阳东部和伊川北部交界处是暴雨多发区域;洛阳市暴雨有显著的地域性特点,近5年来暴雨日数最多的区域多处于山坡或峡谷地带。  相似文献   

9.
为加快我省优质水稻产业化进程,我厅举办了首届优质稻谷评比活动。这次活动共收到27家单位选送的54份稻谷样品,其中粳稻45个,籼稻9个。经专家综合评审,推选出11个适合在我省不同区域推广和可以加快产业化开发的优质水稻新品种(系)。粳稻类适合推广的品种(系):适宜在沿淮及淮北稻区种植的早丰9号,  相似文献   

10.
宁夏被动式太阳房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宁夏太阳能资源及利用宁夏的气候特点是春暖迟、夏热短、秋凉早、冬寒长。年平均气温5℃ ̄9℃。昼夜温差大,处于东部季风区域与西北干旱区域的交汇地带。全区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不足300mm,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相似文献   

11.
枢纽经济是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时代产物,是一种新经济模式。目前,伴随着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与发展,枢纽经济正在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中的新动能和增长极。河南地处国家“一带一路”枢纽通道,转运设施和集疏运网络不断完善,初步形成了以郑州国际性枢纽为中心,洛阳、商丘全国性枢纽为支撑,其他区域地区性枢纽为节点的枢纽城市格局。  相似文献   

12.
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下载GSE83514数据集,利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筛选与牛口蹄疫病毒感染的相关模块及枢纽基因,并对整个模块内的基因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显示,通过构建WGCNA共表达网络,确定与牛口蹄疫病毒感染显著负相关的Darkred模块和显著正相关的Green模块为枢纽模块,它们的枢纽基因分别为MFSD4和RHOH。这两个模块基因共富集到20个生物学过程及14条KEGG信号通路,并且两个模块同时富集到DNA复制通路。本研究为探究牛口蹄疫病毒感染通路变化提供了生物信息学依据,筛选的枢纽基因MFSD4和RHOH有望成为抑制牛口蹄疫病毒感染的治疗靶标。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2003-2017年15年间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综合分析了区域经济增长和体育产业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各区域体育产业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显著差异性,其中在东部和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较明显,且西部地区促进效果高于东部地区;不论在东、中和西部地区增...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小杂粮区域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地理位置、气候特点、适宜小杂粮生长发育的生态条件,为实现区域经济主导产业化,贸工农产供销加一条龙,增强我省参与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出了发展辽宁省种植小杂粮的主要、次要、零散3个杂粮种植带(即辽宁西部八县、北部二县、东部部分县)及发展的构想。  相似文献   

15.
选择在黑龙江省主栽的9个小麦品种,在肥密一致的情况下,对9个品种的产量和品质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9个品种在产量指标上存在明显差异;9个品种的加工品质指标之间存在差异,3个高产品种的品质指标并无明显差异;龙麦26和龙麦30达到中筋小麦粉标准,其余品种只满足弱筋小麦粉标准.综合产量和品质分析结果,北麦2号适宜在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甘肃农村产业之间利益调整及比较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农村产业之间利益调整及比较效益,对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村社会自然、经济资源在我省农村各区域、各部门之间的最佳配置,合理组织农村生产力,保持农村各产业之间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甘肃农村产业之间利益调整及比较效益的研究,分为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农林牧渔业之间和种植业内部之间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17.
现今农村大量劳动力主要的转移形式就是于不同区域之间流动,而劳动力大量转移根本原因在于区域发展的较大差距,当前中西部与东部具备较为突出的发展差距,以2015年人均GDP来衡量的话中西部与东部差距集中在1比2.2之间,然而农村劳动力向东部发达城市如上海、深圳等转移并不具备就业基础,由此发展区域经济(英文简称RES)和关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英文简称TOEA)就成为了政府重要工作之一。而本文基于此就发展RES和农村TOEA关系进行着手分析,之后探讨发展RES进而带动农村TOEA途径,以期为后续关于农村TOEA以及RES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上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选取小城镇土地利用结构评价的综合指标体系框架,并借鉴多因素评价法,对永兴县中部、西部、东部9个典型的乡镇土地利用的结构效益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永兴县土地利用效益:中部西部东部。在城镇化的过程中,政府应根据各个区域的特色,强化加大土地市场的调控能力,投入更多土地技术的生产要素,不断优化土地资源的配置效果。  相似文献   

19.
我省水稻螟虫有三化螟、二化螟、大螟和褐边螟四种。其中以三化螟近年来持续大发生,为害最严重。二化螟也有上升趋势。根据去冬今春气候温暖,越冬幼虫死亡很少,存活数量很多的情况,今年这两种螟虫都可能是个大发生年。为了彻底消灭它们的危害,保证水稻稳产高产,作者根据我省水稻螟虫发生为害的规律,以及多年生产实践和群众性的治螟斗争经验,将二、三化螟虫调查方法及药剂防治指标,整理写成本文,仅供我省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利用GIS技术对2000年的SRTM和2009年的ASTERGDEM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两个时期之间洞庭盆地东部及其周边区域的地表垂直形变分布图,然后从整体到局部分析洞庭盆地东部的地表垂直形变分布状况及其原因。结果表明,东洞庭盆地受构造沉降影响,大部分地区处于沉降状态,而局部地区受到泥沙淤积或人类活动的影响较严重,导致地表抬升;盆地外的地区,临湘市、岳阳县和汨罗市东部呈南北向的抬升带,处于幕阜一九岭隆起之上,受构造抬升影响,大部分地区处于抬升状态,而临湘市和岳阳市西北地区未处于隆起之上,大部分则处于沉降状态。这对掌握洞庭盆地演变趋势和洞庭盆地的工农业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