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掌握石河子地区规模奶牛场奶牛腐蹄病发病情况及其致病因素,从2013年2月-2015年4月,对石河子地区12家规模奶牛场饲喂的5 659头成年奶牛进行了腐蹄病的调查。结果发现腐蹄病平均发病率10.00%;每年的3-5月发病率最高,占全年腐蹄病发病牛数的50.71%;腐蹄病患牛平均延迟受孕期约为77 d,多使用冷冻细管平均为4.41个;腐蹄病奶牛的乳汁乳脂率、总固形物、非乳脂固体变化差异极显著(P0.01);病牛血清Fe、Cu含量较健康牛显著降低,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2.
通过调查新疆石河子地区4个规模化奶牛场的牛群结构、配种妊娠、死亡淘汰的数据,科学分析在奶牛养殖生产中,牛群结构对奶牛场利润效益的影响。结果发现,4个规模化奶牛场成年母牛和青年母牛的平均妊娠率为63.86%、64.67%,相比正常的妊娠率(成年母牛80%、青年母牛90%),分别低16.14%和25.33%。死亡淘汰率28.4%,基本属于较高的死淘范围。造成泌乳牛数平均占存栏数43.26%、<50%,犊牛、青年牛数占存栏数分别是12.36%和32.32%,都>10%的不科学的牛群结构。因此,规模化奶牛场盈利困难,整体养殖水平都较低。  相似文献   

3.
2003年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建立了很多规模奶牛场,奶牛养殖业已成为当地农村致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但是奶牛疾病的发生,常常影响规模奶牛场的经济效益。2013年以来,笔者组织专人对当地规模奶牛场奶牛常见疾病进行了摸底调查,调查的结果表明,规模奶牛场对奶牛的传染病、繁殖障碍疾病、产科疾病、乳房疾病、营养代谢疾病抓得比较紧,这些疾病发生后,能够及时得到诊疗。根据作者多年的工作实际,就北方地区规模奶牛场怎样做好奶牛肢蹄护理及肢蹄疾病的治疗工作谈些具体意见,供广大规模养殖场及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给新疆垦区集约化奶牛场制定综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选取2016年2-5月新疆垦区11个集约化奶牛场的9 718头奶牛为研究对象,统计奶牛蹄病的发病率,分析其发生特点。结果表明:新疆垦区集约化奶牛场春季蹄病主要为蹄壁过长、腐蹄病、蹄叶炎、蹄底脓肿或溃疡、蹄冠病、白线病,总发病率为5.66%,其中,腐蹄病、蹄壁过长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蹄病(P0.05),占所有蹄病的33.82%、32.18%,高产泌乳奶牛蹄病发生率最高(10.94%),青年牛蹄病发生率最低(0.59%),干奶牛蹄病发生率居中(5.90%)。表明新疆垦区集约化奶牛场奶牛蹄病的发生与年龄、泌乳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对准备进行抗生素治疗的24头患乳房炎奶牛的36个乳区样品进行链球菌的分离与鉴定,共分离出12株链球菌。通过形态学特征观察、生化特性鉴定、16S r RNA鉴定,最终确定12株分离菌均为链球菌,并对其做耐药性分析,为后期奶牛乳房炎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7.
<正>肢蹄病是规模化奶牛场的四大疾病之一。近年来,奶牛肢蹄病已上升为影响奶牛业发展的仅次于乳房炎和繁殖系统疾病的第三大疾病。蹄是奶牛重  相似文献   

8.
