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杨梅结瘤固氮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4种土壤盆栽杨梅生长及结瘤固氮特性表明:花坛土有利于杨梅的生长和结瘤固氮,其生长量、结瘤量及根瘤固氮活性分别为31.687g/株、1.789g/株和3.420μmolC2N4/(g鲜瘤·h);红壤十砂(2:1混合)次之,在这种土壤上栽植的杨梅,其生长量略低于花坛土,结瘤量及根瘤固氮活性接近于花坛土;砂十花坛土(10:1混合)居第三;红壤最差,仅为8。322g/株、0.333g/株和1.315μmolC2H4/(g鲜瘤·h)。红壤施用石灰(15g/盆)土壤pH为5.4~6.0时杨梅的生长量、结瘤量及根瘤固氮活性最高,分别为18.524g/株、1.182g/株和2.524μmolC2H4/(g鲜瘤·h);充足的水分有利于杨梅的生长和结瘤固氮,外套水盆以底部持续供水且底部渍水时杨梅的结瘤量、生长量和根瘤固氮活性均有提高,前者提高幅度较大,达3.519g/株。杨梅根瘤固氮活性的季节动态和日变化是:一年中有两个活性高峰,分别在6~7月份和10月份,1月份的固氮活性最低。一日中根瘤固氮活性以中午和夜间12时最高。  相似文献   

2.
接种联合固氮菌对毛竹实生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从毛竹根际分离的2^#菌株(多粘芽孢杆菌),12^#、14^#菌株(地衣芽孢杆菌)和从浙江淡竹根际分离的7^#菌株(未最后确定种名),分别培养制成菌悬液,回接毛竹实生苗,进行人工控制条件下的无菌盆栽(沙培)试验。结果显示接力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毛竹幼苗成活率并促进其生长,尤其是对根鲜质量增加明显,增幅为44.1% ̄76.9%,分别达到显著(14^#菌)和极显著(2^#、12^#、7^#菌)水平。同时  相似文献   

3.
毛竹根际分离的多粘芽孢杆菌固氮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从毛竹根际分离到的菌号GW1,GW-5,GW-10,GW-16的4株菌进行鉴定和固氮特性研究,从其菌体形态及生理化特性确定为多粘芽孢杆菌。它们固氮的最适温度,GW-1为30-35℃,GW-5,GW-16为30℃,GW-10为35℃,最适固氮pHGW-1,GW-10为7.5左右,GW-5为7.0左右,GW-16为6.0-7.5之间。  相似文献   

4.
不同肥料对杨梅生长和结瘤固氮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5.
从毛竹根际分离到36株固氮菌,经初步镜检其中17株菌为芽孢杆菌,进一步鉴定确定其主要为多粘芽孢杆菌(Bacilluspolymyxa)和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本文主要就其中菌号为G-8、G-12、G-14、G-17四株地衣芽孢杆菌的鉴定及固氮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四株菌均为杆状,具芽孢孢孢囊稍膨大,它们的生理生化特性相同,但菌落形态有一些差异。G-8和G-17的最佳固氮温度为35℃左右,G-12和G-14的最佳固氮温度为30℃左右;G-12、G-8和G-14的最适固氮pH为6.0左右,G-17的最适固氮pH为6.0~7.5;四株菌都可利用碳源固氮,但均以葡萄糖为碳源时的固氮活性最高,依次为64.76、437.23、65.42、90.91nmolC2H4h-1,瓶-1。G-12在培养48h,G-8、G-14在培养96h,G-17在培养60h的固氮活性最高分别为138.50、122.01、170.87、109.81nmolC2H4.h-1.瓶-1。  相似文献   

6.
几种丛生竹根际联合固氮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几种丛生竹种麻竹、吊丝球竹、青皮竹、粉丹竹、马甲竹、绿竹等进行根系固氮能力调查测定 ,用直接法测定 (干根样品 )前 5个种竹种的根系最高固氮酶活性分别为 2 0 .50、2 4 .81、10 .83、7.4 9、2 .4 6nmol(C2 H4 )·g- 1·h- 1,用富集培养法测定 (鲜根样品 )前 5个种竹种的根系平均固氮酶活性分别为 2 75、4 31、169、188、79nmol(C2 H4 )·g- 1·h- 1。不同生境和不同季节丛生竹根系固氮能力的调查显示 ,充足的水分供应、较高的温度及适当施用有机肥有利于竹子固氮。对几种丛生竹种根际不同部位固氮菌数调查测定显示 ,根际固氮菌数最多的竹种是吊丝球竹 ,在根际不同部位固氮菌数由非根际土→根际土→根表→根内依次急剧递增 ,越往内部根际效应越明显。用 2 #、12 #、14#、7#菌及混合菌液对麻竹组培苗进行接种显示 ,接种固氮菌可提高苗木成活率和植株含氮量 ,14#、7#菌和混合菌接种可显著提高麻竹组培苗生物量。  相似文献   

7.
前言 林木生长所必需的养分主要来源于:土壤的矿化作用,大气的干湿沉降,凋落物和土壤动物、微生物的反馈,施肥及林木器官组织间的养分转让等五个主要方面。其中唯一可以比较容易地受人为控制的因素是施肥。毛竹林由于每年或每度(二年)的采伐,林地将损失大量养分元素。因此通过施肥及时补充毛竹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是获得毛竹林丰产、稳产的必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
四川桤木幼林施用磷肥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四川桤木幼林施用磷肥效应杨志成,叶长青,封建文,蔡仁和关键词四川桤木,固氮树种,幼林,磷肥效应四川桤木(AlnuscremastogyneBurK)属桦木科(Betulaceae)桤木属,为中国特有种。原产四川邛崃山脉,栽培历史已逾千年,是国产桤木属...  相似文献   

