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饲料中霉菌和霉菌毒素的检测方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饲料中霉菌及霉菌毒素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目测法、微柱法、簿层色谱法(TL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酶联免疫法(ELISA)、放射免疫法(KIA)、气相色谱法等。对各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系统地描述了目前饲料中霉菌及霉菌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引起饲料霉变的霉菌及霉菌毒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芳彬 《饲料博览》1996,8(1):18-19
引起饲料霉变的霉菌及霉菌毒素湖北省黄冈地区农牧局郭芳彬霉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引起饲料霉变的霉菌主要包括黄曲霉、寄生曲霉、镰刀霉菌。赭曲霉等有害真菌,它们能产生多种霉菌毒素,危害畜禽健康。目前已知霉变饲料具有产毒株的霉菌主要有:产毒曲霉菌属...  相似文献   

3.
饲料中霉菌及霉菌毒素的危害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凌 《饲料博览》1999,11(6):25-26
1霉菌及霉菌毒素的危害性霉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大多数霉菌都能引起包括粮食及饲料在内的多种物质的霉腐变质。但不同饲料所产生的优势霉菌是不同的,而且有一定的规律性。目前,饲料中常见的产毒霉菌多为曲霉、青霉和镰刀霉。象黄曲霉毒素在玉米和花生中检...  相似文献   

4.
饲料中的霉菌毒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霉菌毒素(Mycotoxins)是由霉菌在农产品中产生的一系列具有广泛化学结构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对人和动物具有广泛的毒性作用,能引起人和动物癌症、肝毒性等各种症状。霉菌毒素中毒(Mycotoxicosis)是因食人被霉菌毒素所污染的食物或饲料后引起的一种中毒性疾病(Nelson等,1993)。它会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或使畜牧业生产蒙受损  相似文献   

5.
饲料中霉菌毒素与脱毒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霉菌毒素对饲料工业的影响,它的产生条件,饲料中常见的霉菌毒素种类及霉菌毒素的检测方法,对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控制方法进行了讨论。介绍了霉菌毒素脱毒剂的种类和作用机理,特别是对各种霉菌毒素物理脱毒剂即霉菌毒素吸附剂的脱毒效果与脱毒机理、改良方法进行了讨论,针对国内外在此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了各种脱毒剂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与不足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以湖北荆州周边地区3个猪场所使用的饲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吸水纸检测法对饲料中的真菌种类进行了调查,并采用真菌毒素ELISA试剂盒对饲料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_1、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T-2毒素、呕吐毒素和伏马毒素进行了检测,分析了饲料被污染的程度。结果表明,所检测的配合饲料、全价饲料、玉米和豆粕普遍受到了以上6种霉菌毒素的污染。饲料样品中玉米赤霉烯酮和赭曲霉毒素的检出率高达100%,黄曲霉毒素B_1和T-2毒素的检出率平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7.
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及其危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霉菌毒素是霉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存在于菌丝、孢子及霉菌生长的底物中,可引起人、畜急性或慢性中毒,甚至导致癌变和畸形,直接危害着人、畜的健康和生产能力,是世界范围内最严重的公害之一。1 饲料中主要的霉菌及霉菌毒素约200种真菌生长于谷物中并产生毒素,这些霉菌毒素大致分为3类:曲霉毒素、青霉毒素和镰孢霉毒素。1.1 曲霉毒素主要包括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和杂色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黄曲霉在含水18.5%、温度24~25℃的环境中产毒量最高。黄曲霉毒素主要污染花生饼,平均含量可达380μg/kg,也存在于棉籽及棉…  相似文献   

8.
9.
饲料被霉菌毒素污染后,为了提高饲料利用率,同时避免危害畜禽健康,就必须设法将毒素破坏或去除,其方法很多,可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0.
免疫学技术在霉菌毒素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饲料生产第一大国,饲料质量安全关系到养殖业发展的兴衰。霉菌毒素污染严重危害饲料及饲料原料质量安全,因此,建立毒素检测方法对预防霉菌毒素污染,减少毒素中毒事件发生至关重要。综述了霉菌毒素的性质、危害及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发展,并展望了毒素检测方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东北地区不同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东北地区饲料原料中6种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伏马毒素、赭曲霉毒素A、T-2毒素)含量,了解东北地区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污染情况.采集黑龙江、吉林地区玉米(60份)、DDGS(12份)、玉米蛋白粉(10份)、玉米胚芽粕(8份)、玉米蛋白饲料(11份)、饼粕类(15份)等饲料原料共116份,进行6种霉菌毒素测定.结果表明,样品中6种霉菌毒素污染情况较普遍,特别是玉米副产品(DDGS、玉米蛋白粉、玉米蛋白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较严重,其中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和伏马毒素含量高,超标率高.  相似文献   

