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介绍了3S技术和发展趋势,通过实例叙述了“3S”技术在土壤侵蚀调查、林业资源调查、林火管理与监测、防护林体系建设管理、湿地资源现状踏勘和园林规划等方面的应用,以及“数字林业”建设的发展并着重论述了“3S”技术将从为林业服务发展到直接参与林业生产的全过程,从而实现林业生产的信息化。  相似文献   

2.
利用遥感技术及GIS、GPS系统的支持进行湿地资源的调查、监测在我国刚刚开始 ,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院充分认识到 3S技术在今后湿地调查与监测中的重要性 ,在院科技基金中特别设立了“辽河三角洲湿地资源及其生物多样性的遥感监测研究”项目。本项目是 3S技术在我国湿地资源调查、监测方面的一个试点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 ,一方面 ,可以掌握辽河三角洲湿地资源的现状 ,并分析其动态变化趋势以及工农业开发和经济发展对湿地资源及环境造成的影响 ;另一方面 ,项目的研究成果也可以为全国湿地资源的调查监测提供一套可供参考、借鉴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利用遥感技术及GIS、GPS系统的支持进行湿地资源的调查、监测在我国刚刚开始,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院充分认识到3S技术在今后湿地调查与监测中的重要性,在院科技基金中特别设立了“辽河三角洲湿地资源及其生物多样性的遥感监测研究”项目。本项目是3S技术在我国湿地资源调查、监测方面的一个试点,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一方面,可以掌握辽河三角洲湿地资源的现状,并分析其动态变化趋势以及工农业开发和经济发展对湿地资源及环境造成的影响;另一方面,项目的研究成果也可以为全国湿地资源的调查监测提供一套可供参考、借鉴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遥感 (RS)、地理信息系统 (GIS)以及全球定位系统 (GPS) (简称 3S技术 )是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中的重要技术手段和发展方向 ,为了在今后全国湿地资源监测中采用 3S技术 ,国家林业局湿地资源监测中心在辽河三角洲开展利用 3S技术对湿地资源进行监测的试点研究。在辽河三角洲湿地资源及其生物多样性的遥感监测系列论文之一中 ,主要论述了三角洲湿地分类及现状分析 ,这里主要论述 3S技术在辽河三角洲湿地监测中的具体应用 ,并对双台河口国家级保护区 1994年、1997年两年湿地类型、面积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技术体系设计及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林业资源管理》2013,(6):62-69
为了满足全国湿地资源保护管理的需要,国家于2009年启动了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并于2012年完成。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按照湿地国际公约要求的调查类型和8 hm2的起调面积,利用"3S"技术与现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重要湿地开展了湿地动植物、水文水质、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受威胁等情况详查,获取了我国湿地资源现状。介绍了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的技术体系,展示了部分调查成果,并且分析了国家两次湿地资源调查间隔期内湿地资源及其生态状况等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作为重要的环境生态系统,湿地景观本身属于宝贵的生态景观资源,而且湿地景观具有调控区域气候的价值与作用。在目前的现状下,相关部门对于湿地景观资源在实施全面保护的实践中,更多地运用了信息技术手段来调查湿地景观的基本特征,收集湿地景观的动态变化数据,进而提供相关部门保护湿地景观生态系统的基本根据支撑。为此,探讨了“3S”技术运用于湿地景观资源,提出了调查的具体实施要点,探析了“3S”技术的未来演变趋势,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2008年美国IKONOS卫星影像数据为信息源,运用3S技术,结合野外调查情况,对江都市湿地资源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获取了该市湿地类型、面积、分布状况、平均海拔、植被类型及其面积、水源补给状况、主要优势动植物种、土地所有权、保护管理状况等数据,分析了湿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合理保护与开发湿地资...  相似文献   

8.
目前,草地研究成为国际生态学与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3S技术的发展为草地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文章主要论述了3S技术在草地资源调查、草地景观变化、草地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概况;并概述了3S技术在草地研究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案以及发展前景。提出应加大3S技术集成的深度,加强在草地保护及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对草地资源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延伸到研究草地空间规划和决策方面,以便科学利用和管理草地资源。  相似文献   

