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五三年,大熊猫在成都首次展出,一九五五年北京动物园展出并开始饲养大熊猫。三十年来,国内共有三十二个城市的动物园饲养过大熊猫,累计总数已逾一百七十头,目前国内动物园约保持有一百头。北京和成都两家动物园拥有大熊猫十余头,是动物园中的“超级大国”,重庆、上海、福州等地动物园只有四、五头,其余大部分省、自治区首府的动物园一般仅有一、二头。国外的动物园从一九三六年芝加哥布鲁克菲尔特动物园首次展出大熊猫书林以来,先后饲养过三十七头,目前,国外共有十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成都、重庆两动物园大熊猫的血清学调查,首次证明大熊猫能自然感染细小病毒,并可引起出血性肠炎,其感染的阳性率达50%. 大熊猫感染细小病毒,国内外尚无文献报道。1986~1987年,我们对成都及重庆动物园饲养的部分大熊猫进行了细小病毒的血清学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   

3.
1963年北京动物园繁殖成活第一只大熊猫幼仔,23年来,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大熊猫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然而对一些最基本的数据,还是诸说不一:科技日报援引中国动物园协会负责人的讲话,23年中我国共繁殖大熊猫60胎,成活27仔;5月底福州大熊猫繁殖讨论会上认为是50余胎,28仔;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有关大熊猫的报道甚多,但尚未看到过大熊猫野外产仔的报道,这里将我们在野外对一产仔熊猫记录整理于后,供自然保护战线上的同行参考。产仔环境的选择八二年九月二十三日,我们在宝兴海拔二千八百三十米的泥巴沟发现一只大熊猫钻进树洞,从树洞周围的齿痕看,是它选中  相似文献   

5.
赵观禄 《野生动物》1995,(3):30-30,32
幼大熊猫肺炎病例赵观禄(重庆市动物园)重庆市动物园1992年7月18日自繁的一只幼大熊猫,于9月1日患肺炎,时龄仅44d。患病后体重由20509降到1900g,经过多方极积抢救使幼大熊猫得以康复,为繁育大熊猫幼仔哺乳期疾病防治积累了经验,简介如下:主...  相似文献   

6.
重庆动物园自1980年开始大熊猫的人工饲养和繁殖工作。由于大熊猫生理结构上的高度异化,交配的生理现象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绝大部分不够理想,32年来,国内外具备较好交配能力的雄兽不过10来只,能够接受交配的雌兽约20只,这些年中,自然交配成功约35次。尽管千里求亲,重庆动物园的松松、南南都几经波折也未能及时交配成功。在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大熊猫体质的前提下,在成都动物园大力支持指导下,松松1984年在成都找到了理想的配偶,产下一仔,不幸于产后67小时夭折。南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重庆动物园内可获得的9只大熊猫进行长期驯化后,在非麻醉状态下采集到的54份血样进行了58项生理生化指标检测,建立了重庆动物园大熊猫血液的正常生理生化指标参考范围。经统计分析发现:在渝大熊猫不同年龄段之间某些生理生化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性别之间经T或F检验(方差齐性检验)所得结果P值虽无显著性差异,但某些生理生化指标在方差或平均值上差异较大;成、渝两地之间某些生理生化指标也存在较大差异。结果表明:由于受到个体差异、地域差异、饲养方式等影响,此次研究结果更适用于重庆动物园圈养大熊猫的健康状况评估、临床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8.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贵动物,数量稀少,因此,它的繁殖问题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动物园圈养的条件下,大熊猫自然交配比较困难,往往难以成功。我国的科技工作者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突破了大熊猫繁殖的难关。北京动物园首先取得成功。1978年9月  相似文献   

9.
研究总结了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杭州动物园借展的2只亚成体大熊猫成长发育规迹。26月龄至62月龄大熊猫体重总体呈增长趋势,但受温度影响会有小幅波动;56月龄时2只大熊猫体重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26 kg和134 kg;不同季节日均粪便量差异显著,春季和冬季的日均粪便量显著高于夏季和秋季(P<0.05);补充维生素后大熊猫每月排粘频率降低。  相似文献   

