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隋栋梁 《中国水土保持》2008,(2):F0002-F0002
马耳山小流域位于山东省诸城市南部低山丘陵区郝戈庄镇,流域总面积18.4km^2,水土流失面积12.7km^2,2004年被列为山东省水土保持补助资金项目,2年实施期内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5km^2,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由26.38%提高到77.56%,年人均粮食产量达到348kg,  相似文献   

2.
九龙江流域(漳州段)水土流失面积956.1km^3,占土地总面积的14.13%。“十五”期间规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km^2,2006-2015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0km^2,2016~2030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0km^2。治理上,要推广成功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特别重视坡地果园的水土流失治理。  相似文献   

3.
二龙湖流域面积3676.00 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达1453.72 km^2,建库50多年间流入二龙山水库库区泥沙总量10101.09万t,造成库容损失8015万m^3。由于上游流域内的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已严重威胁到四平市人民的生产生活水源安全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土流失是面源污染的主要载体,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保障流域生态安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长汀河田,位于汀江流域上游。而汀江又是福建省第三条大江,干流长285km,流域面积90.22万hm^2,也是我省唯一的从北向南跨省际,流入广东的河流。由于上游区域的森林植被长期遭受严重破坏,它又是我省江河流域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根据省水利厅水土保持部门新近统计:汀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11.98万hm^2,占流域面积13.28%,强度流失以上面积占流失总面积的22.69%,在全省是强度流失的严重区域,其中河田一带是严重流失的重点区域。因此,我省突出长汀河田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长汀河田的水土流失治理,对于汀江流域以及我省其他江河流域的生态建设,具有普遍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总土地面积20.56万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13.75万km^2,占总土地面积66.9%。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6397.6km^,治理度达62.6%。在分析水土保持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重点治理工程规划设计前期工作、加强以基本农田为主的综合治理、强化建设生产项目监管、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和完善配套法规政策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经过20多年的努力,山西省的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林草植被覆盖率由1983年的7.2%提高到2003年的19.9%,水土流失面积曲原来的10.8万km^2减少到9.3万km^2,累计治理水土流失保存面积达到4.75万km^2,治理度达到44%。2003年减少土壤流失1.1l亿t,比1983年降低24%,其中减少入黄泥沙0.9亿t。今后要把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导入“以大流域为规划单位、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新的发展轨道。介绍了20年来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的经验,明确了今后的奋斗目标、主攻方向及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延安燕沟流域次降雨泥沙来源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延安燕沟流域属于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区,退耕还林(草)措施引起的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发展带动的山区道路建设压力对本地区侵蚀环境和侵蚀动力机制产生了巨大影响,坡面水土流失与道路水土流失对比关系发生了新变化。在坡面侵蚀得到初步治理的新环境下,道路侵蚀则上升为主要地位。依据燕沟流域2005年7月2日的5年一遇暴雨引起的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侵蚀产沙监测结果,结合流域卡121站测得的流域产沙总量,分析各土地利用类型产沙量对流域总产沙量的贡献,并依据流域土地利用的演变,反演林草植被恢复与道路建设对流域泥沙来源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次降雨条件下,道路的产沙强度为支道山路500t/km^2、干道山路3163t/km^2、运油道路1万3500t/km^2,而农、林、草地的产沙强度为6.184t/km^2;道路产沙强度远大于农、林、草地的产沙强度:占流域面积1%的道路产沙量占总产沙量的42.3%,占流域面积70.5%的草地、灌木林地产沙量仅占流域的26.7%。退耕还林(草)措施使流域坡面产沙量大为降低,流域产沙量减少41.2%,但由于道路产沙量增加,抵消了减沙效益的58.0%,因此,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后,应将水土流失治理重点放在防止道路侵蚀方面。  相似文献   

8.
忻州市位于山西省北中部,总面积25179km^2,水土流失面积19319km^2,占总面积的76.7%。严重的水土流失,成为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治理水土流失危害,长期以来,各级党委和政府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治理速度逐年加快,治理质量不断提高。但目前仍有100万km^2水土流失面积有待治理,同时每年约增加水土流失面积4万km^2,与社会经济发展很不相适。为此,必须明确目标,加快发展,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青海三江源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总面积36.3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50.4%,其中自然保护区面积为15.23万km^2,涉及青海5州17县市。源区水蚀、风蚀和冻融侵蚀交错,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有水土流失面积11.69万km^2,占该区总面积的32.2%。为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牧区,青海省于2005年8月30日正式启动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10.
陂溪小流域是宁化县严重的紫色土水土流失区之一,流域内水土流失面积12.16km^2,占土地总面积的60.1%。该流域推行以封先行,草、灌、乔三位一体,草-牧-沼-果生态治理模式,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并总结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做法,为同类型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了典范。  相似文献   