9.
“3S”技术在林业上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森林资源调查、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病虫害监测及防治、森林防火、林业专题图的绘制、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植被分类调查、森林资源档案管理以及在林业生态工程上的应用等方面分析了“3S”技术在林业上的应用现状,并对“3S”技术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玉龙县湿地资源调查与保护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3S技术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查清云南省玉龙县的湿地资源现状。该县共有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4个湿地类,10个湿地型,湿地总面积10488.71 hm2;湿地植物110科700多种,有6个植被类型,30个群系;湿地鸟类10目14科66种,两栖类记录有2目5科6种,爬行类记录有1目2科3种,兽类4目6科14种。针对湿地资源特点、湿地资源受威胁的状况,提出完善管理机构、加强水污染控制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湿地公园发展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湿地公园是保护湿地的一种有效形式。福建省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发展湿地公园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本文就福建省湿地公园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福建省湿地公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构建福建省滨海湿地生态旅游功能区划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ForStat 2.0统计软件进行聚类分析计算,将福建省滨海湿地生态旅游划分为3个功能区,提出了各区滨海湿地资源保护重点、生态旅游发展方向、产品定位等。  相似文献   

13.
中国滨海湿地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滨海湿地是海陆交界的生态过渡带,具有特殊的水文、植被、土壤特征。滨海湿地在我国滨海的9个省、2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均有分布。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滨海湿地面积579.59万hm2,占全国湿地面积的12.42%。由于人为开垦与改造、污染物排放、泥沙淤积和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原因,中国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面临诸多挑战。文章从滨海湿地的科学定义及分类入手,分析了现有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方法。从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2方面分别阐述了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针对现有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应从构建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体系、滨海湿地生态特征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内在机制研究、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重复性计算、制图与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湿地保护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概述了湖北省湿地保护与利用的现状 ,并结合湖北省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 ,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几种主要威胁产生的自然和社会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湖北省湿地保护对策 ,意在加强湖北省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 ,使湖北省湿地的保护与持续利用协调发展 ,得以永续利用 ,造福于后世  相似文献   

15.
长山列岛地理位置独特,湿地资源丰富。通过调查和研究,分析长山列岛在湿地利用过程中历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科学全面的保护湿地资源及可持续利用,探讨了湿地功能恢复的措施等。  相似文献   

16.
珠海淇澳红树林湿地生物多样性现状及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红树林湿地是珠海淇澳岛生态系统的主体,为湿地生物的生长、栖息和繁殖提供了良好生境,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文章以野外调查结果和资料统计为根据,从红树林植被与湿地植物、动物等方面概述淇澳岛的红树林湿地生物多样性现状,继而分析了淇澳岛的红树林湿地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如人为干扰、水污染、资源过度利用、大面积纯林营造等。最后,就淇澳岛未来的红树林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出了建议:①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②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③加强滩涂治理;④进行红树林湿地恢复和定位监测等。  相似文献   

17.
根据河南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统计,河南省湿地面积627946.14 hm2,分为4大类8个类型;有湿地维管束植物850种,隶属134科470属;有湿地脊椎动物498种,隶属于5纲35目92科。分析了河南省湿地及湿地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性提出了保护和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湿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研究特点。本文以江西湿地资源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江西湿地的主要特点 ,论述了江西湿地在合理利用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江西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三大模式  相似文献   

19.
以水稻种植为主的梯田是人工湿地中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人们只是将其作为一种农业系统类型来对待,并未重视其生态、景观、文化价值。加榜梯田湿地是由山、水、林、田、寨共同构建的森林生态系统与农田生态系统结合的复合型,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文章通过对贵州加榜梯田湿地在保护与利用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了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开展铁碳人工湿地中废水处理的机理、湿地内部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湿地工艺设计及运行优化的研究,对环境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及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铁碳人工湿地的发展、铁碳材料的净化机理,阐述了内、外部因素对系统运行的影响、铁碳人工湿地与传统人工湿地的环境差异、对特殊污染物的去除效果。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了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