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通过对5.3ha油松母树林设标准地进行每木调查,对油松自然变异类型进行了初步划分。根据形质指标的差异制定划分标准,从变异最大的针叶长短、树皮开裂方式,以及其它性状标准,初步分为长针叶纵裂类型,长针叶片裂类型、短针叶纵裂类型和短针叶片裂类型。对各类型的生长量进行方差分析和S检验,结果表明,类型间差极显著。其中,长针叶纵裂类型生长、结果、抗性方面表现最好,短针叶纵短针叶片裂类型次之,最差的是长针叶片裂  相似文献   

2.
油松针叶叶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浊秀军  马占山 《林业科学》1990,26(2):101-109
对油松针叶的年龄结构、针叶量在树冠各轮枝中的分布、针叶叶量与树高、材积生长量的关系,以及修枝对针叶叶量和油松生长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同时应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在树高、胸径、地径、树龄、冠幅、冠长、冠高比、轮枝数、松枝数、松枝总长度、树高生长量等11个因子中,筛选出与油松针叶叶量关系较密切的树高、胸径、冠幅、冠长、冠高比、松枝数、松枝总长度等7个因子,求出了估测油松针叶叶量的最优回归估测模型,并在林间对此模型进行了估测检验。  相似文献   

3.
结合油松的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和太原市森林公园的自然条件,对移栽油松大树采取了土壤改良、针叶上喷洒生长调节剂等复壮措施。两年后观察:经复壮处理的油松生长量明显增长,且树冠针叶生长势良好,复壮效果显著,值得在移栽油松时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调查了云杉阿扁叶蜂不同食叶强度时青海云杉的侧枝,胸径生长量,建立了针叶损失率与虫口密度,侧会生长量,胸径生长量相对损失率之间的相关数学模型,级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划分了受害等级,为指导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油松松针蚧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松松针蚧(Matsucoccus sp.)属介壳虫科绵蚧亚科,虫体虽小,为害却相当严重。据在我场北沟口工区调查,油松被害率高达93.13%。单株针叶一般受害79%,最轻者针叶受害39%,严重者针叶全部受害。一个针叶上的虫口平均7.46头,最多达35头。被害针叶由九月开始显著变黄,至翌年四月由黄色变为褐红色,逐渐脱落。被害严重的  相似文献   

6.
以山东乡土针叶树种油松和黑松作对比,研究了从美国引种的12年生美国白松的物候期及新梢、针叶的生长特性。以Logistic方程拟合3种针叶树新梢和针叶的生长,并用数学分析的方法确定各树种新梢和针叶的速生期和速生点。测定了3个针叶树种的径、高年生长量。结果表明,美国白松在山东能够正常生长发育,生长期比油松和黑松短,但生长迅速,年生长量比较大,是一个值得引进并扩大栽培的速生针叶树种  相似文献   

7.
调查了云杉阿扁叶蜂不同食叶强度时青海云杉的侧枝、胸径生长量,建立了针叶损失率与虫口密度、侧枝生长量、胸径生长量相对损失率之间的相关数学模型,级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划分了受害等级,为指导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黑龙潭树木园引种美国黄松生长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榆林黑龙潭山地树木园引种的美国黄松生长状况做了调查,并和油松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美国黄松和油松的树高、胸径、材积生长量有差异,但未达到显著水平;其冠幅小于油松.针叶长度远大于油松,二者差异显著.树高、胸径和材积3个生长指标,美国黄松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均在0.9以上;而油松的树高与胸径相关系数仅为0.583.对于榆林黑龙潭山地树木园而言,油松和美国黄松都是外来树种.引入该地后成活率高,生长量大.适应性强.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过度修枝对油松生长及其的抗虫性影响以及合理修枝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周章义  李景辉 《林业科学》1993,29(5):408-414
油松幼林封山八年后,2-3年过度修枝(只留2轮枝)或过度修枝又失叶后,油松的光合强度,蒸腾强度,叶绿素含量及生长量都显著下降,针叶中可溶性糖,淀粉含量下降,脂肪与蛋白质含量反而增高,松毛虫食物的总热量增大,取食其针叶后,赤松毛虫幼虫体重增长率提高。合理修枝不仅能提高油松的光合强度与树势,还能增强抗虫性。研究还发现,油松第四轮枝的一年生针叶量与光合产物量最多,对增强树势与抗虫性极为重要,应予以重...  相似文献   

10.
本文调查了日本松干蚧不同虫口密度对油松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虫口密度对油松的危害程度不同,虫口密度等级为0级的样株,与虫口密度等级I级的样株相比较,二者的连年生长量相差不大;虫口密度等级为0级样株较Ⅱ级样株的树高连年生长量高0.14 m,材积连年生长量高0.002 8 m~3;虫口密度等级为0级样株较Ⅲ级样株的树高连年生长量高0.25 m,材积连年生长量高0.003 6 m~3。  相似文献   