9.
从不同林分的油茶根系分离筛选出1株固氮效能最高的联合固氮菌N7-3,通过对该菌株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是革兰氏阴性菌,椭球菌,不产芽孢,能运动,菌落白色、圆形,凸起,边缘整齐,有光泽。经Biolog系统鉴定,该菌株是Azomonasspp.的可能性为95%,其主要生理生化特征也与Azomonas相符。  相似文献   

10.
在几种木本植物杨树、杉木、油茶根际存在着联合固氮体系 ,从它们根际分离到 2 6株具有较高固氮酶活性的菌株 .筛选了 4株具有高固氮活性的菌株 Aa33、Ba41、y12、Y2 2进行固氮特性研究 ,并选择菌株 y12、Y2 2进行形态、培养特征及生理生化研究 ,初步鉴定为黄杆菌属 F lavobacterium和产碱菌属 Alcaligenes.这对今后开展木本植物固氮领域的研究及其利用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  相似文献   

11.
植物的联合固氮机理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固氮是生物固氮的3种形式之一,也是当前生物固氮的研究热点之一。随着联合固氮作用在各种非禾本科植物上陆续被发现,一些经济价值高的木本植物联合固氮成为固氮研究中的热点。介绍了主要的联合固氮菌种类;探讨了固氮系统形成及信号传导机理;综述了联合固氮研究在分子生物学上的进展等;详细叙述了木本植物联合固氮研究的现状;展望了未来联合固氮研究的前景和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复合农林模式中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的酶活性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酶活性能够实质性的反映土地管理和土壤健康状况。为了更好的了解复合农林模式中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和功效,本研究对花椒(Zanthoxylum bungenum)模式、桃树(Prunus persica var.nectariana)模式、桑树(Morus alba)模式和梨树(Pyrus pyrifolia)模式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在林下广泛种植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使得木本植株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酶活性没有显著的差异,但它们的活性都远远高于其对照地。除各模式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峰值均出现在9月份外,过氧化物酶、蔗糖酶、磷酸酶、脲酶的峰值多出现在7月和8月份。有机质与这5种土壤酶活性都有显著的正相关,而全N仅与磷酸酶和蔗糖酶有显著的正相关,pH值则与它们呈显著的负相关。植物组成可能对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化学性质有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丛枝菌根真菌(AMF)和不同形态氮(NH4+-N、NO3−-N)对杉木根际土壤氮(N)与磷(P)养分含量、相关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影响,为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持。 方法 本研究以1年生杉木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实验,研究杉木幼苗在接种摩西球囊霉(G. mosseae, Gm)和添加不同形态N(NH4+-N、NO3−-N)后根际土壤N、P养分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与化学计量比的变化。 结果 (1)AMF接种提高了土壤有效P含量,降低了土壤中硝态氮、铵态氮、可溶性有机氮以及全P含量,与NH4+-N处理相比,NO3−-N处理下AMF对土壤N、P养分的调节作用更显著(p<0.05);(2) AMF和不同形态N添加提高了土壤中酸性磷酸酶(AP)、脲酶(URE)、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活性,其中,NH4+-N处理下AMF更有利于提高URE活性,NO3−-N处理下AMF更有利于提高NAG活性。(3)接种AMF降低了土壤URE:AP、PRO:AP以及NAG:AP的比值(p<0.05),且在NO3−-N处理下土壤URE:AP、PRO:AP的化学计量比的下降幅度高于NH4+-N处理。 结论 AMF接种通过提高土壤中氮磷相关转化酶的活性,降低氮磷转化酶的化学计量比来提高杉木土壤P有效性,促进土壤中有效N、P向植物体内的转移,维持土壤N、P平衡,且NO3−-N处理下AMF对土壤N、P平衡的调节效果强于NH4+-N处理。  相似文献   

14.
选择10年生毛竹母竹进行采种,采用3种浸种方式(清水浸种、高锰酸钾消毒浸种、7号生根粉溶液浸种)处理种子,对比分析不同处理方式的种子育苗效果及造林效果。结果表明:在3种毛竹种子处理方式中,无论是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的生长情况,还是造林后的林分生长情况,均是7号生根粉溶液处理的种子表现最好。与清水处理和高锰酸钾溶液处理的种子相比,生根粉溶液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分别提高15.25%、9.68%,苗木出土成活率分别提高21.79%、15.85%,苗高分别提高20.00%、11.11%,苗径分别提高22.45%、13.21%,出笋率分别提高33.33%、20.00%,苗竹冠分别增宽大30.77%、18.06%;在造林后的4年中,每年的出笋数分别提高43.39%和29.36%,新生竹数分别提高45.39%和33.69%,竹林平均高分别提高6.14%和5.22%,竹林平均胸径分别提高9.02%和8.13%。  相似文献   

15.
雨雪冰冻灾害对毛竹林的影响及恢复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在总结毛竹林雨雪冰冻灾害特征的基础上,综述了海拔、坡度、坡向、坡位、土层厚度等环境因子对毛竹林灾害程度的影响,认为海拔、坡度是主要的环境影响因子。竹林经营类型(纯林、混交林)、立竹密度、立竹年龄结构、大小年等林分结构状况与灾害程度密切相关。指出了毛竹林混交经营,合理林分结构建立,科学施肥,立竹钩梢等毛竹林预防雨雪冰冻灾害和灾后恢复技术,总结提出了毛竹林雨雪冰冻灾害影响因子,增强抵御雨雪冰冻灾害能力的林分结构模式优化,灾后快速恢复及经济效益提高或稳定的竹林复合经营等需重点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