10.
大熊猫作为世界著名的中国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也是我国的国宝,凭借其可爱且独特的形象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喜爱。但由于人们对自然环境一系列不合理的开发活动,使许多地方大熊猫的生存受到严重影响。当越来越多的大熊猫在动物园进行管理和饲养以后,也有必要了解其习性,并且注重常见疾病的防治。鉴于此,本文将着重分析动物园大熊猫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情况,并提出具体优化策略,希望有助于大熊猫饲养管理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大熊猫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感染及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熊猫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感染及治疗叶志勇吕文其(中国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四川成都610081)刘新华(重庆动物园,630050)姜文球权洙浣金银规(韩国自然农园动物园)李昌雨(韩国汉城兽医大学)大熊猫消化系统疾病是一种发病率高、危害性大的常见病...  相似文献   

12.
<正>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ncus)为中国特产珍兽,分布于四川省和陕西秦岭南麓。分布地区狭隘,数量稀少。为挽救濒于绝灭的大熊猫,除加强熊猫自然保护区工作外,尚需对人工饲养条件下的大熊猫,提高其繁殖力。研究大熊猫的发情行为规律,做好放对,对熊猫繁殖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我园计余年来,先后饲养熊猫近15头〔13雌2雄),均单笼生活。其中1雄2雌有繁殖力,通过放对达到自然交配,繁殖9胎次(部分配次得到北京、成都动物园支持和帮助)。1982年又进一步对园内4个兄弟城市动物园熊猫发情进行调查和观察。现将发情期观察和放对工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简讯十四则     
《野生动物》2003,24(6):27-30
1.保护措施得力,大熊猫种群不断增长 中国专家组赴日帮助产仔大熊猫育幼 9月9日晚上,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两名研究大熊猫专家从成都出发前往日本,帮助旅居日本的大熊猫“梅梅”育幼。“梅梅”于9月8日在日本和歌山县白滨野生动物园产下了一对双胞胎。 作为中日开展为期十年大熊猫合作研究内容的一部分,“梅梅”和另一只雄  相似文献   

14.
大熊猫肠梗阻是人工饲养条件下的常见病、多发病。在国内外动物园、保护区曾有多起病例报道,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研究中心饲养场曾发生了3只大熊猫  相似文献   

15.
随着圈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熊猫的寿命也随之延长,老年病亦增加,但有关大熊猫高血压病的诊治报告还未见有报道。2003年10月,济南动物园1只老年大熊猫患高血压病,并继发高血压肾脏病,经联合应用两种降压药,纠正电解质紊乱,抗菌消炎,控制了该大熊猫的高血压及高血压肾病。现该大熊猫口服降压药已近2年,至今生活良好。  相似文献   

16.
《野生动物》2004,25(1):18-19
1、我国圈养大熊猫正步入生育高峰期 据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负责人介绍,今年该基地大熊猫产仔的一大特点是双胞胎多。据统计,该  相似文献   

17.
熊猫皮螨(Chorioptes panda)是寄生于大熊猫的常见的外寄生虫。Fain 和 Le-clerc(1975)在我国赠送给法国巴黎奋森动物园的大熊猫身上首先发现,并确定为新种。嗣后,我国重庆、上海、成都等动物园均有发现。熊猫皮螨是否感染其他动物,尚未见文献记载。1987年5—9月,我们在黑熊身上发现一种皮螨,经鉴定为熊猫皮螨,黑熊为新宿主,兹将研究结果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日益扩大,野生动物栖息地日益缩小。动物园中动物来源也日益困难,为了保持动物种群,在动物园中繁殖动物已成了当务之急。浣熊科动物在动物园中因环境条件的影响。虽能在繁殖季节发情、交配、产仔,但往往产仔后吃掉仔兽或弃仔,所以在动物产后有弃仔现象,即要取出人工饲养,以提高成活率。笔者将小熊猫、浣熊各一例进行人工哺育,均成活并  相似文献   

19.
大熊猫乳房炎是威胁产仔母兽健康和幼仔生长发育的重要疾病之一。患乳房炎的大熊猫产乳量下降或失去泌乳能力;局部肿、痛、胀、热可造成母兽泌乳阻滞,给哺育幼仔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20.
全国第三次动物园科技经验交流会于1982年7月21日至28日在哈尔滨市召开。这次会议是由全国动物园科技情报网中心组主持召开的。来自全国40多个动物园和有关单位的代表共80多人参加了会议。国家城乡环境保护部、哈尔滨市委的领导同志到会并讲了话。会议收到学术报告共50多篇,并通过大会和小组会进行了学术报告和经验交流。其中:哈尔滨动物园的东北虎一年繁殖两胎试验的成功、福州动物园的大熊猫人工驯化、南昌动物园的母狗哺育云豹等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