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厦门城市森林林相改造树种选择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厦门地区城市森林林相改造树种为研究对象,邀请30名从事林相改造的科技人员参加调查和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包含适应性、抗逆性、生长特性、林相景观和造林成本等5个方面,覆盖了耐贫瘠、耐干旱、成活率、抗火性、抗病虫、抗台风、速生性、冠幅浓密、载叶时间、树体景观、叶色景观、花果景观、苗木成本、营造成本、抚育成本等15个评价因子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37个林相改造树种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结果表明,试验树种分为4级,台湾相思、千年桐、南洋楹、巨尾桉、红锥等9个树种为1级(优良)树种,适合贫瘠的立地条件选用;枫香、橡皮榕、马占相思等20个树种为2级(良好适宜)树种;绿竹、洋紫荆、天竺桂等7个树种为3级(一般适宜)树种;南方红豆杉为4级(不适宜)树种。  相似文献   

2.
厦门市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森林资源清查资料计以及人口数据,计算出厦门市1972、1988、1996和2008年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它们分别为64 429、61 389、183 860和253 875万元,城市森林人均受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为828、570、1434和1 019元.结果表明除面积外,林龄、蓄积量等都是影响城市森林生态系...  相似文献   

3.
城市森林及其效益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城市森林理论产生的背景及国内外研究历史的介绍,对城市森林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对当前国内外城市森林的研究现状进行评述,并对城市森林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城市森林与绿地面积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大量资料论述了每公顷森林的生态功能,进而提出计算城市森林面积和覆盖率的依据,并以哈尔滨市为例,做了计算说明,提出城市森林,绿地布局与选择树种的建议、可供有关城市勘察规划设计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5.
论城市森林发展与国家森林城市创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括了国内外学者对于城市森林内涵的不同阐述,连续5届的“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创立和发展了中国城市森林建设理念,国家森林城市的评选为中国城市森林发展确定了方向和目标,指出了中国城市森林建设理念。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生态城市和“两型城市”,两者都是旨在建立低消耗的生产体系和高效稳定的经济体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改变了城市以及周边区域的景观格局。显著影响着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过程与功能。景观尺度上的城市森林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研究已经成为当前城市森林学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7.
森林城市究竟是啥模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村科技》2005,(2):52-53
城市等于钢筋加水泥,市要生态和谐、适合人居。念开始深入人心。这样的观念已经落伍了;城近年来,建设森林城市的理  相似文献   

8.
城市森林旅游开发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忠博  李江风  黄娟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2):2381-2382
探讨了城市森林旅游的开发背景,分析了在开发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开发策略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长江中上游地区马尾松水保林类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长江中上游地区马尾松林的分布非常广泛。根据调查资料,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这一地区的马尾松水保林分为2个类型组;纯林和混交林。再根据林分的乔木层和灌木层优势种的不同,将水保林分为23个类型。  相似文献   

10.
城市林业的发展及城市森林的经营管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简述城市林业的概念及在国外的发展动态,讨论城市森林经营管理、调查、价值体系及功能等方面的内容,分析我国发展城市林业这门新学科的必要性,最后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厦门城市“干岛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厦门市2个气象观测台站的相对湿度观测资料和通过温度及水汽压观测资料计算绝对湿度,对厦门市相对湿度和绝对湿度的年、季、月变化特征进行全面分析,进行城市"干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①由于厦门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市区城区和郊区城区的空气湿度有着不一样的变化规律,20世纪市区城区并没有明显的"干岛效应";②20世纪90年代以前年平均空气湿度变化趋势并不明显,从90年代初起,厦门的郊区城区空气湿度开始明显减小,两站分别在1993年和2004年出现变干的突变,21世纪初开始,厦门市区城区和郊区城区都明显变干;③从季节变化来看,季平均相对湿度,同安站各季节都呈减小趋势,厦门站没有明显变化;而季平均绝对湿度,同安站主要是春夏季呈明显减小趋势,秋冬季变化不明显,厦门站主要是夏季呈明显减小趋势,其余季节变化不明显;④从各时次的空气湿度气候变化来看,同安站在4个时次都呈明显变小趋势,相对湿度以20:00和08:00变小趋势最明显,绝对湿度以14:00变小趋势最明显;厦门站只在14:00相对湿度明显变小,绝对湿度在02:00和20:00变小明显。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影响厦门市森林生态足迹的主要因素.收集厦门市2000-2010年的数据资料,包括林产品、吸收CO2林地,计算各主要消费项目的生态足迹,将各项数据相加,得到森林生态资源足迹的总数,以分析厦门市森林生态足迹近年来整体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厦门市2000-2010年森林生态足迹总体呈下降趋势;生态赤字虽总体上升,但上升的幅度正逐年减缓.  相似文献   