11.
过度修枝对油松生长及其抗虫性影响以及合理修枝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油松幼林封山八年后,连续2-3年过度修枝(只留2轮枝)或过度修枝又失叶后,油松的光合强度、蒸腾强度、叶绿素含量及生长量都显著下降,针叶中可溶性糖、淀粉含量下降,脂肪与蛋白质含量反而增高,松毛虫食物的总热量增大,取食其针叶后,赤松毛虫幼虫体重增长率提高。合理修枝不仅能提高油松的光合强度与树势,还能增强抗虫性。研究还发现,油松第四轮枝的一年生针叶量与光合产物量最多,对增强树势与抗虫性极为重要,应予以重点保护,并据此提出了油松合理修枝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红脂大小蠹虫在山西省吕梁地区危害油松、华北落叶松。该虫每年发生两代,主要以幼虫取食树木的主干和根部韧皮部,使树木输导组织受到损坏,上下断流导致树木严重缺乏营养物质与水分而死亡。被害油松树龄在20—50年之间,胸径在8—50厘米之间,但以30厘米左右的居多。侵入孔周围布满不规则凝脂,新鲜的为红褐色,长久后为黄白色,集中分布在主干距基部1米以下,最高可达1.39米。树干基部布满蛀屑,新鲜时为红色,逐渐变为黄白色、白色。油松被害当年除凝脂与侵入孔、蛀屑外,外部特征无多大变化,二年生针叶可见枯黄;而在第…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明确油松毛虫在油松上的产卵和取食部位以及可能机理,为未来害虫发生预测模拟提供基础信息数据。[方法]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统计油松毛虫在盆栽油松幼苗不同部位上的产卵量和取食不同油松针叶的偏嗜情况及死亡率;测定油松针叶内含物含量并与油松毛虫偏嗜行为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在一年生油松针叶上平均产卵块数最多(3.10±0.28),显著高于二年生针叶和三年生针叶;取食一年生油松针叶的油松毛虫数量最多(13.40±0.91)、死亡率最低(13.60%±4.87%),显著优于取食二年生油松针叶和三年生油松针叶的幼虫。油松毛虫幼虫取食选择、成虫产卵选择和幼虫体长与油松针叶内含水量成显著正相关(P0.01);与寄主总酚含量(P0.01)和碳氮比(P0.05)成显著负相关。[结论]油松毛虫对一年生油松针叶具有明显的产卵和取食偏嗜行为。一年生油松针叶内含水量最高、总酚含量最低、有机碳含量最低可能是造成寄主偏嗜行为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油松(Pinus tabuliformis)在高速公路上移栽效果,对油松大树移栽与不同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油松移栽的成活率和保存率能达到90%以上;油松针叶的颜色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移栽越早,颜色改变越快;油松形体的变化与选树、栽植效果有关,选树严格,栽植精细,树木形体的发育加快,形体优异、优良形占94%,达到了景观效果;公路两侧油松针叶枯黄因风力所致,今后移栽时就远离公路15~20 m ,并加强防护。  相似文献   

15.
从1978-1990年间,据油松受松干蚧为害后的表型特征划分受害等级,对松干蚧无肢若虫显露量的变化,受害树生长及其与立地条件的关系、幼林受害过程和抗性优树的选择等进行了研究,油松受松干蚧为害后可划分4个等级,各级间株率呈9:3:3:1的比例关系,与立地条件无关,各级树生长及若虫显露量相关不紧密,以I级树生长最好,且无受害症状,油松10龄左右若虫寄生量达最高峰,受害症状充分显现,此时不显症状,油松  相似文献   

16.
施肥对油松人工林针叶养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油松人工林针叶为研究对象,针对氮肥不同施用量对油松针叶内养分变化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油松针叶的有机碳含量和全钾含量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而油松针叶中的全氮含量和全磷含量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各处理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7.
油松对松毛虫危害的反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弄清油松对松毛虫危害有无自控能力,利用植物的生态控制力防治松毛虫,减少浓药的用量,采用蒽酮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失叶强度下油松干基糖分含量,结果表明:在人工模拟摘叶和松毛虫自然危害条件下,油松具有补偿和超补偿能力;在2—3年生针叶失叶较多的情况下,油松可将干部贮藏的营养物质供一年生针叶的正常生长。即使在连续三年2—3年生针叶失叶较多的情况下,油松也不致死亡,仍能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8.
为了了解冀北山地坡位条件对油松生长的影响,对分布于坡面和坡顶的油松优势木的生长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坡面上油松的树高连年生长量、平均生长量和总生长量都明显高于坡顶,二者树高年平均生长量相差约9cm,但是地形对油松胸径生长没有明显影响;两种地形条件下,树高连年生长量随年龄的增长相对稳定,而胸径连年生长量都是在10年之前呈增加的趋势,而后下降,在20年生左右降至最低。两种地形条件下,油松树高和胸径的连年生长量的年际变化都具有明显的同步性,表明树高和胸径的生长都对年际的气候变化反应敏感;油松的树高年生长量与前1年的胸径生长量具有更高的相关性,表明前1年气候条件对油松的树高年生长有明显影响。油松高生长主要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径生长则受林分因子和气候的影响;坡面地形更适宜于油松的生长,分布于坡面的油松林可用于培育优质木材,而分布于坡顶的油松林则宜作为生态林来进行保护和经营。  相似文献   

19.
油松种群地理分化的多变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基于对油松天然林54个林分针叶,球果和种子三方面18个形态特征的测定,借助于多变量分析技术,研究了油松种群的地理分化问题。结果表明,基于相关系数进行的聚类分析和主分量分析,得到的结果比较接近。据此,将油松划分为西北群、乌拉山群、西南群、南部群、中部群、山东群、东北群、东部群、山海关群,供进一步种源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几种针叶类可燃物含水率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林  金娜 《森林防火》2004,(2):15-16
通过对红皮云杉、兴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红松、樟子松、偃松、油松、沙冷松这8种针叶树种的枯叶、树皮的绝干含水率随时间变化的实验研究,分析了枯叶和树皮的绝干含水率变化规律并进行两种可燃物失水效率的综合比较。通过排序把8种针叶类可燃物划分成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