石河子地区奶牛肢蹄病类型和发病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石河子地区规模奶牛场奶牛肢蹄病类型和发病情况,2013年2月~2015年4月,课题组对石河子地区12家规模奶牛场饲喂的5 659头成年奶牛进行了肢蹄病调查。结果发现,该地区共有14种肢蹄病,平均发病率为37.55%;蹄变形发病率最高(10.90%),其次是蹄叶炎(7.88%),发病率最低的是蹄底刺伤和蹄底挫伤(0.05%);蹄变形更易引起蹄叶炎(P0.01),蹄叶炎又能加剧蹄变形(P0.01);奶牛肢蹄病多发生于3~5月份;大量饲喂精料可导致奶牛蹄叶炎迅速发生;3~6胎奶牛的肢蹄病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刘鸽 《中国乳业》2021,(12):94-99
对新疆石河子地区某规模化奶牛场的712 头澳系荷斯坦泌乳牛进行乳房炎患病率调查。调查结果显示,40 头奶牛患临床型乳房炎,患病率为5.62%。从剩余的未表现出临床乳房炎症状的672 头奶牛中随机选出180 头奶牛,共682 个乳区(720 个乳区中有38 个瞎乳头),分别进行兰州乳房炎检测(LMT)和乳样体细胞数(SCC)检测。经LMT诊断发现,180 头奶牛中有56 头患隐性乳房炎,患病率为31.11%;经SCC检测发现,180 头奶牛中有60 头患隐性乳房炎,患病率为33.33%。数据分析发现:各乳区患乳房炎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各乳区阳性率之间没有必然规律;6岁以上奶牛的乳房炎患病率与2~3岁、4~5岁的患病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说明6岁及以上奶牛乳房炎的患病率要高于2~3岁、4~5岁奶牛;6胎及以上的奶牛乳房炎患病率与其他胎次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6胎及以上奶牛的乳房炎患病率要远高于1胎、2胎、3胎、4胎、5胎奶牛。  相似文献   

10.
2012年1月~2013年8月,笔者对石河子地区12个规模场奶牛蹄叶炎发病情况进行了调研。奶牛蹄叶炎平均发病率为9.12%~19.78%,淘汰率为8.1%~15.3%,犊牛、青年牛发病率为0。临床调查结果发现蹄叶炎发病有品系间差异,体重较大的加拿大系荷斯坦牛发病率高于澳大利亚系荷斯坦牛(P0.01);1~2胎奶牛发病率最高;发病时间多在产后3~19日内;发病季节在冬季的12月~次年5月间。临床病牛产奶量显著下降(P0.01),患病牛血液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显著升高(P0.05)、葡萄糖含量显著降低(P0.05)、组胺水平较健康奶牛显著升高(P0.01)。高精料低粗纤维饲养是发病的重要因素[1];运动场凸凹不平、无牛床的奶牛场病牛数量有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蹄变形常发生于奶牛,是由于各种不良因素的作用,致使蹄角质异常生长,蹄外形发生改变,又称变形蹄。随着奶牛集约化饲养程度的不断加强和产奶量的持续性提高,蹄变形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现场检测及实验室检测对石河子地区14个规模化奶牛场12 643头成母牛进行了奶牛乳房水肿调查,并对其发病原因、发病率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调查牛群的奶牛乳房水肿平均发病率为22.36%,最高49.5%;围产前期发病牛占总发病牛的58.73%,围产后期发病牛占总发病牛的41.27%;乳房水肿的发生与奶牛饲养管理、泌乳阶段、气候环境、胎次及血清相关离子的代谢水平密切相关。本次调查结果为石河子地区有效预防与控制奶牛乳房水肿病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待任何疾病的正确态度都应该是防重于治。因此,正确理解和掌握变形蹄和蹄病发生的原因,从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变形蹄和蹄病的发生,最大程度的减少或者避免因此而带给奶牛生产的经济损失,提高奶牛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效益,增强奶牛从业者的职业信心。本文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多年的从业经验,从营养、遗传、环境、管理及疾病等方面入手对引起奶牛变形蹄和蹄病的因素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4.