12.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14种常用饲料原料中铅、铜、锌、锰含量,样品前处理分别采用改良HNO_3-HCIO_4湿法消化和国家标准(GB/13086-91)样品干灰化处理方法.结果表明:2种前处理方法无显著差异,与国家标准法测定结果相比,湿法消化的RSD较小,且RSD<3%,其精确度和准确度较好,多次加标回收率均为97.04%~101.46%(而干法消化回收率为87.91%~96.77%),从而建立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测定饲料及其原料样品微量元素的样品湿消化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畜牧、饲料业对中国农业和社会的发展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几年,中国畜牧、饲料业在稳步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分析了中国畜牧、饲料业的发展历程、特征和产品情况等现状,总结了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饲料、畜牧业今后的发展机遇、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等.  相似文献   

14.
饲料中可利用氨基酸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综述了可利用氨基酸在饲料中的研究进展,对部分研究成果进行了评述。认为氨基酸可利用率的测定方法应从生产现场进行选择,畜禽可利用氨基酸需要量研究应成为研究重点,并对可利用氨基酸在日粮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饲料中的硒。结果表明,用硝酸和高氯酸对试样进行消化,用6mol·L-1的盐酸对试样进行还原,通过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对饲料中的硒进行测定,样品、质控样、添加回收测得值准确可靠。在0~50μg·L-1的浓度下,硒的浓度和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9999,测得数据结果RSD小于5.08%,加标回收率处于96.0%~109.0%之间,方法线性范围宽,稳定性好,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16.
药用植物被广泛用作家庭医疗和制药工业的原材料。随着消费量和种植面积的逐年增加,药用植物真菌毒素污染有加重的趋势。在生长、收获、处理和储存的过程中,药用植物都可能会受到各种霉菌的污染,从而导致其发霉并产生真菌毒素。加之缺乏对这些天然药品质量和毒性的有效监测,其安全性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本文对药用植物中主要的真菌毒素污染种类及其天然存在情况进行了综述,提出了真菌毒素污染防控措施,并对保障药品质量安全和人体健康采取的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采用正交变换的方法 ,对带有线性约束条件的配料试验进行旋转试验设计。结果表明 ,该设计避免了“忽略”某个因子造成的不可靠性 ,而且保留了旋转试验设计的优良性 ,通过具体实际运用 ,证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优良性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酒精发酵饲料对延边黄牛体尺、体重、血液组成及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试验组的体高、体长、胸宽、胸围、坐骨宽、髋宽、尻长的增长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体高、坐骨宽、尻长、胸围差异极显著(P<0.01)。体长、髋宽、管围差异显著(P<0.05);(2)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日增重分别为0.98 kg和0.77 kg,差异极显著(P<0.01);(3)血液指标中,试验组的血钙、无机磷、葡萄糖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无机磷、葡萄糖差异极显著(P<0.01),血钙差异显著(P<0.05),尿素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其余各血液指标均差异不显著;(4)屠宰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屠宰率分别为57.24%和52.84%,净肉率为45.62%和40.94%,差异显著(P<0.05),眼肌面积为85.64 cm2和80.02 cm2,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9.
苜蓿镰孢菌根腐病病原致病性和毒素化学型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苜蓿镰孢菌根腐病病原的致病性差异和致病机制,本研究对分离自河北省黄骅市和张家口市宣化区部分苜蓿种植地苜蓿根腐病样品的150株镰孢菌(Fusariumspp.)(2015年分离获得72株,2016年分离获得78株),采用平皿法进行了致病性测定,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所分离获得的镰孢菌菌株是否具有产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和雪腐镰刀菌烯醇(NIV)毒素的潜力进行了检测,并对获得的粗毒素进行了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镰孢菌对萌发的苜蓿种子均具有致病性,但致病性强弱存在差别,除三线镰孢(F.tricinctum)和大部分木贼镰孢(F.equiseti)菌株致病性较弱外,大多数镰孢菌菌株表现出较强致病性;在所获得镰孢菌菌株中,菌株KD3(F.oxysporum)、菌株QD3-2(F.oxysporum)、菌株N6-1(F.equiseti)、菌株N9-2(F.acuminatum)、菌株NT1-1(F.acuminatum)和菌株QD10-1(F.acuminatum)共6株镰孢菌具有产NIV毒素潜力,未发现具有产DON毒素潜力的菌株;将NIV毒素化学型菌株QD3-2发酵培养后经有机溶剂萃取获得粗毒素,对其进行的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粗毒素对苜蓿种子的萌发具有较强抑制作用。本研究结果为探讨苜蓿镰孢菌根腐病致病机理、有效防治苜蓿根腐病和保障苜蓿安全生产提供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大麦胚芽鞘切段在稀释10倍的柠檬酸-磷酸缓冲液中的伸长量显著大于原液(原液由K2HPO4·3H2O 2.351g+柠檬酸1.019g+蔗糖20g,加水定容至1,000mL配制而成,pH=5.0)中的伸长量,长为10~12mm的胚芽鞘顶端3mm下的5mm长切段在单位时间内的伸长量显著大于其后的各切段,胚芽鞘越长,芽鞘切段伸长越慢,5‰~40‰浓度的蔗糖均能促进芽鞘切段的伸长,蔗糖浓度为20‰时促进作用最明显。大麦网斑病菌无菌培养滤液对感病品种甘啤1号芽鞘切段伸长的抑制作用显著大于对抗病品种莫特44号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