11.
无定河流域地处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的交接地带,水土流失面积23137km^2.占总面积的76.5%,土壤侵蚀模数11132t/km^2.a,多年平均输沙量14667万t,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根据无定河流域地形、地貌、地面物质组成和水土流失特点.将全流域划分为河源涧地区、风沙区、黄土丘陵沟壑区等三个类型区,并根据分区特征.科学地提出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方略及分区措施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12.
湫水河流域五年重点治理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湫水河流域为黄河一级支流,地貌类型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水土流失十分严重。1998年,国家将湫水河流域列入了八片重点治理区。经过五年的重点治理,共完成初步治理面积777.7km^2,占规划区域水土流失面积的51.9%,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章概述了重点治理成效、主要做法与经验、存在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水土保持》2012,(2):F0002-F0002
林苏小流域位于江西省会昌县东郊,流域总面积38km^2,水土流失面积21.26km^2,自2004年列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以来,共完成治理面积18.26km^2,总投资1237.94万元。会昌县在林苏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中,树立“绿化一片山,清洁一库水,美化一处环境”一个目标;  相似文献   

14.
中甲溪小流城位于我区曹溪镇东部,流域面积56.1km^2,水土流失面积6km^2,是我区的主要矿区和水土流失区。中甲溪小流城被列入水利部全国千条重点小流域治理后,争取到2000年度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国债项目)实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该项目于2001年开工建设,通过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实施,于2002年4月竣工,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本文主要总结中甲溪小流城综合治理的做法和成功经验,探索矿区治理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上犹县位于鄱阳湖流域赣江上游章水源头,是一个“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丘陵山区县,青山掩盖下上犹县水土流失依然较为严重。据江西省第三次遥感调查,上犹县仍有378.46km^2的水土流失面积没有得到治理,是全省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县份之一。  相似文献   

16.
《亚热带水土保持》2014,(3):F0003-F0003
寿宁于明景泰六年(公元1455年)置县,素有“两省门户、五县通衢”之称,土地总面积1424km^2总人口2827。,自2012年被确定为全省22个水土流失治理重点县以来,我县将此作为一项得民心利长远的民生工程,全力以赴地推进新一轮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县水土流失面积由245.17km^2下降到170.46km^2,水土流失率由17.21%下降至12.07%,强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减少20.53km^2.  相似文献   

17.
樟树市位于江西省中部、鄱阳湖平原的南缘,地处赣江下游,市域水系属鄱阳湖流域赣江水系,共有土地面积1290.99km^2,其中:耕地38698hm^2,园地1218hm^2,林业用地31902hm^2,牧草地91hm^2,交通用地2330hm^2,城镇村庄及工矿用地8840hm^2,水域16368hm^2,未利用土地29652hm^2。樟树市原有水土流失面积37273hm^2,经过历年治理,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举世瞩目。1998年以来,连续三年流域水土流失初步治理面积达到1.3万km^2,超额完成了规划目标,工程质量和效益有了很大提高。面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黄河流域的水土保持应把多沙、粗沙区的综合治理放在突出位置,大力退耕还林还草,开发利用水资源,为生态环境的根本改善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有水土流失面积15.65k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2.38%。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四川省被列为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四川省以实施“长治”工程为契机.启动了“治水兴蜀”工程,开展了以治理水土流失为重点的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15年来,嘉陵江中下游、金沙江下游片区的62个县(市、区)实施了“长治”工程一至六期综合治理,共完成投资9.5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5万km^2。  相似文献   

20.
新村小流域位于辽宁省朝阳县西部木头城子镇境内,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大凌河流域辽宁省朝阳县召苏沟河项目区小流域之一,该流域土壤侵蚀严重,侵蚀类型主要为水蚀.该流域在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过程中,根据当地水土流失特点,注重沟壑治理,利用大自然的力量进行生态修复,从商品生产、集约化经营和早受益出发,充分发挥本地自然资源优势,大力营造水土保持经济林,各项措施相互补充,工程养植物、植物保工程,逐步形成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生态修复措施相结合的立体防治结构,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蓄水保土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