奶牛变形蹄会造成产奶量降低,繁殖性能下降,利用年限缩短,对社会供奶和经济收入都有很大影响。我们对兰州五泉奶牛场奶牛的变形蹄,采取了削蹄矫正措施,使严重变形蹄患牛临床症状减轻,中度及轻度变形蹄患牛经过矫正可达到或基本接近正常的蹄形。现将具体做法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讷河市某大型奶牛场自建场以来,蹄病发病率逐年攀高,并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于7~9月份。2009年该场蹄病特别严重,发病率高达20%。蹄病引起产奶量大幅度下降,并由此淘汰掉5头无医疗价值的病牛,给养牛场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2014年8月-2017年4月,为掌握垦区奶牛白线病发病原因,对垦区范围内9个规模奶牛场饲养的8 139头奶牛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奶牛白线病发病率为1.30%~4.35%,平均发病率为2.58%;犊牛、青年牛发病率为0;每年6~10月是白线病发病高峰期,占总发病数的72.38%;5胎及5胎以上发病牛数占比43.54%。通过对运动场地面进行软化处理以及蹄部修理,能够有效降低奶牛白线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掌握新疆石河子地区规模奶牛场奶牛肢蹄病病种和发病情况,2013年2月至2015年4月,对石河子地区12家规模奶牛场饲养的5 659头成年奶牛进行了肢蹄病调查。结果发现:本地区共有14种肢蹄病发生,平均发病率为37.55%;蹄变形发病率最高(10.90%),其次是蹄叶炎(7.88%),蹄底刺伤和蹄底挫伤发病率较低(0.05%);蹄变形更易引起蹄叶炎的发生(P0.01),反过来,蹄叶炎也增加了蹄变形的发生风险;奶牛肢蹄病多发生于每年的3—5月;大量饲喂精料能促使奶牛蹄叶炎的发生;3~6胎次奶牛的肢蹄病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蹄病是奶牛四大疾病之一,对奶牛养殖业影响巨大,目前对各种蹄病已进行了广泛地研究,但对与蹄病密切相关的变形蹄却研究甚少.变形蹄是由于各种不良因素的作用,致使蹄角质异常生长,蹄外形发生改变而不同于正常奶牛的蹄形,又称蹄变形.变形蹄可诱发蹄病甚至造成奶牛淘汰.近年我国奶牛存栏数每年增长20%以上,而且奶牛集约化饲养程度不断加强,产奶量持续提高,这给变形蹄及蹄病的防治带来了新的挑战.京津地区奶牛存栏已达35万头之多,我们通过对该地区奶牛变形蹄的发生情况进行大规模的调查,以期为变形蹄的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新疆石河子地区奶牛蹄叶炎流行病学调查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1月~2010年6月,对新疆石河子地区12个规模奶牛场饲养的5 435头奶牛的蹄叶炎流行病学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该地奶牛蹄叶炎平均发病率为9.12%~19.78%,淘汰率8.1%~15.3%。犊牛、青年牛发病率为0。临床调查结果发现蹄叶炎发病有品系间差异,加拿大系荷斯坦牛发病率显著高于澳大利亚系荷斯坦牛(P〈0.01)。1~2胎发病最高。发病时间多在产后3~19日内,发病季节在冬季的12月~次年5月间,临床病牛产奶量显著下降(P〈0.01)。跟踪采集11头淘汰病牛蹄不同部位的病变组织220块,分别制作病理切片,并进行病理学的观察。使用牛组胺(His)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对273头患牛连续多次进行血液参数的测定,结果表明,蹄叶炎病牛血液生化参数-组胺水平较健康奶牛显著升高。本次调查对奶牛蹄叶炎的发病原因、病理变化进行了探索,为临床防治这一重要疾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奶牛蹄变形又称变形蹄。通常由代谢疾病和没有定期修蹄所致。蹄变形可引起跛行。肢势异常;严重者可见前两肢和后两肢分别前后伸展,即所谓“拉弓”姿势,往往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遭致经济上的损失。笔者在工作中,就奶牛严重蹄变形的发病情况及致病原因进行了初步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