13.
以广东省鹤山市马尾松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采样和室内试验的基础上,开展森林火灾后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测定、剖析森林火灾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对照,幼龄林、中龄林和成熟林的0~60 cm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依次降低18.50%~26.03%、17.81%~22.96%和13.50%~19.41%。土壤深度分别解释了土壤MBC、DOC、EOC和POC变异的70.73%、28.34%、79.83%和73.35%,林龄分别解释了土壤MBC、DOC、EOC和POC变异的20.09%、62.27%、13.92%和18.13%,森林火灾分别解释了土壤MBC、DOC、EOC和POC变异的4.69%、5.39%、2.61%和3.42%。马尾松次生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各组分分配比例均随林龄增长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规律,其中土壤EOC的分配比例最大,幼龄林、中龄林和成熟林的分配比例分别为29.96%、33.29%和33.35%。在垂直方向上,森林火灾后马尾松次生林土壤MBC和EOC随着土壤深度加深而逐渐减小,而成熟林的土壤DOC则随着土壤深度加深呈现增大的趋势,土壤POC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森林火灾均降低了马尾松次生林各林龄土壤活性有机碳各组分含量,且在垂直方向上,各林龄马尾松次生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各组分含量的变化量均随土层深度加深而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4.
南京仙林地区次生林马尾松种群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更好地了解城市边缘马尾松种群的结构与现状。【方法】在样方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利用静态生命表、种群数量动态变化量化指数、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等方法,对南京仙林地区马尾松种群进行了研究。【结果】结果表明,马尾松种群径级结构为纺锤形,幼树幼苗少,中间径级立木成维持种群发展的核心部分。生命表数据表明死亡率(qx)在Ⅵ径级前基本为负值,说明大量的幼树幼苗在前期死亡;目前,该马尾松种群的Deevey存活曲线为Ⅲ型,说明在生活史的各个时期,种群的存活率相差很大。存活率曲线、死亡曲线和致死率曲线均有较大幅度的变化,种群自然更新过程存在明显的周期性。种群结构动态指数在有干扰和无干扰情况下分别为0.264和0.300,偏离0的程度低。【结论】虽然目前依靠中等径级立木维持稳定的种群结构,但结合时间序列预测数据考虑,该种群为衰退种群。马尾松作为亚热带次生林的过渡种群,其种群的衰退与被其他物种替代,为正常现象;但地处城市边缘人为强烈干扰的存在,使得这一进程加速。  相似文献   

15.
近自然森林经营被广泛认为是优化森林结构进而实现森林多功能的有效途径。以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简称热林中心)伏波林场内1993年春季杉木采伐迹地更新造林的马尾松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按照补植树种的不同,进行4种不同模式的近自然化改造设计和作业,并从林分混角度、林木空间分布格局2个方面对改造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自然化改造后的林分,混交度有了明显的提升,林木空间分布格局从最开始的均匀分布逐渐过渡为聚集分布或随机分布。因此,近自然化改造有利于优化林分空间结构,从而为森林多功能的发挥提供了前提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以恩施州不同海拔马尾松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根据海拔梯度设置湖北民族学院后山(T1)、恩施市莲花池村(T2)、恩施市吉心村(T3)、利川市毛家院子(T4)4个样地,每个海拔梯度地点用全站仪建立4块20 m×20 m固定监测样地,分别对每块样地展开调查,分析其树种组成、胸径结构等非空间结构和角尺度、混交度、大小比等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海拔马尾松天然次生林多为小径阶林木,天然更新状况良好,胸径分布宽度与海拔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林分的平均角尺度随着海拔的上升趋于随机分布,其中T1至T3的林分中,海拔与角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不同海拔的各林分平均混交度普遍处于弱度混交和中度混交之间,其中T2至T4的马尾松天然次生林林分中,海拔与混交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各林分整体平均大小比数在0.5左右,其中T2至T4的林分海拔与大小比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随着海拔的升高,天然次生林中马尾松、杉木和柏木等针叶树种成为主要优势种。  相似文献   

17.
鄂西南利中盆地马尾松天然次生林森林健康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鄂西南利中盆地马尾松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以群落稳定性、群落持续性和群落结构功能完备性为评价标准,在采用复合结构功能指标法构建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均方差决策综合分析法和评价指标分值法对马尾松天然次生林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3种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总体为“健康”;在马尾松天然次生林的34块调查样地中,23个“健康”等级的样地占比达69.85%,16.18%的样地为“良好健康”,处于“亚健康”样地占总数的13.97%,无不健康林分。根据该区域林分实际情况以及考虑评价方法的客观性,均方差决策综合分析法为最优评价方法。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影响鄂西南利中盆地马尾松天然次生林森林健康状况的主要因子为腐殖层厚度、人为干扰指数、草本盖度、枯损率、优势种幼苗率、树高生长率、立地指数、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等指标。  相似文献   

18.
施华力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4):206-209
通过对浦城富岭镇圳边村半天然林杉木马尾松混交林的调查,观测和评估了半天然杉木马尾松混交林的混交效果。结果表明:半天然杉木马尾松混交林下坡位和凹星坡的蓄积量比上坡位和凸形坡的好;阴坡以及林分密度大的杉木比阳坡及林分密度小的生长得好、蓄积量高,马尾松则相反;而在腐殖质层厚的地方,杉木马尾松以及其它阔叶树的蓄积量都比较高;并从混交林树种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等方面分析产生以上原因的因素,总结营造半天然杉木马尾松混交林的可行性技术。  相似文献   

19.
马尾松人工林生长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研究马尾松人工林的 6个竞争指数 :相对树高、相对冠幅、冠长率、树冠伸长度、树冠完满度、树冠投影比 ,指出相对树高、相对冠幅和冠长率与马尾松直径生长关系密切 ,并建立它们与马尾松平均胸高断面积生长量之间的回归关系 ,建立 3组活立木单木生长模型 ,同时用相对树高建立枯死木模型 ,以模拟林分生长  相似文献   

20.
祝彬  高素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533-353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类正在不自觉地破坏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城市建立"森林岛屿"能缓解由于城市化所导致的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在分析了国内外有关城市森林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成都市城市森林岛屿营建的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